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strong base poisoning
|
拚音 |
QIANGJIANZHONGDU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毒及化学损害,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因为误服、呼吸道、皮肤接触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钾而引起的中毒。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强碱是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钾。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强碱能迅速吸收组织中的水分,并与蛋白质结合成为冻胶样碱性蛋白盐,与脂肪结合成为肥皂,损坏细胞膜结构,碱遇水后放热造成组织更严重的损害引起坏死和深部溃疡。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口服强碱后,口腔粘膜呈红棕色伴水肿和溃疡。食管和胃易并发穿孔,以后瘢痕挛缩引起狭窄。强碱吸收后可发生碱中毒,损害肝、肾等内脏。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强碱接触皮肤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强碱用3%醋酸或5%稀盐酸洗涤。口服强酸、强碱禁忌催吐和洗胃,强碱可服橘汁、柠檬汁、0.5%稀盐水。全身对症处理为镇痛、抗休克、纠正酸碱平衡等。食管狭窄待急性期后,进行食管扩张术。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强酸、强碱使用点应配有冲水设备,操作人员应掌握急救水冲知识,盛器应有醒目标签。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