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黄帝内经教程:病气传变及其机理
来源:病气传变及其机理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教授


教材165页,最下边的原文,是讲的www.lindalemus.com/zhicheng/病气传变及其机理。这是《百病始生》的第三段。我先读一遍。

是故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潵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泻,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输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yin佚,不可胜论。

这是讲了病气的传变,又讲了它为什么出现这样一些症状。讲病气传变及其机理。邪之中人也,先始于皮肤。这还是说的外邪啊,外邪侵入人体,首先侵入到皮肤,皮肤为人之表嘛,或者说是皮毛,“皮肤缓”,这个缓,是指的松缓,不坚固,也就是表虚的意思,皮肤缓,是表虚。因为邪气中于皮肤了,使得表气虚,“则腠理开”,表气虚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从毛发入,因为表虚了,所以邪气就侵入了,邪气侵入了,所以表就虚了。表虚了,邪气就侵入了。这两个常常是相互联系的。要不怎么桂枝汤证,有太阳中风是表虚呢?中了风才表虚,先虚才中风。这俩有的时候是不好严格地分开,当然一般的说是先有表虚,是吧?腠理疏松了,腠理张开,所以邪气从毛发而入,这从最表入,“入则抵深”,到毛发之后,它可以到达毛发的深部,抵达于毛发的深部,

深则毛发立”,因为邪气抵达于毛发的深部,所以毛发竖直,《内经》上在不同的地方,有这种解释。说“毫毛笔直”,头发都立起来了。毫毛都直起来了。

毛发立则淅然”,毛发立的这个时候,就出现怕冷的现象,淅然,是怕冷的一种样子。因为毛发立了,实际上就是胃气已经不能正常温煦了,胃气受到邪气干扰,就不能温煦肌肤,所以出现怕冷,出现怕冷的样子,

故皮肤痛”,所以这时候也可以出现皮肤痛,皮肤痛也是由于气血不通畅,由于寒邪导致了气血运行不畅,故皮肤痛。总之,这是在皮毛,一开始,邪气在皮毛,邪气在皮毛,所以出现毛发立,可以出现皮肤痛。这是由于气不能温煦,气血不能运行于皮肤,因此出现了恶寒,皮肤疼痛。这是在最肌表。

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但是在最表层留而不去的话,就传舍于络脉,从皮毛就传舍到络脉。相对的深一点。

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在络脉的时候,邪气阻塞络脉的时候,可以出现肌肉疼痛,上边不是皮痛吗?在皮毛的时候皮痛,到络脉的时候就肉痛,又深入一步。同样是由于邪气阻滞,络脉不通,气血不能温养于肌肉而出现肌肉痛。在肌肉痛的时候,有“时息”,有时停止,就时痛时止。因为在落脉嘛,病也很轻微。相对来说,病还是很轻微的。所以其肌肉痛有时痛时止。所以说“其痛之时息”

大经乃代”,大的经脉,也可以代之受邪,也就是从络脉可以影响到经脉了,其痛之时息的时候,大经,大的经脉,就是比络脉大的经脉的时候,也可以受到邪气了。“代”,代之受邪,代络脉受邪。还

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络脉留而不去,本来也可以影响到大的经脉了,相对较大的经脉。再留而不去的话,就真的入舍于经了。那就不是“大经乃代”的问题,不是代络受邪的问题,而是直接传入经脉。邪气直接传入经脉的时候,说

在经之时,潵淅喜惊”,邪气在经脉的时候,这个恶寒程度就重了,不单是淅然了,这是潵淅,像冷水潵上以后这个恶寒那种现象。“喜惊”是出现了情志、神志方面的改变。为什么出现神志方面的改变呢?这到了经脉了嘛,因为经脉都直通于脏,十二经脉的都内通于脏腑。所以经脉受邪,不但有潵淅恶寒,同时还有喜惊的一些症状。

教材有注释,喜惊,《太素》作“善惊”,就是容易受惊。精神出现惊恐不安的症状。不单是恶寒、怕冷,还有惊恐不安的症状。恶寒怕冷的道理是和“淅然”寒,邪在皮毛的“淅然”而寒的道理是一样的。同样都是卫气不能发挥温煦作用。喜惊是由于经脉内连脏腑,所以邪到于经脉,影响到脏腑之气而出现一些惊恐的症状。如果还

