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鼻衄是指鼻中出血的症状。可因鼻部疾患或外伤,肺、胃、肝经火热上扰,脾虚不能统血等 |
所致。其他疾病如麻疹、丹毒、烂喉丹痧、时行感冒、风眩、髓劳、血溢病、鼓胀、肾厥等 | |
,皆可导致鼻衄。 | |
齿衄是指血液自牙缝或牙龈渗出的症状。多因胃经积热,阴虚火旺,或心脾两虚,血不循经 | |
所致。常见于牙宣及紫癜病、髓劳、肥气、血溢病、疫斑热等疾病中。 | |
临床若对导致鼻衄、齿衄的病种尚不确定时,可以鼻衄、齿衄等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辩 | |
证论治。 | |
发病原因:
|
鼻衄病位在鼻部,与肺、肝、脾、胃关系密切。齿衄病位在齿,多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 |
外感风、热、燥邪,肺胃热盛;温热病热迫营血,血热妄行;或忧思恼怒过度,气郁化火, | |
肝火上炎;或喜嗜醇酒辛辣,湿热蕴结,胃脘积热;外力所伤,脉络受损等所致之鼻衄、齿 | |
衄,多属实证。劳倦太过,病久正虚,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或肺胃阴虚, | |
虚火上炎;素禀有异,血乏自固等所致鼻衄、齿衄,多属虚证。 | |
诊断要点:
|
鼻衄多发生于单侧鼻腔,且多在鼻中隔前下方,血可自鼻前孔流出,或向后流而由口唾出, |
量少者仅为涕、唾中夹血丝。鼻衄当与口腔、咽喉、肺及气管、食管及胃脘部的出血而见咯 | |
血、呕[吐]血、齿衄等相鉴别。 | |
齿衄以齿龈出血为主要表现,多在刷牙等时出现出血,或仅见齿缝或龈间有血迹。当与、咽 | |
喉、肺及气管、食管及胃脘部的出血而见咯血、呕[吐]血、鼻衄等相鉴别。 | |
疾病辨析:
|
鼻部病变出血的特点: |
★ 鼻血瘤之出血,检查见鼻腔赘生血络缠绕的赤色扁豆肿块上有出血点。 | |
★ 鼻损伤的出血有鼻部外伤史。 | |
★ 气候干燥、炎热、恼怒、饮酒等,均可无特殊疾病而引起鼻出血。 | |
★ 常有涕中带血时,多见于鼻窦的病变,并应注意是否有恶性肿瘤存在。 | |
★ 鼻隔不正之出血,检查见中隔偏曲,接触鼻甲或隔有嵴突起于鼻腔。 | |
牙齿病变出血的特点: | |
★ 龈肉萎缩,牙根宣露,牙齿松动,齿缝或龈间经常出血或溢脓液为特征者,多为牙宣。 | |
★ 牙齿损伤的出血有齿部外伤史。 | |
鼻、齿以外疾病导致鼻衄、齿衄,如 | |
★ 血溢病除鼻衄、齿衄外,并有其他容易而难止的出血表现。并有全身或局部皮下出现瘀 | |
斑者,多为紫癜病。 | |
★ 髓劳或血液病等,见鼻衄、齿衄外,血液与骨髓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 |
★ 头颅内病变出血时可见血从鼻出,如出血中风、 头部内伤等。 | |
★ 温热类疾病,在高热同时常有鼻衄、齿衄等症,如肺热病、时行感冒、烂喉丹痧、疫斑 | |
热、麻疹、中暑等。 | |
★ 百日咳、暴咳等咳嗽剧烈时,偶可引起鼻衄。 | |
★ 风眩伴有出血时,症见眩晕且检查血压增高。 | |
★ 肾厥出现鼻衄、齿衄时,有肾脏严重损害的证候。 | |
★ 肝瘟、鼓胀等病,有时亦可出现鼻衄、齿衄。 | |
★ 妇女在行经期间出现周期性鼻衄、齿衄,称经行吐衄。 | |
★ 左胁有肿块,经常鼻衄、齿衄等出血症状者,常为肥气。 | |
根据临床需要,可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X线摄片、 | |
CT扫描、病理切片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 |
治疗方法:
|
风热犯鼻证 |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鼻衄,咳嗽痰少,舌红,苔薄,脉浮数。 | |
治法:疏风清热止血。 | |
主方:桑菊饮 | |
用法: | |
加减:肺热盛而无表证者,去薄荷、桔梗,加黄芩、栀子;可加丹皮、白茅根、旱莲草、藕 | |
节等止血。 | |
燥伤鼻窍证 | |
证候:鼻燥衄血,口干咽燥,皮肢干燥,大便燥结,小便短黄,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涩 | |
。 | |
治法:清燥润鼻。 | |
主方:清燥救肺汤 | |
用法: | |
加减:出血量多者,加白茅根、藕节、旱莲草等;咽干鼻燥,加玄参、麦冬、生地;大便燥 | |
