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医方集解》引《局方》。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祛痰截疟。
|
主治 | 疟久不巳者。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半酒半水煎,露1宿,日未出时,空心温服;滓用酒浸煎,待疟将发时,先服。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此足少阴太阴药也。古云:无痰不作疟。常山引吐行水,祛老痰积饮;槟榔下气破积,能消食引痰;阴阳不和则疟作,知母滋阴,能治阳明独胜之火;草果辛热,能治太阴独胜之寒;贝母清火散结,泻热除痰;乌梅酸敛涩收,生津退热。合为截疟之剂也。赵以德曰:知母性寒,入足阳明,治独胜之热,使退就太阴;草果温燥,治足太阴独胜之寒,使退就阳明;二经和则无阴阳交错之变,是为君药。常山主寒热疟,吐胸中痰积,是为臣药。甘草和诸药,乌梅去痰,槟榔除痰癖,破滞气,是为佐药;穿山甲穴山而居,遇水而入,则是出入阴阳,贯穿经络于荣分,以破暑结之邪,为使药也。惟脾胃有郁痰者,用之收效。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