留而不去,传舍于输”,这个“输”,就是下文谈到的输穴。这个“输”,就是指太阳经的背输,太阳经背部有很多的输穴。五脏六腑之输都在背部。太阳经的。因为什么呢,首先说传入到背输,先传舍到太阳经,因为太阳主一身之表,主一身之阳气,太阳又叫巨阳,大阳,它主持一身的阳气,表就属阳,所以太阳主一身之表。因此传入于输是传入于太阳经的背输,这个背部输穴可就更内通于脏腑了。

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邪气在大经的时候,导致了经脉的不通畅,六经,因为三阴三阳六经都通于四肢了,对不对?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都通于手足四肢。所以经脉受到邪气的侵袭而经气不通。因此出现“肢节痛,腰脊乃强”。腰脊乃强这还是讲的主要是太阳经的症状,因为太阳经的经脉过腰脊,从头向腰脊,一直到下肢小趾外侧。所以腰脊强的症状,主要是讲的太阳经的症状。当然六经都通于四肢,这是不错呀,手足三阴三阳六经都是通四肢的。但是腰脊强主要是讲的太阳经脉的问题。

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还留而不去,那就不单是在六经了,而传入到奇经的冲脉。传舍于伏冲之脉。伏冲之脉就是冲,就是太冲脉,冲脉是一身经脉之海,是藏血最多的经脉。因此冲脉我们在讲《经脉》篇,简单地提过。它是分布最广,上行的,有分布于腹部的,有行于靠背部的。上行的主要干支就两支。还有下行的,下行又有分支。所以冲脉分布最广,藏血最多。因此又叫做“血海“,冲为血海,又叫“经脉之海”,或者叫“十二经之海”。因此六经受邪,还不去就传入到经脉之海的冲脉,

在冲之时,体重身痛”,邪气在冲脉的时候,那它不影响全身了,而且从脉循行有行于表的,还有行于里的。它分布最广嘛。那不讲冲脉是“渗诸阳,灌诸阴”吗?诸阳经,诸阴经都得到冲脉的滋养、灌渗,所以在冲之时体重身痛。全身都觉得沉重,而且疼痛。影响到全身各个经脉。再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就传舍于肠胃,到冲脉了,还没去,就传入到肠胃了。

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邪气在肠胃的时候,出现贲响腹胀,贲就是气冲,气上冲的意思。或者叫“气逆”。响就是腹中作响,腹中胀满作响,这是由于气逆所致。气逆其实还是跟冲脉相关的。因为冲脉就有上冲的意思。所以从冲脉传入到肠胃。肠胃之气逆乱而上冲。因此出现腹胀、肠鸣。“贲”是肠也可以鸣,其实胃也可以响。总之是气上冲所致。导致肠胃的气机紊乱。肠胃紊乱之后,就可以出现

多寒则肠鸣飧泻,食不化”,有两种情况,尽管是肠胃气机紊乱了,如果是寒气多的话,就可以出现肠鸣飧泻,食不化。飧泻就是食不化。食不化的泄泻。所谓“水与榖合谓之飧”。完榖不化的泄泻。

多热则溏出糜”,肠胃功能紊乱了,但是以热邪为主的话,大便虽然溏,但是糜烂,臭味很大,大便溏泻而糜烂,恶臭,在肠胃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这就有点特殊了,好像我们一般的说,从皮到络,从络到经,从经到腑,从腑到脏,从脏到骨髓,这样才是传,那是一种传,但是不要固定死了。也有不那样传的,它就从肠胃传达了肠胃之外了,那从里又要向外走,外到什么地方呢,

募原之间”,募原就是半表半里,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募原”,那叫募原,就属于半表半里。但是总体位置上,不是说只在这里,最多见的募原位置,脾与胃以膜相连耳,我们讲过,它也是讲的膜,也是属于募原,所以后世医学家,明代的吴又可,在《温疫论》上讲,募原“附近于胃”,它是在胃的附近。因此从肠胃,邪气传出来,从肠胃出来就传导肠胃之外的募原,

留着于脉”,留着于肠胃之外的经脉,或者是血脉。在募原,在血脉,肠胃之外,再

稽留而不去”,这个稽留就停留下来了,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了。前面是留而不去就传了,这是稽留下来,比较长时间的停留下来了。稽留而不去。

