疾病名称(英文) | laryngeal tumor(TCM) |
拚音 | HOULIU(ZHONGYI) |
别名 | 西医:咽喉部各种良性肿瘤及瘤样增生性病变,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咽喉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医病证 |
西医病名定义 | |
中医释名 | 本病是以咽喉异物或梗阻感,或吞咽不利,咽喉局部见有赘生物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青壮年患者居多。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喉瘤是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郁火痰浊凝结于咽喉所致。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1.肝郁血瘀证:咽喉梗塞不利,但疼痛不明显,可有声音嘶哑,局部肿物隆起,色暗红,表面无溃疡,口苦咽干,胸胁胀闷不适,舌质稍红,边尖或有瘀点,苔黄白,脉弦。 2.胃火燔咽证:咽喉梗塞疼痛,吞咽稍感不畅,声音嘶哑或失音,局部肿物色红,表面粗糙,血管曲张,偶有点片状溃疡及假膜形成,口渴喜饮,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3.痰湿瘀滞证:咽喉痒涩不适,声嘶,或伴呼吸不畅,局部肿物膨隆,表面色淡,或呈水肿状,头身沉重,肢倦,咳吐稀白痰,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细而缓。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咽喉异物梗塞感,咽痒不适感,常于咽喉检查时偶然发现。待肿瘤长大后,则可引起吞咽障碍,声嘶,甚至呼吸困难。 2.部分患者早期可表现涕血或痰血。 |
体检 | 检查见咽、喉等处有肿块,形状及表面性状各异,多为单发及孤立性,少数为多发性,或呈膨胀性、弥漫性生长。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x线片及CT扫描可显示肿块大小、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活检可确诊。但对于怀疑血管纤维瘤者,不可贸然活检,以免引起大出血。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1.咽喉菌:肿块更显粗糙不平,向周围呈浸润性扩展,病检可确诊。恶性病变浸润性生长,表面常呈菜花状并有坏死、出血,活检可以确诊。 2.喉息肉:赘生物位于声带,表面光滑,或有蒂,活检可确诊。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
中医治疗 | 辨证论治: 1.肝郁血瘀证:疏肝化瘀。柴胡栀子散加减。 2.胃火燔咽证:清胃利咽、破瘀散结。黄连解毒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3.痰湿瘀滞证:化痰除湿、祛瘀消肿。加味四物二陈汤加减。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麝香散或碧云散吹于瘤上。 2.合并感染者应用抗菌消炎药。 3.择时手术切除。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喉瘤之病名见于《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喉瘤生于喉间两旁,或单或双,形如圆眼大, 血丝相裹如瘤,故名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