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肺咳指因外邪犯肺,或痰浊内蕴,气阴亏虚等,使肺失清肃而肺气上逆。以咳嗽为主要表现 |
的肺系疾病。 | |
本病常分为暴咳和久咳。 | |
久咳指肺咳时日已久,或反复发作者。久咳多由暴咳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而成,以长期咳嗽 | |
,咯痰为主症的肺脏慢性非特异性疾病。 | |
发病原因:
|
因暴咳迁延未愈,邪伤肺气,更易复感于邪,而致咳嗽累作,使肺脏虚弱,气阴耗伤,肺气 |
不得宣降,痰浊壅滞于肺,故长期咳嗽、咯痰不愈,于是转为久咳。病情可为正虚或虚实夹 | |
杂,正虚多以气虚为主或兼阴虚,痰饮停聚为基本病理,或偏寒,或偏热。其病位不仅在肺 | |
,并可涉及脾、肾及心。 | |
久咳不已常演变为肺胀,甚至发展为肺心病。 | |
诊断要点:
|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常有长期吸烟史。病情缓慢,常因反复发作而加重,一 |
般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常在冬春季节发作频繁。 | |
以经常咳嗽、咯痰为主症,多为粘液泡沫痰,早晚咯痰较多,或伴有胸闷、气喘。 | |
咳嗽发作期可于背部及肺底部散在的干、湿啰音。 | |
实验室检查:
|
X线检查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等,病轻时亦可无改变。 |
疾病辨析:
|
哮病:以发作性哮鸣、气喘为特征、一般先哮、喘面后咳嗽,缓解后可无症状,一般无慢性 |
咳嗽病史。 | |
肺络张:有咳嗽、咳吐大量粘痰或脓痰的特点,或有反复大小不等的咳血史,支气管造影可 | |
以确诊。 | |
肺胀:病程长,气喘胸中胀闷之症突出,有桶状胸、唇指紫暗等症。 | |
肺痨、肺痿、肺痈、肺癌、尘肺等肺脏疾病:经X线或其他检查可发现肺部的特异性病理改 | |
变。 | |
治疗方法:
|
风寒束肺证 |
证候: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可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 | |
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 |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 |
主方:杏苏散合金沸草散 | |
用法: | |
加减:咳甚,加矮地茶;咽痛甚,加牛蒡子、蝉蜕;鼻塞、声重,加辛夷、苍耳子;有化热 | |
之势,加桑皮、黄芩。 | |
风热犯肺证 | |
证候: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咳时汗出,口微渴,头痛,肢楚 | |
,身热恶风,舌苔薄黄,脉浮数。 | |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
主方:桑菊饮 | |
用法: | |
加减:常加矮地茶、桑皮等;咳甚,加前胡、枇杷叶、浙贝母;肺热已盛,加黄芩、知母、 | |
石膏。 | |
燥邪犯肺证 | |
证候:干咳,连声作呛,咳甚则胸痛,咽喉、口唇,鼻孔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 | |
,口干,或伴鼻塞,头痛,恶风身热,舌苔薄白或薄黄,舌干少津,脉浮。 | |
治法:润燥止咳。 | |
主方:桑杏汤 | |
用法: | |
加减:津伤较甚,加麦冬、玉竹;热重,加生石膏、知母;痰中夹血,加生地、白茅根;胸 | |
痛,加瓜壳、延胡索。 | |
风痰恋肺证 | |
证候:咳嗽,咽痒,咯泡沫痰,或痰涎粘稠,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白滑或微腻。 | |
治法:疏风宣肺、化痰止咳。 | |
主方:止嗽散 | |
用法: | |
加减:一般可加杏仁、制半夏等。 | |
痰热壅肺证 | |
证候:咳嗽,气粗息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稠色黄,面赤,身热,口干欲饮,舌红, | |
苔黄腻,脉滑数。 | |
治法:清扫化痰宣肺。 | |
主方:清金化痰丸 | |
用法: | |
加减:痰多、息粗,加胆南星、天竺黄;胸闷、气喘明显,加葶苈子、苏子;津伤口渴甚, | |
加沙参、花粉、天冬、生地。 | |
痰湿阻肺证 | |
证候:咳嗽,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而易咯,色白或带 | |
灰色,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滑。 | |
