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tinea cruris |
拚音 | GUXUAN |
别名 | 中医:阴癣,圆癣,金钱癣,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皮肤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光滑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通称体癣。邻近外生殖器和肛门的体癣,又称股癣。病原菌与手癣、足癣大致相同。 |
中医释名 | 阴癣发于大腿阴股内侧,会阴等处皮肤,初起丘疹水疱,渐向四周扩展,呈环形斑片,边缘清楚,上有薄屑,自觉奇痒,常是夏重冬轻,反复发生。 |
西医病因 | 股癣的病原菌为絮状表皮癣菌,但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也可致本病,有时白色念珠菌也可侵犯腹股沟部位而呈红斑脱屑性斑片,其边缘有丘疱疹。 |
中医病因 |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夏日炎热,股内潮湿,湿热生虫,侵袭肌肤所致。 |
季节 | 常在夏季发作,冬季消退。 |
地区 | |
人群 | 多见于男性成人。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原发损害为丘疹、水疱或丘疱疹,视病原菌而异。损害从针头到绿豆大小或更大,从中心等距离向外扩张,形成环形或多环形(几个环融合而成),边缘隆起而狭窄(由于损害小),由散在的丘疹、水疱或丘疱疹连接而成,中央有愈合倾向,或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由于病原菌和个体的反应性不同,体癣可表现点滴形、疱疹形、同心圆形、环形、多环形或肉芽肿等多种。好发于潮湿多汗部位,因此夏秋两季多见。 镜下可见表皮角质层可见真菌,可有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增厚。真皮乳头水肿,血管周围细胞浸润致皮突变平,有时见角层下或表皮内水疱形成。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本病主证是红斑,上覆薄屑,搔痒明显,辨证应以红斑大小,颜色为重点,发病的久暂,脉证合参。 1.血热湿盛 主证:在一侧或两侧的阴股内侧,多汗而潮湿,初起豆大红斑,渐至钱币大小,色泽微红,形圆或椭圆,微隆起,边缘有小水泡,向外渐次扩展,中间渐退。表面附有鳞屑,瘙痒明显。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分析:股内多汗潮湿,洗浴不勤,内裤污湿,闭而蕴热,湿热生虫,或相互染易,浸袭肌肤而致皮肤红斑;邪盛则扩展,虫yin则痒甚。舌红、苔薄黄,脉滑数皆为湿热壅盛之象。 2.血虚风燥 主证:病程缠绵,癣疹、薄屑在阴股间反复发作,皮肤肥厚干燥,瘙痒,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分析:久病伤阴,血虚生风化燥,见癣疹、薄屑反复发作;血虚不荣肌肤见皮肤肥厚干燥;风盛虫yin则痒。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此乃血虚生风化燥之象。 |
西医诊断标准 | 本病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股部奇痒。 2.体征;股内侧环形或孤形红斑,边界清楚,中有鳞屑。 3.病损处或分泌物涂片可查到致病菌。(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934.) |
西医诊断依据 | 本病诊断不难,如有怀疑,可刮边缘鳞屑作真菌检查或培养,阳性可确诊。 |
发病 | |
病史 | 患者是否患有手足癣、体癣等,其配偶是否有癣病史,是否接触过癣病患者污染的浴盆浴巾等,身体状况如何,是否患有糖尿病及消耗性疾病。 |
症状 | |
