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衷中参西》上册。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化腐生肌。
|
主治 | 痢久郁热生毒,肠中腐烂,时时切疼,后重,所下多似烂炙,具有腐败之臭。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上先将三七、鸭蛋子用白沙糖化水送服,次将余药煎汤服,病重者,1日须服2剂始能见效。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1.大便下血:一人年五十二。因大怒之后,中有郁热,又寝于冷屋之中,内热为外寒所束,愈郁而不散,大便下血。延医调治,医者因其得于寒凉屋中,谓系脾寒下陷,投以参、耆温补之药,又加升麻提之。服药两剂,病益增重,腹中切疼,常常后重,所便之物,多如烂炙。更延他医,又以为下元虚寒,而投以八味地黄丸,作汤服之,病益加重。后遇诊视,其脉数而有力,两尺愈甚。确知其毒热郁于肠中,以致肠中腐烂也。为拟此方,两剂而愈。 2.痢疾:一妇人,年五十许,素吸鸦片,又当恼怒之余,初患赤痢,滞下无度。因治疗失宜,渐至血液腐败,间如烂炙,恶心懒食,少腹切疼。其脉洪数,纯是热象。亦治以此汤,加知母、白头翁各四钱,当日煎滓。又另取鸭蛋子六十粒,三七二钱,送服,每日如此服药两次,三日全愈。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