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黄帝内经教程:人体生命各阶段及生理特点
来源:人体生命各阶段及生理特点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教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气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277页。论人体生命各阶段及其生理特点。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其气,是指的生命历程当中的气,也就是人体生命之气,人体生命当中,气有盛衰,到最后死,那就是人体之气就散了。想问问这个道理。在什么历程当中,人体之气,什么时候盛,什么时候衰,乃至于到他死亡,全部都耗散,想听一听这个问题。具体的回答是中国卫生人才网讲的人体生命阶段,而这个什么阶段是以十岁为计算的,因为十岁,十年,人体在什么历程当中,他达到一个阶段,说

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人从小到大,从小,幼儿,到十岁少年,这个时候,到十岁时候,五脏始定,那就稳定下来了。一般来说,十岁以前还是十分的脆弱,五脏还很脆弱,所以治疗儿科的话,就要注意到,十岁以前小儿的五脏脆弱,到十岁开始,就已经比较成熟了,比较稳定了。血气已通,这是说的气血运行也已经通畅,其实是说,已经旺盛。因为旺盛才能通畅。跟幼儿不一样,小儿气血脆弱,到十岁之后,气血就开始旺盛了。就不再脆弱,不像幼年那么脆弱。同时呢,毕竟他还是少年,其气在下,其气在下,下者上升,所以他还有很旺盛的上升的趋势。其气在下,下者必升嘛!这是自然规律。所以少年,十岁左右的少年,上升之势非常旺盛。因为其气在下,故好走。也就是其气旺盛,而且其气在下,所以好走。好走就是会跑。用现在的观点说就是跑步,跑得快。甚至于他都不会慢走。用心做的概念所说的走,古时候的走,就相当于现在的跑。因为其气在下,其气上升,所以走气路来很快。甚至于抬腿就想跑。小孩子十岁左右是这样的情况。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这个血气就不是一般的旺盛,而是已经很充盛。二十岁气血都开始充盛。肌肉方长,肌肉也长的丰满起来了。故好趋,这个趋,用现在的话是疾走,快走。不像十岁的抬腿就跑,二十岁人,走起来走得很快,步伐很快。趋是疾走,快走。现在的走跟古时候的走的概念不同,古时候走就是现在的跑,这是二十岁,血气盛,肌肉方长,所以走路走起来很快。

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气盛满,故好步。

五脏大定,这就不是一般的旺盛,坚固的问题。很坚固,而且已经稳定了。肌肉坚固,血脉盛满,到三十岁的时候,看来一切发育都很完整,故好步。这个步才是我们现在概念上的走。好走路,愿意走。他不像十岁那时候跑,也不像二十岁那走起来非常的迅速,他是一般的走了。好走。

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这时可就是最盛了,可就开始衰了。四十岁最盛,他就开始衰了。怎么样呢?出现了腠理始疏,腠理开始疏松了,荣华颓落,发颇斑白,面部的荣华也显得不是那么像年轻那样滋润了。那样滋润,那样漂亮。现在通俗所说的,他开始有点颓落,有点衰老之像,脸上那个皱纹也起码爬到眼角上去了。发颇斑白,《太素》作“发鬓斑白”,鬓角,应该从《太素》看。鬓角白了。双鬓开始有斑白,有白头发出现了。四十岁可以有白头发出现了。当然有的找一些,有的晚一些。少白头那不算。十几岁他的头发就白了。跟这个不是一个意思。这是说正常的衰老的现象。气血不足了。 所以头发开始出现白发的现象,鬓角发白了,有的出现白发了。平盛不摇,表示他这个稳重的状态,教材上有注释,说“摇”是上升,他不再上升了。到四十岁肾气则衰了,开始走下坡路了,出现一些走下坡路的现象。所以平稳主了,上升之势不太明显了,四十岁的人,一般的说,从性情上,从事业上,从工作上,相当来说,都稳定了。故好坐,这跟三十岁的好步,二十岁的好快走,十岁孩子好跑不一样了。到四十岁,好坐。这跟他的生理特点,气血盛衰的情况,都是直接相联系的。四十岁那个样子,我们在前面讲《阴阳应相大论》的时候,开始提到过,“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那跟这个意思是相近的。《上古天真论》也讲,五八四十,丈夫五八的时候,这不也讲过这类的问题吗?“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等等。都是开始走下坡路。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