息而成积”,息是生长的意思,是停聚的意思,生长也可以叫做“息”,停聚也可以叫做“息”,停聚脂息也就是息止、停止的意思。生息之息就生长的意思。所以这个息可以有两个意思。停留下来而生长,为什么?积块,就结成病块了。

或着于孙脉,或着于络脉,或着于经脉,或着于输脉”,这就是说邪气停留的部位不是很多吗?前面已经讲到了。停留在不同的地方。有的在孙脉,有的在络脉,有的可以停留在经脉。有的可以停留在输脉。

或着于伏冲之脉”,也可以停到伏冲之脉,上面都说了。

或着于膂筋”,也可以停于膂筋,膂筋还是讲的背膂、脊膂之筋,主要还是膀胱经的部位。

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缓筋”是指阳明之筋,腹内的阳明之筋,阳明经的筋,不是阳明经脉有经筋吗?缓筋是指的腹内的阳明之筋,

邪气yin佚,不可胜论”,虽然说是有助于的传变,讲了,从皮毛到络脉到经脉到冲脉到阳明到肠胃,然后又到募原,讲了很多了,但是还说“邪气yin佚,不可胜论”,我虽然举了怎么多了,但是还有很多很多。不是说只此而已。那就是说告诉医生们,我给你们讲个基本道理就是了,邪气传变还有很多种。不要以为从胃肠,假设说,就胃肠到募原,胃肠不会到别处?可能吗?胃肠也很可能传到脏去,有可能,但是这里只是说传到募原。传到募原然后长成积块病。募原之外成了积块病。所以“至其yin佚,不可胜论”,这一句话其实很有提示的作用。告诉你们,我给讲的是基本道理。有这个道理,有这么传变,其实邪气yin佚扩散,还有很多传变,会出现很多的症状。传变到不同的部位去。这样的话,就是很全面的问题。而且也确实是事实。疾病的传变不只是就这些,我们给划定的这一块,它就是这一块,不可能的,还有很多种。但是毕竟这是一个主要的思路。是分析疾病传变,认识传变机理的一个基本思路。

至于临床应用问题,那当然医生本身,还要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自己要灵活的掌握。要灵活的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串讲就到这了。

临证指要

  1. 邪气所伤部位不同,症状表现各异。

    邪气侵犯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症状。当然在本段也讲了,关于一些机理的问题,侵犯到皮毛就毛发竖直,皮肤疼痛,侵入到经脉就出现肢节痛,腰脊强,冲脉就可以引起身重疼痛,若到肠胃之中,就出现贲响腹胀、飧泻不化,或者是溏出糜,如果出外到募原,与血脉相凝集,就可以出现积块病,而且教材还举例,比如疼痛一证,病邪相同,均为寒邪,寒邪客于厥阴之脉。就表现为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寒邪客于背俞之脉,就可以出现心与背相引而痛。寒邪客于阴股,就可以出现少腹与阴股相引而痛。所以辨证不仅要辨明病因,还需要辨明病位。这是又举一些有关的www.lindalemus.com,病位与症状的关系问题。

  2. 邪气流连,日久转化的问题。

    病邪就留,随着人体阴阳盛衰的不同情况,而发生转化。本段涉及到了一点,涉及到哪儿?比如说邪气传入到肠胃之中的话,有“多寒则肠鸣飧泻,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这个寒与热,不见得是外邪寒(热),如果感受外寒的话,就肠鸣飧泻;感受到外热的话,就溏出糜。这不见得。这主要是讲邪气侵犯到人体之后,它可以转化,邪气性质可以发生转化,或者发生变化。怎么变化来的?还是根据病人个体的情况。除了邪气之外,转化本身还是根据病人的个体的情况,主要是体质的情况。这个体质的情况,最常见的还是阳盛体质,还算阴盛体质的问题?如果这个病人是个阳盛的体质,那么即使感受寒邪,它很可能就转化成热,到体内过一段时间就变成热邪了。同样他体内如果是阴寒体质,即使是感受的热邪,邪气也可以变成阴寒,当然感受寒湿之邪,它就跟是寒湿了。所以这个“多寒则肠鸣飧泻,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

