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肛窦炎是指发生在肛窦、肛门瓣的急慢性炎症,又称肛隐窝炎。 |
症状描述:
|
疼痛:为撕裂痛或烧灼样痛。 |
排便不尽感:排便不尽感、肛内异物感和下坠感,严重者伴有里急后重感。 | |
瘙痒:常与疼痛、排便不尽感等表现混杂出现。 | |
会阴部不适:肛窦炎常出现反射性疼痛。肛窦炎可以影响整个机体的健康,被称为直肠神经 | |
衰弱。 | |
体症描述:
|
严重者可见局部肿胀,肛周皮肤潮湿,粘液渗出,但肛周皮肤皱折无明显增厚增粗。 |
肛内温度轻度增高,在近齿线处可触到硬结、隆起或凹陷,并有压痛或触痛。有时肛门内括 | |
约肌紧张,肛管有紧缩感。 | |
肛镜下可见到患者肛窦部充血、水肿,颜色发红或暗红,挤压此肛窦周围组织时,有压痛或 | |
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从炎性窦口流出。探针检查,能顺利的探入肛窦内较深的部位,而在正 | |
常的肛窦口则不易探入。 | |
发病原因:
|
病因由于肛窦的解剖特点引起肛窦容易发生炎症。 |
诊断要点:
|
病理诊断:组织学证实局部为炎性改变。 |
临床诊断: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临床表现:肛门不适,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伴疼痛、 | |
瘙痒、肛门潮湿。★ 指诊:肛门括约肌较紧张,肛内有灼热感,齿线处可触及到硬的隆起 | |
或凹陷,触痛明显。★ 镜检:镜下可见到发炎的肛窦及肛门瓣充血、水肿,轻压肛窦可见 | |
有分泌物流出。旁侧乳头肿大。用探针检查,可探入肛窦较深部位。 | |
疾病辨析:
|
直肠息肉。 |
内痔。 | |
绒毛状乳头腺瘤。 | |
肛瘘。 | |
治疗方法:
|
湿热下注 |
证候:肛门潮湿,瘙痒,有粘液及脓性分泌物流出,肛内坠胀,肿痛,排便时疼痛加重,伴 | |
里急后重,粪色黄褐,心烦,口渴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滑。 | |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 |
主方:化毒除湿汤加减。 |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 |
加减:便干加大黄、火麻仁、桃仁。 | |
热度炽盛 | |
证候:肛门灼热,肛周皮肤红肿,糜烂,疼痛,便时加重或腹泻,或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 | |
数。 | |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
主方:五味消毒饮加减。 | |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 |
加减:瘀血重者加红花、川芎;气滞加木香、元胡、枳壳。 | |
阴虚内热 | |
证候:证见肛门不适,隐隐作痛,便时加重,肛门粘液溢出,混有血丝,手足心潮热,盗汗 | |
,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少苔,脉细数。 | |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
主方:五味消毒饮加减。 | |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 |
加减:瘀血重者加红花、川芎;气滞加木香、元胡、枳壳。 | |
气虚下陷 | |
证候:证见坠胀不适,粘液外溢,伴有脱肛,面色[白光]白,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 | |
苔薄白,脉细弱。 | |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 |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 |
加减:虚寒者加干姜、肉桂;湿热者加苍术、黄柏、知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