下面从五十岁开始,就按肝、心、脾、肺、肾,按这个五脏的顺序,哪个脏先衰,哪个脏先衰。先从肝衰,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的顺序一脏一脏的,肝先衰,因为升的时候也从春升,少阳春升之气开始升。早升的内脏早衰。少阳主春升之气,人有少阳之气才能升,所以说第一个,五十岁,肝气开始衰,肝叶也开始薄,同时胆汁始灭,应当作“应当减”。看教材注释5,《甲乙经》、《太素》均作“减”。始减是对的。肝胆相表里嘛,肝气衰了,肝叶薄了,胆汁也减了。目始不明,出现了,五十岁眼睛视力就要衰退,肝开窍于目,肝藏血,血足,目得血而能视,所以首先出现的是目不明。五十岁的人,一般的都要眼睛花了。是这样的。人家说四十八,眼要花。那四十八,按过去的虚岁,可不也就是五十。一般的说,这是讲的一般的,有的人不到五十就花了,有的人到七十他也不花。这是个别的。多数到这个时候由于肝气始衰,肝血不足,所以可以出现目始不明。

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从木而到火,木、火、土、金、水嘛,苦忧悲,这个时候,六十岁的人,就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变化,情绪上的什么变化?苦忧悲。有忧愁、悲伤这个情志产生,也有。那个六十岁,当然一般的男之进入更年期,大概就在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原因的忧悲,不是说受点什么精神刺激,说是工作不满意,不顺心,忧悲。不是的,他是一种生理上的衰退的现象。当然这个现象要值得注意。因为妇女一般更年期在四十九岁,男子更年期在五十五到六十岁。男子更年期出现的症状,比女子还要厉害。特别是精神症状,那更了不得。所以也是,虽然他是一种生理的衰退现象,但是这种现象要是不注意好了,就会成为疾病。苦忧悲,血气懈惰,气血也开始不足了,不能够正常的,营卫之行不失去常的运行了。按照正常的运行了,它可以滞,可以松缓,可以迟滞,运行得不畅快,所以叫做血气懈惰,运行的不通畅,运行的徐缓,缓慢。这个人动作上就好卧了,容易产生疲劳的症状,喜欢卧这样一个情况。这是气血不足的现象。

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

这个皮肤枯,其实是说肌肉减,皮肤松弛,这个枯是松弛。确实到七十岁的人皮肤容易松弛,肌肉也不坚了。他尽管是七十岁的人,不见得消瘦,但是他皮肤也松弛,他那个肌肉也不坚实了。这个枯是指松弛。教材有注释6,说在《甲乙经》作“皮肤始枯”,而且下边还有“故四肢不举”。那你故四肢不举,就跟说明肌肉也不坚实,所以才有四肢不能举动,举动无力。七十岁的老人,体力不支了。体力不好了。当然我们现在读的这个《素问》上,没有“故四肢不举”这五个字,就是《甲乙经》有这五个字,可以考虑。因为脾主肌肉,从道理上是通的。

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悮。

肺藏魄嘛,所以魄也已经离散,故言善悮,这个“悮”,竖心旁的“悮”,跟“误”是一个意思。就是容易说错话。气魄不足了,也精力不济了。所以言善悮。他不想那么说,结果说出的话,跟他心里头想的就不一致,言善悮。老年人常出现这种现象。

