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苏沈良方》卷九引《博济》。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上先炼油令香,下云母良久,投附子以上药,候药焦黄,住火令冷,以绵滤去滓,始下末,皆须缓火,常以柳木蓖搅,勿停手。滤毕,再入铛中,进火,下盐花至黄丹,急搅,须臾色变,稍益火煎之,膏色凝黑,少取滴水上,凝积不粘手,即下火,先炙1瓷器令热,倾药在内,候如人体温,以绢袋子盛水银,手弹在膏上如针头大,以蜡纸封合,勿令风干,可20-30年不损。
|
用法用量 | 发背,先以败蒲2斤,水3升,煮3-5沸,如人体温,将洗疮帛拭干,贴药,又以药1两,分3服,用温酒下,未成脓者即愈,更不作疮瘰疬;骨疽毒穿至骨者,用药1两,分3服。温酒下,甚者即下恶物,兼外贴;肠痈,以药半两,分5服,甘草汤下,未成脓者当时消,已有脓者随药下脓,脓出后,每日酒送下5丸,如梧桐子大,脓止即住服;风眼,贴两太阳;肾痈并伤折痛不可忍者,酒下半两,老少更以意加减,5日1服取尽,外贴包裹,当时止痛;箭头在肉者,外贴,每日食少烂绿豆,箭头自出;虎豹所伤,先以甘草汤洗,后贴,每日1换,不过3贴;蛇狗伤,生油送下10丸,如梧桐子大,仍外贴;难产3日不生者,温酒下1分,便下;血晕欲死,以姜汁和小便半升,温酒送下10丸,如梧桐子大,死者复生;胎死在腹,以榆白汤下半两,便生;小肠气,茴香汤下1分,每日1服,血气,当归酒下1分,每日1服;中毒,温酒洗汗袜汁,每日1服,吐泻出恶物为度;一切痈疽疮疖虫虺所伤,并外贴。
|
用药禁忌 | 忌羊肉。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