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教授
我们现在讲174页,也就是《素问。热论》。六经热病的那一段的【理论阐释】。这个【理论阐释】是从这几个方面说的。
教材根六经病的特点,提出来一些具体的治疗的措施。或者是举出来一些具体的方剂。比如说,
临证指要的第二点,又谈了一下热病的饮食护理问题。关于热病,之所以有热遗,本篇提到的是热盛而强饲之。或者说热病少欲,食肉则复,多食则遗。也就是饮食不当,饮食护理不当,其基本道理,就是由于热还没有完全退去。过份的强饲之,吃东西吃太多,或者吃难以消化的肉类食物,使得饮食之气与遗留的热气相结合,所以热势遗留不去,或者是热病又复发。但是这个是要具体考虑,一般地说是这样,有些特殊情况也不能一概限制饮食,倒是有一句俗话,叫做“嗔不死的痢疾,饿不死的伤寒”,这是俗话,不是医生的话。民间口头语,说饿不死的伤寒,就是伤寒病,发热病,不能给吃得太多了。这是俗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把这个道理如果作为金科玉律,一成不变的,那又不对了。确实也有些虚损的病,有一些热病,已经正气很衰了,说还要严格限制也不对,所以这个咱们在【临证指要】上,又提到,对身体虚弱羸瘦者又当权变,《类经。疾病类》张介宾说,“凡病后脾胃气虚,未能消化饮食。故于食肉之类皆当从缓”。一般的说是要从缓的,不要给他肉类食品吃,“若犯食复,为害非浅”,可是他下面又补充了,“其有夹虚内馁者,又不可过于禁制,所以贵得宜也”。适合了就对了。但是现在看来,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不要强饲之,还是不要过早地吃难以消化的食物。当然要注意,有的已经很虚了,说过了多少天了,还是每天两碗稀小米粥喝,这恐怕也不大行。要根据情况看。这样就全面了。这是这一段,就读完了。
下面一段,就是175页,这段原文是两感病的症状,及其预后。一开头不就讲了吗》两感病,其两感与寒者,必不免与死。但是症状如何?它危重的情况是怎么样呀?下面这段是专门讨论这样的问题。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歧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歧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两感于寒,它的脉象以及症状,病形就是病态,就是症状。脉象和症状怎么样呢?但是下面谈的没有谈脉的问题,主要是谈的症状。
“歧伯曰:两感于寒者”,岐伯回答说,两感于寒的这种病,是正气大衰,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叫两感于寒。
“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第一个阶段,还是巨阳,太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所以表里两经同时有病。所以第一阶段是“巨阳与少阴俱病”,巨阳与少阴俱病的症状,和前面那段六经的症状的归类方法,或者说出现的症状的道理是一致的。
“则头痛、口干而烦满”,因此也有头痛,那不就是太阳病的症状吗?头项痛,腰脊强;口干而烦满,口干烦满是少阴病的症状。在前面那段已经谈过了。所以症状出现的机理是一样的。巨阳与少阴俱病,那么就头项痛,头痛口干而烦满。或者说是烦闷。
“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二日,第二个阶段,是阳明病,阳明和太阴相表里,在正气大衰的时候,就是阳明与太阴表里两经同时受邪,
“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因此出现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前面倒是没有谈谵言,其实阳明病经常可以出现谵言,也就是所说的谵言,神志昏迷的表现。是由于高热导致了神志昏迷,扰乱了神志,热扰心神。因此出现胡言乱语,语无伦次,叫谵言。
“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第三个阶段,是“少阳与厥阴俱病”,就出现“耳聋囊缩而厥”,耳聋那不是少阳病常见的症状吗?囊缩水厥阴病,厥阴经脉绕阴器,厥阴是阴尽而阳生,厥阴有病,阴阳不相交的情况最多见。所以出现手脚发凉,手足凉,这是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
“水浆不入”,到了第三个阶段之后,还有“水浆不入”,不能吃饭了。
“不知人”,神志昏迷了。
“六日死”,到第六天就病情危重了。或者说,就可以死亡,大约都在这个阶段。也就是说,一日是太阳与少阴,二日是阳明与太阴,三日是少阳与厥阴。这是三日。三日之后,再有水浆不入,不知人,病很严重了。其实还有不能够进饮食。水浆不入,当然就不能够进饮食。又不知人,神志昏迷,这样的情况,到第六天死亡。或者说就很危险了。下面就问了,
