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vagina back wall prolapse |
拚音 | YINDAOHOUBITUOCHUI |
别名 | 中医:阴挺,阴菌,阴痔,阴tui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妇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阴道后壁脱垂主要是由于耻骨尾骨肌纤维断裂所致,包括直肠膨出及肠膨出。 阴道后壁依靠直肠与阴道两侧的耻骨尾骨肌及其在直肠与阴道筋膜间交叉的肌纤维及泌尿生殖膈等盆底支持组织所支持,分娩使耻骨尾骨肌纤维以及泌尿生殖肠等盆底组织过度伸展、变薄变弱或撕裂末得到恢复从而失去支托作用,使阴道后壁及直肠中段向前脱出,形成盲袋,并与肛门形成一角度,即为直肠膨出。如损伤发生在后穹隆部可引起子宫直肠陷凹疝,又名肠膨出。肠膨出可单独发生,但多与子宫脱垂和直肠膨出同时存在,一般常发生于子宫完全脱垂时。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房室不节等,损伤胞络及肾气,而使胞宫失于维系所致。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本病常见的有气虚、肾虚两证,其辨证当以全身症状体征为依据,气虚则气馁神疲,小腹下坠;肾虚则经常腰酸腿软,腹坠溲勤,临证时不难辨别。 1.气虚 主证:阴中有物突出,劳则加剧,小腹下坠,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分析:脾主中气,脾虚则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故小腹下坠,阴中有物突出;脾主四肢,脾虚中阳不振,则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气虚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脾虚失运,湿浊下注故带下量多,质清稀;舌淡苔簿,脉虚细为气虚之象。 2、肾虚 主证:阴中有物脱出,腰酸腿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 分析;腰为肾之府,胞脉系于肾,肾虚则系胞无力而致下陷,故出现阴中有物膨出,腰酸腿软,小腹下坠;肾虚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频数,夜间尤甚;肾精不足,清窍失养,故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均为肾虚之征。 |
西医诊断标准 | 本病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和体征:轻者无症状,重者可有下坠感、腰酸及大便困难,解大便时需用手下压阴道后壁。自觉有物自阴道脱出,向下用力时肿物增大,卧床休息时缩小或消失,在阴道后壁可触及膨出的球形物,柔软,进气时增大或下移。 2.临床上将阴道后壁脱垂分为三度;轻度:阴道后壁已达处女膜缘,尚未膨出于阴道外。中度:部分阴道后壁已膨出于阴道外。重度:阴道后壁已全部膨出于阴道外。(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825.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症状:经产妇多见。轻者往往无症状,明显膨出者可有下坠感、腰酸及大便困难。尤其大便干结时更难便出,甚至需用手指向内向后压迫膨出的阴道后壁方能排便。 2.体征:会阴松弛,有陈旧性裂伤,阴道口张开,阴道宽大,阴道后壁呈球形膨出,屏气时肿物增大。如有直肠膨出,肛门指诊时,指尖可进入膨出软块之内。并感直肠前壁随阴道后壁一同下垂。肠膨出时,妇科检查后穹窿间距增宽在2cm以上(正常在2cm以内)。后穹窿部有球形膨出,于膨出的囊内可触及肠管,向下屏气时球形物增大;肛门指诊在其上方有囊状突出。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1.子宫脱垂:子宫脱垂与阴道后壁膨出均感到会阴部有物突出、下坠感,腹压增加时肿物突出明显,卧床休息则减轻。但子宫脱垂的脱出物下端可见子宫颈口,向下用力时宫颈下降。而阴道后壁膨出宫颈仍在正常位置,于坐骨棘水平或棘上,肛门指诊指尖可进入膨出软块内。 2.直肠脱垂:增加腹压如咳嗽、排便、走路等即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完全脱出时,肛门有下坠或胀感。