体征 | 1.损害初发为边缘清晰微隆起红斑,渐扩大,有皮屑,由红色渐转为褐色或正常肤色,中心自愈,逐渐向周围扩大,边缘炎症较著,上有小疱、糜烂、痂皮等,形成环形。 2.好发于两股及阴部皱襞处,亦可扩延至外阴、阴阜、会阴、肛围等部。 3.自觉剧痒,常因搔抓继发湿疹化或苔藓化。 4.边缘鳞屑直接镜检真菌阳性。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脂溢性皮炎,银屑病亦可发生于此等部位,但真菌检查易于鉴别。 1.湿疹:湿疹皮疹为多形状,对称分布,皮疹边界不清楚。皮疹分泌物检查无霉菌。股癣皮疹为丘疹或丘疱疹,呈环形或孤形,边界清楚,多有足癣史,分泌物涂片可查到霉菌。 2.擦烂红斑;除阴股外,在腋窝及乳房下方等处亦可发生。表现为红斑糜烂并有灼痛感。 体癣应与其他呈环形的皮肤病相鉴别,如环形红斑、环状银屑病、玫瑰糠疹,甚至环状肉芽肿、神经性皮炎、湿疹等相鉴别,必要时配合真菌检查。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①皮疹消退及体征消失。②每周查霉菌1次,连续2次阴性。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股癣治疗原则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 1.一般治疗:对患者原有的手足癣应积极治疗,避免接触癣病患者,对公共用具做定期清洗消毒。 2.局部用药:①1%克霉唑霜外搽;②10%硫黄乳剂外涂,③复方雷锁辛涂剂。 3.口服药:灰黄霉素有一定疗效。 治疗本病必须同时治好自身的头癣、足癣、手癣或甲癣。严格执行个人和集体的卫生制度。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由抗真菌剂加上角质剥脱剂配成溶剂、酊剂、乳剂或软膏,如复方雷琐辛搽剂、复方苯甲酸搽剂或软膏、1%克霉唑霜或益康唑霜等。每日2次。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损害消失后,尚须继续擦药1周。泛发性体癣,可刚浸灰黄霉素,疗程2-4周。股癣、婴幼儿体癣或溃破体癣,以温和制剂为佳,如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克霉唑霜。 |
中医治疗 | 治则以清热利湿杀虫为主。本病一般以外治为主,若湿热内盛或病久不愈者需内外兼治。 一、辨证选方 1. 血热湿盛 治法:清热燥湿止痒。 方药:皮癣汤合二妙丸加减。赤芍15g,当归15g,生地20g,黄芩15g,苦参15g,苍耳子15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苍术15g,黄柏15g,紫草15g,甘草5g。红斑水疱严重加马齿苋20g,白蒺藜15g;痒甚夜寐不安加菖蒲15g,夜交藤15g。 2.血虚风燥 治法:养血祛风止痒。 方药:养血消风散。熟地20g,当归15g,荆齐15g,白蒺藜15g,苍术15g,苦参15g麻仁15g,甘草10g。皮枯索痒加蛇床子15g,白鲜皮15g。 二、专方验方 1.冰片3g,硫黄30g,醋调外用。 2.百部30g,蛇床子15g。50%酒精浸泡三昼夜,过滤取液外擦,每日1~2次。 3.十大功劳叶适量,醋浸5天,过滤,取药醋,外搽患处。 4. 三黄酊:黄连30g,黄芩30g,黄柏30g。将上药用75%酒精浸1周,过滤后涂患处,1日2次。治疗股癣63例,治愈53例,占84.1%;无效10例,占15.9%。(《实用外治临床大全》) 三、其它疗法 1.1号癣药水(土槿皮、大枫子油,地肤于、蛇床子、硫黄,白鲜皮,枯矾,苦参,樟脑,50%酒精)外搽。 2.10%土槿皮酊(土槿皮15g,细辛15g,50%酒精85ml浸泡7天后,去渣取汁)外用。 3.花蕊石散(花蕊石30g,西月石10g,枯矾20g,滑石粉40g研细和匀)外扑。适宜股癣潮湿多汗。 4、三黄酊:黄连30g,黄芩30g,黄柏30g。将上药用75%酒精浸1周,过滤后涂患处,1日2次。治疗股癣63例,治愈53例,占84.1%;无效10例,占15.9%。 |
中药 | 1.二妙丸:具有清热燥湿作用。适于血热湿盛初起之股癣。l日3次,每次1丸口服。 2.乌蛇止痒九:具有养血祛风止痒作用。适于血虚风燥之股癣,皮肤苔癣样,瘙痒。每次5g,日3次口服。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严格执行个人和集体的卫生制度。 |
历史考证 | 中医文献对本病记载较早,在宋以前即有阴癣病名。清《外科寿世方》中之"阴癣"即"股癣"也。宋.《苏沈良方》中有治“阴癣”的记载。清.《续名医类案》说:“两股间湿癣,长三四寸,下至膝,发痒时爬搔,汤火俱不解,痒定黄赤水出,又痛不可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