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急性胆道感染由于胆管结石、肿瘤、胆道狭窄、寄生虫、胰腺炎等引起胆道梗阻,胆汁瘀滞 |
以及细菌侵入而发病。分为:急性单纯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 | |
管炎;急性高位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 |
症状描述:
|
腹痛:多位于剑突下偏右侧。 |
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缓解不明显,呕吐的内容物为胃液或十二指肠液。若蛔虫引起者,可 | |
呕吐蛔虫或在呕吐物中查到蛔虫卵。 | |
寒战发热。 | |
黄疸:早期中度黄疸;少数为重度黄疸,伴有白陶土样便,晚期可伴有肝细胞性黄疸发生。 | |
休克:可出现菌血症,败血症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休克晚期可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 | |
肾综合征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 |
中毒性脑损害:休克前生可出现烦躁不安,嗜睡,谵妄,神志不清以及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 | |
症状。 | |
体症描述:
|
病人为急性病容,感染严重时有休克表现出现脉快、血压偏低、呼吸急躁等。有程度不同的 |
脱水或酸中毒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舌红苔黄或黄燥。脉弦数或滑。腹部查体剑突下或上腹 | |
部有明显压痛,当出现胆胆管周围炎时,可有反跳痛及肌紧张。有的病人可触及胀大的胆囊 | |
,肝脏多肿大,有触痛。 | |
诊断要点:
|
病因病理诊断。★ 病因:基本发病因素主要为胆道梗阻和细菌感染。★ 病理及病生理。 |
★ ★ 胆道:直径增粗,胆囊可增大,可呈急性炎症改变。★ ★ 肝脏:AOSC时可 | |
出现肝脏肿大,肝内多发性脓肿。★ ★ 肝周围病变:由于胆道感染的扩散,或引起肝周 | |
围炎,胰腺炎等。★ ★ 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 | |
临床诊断:凡具有典型的三联(腹痛、冷烧、黄疸)者,即可诊断为急性胆系感染。AOS | |
C的诊断标准是在上述三联征的同时,出现血压降低或/和中毒性脑损害即四联征或/和五 | |
联征者。在上述主要临床表现的基础上,血常规及生化检查;B超、ERCP或PTCD及 | |
血培养检查均提示胆道感染存在者。 | |
疾病辨析:
|
急性胰腺炎。 |
肝脓肿。 | |
右侧大叶性肺炎。 | |
右侧胸膜炎。 | |
急性病毒性肝炎等。 | |
治疗方法:
|
气郁型 |
证候:右上腹有轻度或短暂的隐痛或钝痛,常有口苦咽干,不思饮食,无明显寒热,无黄疸 | |
或有轻度黄疸,尿清长或微黄,舌苔白或微黄,脉平或弦紧。 | |
治法:舒肝理气,缓急止痛。 | |
主方:清胆行气汤 | |
用法: | |
加减: | |
湿热型 | |
证候:起病急,有持续上腹绞痛,阵发加剧,有压痛及腹肌紧张。可伴有口苦咽干,心烦喜 | |
呕,寒战高热,尿少色黄,大便秘结,有时可有目身发黄,舌红苔黄或黄厚腻,脉弦滑或滑 | |
。 | |
治法:舒肝理气,通里泻火。 | |
主方:清热利湿汤 | |
用法: | |
加减: | |
毒热型 | |
证候:持续上腹剧痛,伴高热,畏寒,神志淡漠,甚至谵语,全身晦黄甚至有出血现象,尿 | |
色如茶而量少,大便秘结。右上腹或全腹肌紧张,拒按,或可触及包块,舌质绛红,舌苔干 | |
枯或无苔,脉弦数或沉细而弱。 | |
治法:舒肝理气,通里泻火。 | |
主方:清胆泻火汤 | |
用法: | |
加减:热重者,加板蓝根、银花、连翘;疼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素;呕吐,加半夏、竹茹 | |
;食欲不振,加藿香、佩兰、炒麦芽、焦六曲、焦山楂;瘀血,加桃仁、红花、当归、赤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