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益母丸、济阴丹
|
处方来源 |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一。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产前清热养血,产后推陈致新。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子死腹中,冷痛,小便流出,腹胀四肢冷,爪甲青,用童便、酒和匀,煎沸化下;产后恶血不尽,脐腹刺痛,童便和酒化下;产时面垢颜赤,胎衣不下,败血自下如带,或横生不顺,心闷欲死,童便、薄荷自然汁和匀化下,盐酒亦可;产后3-4日,起卧不得,眼暗生花,口干烦躁,心乱见鬼,不省人事,童便、酒、薄荷汁送下;产后烦渴,呵欠,不思饮食,手足麻疼,温米饮送下;产后浮肿,气喘,小便涩,咳嗽,恶心,口吐酸水,胁痛无力,酒送下;产后寒热如疟,脐腹作痛,米汤送下,桂枝汤亦可;产后中风,牙关紧急,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童便和酒送下;产后大便秘,心烦口渴,童便、酒化下,薄荷自然汁亦可;产后痢疾,末满月食冷物,与血相击,或有积,枣汤化下;产后身体百节疼痛,温米饮送下;产后崩中漏下,或伤酸物,状如鸡肝,脊背闷倦,糯米秦艽汤送下,桂枝汤下亦可;产后食热面,壅结成块,四肢无力,睡后汗出不止,月水不调,久成骨蒸劳,童便和酒送下;产后呕逆虚胀,酒送下;产后鼻衄,口干舌黑,童便、酒送下;产后赤白带下,秦艽同糯米煎汤送下。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益母丸、济阴丹(《女科指掌》卷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