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蛋白质缺乏症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protein deficiency
拚音 DANBAIZHIQUEFAZHENG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代谢及营养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各种代谢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因此,一旦蛋白质缺乏,人体健康即可受到影响。引起蛋白质缺乏的原因通常为摄入不足,或需要增加,或损失过多,或体内消化吸收和利用过程障碍等。临床表现可为一组营养素缺乏的综合征,也可以某些疾病的并发症出现。
中医释名 中医没有蛋白质缺乏之病名,其临床症状散见于气血不足、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水湿不化等证候中。
西医病因 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摄入不足、质量不良引起;另一类是为疾病所诱发。 1.摄入不足或质量不良战争、饥荒或其他原因(如神经性厌食、精神失常等)造成食物供应不足,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某些偏食者,长期不接受动物蛋白类食物),又如婴儿由于母乳不足或长期单纯喂养母乳不添加其他代乳品等造成的膳食结构不平衡,即饮食质量不良。 2.疾病诱发 (1)胃肠道疾病:某些胃肠道疾病引起蛋白质不能自肠道很好吸收。部分病人蛋白质自肠壁渗出增加,加重了蛋白质的丢失,如所谓“肠道蛋白质丧失症候群”者,血浆中白蛋白大量自肠壁渗出,造成低蛋白血症,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2)肝硬变:由于肝硬化时门静脉高压,消化道静脉曲线、淤血,影响消化及吸收导致蛋白缺乏;肝硬化时肝功能明显低下,白蛋白合成减少,发生低蛋白血症。 (3)其他脏器的严重疾病:严重心脏病、肾炎、神经及脑部病变、肺结核或肺功能不全等,常伴有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而影响摄入,或蛋白丢失过多。 此外缺氧、循环不良、神经营养障碍以及毒物影响等均可促进组织的分解代谢,导致营养状况恶化。
中医病因 多由脾胃虚弱,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构成人体之基本物质即气血津液的化生障碍。 1.后天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以化精血,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脾胃虚弱,功能失调,精血无以化生。 2. 先天之肾藏精生血,主持人体生长、发育。肾虚精少,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生化无源。 此外,六yin外邪直中脏腑;或饮食不当,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营养物质化生输布障碍而影响人体健康。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中医认为“精”为构成人体和维持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肾两脏。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血,为后天形体之基础;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形体之资源。脾之运化功能须依靠肾中阳气温煦,而肾之藏精,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化生与补充。故有“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之说。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或不能温煦脾阳,均可导致水湿不化,泛滥肌肤,故见水肿;脾气不足,散精失职,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失于营养,而出现乏力消瘦、精神萎靡及各脏腑功能低下之证候。
病理 轻度蛋白缺乏,组织无明显改变,晚期由于蛋白分解剧增,肌肉迅速萎缩,脏器中蛋白质亦大量丧失,器官组织均有严重萎缩,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腺体逐渐萎缩,消化腺的分泌减少。但组织学改变极少。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蛋白缺乏一般分为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四型。