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

肝、心、脾、肺、肾,到九十岁涉及到肾脏了。肾脏焦,肾气焦。焦也就是肾气肾精全枯焦。枯竭,不足,精气枯竭了。四脏经脉空虚,这“四脏”是指的肝、心、肺、肾四脏,没包括脾胃。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水榖化生之源。九十岁的人,还能吃,还能吃饮食。不吃饮食怎么活?所以四脏经脉空虚,是说肝、心国家医学考试网、肺、肾四脏的经脉都要空虚了。精气都已经不足了。衰竭了。但是脾胃之气还在那维持。

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到百岁,那可就五脏皆虚了,肝、心、脾、肺、肾五脏皆虚,神气皆去,五脏藏神,五脏皆虚了,不能藏神了,五脏精、气、神都不足了,神气皆去,就不是不足,而是都已经散失掉了。形骸独居而终矣,神气去掉了,就独留个形骸了,死亡了。这是一种正常的死亡。正常的规律,所以他是从十岁作为阶段来划分的,来讨论的这个问题。当然,是不是人人都活到一百岁,不许一百零几岁,不许一百一十几岁,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他还是讲了一个大概。大体的情况是这样。某个人,某个个体还有一定的出入。

【理论阐释】

(1)个体出生后的生命历程,及其阶段性

人的生命,本源于先天的精气,而精气在人出生之后又藏于肾脏,这在《上古天真论》当中提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主水就是藏精。受五脏六腑之精,这后天之精气也藏于肾。那还是肾精。还叫先天之精,本篇所说的“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的论述,这个先天精气有物种遗传的自然盛衰规律。它制约着机体脏腑、经脉、气血的盛衰变化。从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表现出从幼稚到成熟,由盛壮到衰竭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刚才我们上面所讲的,从十岁到百岁。那不就讲的这个过程吗?而这个过程是由于人的先天的因素,或者遗传的这样一种因素决定的。这样一个过程。对于这个过程,本篇以百岁为期,以十岁为阶段,分十个阶段对其个段的表现,及生理特点进行了表述。

  1. 十岁:人体发育之始,生气时由下而生,以“好走”概括其生理特性。概括他生气勃发,活泼爱动。这样的生理、心理特点。
  2. 二十岁:生机旺盛,发育健全,以“好趋”为其生理、心理特点。
  3. 三十岁:以“好步”为其生理、心理特点。“好步”就表现出了稳重,成熟了,稳重了。
  4. 四十岁:脏腑经脉气血盛至极限。盛极转衰。所以出现一些生气衰退的征兆。以“好坐”概括他的由盛到衰的生理、心理特点。
  5. 五十~九十岁:生理衰退逐渐加重。肝心脾肺肾之气继续由衰至竭,所以以“好卧”概括其生理机能颓废的特点。
  6. 百岁:五脏精气枯竭,生命力败亡而死。

所以本篇对生命全过程,进行生理、心理特点的描述。不仅具有医学科学的研究价值,而且对于中医的儿科、内科,以及老年疾病都有指导意义。他是不同的气血状态,所以应该考虑到少年,儿科,内科,乃至于老年的情况,脏腑气血程度不同。所以治疗,乃至于预防,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点。

2. 《内经》关于生命过程阶段性的论述

程阶段性的论述问题,从我们讲过的内容来看,就从我们讲过的内容来看,《上古天真论》是谈到的女七男八为阶段,女子七岁,男子八岁,女子到七七肾气衰,她生育机能就不行了。男子八八六十四,精少肾脏衰,生殖能力也下降了。这是因为那一篇重点的,从肾气与生殖能力这个角度讨论的。是从七岁和八岁那个阶段。

此外,《阴阳应象大论》和本篇,它是以十岁作为生命的阶段来看的,《阴阳应象大论》那段只提到衰老的阶段性的问题,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到四十岁的时候,人体的阴气,阳气都衰去一半了。所以起居动作就显得衰老。不是常说,口头语说的,到四十才知道劳累。说年轻人不知道累。跑得很累很累了,运动劳动也好,很累了,躺上睡一觉,第二天就好了。没问题。但是到四十岁以后,就知道疲劳。它是讲的这个。“年四十,阴气自半”,阴气阳气衰了一半了, 所以起居动作全有衰退的现象,起居衰矣。“年五十,耳目不聪明矣。”到五十岁,眼睛、耳目都不灵敏了, 本篇不也说了“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跟这个也是一致的。同时,《阴阳应象大论》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下虚上实,下虚是肾气虚,而上实,浊气实,又流眼泪了,又流鼻涕了。这都是衰老的一个现象。在生命过程当中它是这样一种现象,本篇和《阴阳应象大论》所讲的是一致的。只不过《阴阳应象大论》只讲了这三个阶段,四十、五十、六十而已。

