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外阴擦烂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vulvae intertrigo
拚音 WAIYINCALAN
别名 外阴擦烂红斑,中医:汗淅疮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妇科疾病,皮肤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外阴擦烂又称外阴擦烂红斑,是发生于外阴皮肤皱褶部位的急性炎症疾患。摩擦部位有红斑,糜烂为特征。
中医释名 主要表现外阴皮肤皱褶处,经常摩擦部位出现焮红,有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伴有瘙痒刺痛等症。
西医病因 外阴擦烂常发生在大小阴唇皱襞、会阴部、大阴唇内侧及腹股沟皮肤皱褶,其原因是由于该处皮肤积汗,潮湿,角质层易被浸软,相对皮肤互相摩擦,引起局部充血、糜烂而发生本病。
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因是湿热熏蒸,汗垢浸渍,摩擦损伤肌肤所致。
季节 常在夏季发病。
地区
人群 多见肥胖妇女。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汗淅疮的主证是皮肤焮红、糜烂、痒痛。辨证时当以皮损变化为特点,脉证合参。临证时应与湮尻疮相鉴别,必须通过详细望诊、问诊方能详辨。
主证:形体肥胖妇人多汗,在外阴皮肤皱褶处与摩擦部位初起皮肤焮红,微肿,继而出现丘疹,水泡,糜烂,渗出,自觉局部灼热,痒痛。舌质红,脉滑数。重则流脓结痂。
分析:肥胖之人多湿多痰,湿痰蕴结化热,湿热熏蒸多汗,汗垢浸债,摩擦损伤外阴肌肤,热盛则外阴皮肤焮红;湿盛则丘疹、水疱、糜烂、渗出;湿热俱盛见灼热痒痛。舌红苔黄、脉滑数、皆为湿热内蕴之象。皮肤破损,复感邪毒,蕴蒸肌肤,气血凝滞,染毒成疮,流脓结痂。
西医诊断标准 本病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病变部位发痒灼热感。
2.体征:外阴皱褶摩擦部位潮湿、有小丘疹、红斑、糜烂等特征。慢性可有湿疹样变。(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931~932.)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注意患者体质,是否肥胖,年老体弱,卫生习惯如何,外阴不洁、潮湿、出汗、漏尿等。
症状
体征 患者自觉外阴皮肤皱褶处瘙痒疼痛,灼热感,病变开始时皮肤接触面潮湿,红肿有小丘疹的鲜红或暗红色斑,境界清楚,其范围与相互摩擦皮肤面一致。以后浸债表皮发生弥漫性糜烂及擦破,并有渗液。若继发细菌感染即有脓性分泌物。慢性者可有湿疹样变。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外阴急性湿疹:表现为皮疹多形,瘙痒,对称分布,反复发作,边缘不清楚。2. 外阴念珠菌病:多继发于霉菌性阴道炎或与之并存。表现外阴奇痒,白带多,呈豆渣状。念珠菌病之红斑边缘带有丘疹,水疱或丘疱疹,表面有发白的鳞屑,真菌培养有乳白色酵母样菌落。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摩擦,扑以硼酸滑石粉。
2.糜烂渗液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或外擦;1%龙胆紫溶液加扑粉。
3.继发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软膏;继发念珠菌感染用制霉菌素粉剂。
治疗提示:基本处理为减肥,保护外阴部干燥,局部覆以吸收性敷料,如有继发感染则应根据培养药敏,选用适当抗生素作全身治疗。糖尿病患者兼治糖尿病。
中医治疗 重则毒染成疮,宜用清利湿热,凉血解毒之法。轻者使用外治法,重症可加内服药。本病初起以外治法为主,无需内治。重症者内外兼治。总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治疗大法。
一、辨证选方
(一)外治法
1.皮肤焮红,有糜烂轻者:选用紫草油(紫草10g,黄芩50g,麻油450g)清涤患处。外扑蛤粉散(蛤蜊烧赤研极细木)每天2次。
2.糜烂渗出重者:马齿苋30~60g,苦参30g,黄柏30g。加水500ml浓煎取汁湿敷,每天3~5次。再涂紫连膏(紫草30g,黄连15g,麻油1000ml)外扑蛤粉散。
(二)内治法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钦合黄连解毒汤加减。银花20g,野菊花20g,地丁20g,公英20g,天葵子15g,黄连15g,黄柏15g,黄芩15g,栀子10g,甘草10g。糜烂渗液严重加马齿苋20g,苦参20g。痒痛甚者加白鲜皮15g,蛇床子15g。
二、专方验方
1.生甘草30g,金银花20g煎汤外洗患处,每日2次。
2.生龙骨60g,生牡蛎30g共研极细末,加冰片3g和匀纱布包,扑患处。
3.六一散(滑石30g,甘草5g(研细)黄柏水洗患处后,外扑六一散。
中药 1.龙胆泻肝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适于汗淅疮,外阴潮红、糜烂。每服1丸。日2次口服。
2.防风通圣丸: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之功。适于汗淅疮表里俱实,皮肤焮红,糜烂。每次6g,1日2次口服。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明《外科启玄》记载:“肥人多汗,久不洗浴,淹淅皮肤,烂成疮者,痛不可忍。”
相关文章
 水牛角
 运动损伤 求医
 百劳散(《医统》卷四十六)
 手掌火辣辣 的痛是何因明
 足太阴脾经(左右共四十二穴)
 效妙散(《玉案》卷六。)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