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pointed condyloma |
拚音 | JIANRUISHIYOU |
别名 | 中医:疣目,枯筋箭,瘙痒。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性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尖锐湿疣乃由病毒引起,有尖圭湿疣与扁平湿疣两种。 尖圭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6、11、16、18型引起的女阴鳞形上皮增生性病变。主要通过性交传播,也可自身接种。潜伏期1—8个月,一般3个月。常合并淋病、滴虫或真菌感染。因阴道分泌物多,局部湿润而激发;因妊娠、口服避孕药而加速发展。 扁平湿疣:为二期梅毒皮疹。发生于外阴及肛门的丘疹系基底部较硬,表面湿润、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扁平片状隆起,称为扁平湿疣。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致病病毒为人乳头状瘤病毒的6、11型为主,或16、18型感染所引起。 |
中医病因 | 由于本病多发生在房事不节、不洁之人中,疣目的发生,与淋证同时并存。因此,治疗也应围绕本病的发病原因去施治。另外,本病也有单纯发生疣目,此种情况多为小儿,尤其是其母患有本病,而出生时染之、对此,本病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发病以20~30岁年轻妇女为多。 |
强度与传播 | 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性交及同性恋等。自70年代未起本病的发生在世界各国有急剧上升的趋势,己成为仅次于淋病和梅毒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包皮过长或妇女白带较多而卫生习惯较差者易患。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镜下见鳞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棘层细胞增生,细胞内有空泡,增生上皮向外呈乳头样突出,上皮层的钉脚也较长,致真皮间质成为乳头的中心住,表皮层代表面可有角化。组织象示棘层高度肥厚,呈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延长,分支形成假性上皮瘤样,可见多数核分裂相,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的空泡化,体积较大。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本病为湿热风毒与气血搏结,气血凝滞于皮膜交界之处,始生疣目,治当解毒为主。临床分型以湿热风毒为纲,兼顾兼证。 湿热风毒: 主证:阴部皮膜交界处散在或融合成片之乳头状丘疹,有搔痒感,伴有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尿道口、阴道口溢脓,白带增多,甚至脓性。舌质淡,苔白,脉浮略数,或弦数。 分析:素有肝胆湿热,复感风毒,湿热与风毒伤及气血,与气血搏结,凝滞不散,始见疣目。肝胆湿热,下注下焦,而见痒痛,淋浊;湿毒互结,尿道口等溢脓。舌象、脉象均为风毒在表之征。 |
西医诊断标准 | 本病可参考以下诊断标准: 1.症状:自觉外阴轻度瘙痒,并有压迫感。 2. 体征:外阴皮肤粘膜交界处,病损表面有许多淡红色、暗红色或污灰色的疣状物,凹凸不平,有时融合呈菜花状。 3. 病理检查:镜下见鳞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棘层细胞增生。 上述三方面,一般应同时共见,即可诊断。(丁曼琳.妇产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20.) |
西医诊断依据 |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检及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其他梅毒症候、在局部渗出液中找到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血清试验。确诊后予以足量青霉素治疗,皮疹消退迅速,不留瘢痕。 |
发病 | 潜伏期1一3个月。 |
病史 | 多数病人有性生活混乱史(约占60%),绝大多数同时患有淋病。 |
症状 | 自觉症状为发病部位轻度瘙痒感及压迫感。好发部位为大小阴唇、会阴或肛门附近。初起为数个微小淡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增多,以后扩散融合布满整个外阴。病损表面有许多淡红色、暗红色或污灰色的疣状物,凹凸不平,有时融合呈菜花状,偶有恶变。 |
