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肛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的瘘管。一般由于肛门腺体感染化脓形成直肠周围脓肿 |
,在脓肿破溃或切开后形成的瘘道。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 |
症状描述:
|
流脓:新形成或急性炎症期流脓多、臭味、色黄而脓厚。慢性炎症期流脓少,脓液血色稀淡 |
如米汤水,若脓液突然增多,局部肿胀,体温升高,表示有新瘘管生成。 | |
疼痛:管腔有新的感染,即将出现即发脓肿或支道空腔时,疼痛剧烈。内盲瘘脓液不能外流 | |
时,肛门内有坠胀疼痛和烧灼感。 | |
瘙痒:由于分泌物刺激,可有肛门及其周围潮湿刺痒。 | |
肛缘有硬条索状肿物:当急性发作时若外口封闭,引流补畅,肿块可增大。 | |
全身症状:局部疼痛、发热,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长期流脓血,可出现形体消瘦,精神萎 | |
靡之虚弱状态。 | |
诊断要点:
|
低位性肛瘘:★ 低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门隐窝,仅有一个管道并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 |
下。★ 低位复杂性肛瘘: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内口在肛门隐窝,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管道 | |
与外口,瘘管管道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 | |
高位肛瘘:★ 高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门隐窝,仅有一个管道,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 | |
上,侵犯耻骨直肠肌或提肛肌以上。★ 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内口。有两个 | |
以上管道并有支管空腔。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侵犯耻骨直肠肌或提肛肌以上者。 | |
疾病辨析:
|
肛门周围化脓性疾病。 |
骶尾部瘘。 | |
骶尾部畸胎瘤。 | |
骶骼骨结核。 | |
治疗方法:
|
湿热下注 |
证候:肛周常流脓液,脓质稠厚,肛门胀痛,局部灼热,肛周有溃口,按之有条索状物通向 | |
肛内。舌红,苔黄,脉弦或滑。 | |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 |
主方:化毒除湿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若便秘者加大黄、火麻仁;痛甚者加元胡、防风。 | |
正虚邪恋 | |
证候:肛门流脓液,质地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瘘口时溃时愈,肛周有溃口 | |
,按之较硬,或有脓液从溃口流出,且多有索条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舌淡,苔 | |
薄,脉濡。 | |
治法:扶正祛邪。 | |
主方:托里消毒散加减。 | |
用法:待腐肉去,肉芽生,食纳佳,二便调,神情自如时,投以八珍汤,补气补血。 | |
加减: | |
阴液亏虚 | |
证候:肛周有溃口,颜色淡红,按之有条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口干。舌 | |
红,少苔,脉细数。 | |
治法:清热养阴。 | |
主方:秦艽鳖甲汤加减。 | |
用法: | |
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