“帝曰: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六经都有病了,当然五脏已伤了,六腑也不通畅,营卫当然不能这次运行,六经全病了。
“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过三天才死啊?而不是营卫不行,六腑不通,五脏伤了之后,当时就死呢?他是问这个问题。
“歧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阳明十二经脉之长,是说的后天之本,是说的气血化生之源,从这个角度讲的。是十二经脉之长,也就是脏腑的大源。
“其血气盛”,阳明经适多气多血,
“故不知人三日”,所以“不知人三日”,其实就是说,水浆不入,不知人三日。
“其气乃尽,故死矣”,阳明经的气血都消耗尽了,故死矣。也就是说四五六三天,那都是消耗阳明经原有的气血,后天已经没法再补充了。把阳明经所藏的气血消耗尽了,需要三天。所以三天就死亡了。这就是说,其死,皆在六七日之间。六经病上面那段讲的不是两感于寒的,死也在六七日之间。;两感于寒病,危重,其死也在六七日之间。不两感于寒的,它也有可以死亡的。那也在这个之间。所以开头本篇就提到了,其死皆在六七日之间。其愈皆在十日以上者。愈,痊愈,就要十日以上。那就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一段串讲就是这样。
保胃气是治疗热病的根本,教材提出本段两感于寒是外感热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类病证。表里两经同病,说明邪盛正衰。三日,六经俱病,脏腑皆伤。说明起病急,发展快。六日死,提示病情重,预后差。这是对全文“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的具体的解释。其死,最终是由于胃气的衰败,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血气盛。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所以说是其死是由于胃气的衰败。因此在治疗外感热病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保胃气,存津液。这个问题在张仲景的《伤寒论》,我们下一页,就176页上面提到的,纵观张仲景《伤寒论》立法处方,无不把保胃气,存津液,作为治病的根本原则。即使是发汗,也必滋化源,所以服桂枝汤有啜热稀粥之说。桂枝汤本身就有芍药、甘草,本身就能够保胃气,用清下法也不伤胃气。所以调胃承气汤中用甘草,白虎汤中用粳米等等。总之,《伤寒论》的方子,都是考虑到保胃气,存津液的问题。即使有急下,急下的本意,比如少阴三急下症,那就是大承气汤就下去了。它的本意也是赶快把邪气去掉,来保存津液。所以中医治病要千万注意到,保护人体的正气,保护人体正气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保胃气。因为只有胃气保存下来,人才有一个维系自己生命的根本条件。特别是在古代,人要不能进饮食了,就没有其他的措施了。当然现在医学发展了,还可以输输液,还可以输输氧,还可以输一些东西进去。但是那也不是一个根本的办法。靠能够办法来维持生命,也实在是太残酷了。当然,还是进步了。毕竟维持住人的生命了。维持生命之后,还可以再积极的想其他的措施。即使是在现在,保胃气,存津液,仍然是我们治病的重要的原则之一。
看本篇的最后一段,176页。那个一行多字的原文。这一段,是根据夏至划分温病与暑病。也就是根据这个节气划分温病、暑病。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就是根据日子,热病是在夏至以前发,还是在夏至以后发,来判断是温病,还是暑病。所以教材有注释,凡病伤寒而成温者,这个“温”是指的温热病而言。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温热病在夏至以前发病的,那属于温病,一般多属于春温。夏至以后发的热病,多半属于暑病。当然,夏至以后是说的夏天,而不是秋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夏至以后发的是暑病。这是根据时间来划分的。当然这样的划法看来,好像是机械了一些。严格的说,不一定就是差这一天。但是毕竟是一个大体的划分的方法。再后一句是谈的治疗问题。治疗问题应该注意,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治疗暑病的时候,不要用止汗法,因为暑病一般都是多汗的。暑病一般是多汗的。治病的时候不要用止汗法。当然也没有说用发汗法。不过,话说回来,在《内经》时代,治疗暑病,很可能也有发汗的意思。只不过,清暑法是主要的。益气法也是主要的。清暑益气是《内经》时代的主要思路。不能排除它也有点发汗的意思。因为我们在前面讲,《生气通天论》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我在讲那句话的时候,提到过,吴昆在《素问吴注》上他把这句话,“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挪到“因于寒”的后边。他这么一搬家,符合现代临床。符合不符合《内经》时代的临床呢?我曾经提过这个问题,而且我当时就说,在《内经》时代,很可能治疗暑病有发汗一法。当时我举过这句话,我说《热论》里边就提到过,“暑当与汗皆去,勿止”。但是话说回来,我们今天治疗暑病,确实不用汗法,因为暑本身就出汗。用汗法的话,会出现很多的弊病。这是我们后世的认识。
