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囊虫病是因绦虫卵在人体内发育为幼虫,与痰浊相搏,寄生于肌肤、脑、眼等处。以痰核包 |
囊,脑系症状(如痫病),视力障碍,检查发现囊虫等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 |
发病原因:
|
因寸白虫[绦虫]卵附着蔬菜、瓜果等食品上,随食进入肠道,在肠道内孵化,发育为幼虫 |
,与痰浊相搏,随气升降,寄生于肌肤、脑、眼等处,出现痰核包囊,脑系症状(如痫病、 | |
头痛呕吐、眩晕痴呆),视力障碍等症。 | |
诊断要点:
|
有寸白虫病史,或大便中有白色节片、绦虫病。 |
头部、躯士或四肢有皮下结节,推之不移,不痛不痒,病理切片可见囊腔中含有囊尾蚴头节 | |
。 | |
视力下降,眼底检查玻璃体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浅灰色包囊,周围有虹晕光环, | |
并可见到虫体蠕动。 | |
有痫病样反复发作,伴幻视、幻嗅,或精神、语言、举止失常,或头痛较剧,呕吐,眩晕, | |
痴呆等,颅脑CT图像可见大片低密度区,或单个圆形、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区,造影后不增 | |
强,亦可见造影后脑实质内呈现多发小结节状增强灶,脑实质内出现小的散在钙化点等。 | |
免疫学检查:补体结合(CF)、间接血凝(IAA)、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 |
可呈阳性。脑脊液CF阳性率可达80%-90%以上。 | |
疾病辨析:
|
肺(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与脑囊虫病均可有痫病样发作,颅脑CT扫描及皮下结节的病 |
理切片均有助于鉴别。 | |
蛊虫病:脑型蛊虫病多发于慢性蛊虫病中,有疫水接触史,大便检查能找到蛊虫[血吸虫] | |
卵、血清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 |
脑瘤:颅脑CT扫描与血清学检查可资鉴别。 | |
治疗方法:
|
痰虫互结证 |
证候:肌肉、皮下有结节,不痛不痒,推之可动,以头部及躯干为多见,亦可自动消失,或 | |
分批出现,舌苔白,脉滑。 | |
治法:杀虫化痰。 | |
主方:消瘰丸合硝石矾石丸 | |
用法: | |
加减:常加槟榔、雷丸、仙鹤草根芽等,有结节包块,加白芥子、苍术。 | |
囊虫侵脑证 | |
证候:发作性昏倒或抽搐,口吐白沫,移时方醒,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或失明,或幻觉、幻 | |
视,精神失常,或痴呆等,舌苔白腻,脉弦滑。 | |
治法:化痰开窍、杀虫定痫。 | |
主方:定痫丸 | |
用法: | |
加减:常加槟榔、雷丸、仙鹤草根芽等;头痛、呕吐,加大黄、怀牛膝,并加服玉枢丹;面 | |
赤、狂躁,加芦荟、胆草。 | |
其他疗法:
|
驱囊虫可选用吡喹酮、丙硫咪唑等。如治疗脑囊虫,可适当配合抗痉厥剂;颅内压增高者, |
可结合脱水剂。 | |
单方验方: | |
★ 雷丸6-10g,槟榔6g,使君子内3g,为末,(1日量)冲服,痫病发作者加生 | |
酸枣仁、龙骨、大蒜子、朱砂(每日量不超过0.5g)。1个月为1疗程。用药前10分 | |
钟先口服碳酸氢钠或胃舒平,用药期间禁用酸性药或食物。 | |
★ 雷丸、槟榔、浙贝母各6g,使君子肉粉2-3g,为末加水100-150mL混合 | |
,保留灌肠。 | |
★ 法夏、陈皮、甘草、芜荑各9g,白芥子、茯苓各12g,薏苡仁18g,水煎服。有 | |
囊包者加$V榧子、雷丸,等量研末,每次9g,药汁冲服;痫病发作加琥珀3g,朱砂2 | |
g(冲服),郁金、远志、僵蚕各9g;抽搐加钩藤15g,全虫6g;痰火扰心加石菖蒲 | |
10g,郁金15g,黄连10g,栀子10g;五心烦热加地骨皮15g,丹皮15g。 | |
评 介:
|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绦虫卵及其他有关检查阴性。 |
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绦虫卵及其他有关检查有改善。 | |
未愈:症状及体征、绦虫卵及其他有关检查无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