结,加大黄、麻仁。 | |
风火[热]犯齿证 | |
证候:牙齿痛,牙龈红肿,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或有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 | |
白干,脉浮数。 | |
治法:疏风清热固齿。 | |
主方:薄荷连翘方 | |
用法: | |
加减:可加侧柏叶、白茅根;发热、口渴,加黄芩、黄连;微恶风寒,加桑叶、菊花。 | |
热盛动血证 | |
证候:发热,齿衄、鼻衄出血鲜红,齿龈、鼻腔红肿疼痛,牙痛,头痛,或患处有脓液渗出 | |
,腮肿连颊,口臭,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 |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
主方:玉女煎 | |
用法: | |
加减:可加丹皮、茜草根、侧柏叶、白茅根;发热不退,加黄连、赤芍、丹皮、栀子;渗脓 | |
、腮肿,加板蓝根、蒲公英、黄连;口臭、便秘,加大黄、芒硝;口渴、咽干,加生地、玉 | |
竹、石斛、麦冬。 | |
肝火上炎证 | |
证候:鼻衄或齿衄,头痛头晕,目眩,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 | |
数。 | |
治法:清肝泻火止血。 | |
主方:龙胆泻肝汤 | |
用法: | |
加减:可加白茅根、蒲黄、大蓟、小蓟、藕节、侧柏叶、童便等止血;阴伤脉细数者,去前 | |
仁、泽泻、当归,加玄参、麦冬、女贞子、旱莲草。 | |
血热动血证 | |
证候:发热,心烦,口渴,鼻衄、齿衄,斑疹显露,舌绛,苔黄,脉数。 | |
治法:凉血止血。 | |
主方:犀角地黄汤 | |
用法: | |
加减:常加白茅根、侧柏叶、紫草、茜草根;心烦不寐,加栀子、莲心、竹叶;咽干、舌燥 | |
,加玄参、麦、玉竹。 | |
阴虚火旺证 | |
证候:鼻衄、齿衄量少色红,反复发作,咽干少津,头晕耳鸣,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 | |
,少苔,脉细数。 | |
治法:滋阴降火。 | |
主方:知柏地黄汤 | |
用法: | |
加减:可加白茅根、茜草根、侧柏叶、藕节止血;低热、五心烦热,加地骨皮、白薇、知母 | |
;咽干、口渴,去茯苓、泽泻,加生地、麦冬、玄参、花粉。 | |
脾不统血证 | |
证候:鼻衄或齿衄,出血色淡,神疲乏力,动则气短,面色淡白,头晕,食少便溏,心悸少 | |
寐,齿龈或鼻粘膜色淡,舌质淡,脉细无力。 | |
治法:补气摄血。 | |
主方:归脾汤 | |
用法: | |
加减:可去生姜,加阿胶、藕节、仙鹤草、茜草止血。 | |
其他疗法:
|
止鼻衄法: |
★ 冷敷疗法:以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前额或颈部。 | |
★ 导引疗法:令病人双足浸于温水中;或以大蒜捣烂成茸,敷在涌泉穴上。 | |
★ 穴位按摩、压迫法:①手掐单侧人迎或双侧太溪穴。②在患者头部入前发际正中线1- | |
2寸处(亦可取双侧风池穴)加压揉按。③用手捍双鼻翼,以止血。 | |
★ 吹鼻疗法:用清热收敛、涩血止血的药末,吹入鼻腔,常用的有百草霜、血余炭、马勃 | |
粉、云南白药、三七粉等。亦可将上述药末放于棉花片上,填塞出血处。 | |
★ 塞鼻 地:用凡士林纱布条;棉花蘸青黛粉;湿棉条蘸塞鼻散(百草霜、龙齿、枯矾) | |
等填塞鼻腔,或加后鼻孔填塞。 | |
★ 诸法治疗仍出血不止者,可考虑会冷冻术或微波凝固术、供血血管结扎术。 | |
齿衄单方验方: | |
★ 生石膏30g,黄柏、五倍子各15g,儿茶6g,浓煎漱口,每次5-10分钟。 | |
★ 冰硼散水,漱口。 | |
★ 三七粉0.5-1g,或十灰散(丸)10g,顿服。 | |
★ 白及粉或三七粉(棉片),局部压迫。 | |
★ 槐花、荆芥穗,各等分为末,擦患处。 | |
常用止血中药:白茅根、藕节、仙鹤草、大蓟、小蓟、紫珠、蒲黄、白及粉、三七粉等,可 | |
在辨病、辩证基础上选用。 | |
西药止血:立止血、维生素K、安络血、氨基己酸、止血芳酸、凝血酶(涂患处)等。 | |
麻黄素注射液、肾上腺素注射液,浸棉球塞压出血处。鼻衄可用以滴鼻,或用香墨浓研滴入 | |
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