《内经》里边《灵枢经》还谈到一个生命阶段问题,不是很明确,不像现在这么谈得很明确,它有一个意思。还反映出十一岁为一个阶段,它这个阶段是说,到十一岁,经过十一年要得了什么病了,再过十一年又要得病了,有这么个意思。但是表达不是很明确。当然那也不能算个生命阶段。《灵枢经》里面还有隐含着这样的意思。说这个人十一岁得了什么病,到二十二岁又要得什么病,身体有要差了。到三十三岁可以又有一个扭转。它有这么一种含意在里面。它是讨论容易出现某些疾病的问题。

【临证指要】

关于生命过程当中阶段性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本篇所述生命过程,各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临床各科的形成以及其诊治的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有了生命阶段,你才能分出,特别是儿科,内科,才能分得清楚,甚至于老年病,什么叫老年,《内经》有一个定义。当然现在随着社会的不同,那个定义年龄的问题,还在不断的有一些修改。

短寿的特征

现在我们看这一篇的最后一段,这一段讲短寿的特征。前面讲了人体一般的寿命,然后是生命的规律,然后讲到了人体长寿的特征,又讲到一些短寿的特征。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也?歧伯对曰:其五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血少,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也?”这样的从功能上,从发育上,这样的人,就是短寿的一种征象,也是禀赋不足的现象。

歧伯对曰:其五藏皆不坚”,其五藏皆不坚,这当然是对一般人五脏皆不坚,他也是短寿,这看来是讲的,从先天禀赋上五脏就不坚固。

使道不长”,因为前面讲了,“使道隧以长”,这个“使道不长”。

空外以张”,鼻孔翻张,肺气不能藏。所以从相貌上不是长寿的相貌。使道不长,又是说人中沟不长也可以,如果说鼻孔短也可以,鼻孔外张。

喘息暴疾”,呼吸也喘息,气息不均匀,气喘,很快,暴疾是呼吸不匀。跟前面说“呼吸微徐,气以度行”正好相反。说“喘息暴疾”。

又卑基墙”,面部的骨骼长得也低陷,面部肌肉也很瘦削。

薄脉血少”,薄脉血少其实还是指的望神,跟前面那个长寿讲的血脉和调,是相对应的。这个“薄脉血少”是指气血不足。表现在面部上是枯暗无华。面部很枯,很暗。不荣华。还是讲的从望面部看到的。气色、神色不好。没有上面所说的那个荣华、滋润,那种颜色。

其肉不石”,这个石,也是坚实,虚实的那个“实”。《太素》上就作“其肉不实”。肌肉也不坚固。

数中风寒”,这样的人,本身就容易受到外邪。因为他正气虚,如果再数中风寒,这个“数中风寒”,就是经常的受到外邪的侵袭,一是本身正气虚就容易受到外邪,再加上这个人不注意养生,就更容易受外邪,说数中风寒,就是经常的受外邪。这风寒也是泛指外邪而言。不只是风寒两邪,指六yin之邪。

血气虚,脉不通”,由于受了邪气的侵袭,更使得人体的正气气血虚弱,经脉不通畅,虚也不通畅,由于实邪阻滞了也不通畅,气血不足,也不能正常通畅,所以不通畅本义可不只是一个实。只是堵塞不通不通畅。虚,本身也不能通畅运行。所以气血调和,那是在气血通畅的基础上,才能正常的运行,调和。这一点因为经常容易被误解,说“通则不痛,不通则痛”,那意思只有实邪才不通,虚就不能不通,虚也不通。所谓不通,就是流行不痛快,不畅快,经脉空虚了,气血运行不畅快。

