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三痹是因风寒湿邪杂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所致。以关节和/或肌肉游走性酸楚 |
、重着、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 |
症状描述:
|
|
发病原因:
|
居处、工作环境潮湿、寒冷,或气候变化之时,触冒风寒雨湿等是形成三痹的外来条件,体 |
质虚弱,气血不足,腠理不密是形成三痹的内在因素。风寒湿邪乘虚入侵,留滞经络肌肉关 | |
节,气血闭阻不通,从而产生肢节关节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症延日久,气血亏耗,肝 | |
肾虚损,筋骨失养,遂为正虚邪恋之证。 | |
由于感邪性质有偏胜,致病特点亦有差异。人体腠理疏松,外邪以风为主,风性善行走窜, | |
疼痛以游走不定为特点者,是为行痹;人体阳气亏虚,外邪以寒为主,寒性凝滞收引,疼痛 | |
以冷痛固定为特点者,是为痛痹;人体阳气不足,外邪以湿为主,湿性重浊粘滞,疼痛以酸 | |
痛重着为特点者,是为著痹。 | |
本病常反复发作而难愈,且可发展成心痹、顽痹等。单纯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 |
诊断要点:
|
病前有风湿寒邪侵袭史,或长期从事水上作业,或长期处于寒湿之地。 |
常见腕、肘、肩、踝、膝、髋等大关节和/或肌肉游走窜痛或肿痛,伴重着、酸楚、麻木。 | |
常于天气变化时病情加重或明显。部分患者可兼有低热,心悸等症。 | |
常见体征为受累关节红、肿、灼热、触痛或肿胀,关节屈伸不利,但不遗留强直变形,可有 | |
结节性红斑或环行红斑。 | |
实验室检查:
|
活动期血沉多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500单位,非活动期多正常。 |
X线检查受累关节仅见软组织肿胀,无骨质改变。 | |
疾病辨析:
|
尪痹:以小关节为主,多伴有晨僵,无游走性,中晚期有僵硬畸形和骨质改变,类风湿因子 |
多呈阳性。 | |
热痹:以单个关节红肿热痛为特点,全身高热恶寒,关节穿刺所得液体有白细胞,脓细胞和 | |
革兰氏阳性菌。$3.肩痹、项痹、膝痹:相应部位单一的固定疼痛,不伴有周身关节游走 | |
性疼痛之特点。 | |
治疗方法:
|
风寒湿阻证 |
证候:关节、肌肉呈游走性疼痛,低热或不发热,关节肿胀,恶冷喜暖,活动不便,身重, | |
舌苔白腻或薄白,脉濡。 | |
治法:祛风化湿、散寒宣痹。 | |
主方:蠲痹汤 | |
用法: | |
加减:冷痛、刺痛,加姜黄、细辛;关节肿胀,加苍术、木瓜;低热,加忍冬藤、黄柏。 | |
热邪阻痹证 | |
证候: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常病及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 | |
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苔黄燥,脉滑数。 | |
治法:清热宣痹。 | |
主方:白虎加桂枝汤 | |
用法: | |
加减:常加桑枝、忍冬藤、防己等;皮肤有红斑结节,加丹皮、赤芍、生地。 | |
气血两虚、寒湿阻滞证 | |
证候:关节、肢体酸胀冷痛,反复发作,畏冷喜温,头晕神疲,食少困重,面白,舌淡,脉 | |
沉无力。 | |
治法:温补气血、宣痹止痛。 | |
主方:独活寄生汤 | |
用法: | |
加减:腰酸、畏冷,加肉苁蓉、仙茅、yin羊藿;头晕、耳鸣,加何首乌、桑椹、女贞子。 | |
气阴两虚证 | |
证候:关节微肿疼痛,活动不利,心悸,气短,自汗,时有胸痛,失眠,纳差,乏力,舌质 | |
红,脉弱或细数。 | |
治法:益气养阴、宣痹止痛。 | |
主方:五阴煎 | |
用法: | |
加减:可加续断、骨碎补、杜仲;加酸枣仁、丹参。 | |
其他疗法:
|
针炙疗法: |
★ 体针疗法:主穴取足三里、命门、阳陵泉、三阴交,备穴为脾俞、肾俞、归来等。每次 | |
3-5穴,每日1-2次,平补平泻,10日为1疗程。 | |
★ 耳针疗法:选肾、脾、神门、皮质下、内分泌,每次2-3次,留针20-30分钟或 | |
埋针。 | |
单方验方: | |
★ 千年健、钻地风各30g,防己15g,水煎服,用于风寒湿阻。 | |
★ 柳枝30-60g,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热邪阻痹。 | |
发泡疗法:膝关节取双膝眼;肘关节取双曲池;踝关节取局部;脊柱痛取压痛点。 | |
西药治疗:可选用水杨酸制剂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如水杨酸钠、消炎痛等,严重者亦可选用 | |
肾上腺皮质激素。活动期可采用青霉素以消除链球菌感染。 | |
评 介:
|
治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 |
好转:症状减轻,关节活动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 |
未愈:症状、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