    这里还有一个邪气到体内,发生性质改变的问题。所以此多热、多寒明显是指的阴阳偏盛额度不同体质。阳盛之质则病化为热,大便稀薄,糜烂而且臭秽,属于热邪之类,阴盛阳虚的体质,则病从寒化,表现为完榖不化的飧泻,伴有肠鸣腹胀,书脾肾阳虚,健运乏力。故病邪虽同,因患者体质不同,其证可迥异。此对医家临证时不可不察。所以我一开始在讲病因这一章的时候,就提到病因的相对性的问题。这个病因到体内之后,它是和人体有关的。甚至于随着人体的体质,它的性质可以发生改变的。这个是个很重要的观点。也是中医理论的一个特点。中医是不是针对病因治,当然是针对病因治,但是中医所说的针对病因,有的是那直接致病的因子,有的就是根据症状分析出来的。它是热,它是寒,它是风,是根据症状分析出来的。那个病因就和真实的那个直接致病因子,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临床很多见的。

    同时在的一段当中,刚才我提出来过,就是疾病的传变过程的问题。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它在肠胃之中,然后可以传到肠胃之外。这是我们一般讲基础理论的时候,甚至于讲《内经》的时候,这种情况也不多。那好像传入到腑,就该传入脏,不会别的传吗?不可能的。这里就提出来,从腑传到外。只有从腑传到外,有的时候病还可以治,特别有些外感性的疾病到体内深入了,后世有些治法,就慢慢的从营分透血,从血透气, 从气给它透出来。它要不能够外出,这怎么治得了。所以它本身得有这种趋向,有这种趋势。我们医生才可以借助药物的力量,针灸的力量等等治疗措施,引导邪气从里可以排出来。不是说它只能从表入里。就不能从里出表了。那不是那样的。所以这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力量问题。看着很简单,从肠胃之外又到募原出来了。就是这样,事实是有这种现象存在,我们医生才可以根据这种客观存在,采取措施,也是一种相应的来说,叫做因势利导的方式,才可以把邪气从里排出去。不然你就没办法了,它只能向里。所以在临证的时候,应该知道这个道理。不要死死的认为邪气就是要从表传里的。这点,虽然是一句话,但是从含义上去理解是很值得重视的。

    那要不过去在治疗麻疹时,现在麻疹很少见了。治法当中不还有个透疹吗?把它从里给它透出来,透就是往外透啊!因为它具备这样一种情况,你才可以透出来,引导它让它透出来了,别再往里去了。给它创造一个向外出的这样一个道路。

确有这种情况,有些看似很难治的病,确实病在于里,但是就从里治,不见得效果就很好的时候,应该想办法给它往外透一透。或者说经过什么办法,让邪气往外出一下。不要说邪在里,我就使劲治里。除了解毒,就攻下,就活血,就化瘀,不见得就对。还有没有办法呢?应该思考。所以这是一个理。而且这个理论问题,后世有应用的。有把里邪让它引到募原。从募原再给它引出来的,有这种治疗措施。这不都是从《内经》的力量当中,体现出来的吗?

这个问题好像是,起码在我们学习中医的过程当中,从老师课堂上,讲得是很不够的一个问题。因此在一些初学中医的医生,或者同学们的脑子里头,印象不是很深的问题。所以值得强调,提请重视。这是第三段。


积块病生成的病因与机理

第四段,167页,这一段是讲积块病生成的病因与机理。现在临床上说的肿块。《内经》是叫积块,积啊。积还是对,肿块是一种现象,积它是包含病机在里头了。逐渐积累起来的。积块病生成的病因与机理。我先读一遍。

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
歧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黄帝曰:其成积奈何?
歧伯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月真胀,月真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这积块病形成的机理。当然这积块病的形成,看来这段讲的主要病因是有寒,有寒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所以说

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是怎么产生的?是怎么形成的?也就是怎么长大的?形成了,长大了,这是怎么个过程?什么个道理?

歧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歧伯回答说:“积之始生,得寒乃生”,首先最主要的一个邪气是寒邪。

厥乃成积也”,厥就是逆,寒邪厥于上导致气血也逆行。气血瘀滞,又逆乱又瘀滞。寒邪之气上逆,导致了气血壅滞逆乱,为什么说寒邪从上逆呢?因为本段一开始讲了,寒湿袭虚,病起于下,它先从下边受的邪气,再往上。这本段的思路,它一开始就讲了。当然寒邪也不见得都是得从下的。但是寒是导致气血凝滞的一个主要原因,不错的。我们前面两篇讲过的,血气者,喜温而恶寒。有“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所以这里还是讲的寒。因此从《内经》这个角度看,《内经》的时代的思路看,导致气血凝滞的外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寒邪。治疗气血壅滞不通的话,一般说要注意温散通血脉。即使化为热了,你在用凉药的时候,还得要用点温通药。不然的话也是通不了。

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它怎么样形成的呢?病因是寒邪,它怎么样成为积块病呢?

