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重订通俗伤寒论》。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凉肝熄风。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1.《重订通俗伤寒论》何秀山按:以羚、藤、桑、菊熄风定惊为君;臣以川贝善治风痉,茯神木专平肝风;但火旺生风,风助火势,最易劫伤血液,尤必佐以芍药、甘草、鲜生地酸甘化阴,滋血液以缓肝急;使以竹茹,不过以竹之脉络通人之脉络耳。 2.《谦斋医学讲稿》:本方原为邪热传入厥阴、神昏抽搦而设,因热极伤阴,风动痰生,心神不安,筋脉拘急。故用羚羊、钩藤、桑叶、菊花凉肝熄风为主,佐以生地、白芍、甘草甘酸化阴,滋液缓急,川贝、竹茹、茯神化痰通络,清心安神。由于肝病中肝热风阳上逆,与此病机一致,故亦常用于肝阳重证,并可酌加石决明等潜镇。 3.《浙江中医杂志》(1982;9:41):方中以羚羊、钩藤为主,桑叶、菊花为辅,平肝潜阳,清热熄风;生地、甘草、白芍养液增液,柔肝舒筋;邪热亢盛,每易灼津为痰,扰乱心神,故用象贝、竹茹清热化痰,茯神宁心安神。 |
备注 | 本方方名,《谦斋医学讲稿》引作“羚羊钩藤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