(1)气血不足:
证候,疲乏无力,面色晄白无滑,少气懒言,头晕眼花,心慌心悸,动则加重,妇女月经量少、衍期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气血为维护机体正常功能之物质基础,气血不足,体质虚弱,故而疲乏无力,少气懒言;血虚不能上荣,故而面色晄白无华、头晕眼花;气虚不能推动血运,心失所养,故而心慌心悸;血虚胞脉失养,经血乏源,加之气虚推动无力,故而月经量少、衍期或闭经;舌淡脉细皆力气血不足所至。
(2)脾胃虚弱:
证候:食少纳呆,或恶心呃逆,食后胃脘胀痛,四肢倦怠,消瘦,面色萎黄,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气虚,运化受纳功能障碍,故可出现食少纳呆,食后胃脘胀痛;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四肢肌肉无以充养,故而气短懒言、四肢无力、面色萎黄且消瘦;脾弱水湿不化,流注肠中则可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均为脾胃不足之象。
(3)肝肾阴虚:
证候:形体消瘦,皮肤干燥,头晕目眩眼花,视物模糊,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咽干耳鸣,心烦胁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虚,虚火上扰,故头晕、巨眩、耳鸣;肾虚精亏,肌肉无以充养,故形体干瘦;肝阴不足,目和肝经脉失养,故视物模糊,两胁疼痛;阴虚不制阳,故咽干心烦,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均为肝肾阴虚之象。
(4)脾肾阳虚:
证候: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腰膝和下腹冷痛,面浮肢肿,甚者出现腹水,小便不利,大便溏软或泄泻,舌淡体胖苔白滑,脉沉弱。
证候分析:脾肾阳虚,不能温养形体,故面色晄白,形寒肢冷;阳虚内寒,经脉凝滞,故腰膝或下腹冷痛;水谷不得腐熟运化,故大便溏软或泄泻;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液,水液潴留,故面浮肢肿,水湿内聚,则小便不利,重者水停腹内形成腹水;舌淡体胖苔白滑、脉沉弱均为阳虚之相。
西医诊断标准 1.疲乏无力,劳动甚至活动时极易疲劳,精神淡漠,反应缓慢,记忆力下降。
2.消瘦,皮肤松弛,缺乏弹性,重者呈恶病质状态。
3.浮肿,轻者仅限于下肢、面部,重者可发展至全身,并伴有胸水、腹水及阴囊积水。
4. 血浆蛋白下降,总量为50g/L以下。
5.除外肝、肾等疾患。
西医诊断依据 本病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查。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一、体征:
营养不良,面色无华,毛发稀疏,反应迟钝,浮肿或干瘦,皮肤松弛而弹性较差,皮下静脉清晰可见,腹部呈舟状,骨骼明显,腱反射迟钝。
二、症状:
1.疲劳乏力 病人懒于参加各种活动,好静喜卧,工作效力减低,体力不足,劳动时极易疲乏,精神淡漠,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
2.消瘦 皮下脂肪萎缩,皮肤松弛,缺乏弹性,皮下静脉清晰可见,可有舟状腹,骨骼明显,重时肌肉渐现萎缩而呈恶病质状态。
3. 浮肿 程度不等,体重减轻比较明显时便可出现浮肿。初期较轻,仅出现下肢、面部等部位,活动后加重。此时可能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有关,同时不能排除组织松弛及血管通透性的改变的因素。当蛋白缺乏严重时,血浆蛋白总量在5.O%以下,尤其白蛋白下降至3g%以下时,浮肿亦随之加重,可发展至全身,并可出现胸水、腹水及阴囊积水。但重度营养不良时,浮肿也可减轻而进入干瘦状态。
4.循环系统症状 血压多数下降,以前有高血压者,患病时血压可降至正常,易出现体位性昏厥;心率缓慢、50~60次/分,有时甚至40次/分以下。周期循环不良,经常出现手脚发绀,局部温度较低或易发生冻疮,心电图亦可出现低电压。
5.消化系统症状 由于蛋白缺乏影响热量供应的早期,食欲可呈亢进状态。当疾病发展,胃肠道消化腺逐渐萎缩,消化腺的分泌渐见减少,胃酸减低或缺乏,肌肉松弛,此时消化能力明显减弱而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腹胀、腹泻(婴儿可排暗绿色粘液便)等症状,且能加速病情恶化。
6.多尿 因热量摄入不足而致消瘦者,旱期尿量常增多,一昼夜可达2000~3000ml以上,夜尿亦明显增多,有时体位变化(如由立位变卧位)尿量也有增加。可能与肾脏浓缩能力减弱、尿比重低,进盐分、水分及糖类食物有关。但当病情发展,血浆蛋自下降、浮肿加重或于瘦时,多尿症状反见减退而表现为少尿。
