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肺衰指因肺脏的各种长期疾患,或因邪毒伤肺,或心、脑、肾等脏病变及肺、使肺气衰竭, |
不能吐故纳新,浊气痰液内阻。以喘息抬肩,唇紫,肢凉,咳逆痰壅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 | |
病。 | |
发病原因:
|
肺衰多因肺胀、久哮、尘肺等肺脏的长期疾患,或心、脑、肾等脏病变影响及肺,或因邪毒 |
伤肺,或因溺水、自缢、电击伤、异物或暴力梗压咽喉等,使气道阻塞,呼吸不畅,以致肺 | |
气衰竭,不能吐故纳新,清气匮乏,浊气痰液内阻,全身失却清气充煦而成。 | |
肺衰是肺脏及全身多种疾病的严重后果之一,救治不及,常致死亡。 | |
诊断要点:
|
有长期肺病史,或有溺水、电击、药物中毒等暴邪伤肺的情况。 |
以气息喘促,张口抬肩,或点头式呼吸,或气促而息微,或气息不齐甚至有歇止,唇紫肢凉 | |
等为主要表现。 | |
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0kPa(60mmHg),二氧化碳分压高于6.7kPa(50 | |
mmHg)。 | |
有原发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 |
疾病辨析:
|
肺厥:常与肺衰同时或先后存在,但必有神志恍惚、嗜睡或昏睡、谵妄、昏迷等神识异常的 |
表现,并为主症。 | |
肺系原发病变:肺系的各种长期疾患,是否已至肺衰,其间无绝对界限,主要根据血气分析 | |
而判别。 | |
治疗方法:
|
痰热壅肺证 |
证候:喘息抬肩,咳逆痰壅,痰多质稠色黄,咯痰不爽,咳引胸痛,面赤,口干欲饮,舌红 | |
,苔黄腻,脉滑数。 | |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 | |
主方:清金化痰丸 | |
用法: | |
加减:一般可加银花、石膏、杏仁等。 | |
肺燥肠闭证 | |
证候:喘息抬肩,咳逆痰涌,胸部胀闷,喘不能卧,腹胀便秘,口苦而干,身热面赤,小便 | |
赤涩,舌红,苔黄腻,脉沉实而数。 | |
治法:清肺润燥、清泻肠热。 | |
主方:大承气汤 | |
用法: | |
加减:一般可加全瓜蒌、杏仁、胆南星等。 | |
肺气阴两虚证 | |
证候:喘促短气,咳声低微,咯痰稀薄,自汗畏风,或见咳呛痰少质粘,烦热口渴,面颧潮 | |
红,舌淡苔剥,脉弱或细数。 | |
治法:益气养阴。 | |
主方:生脉散 | |
用法: | |
加减:一般可加山茱萸、黄芪等。 | |
阳气欲脱证 | |
证候:咳逆短气,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动则喘息尤剧,心慌心悸,面青唇紫,汗出如珠, | |
肢冷,脉浮大无根。 | |
治法:回阳(益气)固脱。 | |
主方:参附汤 | |
用法: | |
加减:常加麦冬、山茱萸、龙骨、牡蛎等。 | |
其他疗法:
|
吸氧,给呼吸兴奋剂等。 |
针炙疗法: | |
★ 闭证常用人中、素髎、涌泉、人迎、内关、合谷等穴,针刺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十宣 | |
穴放血。 | |
★ 脱证常用百会、关元、气海、神阙、涌泉、绝骨、太冲、足三里等穴,针刺用补法,并 | |
配合温炙。 | |
穴位注射疗法: | |
★ 洛贝林3mg,取曲池穴,视病情两侧多次交替注射。 | |
★ 回苏灵8mg,取足三里或三阴交,可两侧多次交替注射。 | |
★ 醒脑静注射液1-2mL,取膻中、曲池、中府、肺俞、足三里等,可每20-30分 | |
钟更替穴位注射。 | |
[ ]鼻疗法:[ ]鼻散(细辛、皂刺、制半夏)或通关散(猪牙皂、细辛、薄荷、麝香 | |
),吹入患者鼻腔内,取嚏以兴奋或苏醒神志,必要时可隔15-30分钟重复1次。适用 | |
于浊邪内闭引起肺衰的病人。 | |
评 介:
|
治愈:呼吸平稳,血气分析基本正常,原有疾病症状、体征减轻。 |
好转:呼吸、血气分析有好转,原有疾病症状、体征减轻。 | |
未愈:呼吸、血气分析无好转,原有疾病症状、体征无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