治法:燥湿化痰。 | |
主方:苍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 |
用法: | |
加减:痰白如泡沫、祛寒、背冷,加干姜、细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加党参、薏苡 | |
仁、山药。 | |
慢性发作: | |
痰湿阻肺证 | |
证候: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而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晨起时咳甚痰多 | |
,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 |
治法:化痰燥湿。 | |
主方:苍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 |
用法: | |
加减:痰白如泡沫、祛寒、背冷,加干姜、细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加党参、薏苡 | |
仁、山药。 | |
寒饮停肺证 | |
证候:咳嗽气急,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或吐白色泡沫痰,恶寒无汗,苔白,脉浮紧。 | |
治法:温肺化饮。 | |
主方:小青龙汤 | |
用法: | |
加减:心烦、口渴,加石膏、浙贝母;恶寒、头痛,加生姜、苏叶;喉中有哮鸣,加白果、 | |
射干。 | |
痰热壅肺证 | |
证候:咳嗽,气粗息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色黄,胸胁胀满,面赤,身热,口干欲饮 | |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 |
治法:清热化痰止咳。 | |
主方:清金化痰丸 | |
用法: | |
加减:痰壅气喘,加胆南星、天竺黄、莱菔子;便秘,加大黄、枳实、芒硝(冲服)。 | |
肺气亏虚证 | |
证候:咳嗽声低,喘促短气,咯痰稀薄,自汗畏风,咽喉不利,舌质淡红,脉弱。 | |
治法:补肺益气。 | |
主方:补肺汤 | |
用法: | |
加减:自汗、恶风、易感冒,加白术、防风、浮小麦;低热、口干,加沙参、麦冬、花粉。 | |
肺脾气虚证 | |
证候:咳嗽,痰多色白,胸脘痞闷,食少腹胀,四肢倦怠,咳声低沉,气短神疲,畏风自汗 | |
,平素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弱。 | |
治法:补脾益肺。 | |
主方:六君子汤 | |
用法: | |
加减:一般可加黄芪、款冬花、贝母等;自汗、恶风,加防风、黄芪、浮小麦;腹胀、纳呆 | |
,加扁豆、枳壳、砂仁。 | |
其他疗法:
|
强调戒烟,消除对呼吸道刺激因素。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单方验方: | |
★ 川贝15g,猪肺500g,将川贝装入猪肺内,煮熟后分3次服完。 | |
★ 麻黄200g,白蜜200g,二药拌和,加水三碗,封盖碗中,钣锅中蒸9次,每日 | |
服2匙,以愈为度。 | |
★ 蜂蜜、核桃仁、鲜姜、冰糖、香油各200g,将核桃仁、姜切细片,加入蜜、糖、油 | |
,文火煎1小时,显赭石色即可,冷后放瓷器内,每次15g,开水冲服,每日3次。 | |
★ 胡桃肉、明党参、百合、冰糖末各250g,共研细末,加黄油500g,合匀,放入 | |
瓷器内贮存,每次30g,每日2次。 | |
★ 川贝10g,桑叶3g,冰糖15g,共为细末,开水冲服,每日1剂。 | |
★ 中成药可选用橘红丸、川贝止咳露、养阴清肺膏、痰咳净等。 | |
针炙疗法: | |
★ 体针疗法:主穴为天突、肺俞、定喘、列缺、肾俞,备穴为丰隆、膏肓、膻中、足三里 | |
、内关,每次选主穴1-2个,备穴2-3个,一般平补平泻,必要时可配用炙法。 | |
★ 拔罐疗法:于胸1-胸6水平的背部作推缺罐疗法。或在天突、中府、膻中、肾俞等穴 | |
作拔罐治疗。 | |
西药治疗:可用祛痰止咳药,如氯化铵、甘草合剂;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等;急性发作期 | |
宜抑制感染,可选用抗生素。 | |
评 介:
|
治愈:咳嗽及临床体重消失,观察1年以上无复发;在2周内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 |
好转:咳嗽等症状及体征减轻,痰量减少,发作次数减少。 | |
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