7. 其他 常有贫血,但有时可因血容量不足或血液浓缩所掩盖。女性常有不育或月经紊乱,表现为周期延迟,经少或闭经。男性可有性欲减退。儿童及青年的成长发育缓慢,小儿呈于瘪老人面容。患者常有肢体酸、麻、痛,骨骼疼痛,腱反射迟钝症状等。部分病人可伴有血钙低而致骨质疏松。抵抗力常明显减低,患者表现为易受感染,如肺结核、肝炎、肠炎、肺炎等。又由于反应低下而无发热及白细胞升高等感染征象。外伤和外科手术时伤口愈合较慢。此外部分患者由于基础代谢率下降而畏寒甚剧,体温较低,一般在36℃以下。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基础代谢率下降,一般在-20%以下,有时低至-30%~-40%。
血液 血浆蛋白尤其白蛋白明显低于正常人(血浆蛋白<60g/L,白蛋白<28g/L=,但伴有血液浓缩时血浆蛋白可轻度上升。血红蛋白男<120g/L,女<100g/L,血胆固醇浓度降低,空腹血糖浓度也可降低。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浮肿时应排除肾脏疾患、肝脏疾患、心脏疾患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相鉴别。
2.消瘦时应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肿瘤等相鉴别。
3.血浆蛋白低及贫血应与肝病、肾脏疾病及血液系统疾患相鉴别。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标准:临床症状减轻渐至消失,血浆蛋白恢复正常。
预后 一般单纯蛋白质缺乏的预后较好,大多可在短期经过中西医治疗可以缓解。如若作为某些疾病的并发症出现,则与基础病的严重程度及转归密切相关,即与基础病的预后相一致。
并发症
西医治疗 针对蛋白缺乏程度治疗:
1.轻症病例无肠道功能紊乱者应给予较高的蛋白及高热量、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并以分次多餐为宜。每日蛋白质60~80g,其中包括一部分动物蛋白。成人热量一般在10.5MI(2500kcal)左右。如消耗增多,蛋白质及热量供给应更增加。
2.重症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体质虚弱、肠道消化功能不良者,不主张给予大量饮食,因大量饮食非但不能消化吸收,反而诱致肠胀气及腹泻等症状。开始治疗时可试用流质或易消化的食物,包括水解蛋白、葡萄糖,分多次小量给予,或用鼻饲管缓缓滴入。最初数日给总热量每日4.2~6.3MJ (1000~1500kcal)左右,蛋白质1g/kg,如果患者耐受,总热量可逐渐加至8.4~12.6MJ (2000~3000kcal),蛋白质1.5~2.0g/kg(老年人、妇女酌减),此时仍注意避免过多饮食。当病情好转后患者可适当从事活动及工作,以利于肌肉恢复及避免脂肪过多堆积。
婴儿时期应以牛乳或乳粉加蔗糖和植物油力最好的食品基础,供给充足的能量和优质蛋白质,年龄稍大,可根据患儿食欲。消化功能好坏和病情严重程度,酌情添加固体食物以提高热量供给,如米糊、烂面或软饭。如胃肠能耐受,早期可给予每日每公斤体重0.80MJ(190kcal),逐渐加至0.84MJ (200kcal)。不能耐受乳糖者可用豆浆或豆粉代替乳制品。
在治疗最初数周,可由于浮肿消退体重增加不明显,或反而减轻,但精神好转、体力增强。以后病情继续好转,体重逐渐增加、约半年以后蛋白质尚可达到平衡。
治疗期间还应给予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或维生素B族等药物,以及其它辅助治疗,如苯丙酸诺龙25mg,肌注,每周2次,同时注意选择高蛋白饮食。
3.由于某些疾病不能口服,或因胰腺或肠道疾患而消化不良者,应采取静脉治疗;静注葡萄糖液,加用15%乳化脂肪,或小剂量输血及5%水解蛋白。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及胃肠道反应,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用量。一般时候,每日给总热量8.4MJ (2000kcal)以上,蛋白质每公斤体重1g以上。由于液体浓度高、容量多,临床治疗中多采用静脉插管输入,并注意防止感染及栓塞的发生。
4.由于失血、烧伤、外科手术及肠梗阻导致蛋白质减少,应积极给予反复输血和血浆或血白蛋白。
中医治疗 1、辨证分型治疗
(1)风寒湿痹型: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薏苡仁汤加味,方中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甘草健脾和中。
若风邪偏胜,以上肢游走痛为主者可重用羌活达30g,并加桑枝30g、片姜黄10~159祛风胜湿;寒邪偏胜,痛处不移,得温则减者可加细辛1.5~3g、草乌10g,温经散寒;湿邪偏胜,关节肿胀,重着不利,以下肢为主者酌加防己10~15g、土茯苓15~30g、木爪10~20g、萆薢15~30g,以利水胜湿。
(2)风湿热痹型: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胜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化裁,方中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清热除烦;桂枝疏风通络。若发热,口渴、苔黄、脉数者可加银花连翘黄柏各10~15g以清热解毒;关节肿大者可加桑枝30g,姜黄、威灵仙各10~15g活血通络,祛风除湿;关节周围出现红斑者,可加丹皮生地赤芍各10~15g,凉血解毒;邪热伤阴出现低热、口干、五心烦热者,酌加青蒿秦艽、功劳叶各10~20g,以养阴清热,疏通经络。