本段所论治温病、暑病,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不过,在【理论阐释】中间,又提到了暑和温的www.lindalemus.com/shouyi/问题。是个温度高低。以发热轻重而言。温病发热较轻,暑病发热较重。而且引了高士宗的注释,说“温,犹热也。暑,热之极也”。从理论上说可以,其实温病发的温度不见得低,当然暑病一般都是高热。温病确实有的温得不是那么太高,但是也有的很高。所以这句话的理解,即使我们教材这么写了,我建议各位也不要理解得太机械了,发到38度的那就是温病,发到39度的就是暑病。那温病不许到38.5度。不见得。理论上一般说是可以,但是真正到实践当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中暑有明显的原因。受暑了,病因是非常清楚的。而且有一个季节问题,别的时间中不了暑,当然你说在高温作业下的环境,那是另外一回事。那也可以有中暑的症状。虽然是冬天,但是他所工作的环境,特别高温,特别热,他也可能出现中暑。在古代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临床上就应该结合临床表现来辨治。
暑病的治疗,其实一方面是要清暑,同时要注意益气。既要清暑又要补气。其实注意这个就是了。暑,是阳热之邪,容易使人大汗,大汗之后就容易伤阴,同时也伤气,阳气也随着汗液外排了。所以只注意那个出汗了,没有想到阳气也会因此而虚的现象。那是临床上的失误。所以要注意到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其实在以前也讲过了,说“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还有印象吧?是《阴阳应相大论》的话吧?寒伤形,热伤气,暑也是热之类,暑热它就伤气,因此治暑病要清热,因为暑是热邪,清暑热,同时,要益气,因为暑伤气了,这是治疗的根本法则。而且教材上也提出来了,治疗当以清热涤暑,益气生阴为大法。清暑益气汤为常用之方。其实,如果益了气,又清暑了,汗也不会再出了。有气了汗就不会大出了。暑热一去,再加上气再充足了,热度退了,汗也不会再出了。如果气不恢复,那汗还在大出,汗还得大出,阴阳俱脱,那又是危险了。所以清暑益气是治疗暑病的基本原则。其道理就在于此。本篇就讲完了。
病证的第二节。评,是议也。评议的意思。吴昆说“详论谓之评,又言得其平也”,《素问吴注》吴昆解释这个篇名的时候说“详论谓之评,又言得其平”,就是公允也叫评,评论本身就得公允,不公允怎么叫做评论呢?评议,本篇评论了阴阳交。劳风,劳累受风,肾风,还有风厥,阴阳交、劳风、肾风,风厥这四个热病的病理变化,预后吉凶,邪正消长的规律。这几个病都属于热病。评论了,或者叫评议了,这四个热病的病理变化,预后吉凶,邪正消长的规律,所以叫做“评热病论”。
还有一个意思,这个题目就是除了前面《热论》上所讨论的叫做热病之外,温病、暑病、六经热病、两感热病,除此之外,这四个病,也有发热的现象。因此,也可以列为热病的范畴。这四个病它也有发热的症状,也可以列为热病的范畴。所以叫评热病。评一评它。和前面《热论》所说的有所不同。这是关于篇名问题。本篇就讲了这四个病。
第一段,是论阴阳交的症状、病机与预后。读一下这一段。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噪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歧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闻其说。
歧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这一段是讲的阴阳交,这个病的病机、症状,还有预后的问题。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一般的热病,汗出之后热应该退,可是这个病汗出之后有发热,立刻就发热。教材有注释。辄,立刻的意思。汗出之后马上就热,这是一种疾病的表现,这个表现是个很危险的表现。
“而脉噪疾”,不但有热,同时脉还噪疾。脉跳得很快,躁么就是很不平和,不缓和。
“不为汗衰”,脉噪疾也不为汗衰。热不为汗退,脉噪疾也不为汗衰。出汗之后,一般说脉也应该静,它不静。再有呢?还有
“狂言不能食”,语言狂乱,说明神志已伤,同时又不能进饮食。
“病名为何?”就是这样一些症状出来了,这是很危险的症状,这叫什么病呢?