真邪相攻”,真,是正气,邪,是邪气,真邪相攻,正邪相争,相互搏斗。

乱而相引”,就是正气不足,就引入,乱是指正气不足,或者是正气紊乱了,而引邪深入。正气不足了,引动邪气深入。

故中寿而尽也”,这样的人,活到中年,寿命就结束了。就如同我们《上古天真论》所讲的,“今时之人”,已五十岁,“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半百不就是五十吗?就是中寿。这“中寿”也是指的半百。这只不过《上古天真论》是从养生角度讲得多。而本篇呢,看到的这段,是从先天的角度。从禀赋是否发育良好这个角度,来讨论的寿命长短问题。这段就讲完了。

【理论阐释】

1 个体寿命长短的先后天因素的研究

这当然是作为研究的先后天因素。这是一个提供讨论,提供参考的这么一个内容。本篇先论先天禀赋强壮,是长寿的坚实基础。后论先天禀赋薄弱,是后天失于调养,真气虚馁,正难驭邪,大病既成,损寿夭折。这就确立了先后天因素。共同决定了寿命长短的养生长寿观。

养生长寿观是要从先后天两方面来考虑,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尤其重视的先天我们提到了,作为青年人特别是,准备做父母之人,那必须养好自己的身体,去掉不良的习惯,保持精力的充沛,这样才能有健康的下一代。但是出生之后,这是后天问题,后天问题是同样重要的。即使先天禀赋很好,如果后天失于调养,上,仅能达到中,要分上、中、下上等的话,禀赋是上等的,上等也仅能达到中。中等的禀赋,仅能达到下。这是养生不当。

如果养生得当的话,下可及中,中可及上。先天禀赋是一般的,但是经过后天自己很注意调养的话,也可以达到上,达到长寿。所以这个禀赋是一个,后天也是一个,这两方面都是很必要。很重要的问题。作为我们医学也好,作为个人,不是搞医学的养生也好,都必须从这个角度想,甚至于有的时候,先天的问题对于个体来说没法解决,父母给的就是这个基础,更主 要是靠自己了。所以张介宾在注释这些问题上,讲得非常透彻,他说是人定胜天,天定胜人。天定胜人,天定的,人就只能这样,先天禀赋,但是人如果运用好了,也可以胜天,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寿命问题。所以,本段所说的人的寿命长短,先后天的因素研究问题,我看关键技术这么两句话,先天是要注意好,后天保养尤其重要。而且对于每个人个体来说,后天那才有积极意义。研究先天对于个人来说,说哪个人先天如何,你还能改变?谁也改变不了,所以重视后天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小结

本章论养生,我们选了这样三篇。《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那是《素问》的,还有《天年》是《灵枢》的。才选了三篇。《内经》关于养生的很多篇都谈到了。当然,这三篇相对的内容比较集中,养生的理论基础是衰老学说,认为衰老是生命活动的自然过程,那当然是。其主导因素,是肾所藏的先天精气的自然盛衰规律,而其他的脏腑,特别是化生水榖精气的脾胃盛衰,也是衰老的重要因素。如果到了六七十岁之后,七八十岁,人的肾气已经很衰了,但是寿命还可以延长若干年,甚至于几十年,那靠什么呢?那主要是靠后天脾胃之气来支持。所以说脾胃盛衰,也是衰老的重要因素。因而衰老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养护,强身防病,预防早衰,尽终天年的。

又把前面我们所讲的,归纳了一下。养生原则上

养生方法,概括起来是

这就是我们这一章,这几篇所选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这样一些。


到现在为止,我们把《内经》这个讲义,80学时所要讲的内容都讲完了。后边的内容,这个讲义后面还有下篇的内容,在80学时之外讲,如果是讲100学时的话,后面可以讲。不过后面这些内容,我想同学们自己是可以学得懂的。自己可以读得懂的。因此可以自学。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后边可以自学。

