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卫生宝鉴》卷十二。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作1服。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腹温服。
|
用药禁忌 | 忌辛热物。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医方考》: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谋虑则火起于肝,不决则火起于胆。柴胡性温味苦而气薄,故入厥阴、少阳;黄芩、黄连、龙胆草、山栀子得柴胡以君之,则入肝胆而平之矣;制肝者惟金,故用无、麦门冬、五味、知母以益肺;畏肝者惟土,故用人参、甘草以益脾。肝者,东方木也;色青者,肝病而色自见也;肝主筋,爪者筋之余,肝热故令爪枯也;口苦者,胆为肝之府,咽为之使,胆热则汁上溢于咽,故令口苦也;肝主筋膜,筋膜于则燥而挛急,挛急则手足不用,故曰筋痿。是方也,黄芩、黄连、山栀、胆草,皆足以泻肝火;君之以柴胡,则能条达乎肝胆矣;木盛而兼燥金之化,故令挛急,天麦门冬、知母、五味,味厚而润者也,故足以养筋而润燥;若生甘草、人参者,所以养乎阳气也,《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是故用之。
|
备注 | 龙胆汤(《奇效良方》卷六十)、龙胆清肝汤(《明医杂著》卷六)、龙胆草汤(《证治主鉴》卷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