“歧伯对曰:病名阴阳交”,歧伯回答说,这个病叫做“阴阳交”。阴阳交的意思,在于阳邪与阴精交结不解,阳热之邪与人体的阴精正气,相结合在一起,而不能解开,交结不解。所以就叫阴阳交。
“交者,死也”,同时,这个也说明阴阳交结不解,说明正气就战胜不了邪气,战胜不了邪气,所以病是危险的。因此说“交者死也”。阴精与阳热之邪交结在一起,脱离不了了,交者死。危重了,正气不能胜邪。
“帝曰:愿闻其说”,想听一听这个阴阳交的病机是怎么回事?其病机如何?
“歧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人所以出汗,汗是什么?汗水水谷精微所化,汗本身就是津液所化,而津液又是水谷精微所化,所以“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这个“今”是指的一般而言,一般的认为,邪气与人体正气相互交争而出汗,
“是邪却而精胜也”,这种现象是正气盛,而邪气退却的一种现象。比如一般的外感病,发热恶寒,吃点药下出,汗一出,邪气退了,正气恢复了。一般是这样,那病也就很快痊愈了。这是一部来说。一般来说是邪气交争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
“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如果是“精胜”,发高烧的病人,感冒了发高烧了,吃点药一散,汗一出,体温退了,体温退了就平静了,热就退了,同时,也可以能进点饮食了。所以说,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
“复热者,邪气也”,又热起来了,这个热是什么热?是邪热。是什么?是邪气又胜了它才热。所以说复热者是邪气又胜了。
“汗者,精气也”,刚才说了,汗者就是水谷之精气,同时这个汗如果又发热再出汗,精气也,是精气失也。精气就丢失了。复热是邪气胜,汗出是精气失,精气丢失。
“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汗出之后又继续发热,那不就是邪气胜吗?这主要是强调的邪气胜。下边就说正气衰了。汗出本来就是伤了正气了。又有不能食。
“不能食者”,不能食者,胃气败也,所以说
“精无俾也”,俾是补益,补助。不能食,后天之本绝了,所以精气,气血津液都没有来源了。没有所补助了。
“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倾,就是倾倒,倾倒就是死亡。这个疾病停留在体内,不能去掉,要能去掉就不是病好了吗?它就不是交结在一起了,因为交结在一起,所以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他的寿命很快就要完了。
“且夫热论曰”,《热论》上也说过这个问题,谈过类似的问题。《热论》,教材注释说,指的是《灵枢。热病》篇。有相类似的记载。所以热论曰。
“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汗出,同样的,上面不是讲脉躁疾吗?汗出之后,脉还躁盛,同样说明邪气盛,邪气盛,脉才躁盛,若汗出脉静那是正常了。汗出脉不静,说明汗出之后,邪气未退,仍然很盛。
“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现在看到脉与他的汗不相应,汗出之后脉没有平静,所以是不相应的。这说明正气不能胜邪气,不能胜病邪。所以叫“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这还不能说明是很危险的问题吗?
下面又谈到三死一生的问题,休息一下。
[完/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