肛门指诊:肛门括约肌松弛,脱出组织为两层全层肠壁,所以触之较厚。而直肠膨出 部位位于阴道口,阴道后壁有球形膨出。 3、直肠狭窄:患者有下坠感及长期便秘,应与直肠膨出区别。本病往往于排使后仍感粪便排出不净,有里急后重感,粪便变细。常有肛门及直肠手术、损伤等病史。检查时可见肛门周围皮肤湿润,存有脓性分泌物。肛门指诊括约肌松弛,向上可摸出狭窄,直肠变硬,无弹性。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轻者不需治疗,重者宜行阴道后壁修补术。本病轻者无需特殊治疗,仅配合做提肛锻炼即可。有症状者应行阴道后壁及会阴修补术。 |
中医治疗 | 在治疗上应按《内经》“虚者补之,陷者举之”之意,以益气升提,补肾团脱为主。在治疗上应以《内经》所云:“虚者补之,陷者举之”为治疗大法,着眼于虚,着手于补,内服外用,针药并举,同步进行。 一、辨证选方 1.气虚 清法:补气升提。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5g,党参25g,升麻10g,柴胡10g,白术15g,当归15g,甘草10g。为增强固摄升提之力加枳壳15g,金樱子15g,乌梅15g;头晕眼花、心悸少寐者加鹿角胶15g,熟地15g,山萸15g,阿胶10g;腰脊酸软者加续断20g,杜仲20g,寄生20g。 2.肾虚 治法:补肾,益气,升提。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人参10g,山药25g,熟地15g,杜仲20g,当归15g,山萸15g,枸杞15g,炙甘草10g。为助药力加升麻10g,鹿角胶15g,紫河车10g;元气不足,命门火衰,形寒肢冷者酌加附子10g,肉桂10g,炮姜15g,牛膝20g;白带多,质稀者加牡蛎20g,乌贼骨20g,金樱子20g;气短懒言者加黄芪30g,白术20g,枳壳15g。 二、专方验方 1.金樱子根60g,水煎服,连服3~4日。每日3次。 2.黄芪30g,续断12g,枳壳9g,水煎服,日2次。 三、其它疗法 (一)外治法 1.蛇床子、乌梅各60g,煎水熏洗。 2.五倍子10g,益母草30g,枳壳5g,煎水熏洗。 3.五倍子50g,五味子24g,桃仁、枯矾各21g,雄黄9g。共研细末,做成丸剂,每粒10g,阴部消毒后,用一粒纳入明户内,脱出重者可纳2粒。 |
中药 | 1.补中益气丸:本药具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功效,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降者。每丸重9g,每次服1丸,日服2次。 2.十全大补丸:本药具有补气养血之功效,用于气血亏虚者。每丸重9g,每次服1丸,日服2次。 3.金匮肾气丸:本药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用于肾阳不足者。每丸重9g,每次服1丸,日服2次。 |
针灸 | 1.体针:主穴:维胞、子宫、三阴交、提肛肌穴;配穴:长强、百会、阴陵泉。所有主穴均在进针后大幅度捻转,以阴部有上抽感,会阴发酸为度。每周针2~3次,2~3周为1疗程。2.耳针:取穴:子宫、皮质下、肝、脾、肾、交感。每次选2~3穴。毫针中强度刺激,日1次7~10天为 1疗程,两耳交替进行。也可耳穴压丸或埋针。 |
推拿按摩 | 捏脊法:由长强穴起,沿脊柱正中捏至大椎穴,每次捏10回,1日1次,10次为1疗程。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古人关于此病的论述较多,《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曰:“妇人阴挺,或因胞络伤损,或因分娩用力太过,或因气虚下陷,湿热下注。”《诸病源候论》云:“跑络伤损,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妇人大全良方》亦云:“妇人阴挺下脱,或因胞络伤损,或因子脏虚冷,或因分娩用力所致”。这些论述明确指出了阴挺的病因病机,与现代医学的子宫肌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的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基本一致。 |
2019ҽѧְ�ƿ������ �������>> |
||
85514�������� �ͷ���ѯ��1358813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