厥气生足悗”,厥气即使寒逆之气,寒气逆乱, 寒逆之气,“厥气”,生足悗,悗是指的活动不利。足悗就是指的下肢的活动不利,因为刚才我说了,本段开始就讲了,寒湿之邪病起于下,所以寒邪的逆乱之气,先导致下部,足部,下肢活动不利。

悗生胫寒”,下肢活动不利,也可以出现下肢,胫是小腿部,小腿部的寒冷。变凉。

胫寒则血脉凝涩”,小腿部寒,那小腿部的血脉也凝涩,

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血脉凝涩不通了,寒气就向上行到肠胃,入于肠胃的时候,岐伯前面讲了,前面讲是从表邪气传入肠胃。这是邪气从下传入肠胃,上面不是从毫毛吗?然后络脉、经脉、伏冲之脉,然后到肠胃,到肠胃的。这个是说寒气从下,直接传入到肠胃。

入于肠胃则月真胀”,前面入于肠胃则“贲响腹胀”,这就月真胀,

月真胀则肠胃之汁沫迫聚不得散”,肠胃月真胀了,肠胃之外汁沫受到影响,也就是气阻滞于肠胃之中。而使肠胃之气也因之而郁。肠胃里边的气滞不通,肠胃之外的气也不能通畅,内外是相关的,内外是相互联系的。不会是肠胃之中病很重,肠胃之外气很畅,不可能的事。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是相连的、相抑制,相互影响,相互相通的。所以肠胃月真胀,肠外之汁沫也“迫聚不得散”,这“迫”,教材解释说,是“迫使"的“迫”,可以,第二个解释,“迫”也是“博”的意思。在《内经》里,(博,迫,薄)三个字经常一块用,当然作为“厚薄”的时候,用也用,少。多半是作“搏”用。迫聚,相互搏结,肠胃之汁沫相互结聚在一起了。迫,搏聚嘛,所以“迫使”也可以解释,这个“搏斗”的“搏”也可以,搏聚不得散。汁沫迫聚不得散,那不就凝结了吗?聚不就凝结了吗?凝结是什么呢?汁沫凝结不就是所说的痰吗?《内经》是没有“痰”,这意思我们后人的话来说,这就凝聚成为痰了。凝聚成为痰如果再凝聚的话,这就成为痰核了,就成块了。块就是核。凝聚不得散就凝结为痰,或者是凝结为痰核,核本身就是块。

日以成积”,这逐渐的就成为块了。就单纯的邪气导致了肠外之汁沫凝聚不散就可以结为痰核,成为积块。可以了,但是,下面还谈到了血的问题。迫聚不得散,逐渐逐渐地就变大了,就成为积块病了。“日以”,不就一天一天的嘛,随着时间的往后延长,老是经常的迫聚不散,汁沫就逐渐越结越大,成为积块病。下面是讲的血脉的病了,

卒然多食饮则肠满”,饮食过度,饮食不当,则肠满,突然的吃多了,喝多了,可不就是导致了胃肠满吗?这是邪气不是从外入了,不是寒邪从外入的。而是直接伤于内了。从肠胃开始,直接在肠胃,突然多食饮,导致了气机逆乱,可不病直接就在胃肠。所以“卒然多食饮则肠满”。

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生活起居不节,不知节制,或者是用力过度,就可以导致络脉受伤,卒然多食饮,肠满,肠满,其实肠中络脉也会受伤,食饮不节,突然地食饮不节,使得肠满。胃肠中的络脉也会受伤,起居不节、用力过度,这个络脉伤,伤的范围就更广了,脏腑经脉都可以受伤。如果“起居”包括房劳的话,肾脉也会受伤,“用力过度”可以伤腰骨,也可以伤别处。腰骨的问题我们提过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这不也是强力吗?还有“摇体劳苦,病伤于脾”,《经脉别论》我们也讲过嘛,那不也是劳苦吗》这用力过度。所以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可以伤很多的经脉,乃至于内脏。使得络脉受伤。经脉和肢体的络脉,脏腑的络脉受伤。

