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伤寒论》。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温中补虚,降逆散寒。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温服7合,日3次。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1.头痛:一人初患头痛,次日腹痛而呕,手足厥冷,大汗如流,正气昏冒,时或上攻,气急息迫,不能语言,予吴茱萸汤,诸证顿除。 2.厌食:一男性,壮年,每日只能勉强进食1-2两,不知饥饱,予健脾消导药不效,胸闷,脉弦迟,舌质正常,舌苔薄白粘腻。当是胃寒挟浊。予吴茱萸汤加神曲试治,重用吴茱萸15g。次日食欲大振。 3.呕吐:一男性,30岁,起病三年余,呈规律性呕吐涎沫,先后曾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经胃肠道影诊断为瀑布状胃。方用吴茱萸24g,党参30g,生姜30g,红枣5个,半夏12g。服一剂呕止,原方再服20余剂,观察二月余未见再发。 4.呃逆:姚某,男,43岁。呃逆每发于食后,吐物皆为积食痰涎,历两月余,面色苍黄,精神萎靡,形体消瘦,食不甘味,脉来细迟,舌苔白润,舌质淡胖,治宜温中化饮,降逆止呕,用吴茱萸9g,党参15g,生姜15g,大枣5个,半夏6g,茯苓9g。服三剂呕逆渐平,再服四剂获愈。 5.眩晕:一女,67岁,患美尼尔氏综合征两年,近加重,头晕目眩,旋转不定,如立舟中,耳如蝉鸣,呕吐清涎,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厚腻,脉弦细。证属肝寒犯胃,浊阴上扰。治宜温肝暖胃,升清降浊。方用吴茱萸24g、人参9g、生姜30g、大枣3个。煎服一剂,呕吐,呻吟渐止,安然入睡,原方再进一剂后,能坐起进食。以上方加减,用吴茱萸9g、党参12g、半夏9g、白术12g、陈皮6g、砂仁6g、生姜12g、大枣3个,续服五剂,诸证悉除。观察12年,未见复发。 6.痢疾:一男,32岁,患细菌性痢疾反复发作二年,缠绵不愈。近来发作10余天,下痢稀薄,红白相兼,日行5-10余次不等,少腹隐痛,喜温喜按,食少神疲,手足欠温,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病属脾胃虚寒,寒湿内蕴。治拟湿中散寒,燥湿健脾,佐以涩肠固脱。方用人参12g、吴茱萸9g、炮姜9g、赤石脂24g、艾叶炭12g、苍、白术各15g、罂粟壳9g、大枣5个。水煎服,2剂后痢止,5剂痊愈。改服参苓白术散以善后,随访3年未发。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1.《内台方议》: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气内甚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吐者,胃寒不受食也。此以三者之症,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 2.《医方考》:方中吴茱萸辛热而味厚,《经》曰味为阴,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走下焦而温少阴、厥阴;佐以生姜,散其寒也;佐以人参、大枣,补中虚也。 3.《医方集解》:此足厥阴少阴阳明药也。治阳明食谷欲呕者,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温胃散寒下气;人参、大枣之甘以缓脾益气和中;若少阴证吐利厥逆,甚至于烦躁欲死、胃中阴气上逆,将成危候,故用吴茱萸散寒下逆,人参、姜、枣助阳补土,使阴寒不得上干,温经而兼温中也,吴茱萸为厥阴本药,故又治肝气上逆,呕涎头痛。 |
备注 | 茱萸汤(《金匮》卷中)、茱萸人参汤(《三因》卷十一)、三味参萸汤(《医学入门》卷四)、参萸汤(《医学入门》卷七)、四神煎(仙拈集)卷一)、吴茱萸汤(《方症会要》卷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