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医学正传》卷二引东垣方。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大头天行疫病。上焦火盛,头面大肿,目赤肿痛,心胸咽喉口舌耳鼻热盛,及生疮毒者。
|
制备方法 | 上细切。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水1盏,煎7分,温服,徐徐呷之。如未退,用鼠粘子不拘多少,水煎,入芒消等分,亦时时少与,毋令饮食在后;如未已,只服前药,取大便利,邪气已则止。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1.《医方考》:头大者,炎上作火之象也。故用芩、连之苦以泻之,甘草之甘以缓之。 2.《古今名医方论》:柯韻伯曰,诸肿痞痛,皆属于心,必用芩、连以泻心。然伤寒热结在内,而心下痞者,是为客邪,治客当急,故君大黄,率芩、连,用麻沸汤渍绞其汁,而速驱之,不使暂留也。此热yin于内,而上炎头目者,是为正邪,治之当缓,故用甘草与芩、连等分同煎,漫饮以渐渍之,不使下行也。盖心下本虚而火实之,法当并泻其子,土郁夺之,而火速降矣;上焦本清而火扰之,法当先培其子,土得其令,而火邪自退矣。芩、连得大黄,不使其子令母实;芩、连得甘草,又不使其母令子虚。同一泻心,而其中又有攻补之不同如此。 3.《金鉴》:三黄汤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若夫上焦实火,则以此汤之大黄易甘草,名二黄汤。使芩、连之性,缓缓而下,留连膈上。 |
备注 | 本方改为丸剂,名“二黄丸”(见《温热暑疫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