阳络伤则血外溢”,阳络是指的在表、在上部的络脉,受伤的话就血外溢,

血外溢则衄血”,所谓“血外溢”出现什么症状呢?就会出现衄血,衄血,鼻衄,舌衄,齿衄,甚至于肌衄,就是皮下出血了。鼻衄是最常见的。牙齿也可以衄血,舌头也可以出血,九窍都可以衄血。当然我说了,鼻衄是最常见的。但是呢,既然外出的,上窍出的,或者皮肤出的,这时属于阳络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衄血是指鼻衄,肌衄等等衄血。

阴络伤则血内溢”,病伤于内,内部的络脉受伤,或者说是下不的络脉受伤,“阴”是指的下部或者里部嘛,则血内溢,

血内溢则后血”,这容易出现大便的出血。刚才说了,络脉嘛,卒然多食饮则肠满嘛,直接就伤到肠胃了。肠满,肠的络脉伤就可以出现“后血”,那算里不算表。所以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这还有,还有肠胃之络伤,还可以出到肠外。

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刚才说了,肠外汁沫被寒邪迫聚不得散而凝聚,我说成为痰核,可以是一种。同时这又提到,肠胃络脉受伤的话,血可以溢到肠胃之外,肠胃外边又有寒,汁沫与血相抟,“抟”也是结合在一起,凝聚结之为抟。这不单是汁沫的问题,上面有汁沫受寒之后凝聚,这又说血又和凝聚在一起了。

则并合”,血于汁沫,并合。

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这个积块就更大了。这积块不单是汁沫,不单我说的痰的问题,又加上血了。瘀血而成块,这不是成积块病了吗?积块病现在看来有两个成分了。一个是血,一个是汁沫。也就是痰,又有痰,又有瘀血。

卒然外中于寒”,又突然受到外寒,是一种原因,或者是

若内伤于忧怒”,或者内有情绪导致的,七情,特别是“忧怒”。

则气上逆”,使得人体的气机上逆。上逆当然就成为邪了。

气上逆则六输不通”,六经,三阴三阳的腧穴都不通畅了。

温气不行”,温气就是阳气,邪气上逆以后,或者外中于寒,内伤与忧怒,使得气机逆乱,六腧,六经的腧穴都不通畅,所以阳气也就不能正常运行。

凝血蕴里而不散”,蕴里的“里”,在《太素》上作“裹”。“因于湿,首如裹”的“裹”,血液凝涩,蕴育着,包裹着而不能散,什么不能散?血不能散,津液不能散,气不能散。

津液涩渗”,这津液也不能够正常地代谢了。“涩渗”教材有注释,“涩渗”《甲乙经》作“凝涩”,津液也凝涩。津液,其实肠外之汁沫也是津液一类嘛,津液不得散。你看,津液,刚才说了,肠外汁沫和津液是一类。津液、汁沫、血、瘀血、气,凝聚在一起了。气血津液凝聚了。不得散就成了邪气了。

着而不去”,停留而不去,

而积成矣”,这就成了积块病。积块病,在本篇说提到的,原因主要是有寒,又有卒然多食饮,又有起居不节、用力过度,还有忧怒、七情、情绪致病,这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气血津液不能布散而凝聚在一起。气也凝,血也滞,津液也不散,都结合在一起,叫做凝血蕴裹而不散。裹结在一起了,成了个积块病。你看这个原因很多。但是最后是由于气血津液的凝聚,成为血块病。

这是本段,关于积病的生成与病因的问题,机理的问题。正是由于这样,这么多原因所造成的,因此我们中医在治疗积块病得话,这些思路你都得有,又要有温散,又要有活血,又要有行气,又要有化痰,起码这几个思路是最基本的思路。至于到体内,像《内经》上本篇所说的,“至其yin佚”或者化寒,或者化热,或者蕴郁成毒,那你要根据具体情况,“至其yin佚”,你根据yin佚的情况,再具体分析,但是主要的思路是要有。凝结了,对,咱们还可以用软坚散结,凝结成块了嘛,这都是我们中医常用的方法。这是从它的病因、病机上,从本段的理解看,对于这一类病的治疗,那就应该是这几个思路都应该有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施治。

[完/49:57]


相关文章
 半夏汤(《千金》卷十五)
 便血
 弘扬中医弘扬医道---贺李玉宾老师做客梁冬
 青春痘的部位辩证
 仲景原著“反”字析
 六一丸(《传信适用方》卷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