体征 | 外阴皮肤粘膜交界处,病损表面有许多淡红色、暗红色或污灰色的疣状物,凹凸不平,有时融合呈菜花状。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作活组织检查可见主要病理改变为棘层高度肥厚,向外呈乳头状生长并向真皮内分支伸展。棘层上部和粒层有许多空泡细胞,上皮角化不全。基底层核分裂相多,色素颗粒多,但细胞排列规则。真皮水肿,毛细血管扩张,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扁平湿疣:为二期梅毒皮疹。发生于外阴及肛门的丘疹系基底部较硬,表面湿润、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扁平片状隆起,称为扁平湿疣。疣呈灰白色,周围有暗红色浸润,常溃烂,伴瘙痒或灼热感。皮疹分批出现,一般持续数周—3个月后,可自行消退。发疹前,可有轻重不等的全身症状,如头痛、发热、咽痛等。发疹期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尖圭湿疣: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阴唇内侧、阴蒂、阴道口、肛门周围。初起为淡红色、尖头、小丘疹。逐渐增多长大后,互相融合或重叠而呈乳头状、蕈状或鸡冠状生长,色变暗红、污灰,质柔软,表面湿润,易于继发感染、糜烂,渗出恶臭浑浊浆液或脓液,引起瘙痒、烧灼和痛感。赘生物可延伸至阴道、宫颈,甚至肛管、直肠下段。有时形成单发性巨大疣,易于发生不典型增生,约15%癌变。 |
体检 | 外阴皮肤粘膜交界处,病损表面有许多淡红色、暗红色或污灰色的疣状物,凹凸不平,有时融合呈菜花状。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病理检查:镜下见鳞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棘层细胞增生。 |
西医鉴别诊断 | 1.外阴乳头状瘤:本病与尖锐湿疣在组织学上很难区分,需结合临床来区别。外阴乳头状瘤为单个性,尖锐湿疣为多发性。乳头状瘤不能自行消失,而尖锐湿疣可以消退。 2.外阴扁平湿疣:为二期梅毒常见泛发性梅毒疹。表现为外阴粘膜部呈多个分散的扁平光滑的片状组织向外突出,并可在暗室显微镜下,找到梅毒螺旋体。血清华氏反应与赖氏蛋白补体结合试验百分之百阳性。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1. 一般治疗:注意外阴部清洁卫生,避免混乱的性关系及与性病病人接触。 2.药物治疗:1%酞丁胺膏涂擦,每日3次,6周为一疗程。5一氟脲嘧啶、争光霉素局部敷贴,有一定效果。 3.物理疗法:电灼、冷冻或激光治疗破坏疣组织。 4. 手术治疗:对病灶大或多次复发者采用手术切除病灶组织。 5. 免疫疗法:适于顽固性病例,病损范围大,不易切除或治疗后复发者。采用尖锐湿疣自家疫苗注射,每次0.5ml,每周1次。3周后湿疣逐渐变干,根部脱落,新的组织愈合。 |
中医治疗 | 本病治疗,多因部位不同,而应用不同的方法。大体上以手术切除为主,配合药物疗法.药物疗法分内服与外用,各有所长。内服药主要以解毒除湿为主。 一、辨证进方 偏湿热者;治宜清热除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5g,山桅子10g,黄芩10g,车前于15g,木通10g,泽泻15g,生地15g,当归20g,甘草10g,柴胡10g。 偏气滞血瘀者:治直活血通络,方用治疣方(经验方)。灵磁石20g,紫贝齿20g,代赭石15g,生牡蛎15g,桃仁10g,红花10g,山慈姑10g,白芍10g,地骨皮15g,黄柏10g。 二、专方验方 1. 马齿苋合剂:马齿苋30g,紫草15g,败酱草20g,大青叶15g。加水适量,煎服。有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之功效。 2. 苦参15g,防风15g,蛇床子10g,车前子20g。加水适量,煎服。可有除湿止痒,利尿通淋之功效。 三、其它疗法 1.中药外洗法:板蓝根、大青叶各50g,苦参30g。煎水外洗病变部位,每日3次。具有解毒除湿止痒的作用,适用于长在皮肤表面或粘膜暴露部位的疣。 2.用l: 8000高锰酸甲溶液外洗,擦干后扑三石散或枯矾散。 3.鸦胆子油点徐惠处。 4. 液氮冷冻疗法。 |
中药 | 苦参片:口服每次4~6片,l日3次。若为栓剂,可每晚1粒塞入阴道内。燥湿解毒。本方功能:清热燥湿,抗菌消炎,利尿,用于本病伴有阴道炎之证。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由于本病尚无固定的某种最佳治疗方法,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独到之处。 1. 手术切除病灶较大,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疣,可使机体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术前应选用中西医方法,消除兼证。 2. 液氮冷冻具有仅仅破坏疣组织,损伤较小的特点,应用也很广泛。 3.本病多伴有淋病或曾患淋病,因而正确应用抗生素治疗,能起到断绝发病的刺激因素,抵抗泌尿系统感染及阴部粘膜组织感染。方法可选择对淋菌有特异性的抗生素,配合口服中药,除湿解毒利尿,如五苓散等。还可同时应用中药外洗,以提高疗效。 4. 治疗本病,需及时、彻底,避免染及他人。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外阴清洁卫生,杜绝混乱的性关系。一旦患病,应积极治疗,避免传播给他人。 |
历史考证 | 本病早在公元一世纪已由Celsus氏所报道,认为是同性恋所致,后来通过Oriel氏等人(1971年)从好发部位及流行病学的调查,认为是由于性滥所致。其病名首见于《灵枢经》。后世《薛已医案》中也记有:“疣属肝胆少阳经,风热血燥,或怒动肝火,或肝客yin气所致。”指出了本病的病因病机。而具体到尖锐湿疣,则应属现代的产物,极有可能是随着性病传入我国而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