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卫生宝鉴》卷十七。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小便数而欠,日夜约去二十余行,脐腹胀满,腰脚沉重,不得安卧,脉沉缓,时时带数。
|
制备方法 | 上为末。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用长流甘澜水煎1盏,空心食前调下。待少时,以美膳压之。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小便不利,中书右丞合刺合孙,病小便数而欠,日夜约去二十余行,脐腹胀满,腰脚沉重,不得安卧,脉沉缓,时时带数。遂处茯苓琥珀汤,两服减半,旬日良愈。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内经》曰:甘缓而淡渗。热搏津液内蓄,脐胀腹满,当须援之泄之,必以甘淡为主,是用茯苓为君;滑石甘寒,滑以利窍,猪苓、琥珀之淡以渗泄而利水道,故用3味为臣;脾恶湿,湿气内蓄,则脾气不治,益脾胜湿,必用甘为助,故以甘草、白术为佐;咸入肾,咸味下泄为阴,泽泻之咸以泻伏水,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津液不行,以辛散之,桂枝味辛,散湿润燥,此为因用,做以二物为使;煎用长流甘澜水,使不助其肾气,大作汤剂,令直达于下而急速也。
|
备注 | 茯苓琥珀散(《东医宝鉴·内景篇》卷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