自学,大家觉得最难的一部分,无非是最后那个五运六气。其实五运六气真的不难学,我告诉你们一个方法,什么方法呢?你在学习的时候,就以这本就可以,每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你要记一个小卡片,把它写下来。然后你在学习新概念的时候,如果用到前面的概念,你再把卡片拿过来,往前对一下。这就会了。但是说记不住,那没办法。记不住,经常念,经常讲,经常用,才记得住。学而不用,也是记不住。不管中医、西医。什么东西学完了总也不用,那也会忘。所以方法很简单,我告诉你,你拿张卡片,读着,哪个概念问题,你都给它记下来,比如什么叫做司天,什么叫做在泉,什么叫天赋,什么叫岁会,什么叫主运、客运、大运?等等的。你把它都记下来,这么几十个概念,有二十几张卡片够写了,就学习了。我如果花四个小时讲,我一讲你就明白,但是你掉过头还是忘了。所以如果有兴趣,自己学,我告诉你方法是本人经历过的方法。因此我说后边那部分大家可以自学。不是太难的。

这整个80学时讲完了呢,我想提出几点来,作为重点,还是要注意。因为我在讲课开头,我就提出来,重点是什么?怎么学习?在讲完了之后,还要提几点,我们应该怎么样复习?

  1. 原文要理解,重点的要背诵。哪个是重点,我一般的时候,在讲课当中都提到了。有些虽然没提到,但是我反复说,难道还记不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么两句话我想会记得住。

  2. 注释当中,咱们教材上不是每一段之后,都有校注吗?校注当中的那些词,那些字,应当懂,应当理解。而且应当会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述出来。比如“天癸”是什么?教材注释但有,你就按那个说。如果它那个话表述的不好,用自己的话组织也可以。

  3. 重点的问题,不论在【理论阐释】和在【临证指要】当中所谈到的,尤其是【理论阐释】那部分,你要仔细看一看,归纳一下【理论阐释】阐释了什么?阐释了几个问题?用自己的话给它归纳成几项。每一项有几个字,我看就够了。你学习得这么学。要把那个【理论阐释】全背下来,也没必要。我们写的教材也不是经典,没有必要背。但是你应该知道,那一段说了几个问题。用你的话概括一下。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第三是什么,就够了。也许有的一段就谈了一个问题,你就说那个,自己读完了之后,读懂了之后,用几句话表述一下就可以。这包括学习方法了。

  4. 相关的内容,要有比较的来加以区别。比如说咳嗽,五脏六腑都有咳,每一咳是这么样?我虽然没让背,但是你应当知道,肺咳,咳嗽的特点是什么?肝咳,咳嗽的特点是什么?五脏六腑咳,其咳嗽各有什么特点?这你必须通过比较才知道。同样的是痹证,也有这个问题,五脏六腑之痹,痿证也是这样的问题。所以很多相关的内容,要注意进行比较。不是死记硬背。死记硬背记不住,比较才能记得住。也才能应用。

  5. 关于诸病的病机,咱们讲来很多病,除了病机之外,很多病也就了不少,那都谈了有病机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中医要辨证的,辨证什么?怎么辨的证?其实就在那里分析病机。

所以我说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十分注意的。就全面了。《黄帝内经》曾经两次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内经》提到过两次,一个是《至真要大论》一个是《灵枢。九针十二原》都提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很多事情都这样。我们讲80学时,实在是不少了,再讲我就更是流散无穷了。所以各位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由少转多,由博转约,我在开始讲的时候,学习方法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希望各位通过学习,能够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谢谢。

[完/47:12]


相关文章
 少阴病状第二
 升麻饮(《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睡惊丸(《幼幼新书》卷九引《庄氏家传》。
 家秘归经汤(《症因脉治》卷二。)
 小春医生,我有肾虚,四肢无力,服药出现在如
 东方毛圆线虫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