(3)痰瘀痹阻型:
治法: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方药:红饮加味。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尾、川芎养血活血;威灵仙通行十二经络,可导可宣,驱风化湿。若有皮下结节者加白芥子10~20g、僵蚕5~10g,以祛痰散结;痰瘀久留者加用虫类药,如乌梢蛇5~10g、全蝎3~5g,以祛瘀搜风。
(4)肝肾亏损型:
治法: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味。方中熟地黄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芍药养血和营;独活、防风、秦艽、细辛、桂枝祛风散寒,除湿蠲痹。
若腰膝酸软无力甚者,可加黄芪30g、川续断15g益气补肾;关节冷痛明显者可加附子5~10g、肉桂3~6g温阳散寒;肌肤不仁者加用鸡血藤30g、络石藤20g养血通络。
2、验方:
(1)雷公藤根去皮15g、生甘草5g,煎水服用,每日1剂, 14天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湿痹。
(2)稀莶草、臭梧桐各15g,煎水服用,每日1剂, 14天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湿痹。
3、非药物治疗:气功对于本病的治疗可辅以气功调理,如练习放松功和内养功,以帮助疏通经络,活血通脉,平衡阴阳,以平为期。
中药 (1)尪痹冲剂: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每次1袋,日2~3次。适用于风寒湿痹型痛风
(2)益肾蠲痹冲剂:补肾壮骨,疏筋蠲痹。每次1袋,日2~3次。适用于肝肾亏损型痛风。
(3)舒筋活血片:活血通络,舒筋止痛。每次5片,日3次,适用于痰瘀痹阻型。
针灸 一般风寒湿痹宜针灸并用;风寒热痹则宜针不宜灸;正虚久痹以灸为宜。常用取穴,肩痛取肩。肩贞及压痛点;腕痛取阳池、外关、合谷;肘痛取合谷、手三里、曲他;膝痛取膝眼、阳陵泉;踝痛取中封、昆仑、解溪、丘墟等。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常见的上述四种证型,前两型多见于急性关节炎和慢性关节炎发作期,后两型常见于慢性关节炎及间歇期。临床上治疗本病应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方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以辨证用药为主,配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的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黄柏、生牡蛎、茯苓、泽泻车前子、地龙、秦艽、山慈菇等药。急性期以用秋水仙碱为主配合清热通络的中药治疗,常用方为白虎加桂枝汤化裁。慢性期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在选用丙磺舒或别嘌呤醇的同时,结合辨证选方遣药,既可减少西药的用量,还可减少其副作用,临床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用西药及单纯用中药者有效率明显提高。
护理
康复
预防 预防本病的发作,首先要节制饮食,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的内脏、沙丁鱼、豆类及发酵食物等。严格戒酒,防止过胖。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受寒、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要多饮水以助尿酸排出。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对患者的家族进行普查,及早发现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者,定期复查,如血尿酸高达420μmol/L以上时应使用促进尿酸排出或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以使血尿酸恢复正常而防止本病的发生。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立消膏(《直指》卷二十)
 膝盖轻微拉伤,艾条灸会酸痛
 归真堂董事称IPO计划已无法律障碍
 第三节 伤寒
 揩齿金牙散(《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立效散(《准绳·疡医》卷五)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