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黄帝内经教程:病机十九条(续)
来源:病机十九条(续)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教授


继续讲病机十九条。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歧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幩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噪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肤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躁就是烦躁不安,躁动不安。狂也是狂躁,疯狂的狂,越就是超越,超越什么?超越正常,躁动不安,狂躁不安,超越正常的限度,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常和火有关,也就是火热导致的。热扰心神,常常出现狂躁不安,或者是火热扰乱阳明之经,阳明有热,也可以出现狂,那就是所谓“阳邪并于阳位”,“阴不胜其阳,脉流薄疾,并乃狂。”大家还有印象,《生气通天论》的,就阳邪过盛了,“阳邪并于阳位”,阳位是什么?心也是阳中之阳脏,阳明经,阳明胃也是阳,所以“阳邪并于阳位”就可以重新了狂,就“病乃狂”。对,《调经论》也讲,“气血以病,阳明相倾”,就这个“并”。

所以火热之邪入于阳明之经,火热之邪扰乱于心,都使神明紊乱,而出现狂躁不安,失去理智,所以叫做“越”。超越了正常限度了。常常是由火热之邪引起的。因此,治疗这类的病,就应该常用的方法是泻火。泻什么火?泻心火,泻阳明之热,火热,当然也有泻肝火。总之,是以火热为主。

当然虚性的狂也有,虚性的狂,一般的狂躁程度相对来说,就比较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所谓逾桓上屋,他狂躁起来,是平时他达不到的力量,他都可以达到了。那多半是实证。虚狂,一般的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这些是常由火扰乱了神明所致。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突然的僵直,这常常是由于风邪引起的。风是肝木之气,肝主筋,所以出现"诸暴强直",所谓抽搐是风,僵直也可以是风,这都可能是风邪引起的。僵直它也是筋脉不柔和了,也就是常和风邪引起的病证有关。因为风气通于肝,肝主筋脉。而出现筋的症状。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这是说的腹鸣、肠鸣这类的病证,有声是指肠鸣,咕咕咕咕作响,鼓之如鼓是说腹胀,肠鸣腹胀,第一个鼓是说敲击的意思,第二个鼓是说锣鼓的那个鼓。敲击着如鼓之有声,砰然作响。所以说,诸病有声,敲击这腹部,一敲就咚咚咚的作响,这都和热有联系,不单是寒。当然肠鸣、腹泻属于寒,大伙考虑得比较多。同样的,肠鸣,腹部胀满,砰砰作响,这是热邪,也是很常见的。邪气郁滞在里头,气机不畅了,当然可以砰然作响,当然可以有声。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这个胕肿,教材有注释,见157页的26注,说在《内经》屡见,但含义不尽相同。如胕肿的胕,又通腐烂的腐,胕肿就是说皮肉溃烂,又通跗,足跗的跗,就是足背肿。跗肿是指着足背肿。又通浮,就是浮肿了。一按一个坑,那是浮肿。本条的胕肿属于火邪。应视为“胕肿”,也就是疮肿,腐烂的肿。就前边所说的“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那个,是由火热之邪引起阻滞了经脉,气血不通,而出现胕肿。由于热扰心神,所以可以出现“惊骇”火热之邪,特别容易扰乱神明。所以出现“惊骇”。火热之邪跟“胕肿”相联系的,所以可以出现“疼酸”,气血不通畅,当然说我们前面讲《调经论》讲过,说“血气者,得温就可以消散”。但是真的热起来,也可以使它运行你乱,逆乱了就不调畅了。所以照样可以引起疼痛,不通的疼痛。所以有“疼”,有“酸”,同时火热扰乱心神,还可以出现“惊骇”的症状。因此说,“多属于火”,常和火有联系。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转,扭转,筋脉的扭转。就我们说的腓肠肌痉挛,那是一种扭转。有的腹部的扭转的疼痛,如肠绞痛、肠痉挛,那些都属于扭转一类的。这www.lindalemus.com/yaoshi/个腓肠肌痉挛是很常见的。“反”是指的角弓反张。也是筋脉的失养,“转”是属于筋脉的失养,反是角弓反张,同样是筋脉的失养,“戾”是屈而不伸,是弯曲下来,所谓“犬出户下”,这个字是“戾”,户底下一个犬字,就是屈而不伸的样子。不能正常的伸展。所以这些常常都是筋脉之病,筋脉之病,又还有水液混浊,“水液”就是体内的代谢的水液,包括眼泪、鼻涕、小便、妇女的带下,这些都属于水液,还有口腔的唾液,那都可以叫做水液,混浊就是不清,黏稠的,混浊的,质比较厚就比较黏,这种状态常和热有关系,也就是热使得气血津液不能荣养于筋,可以出现转反戾,热可以使水液变得浑浊,热消耗津液可以使水液变得浑浊,所说的比如痰和涕,当然《内经》里头没有“痰”字,都叫“涕”,从呼吸道出来的都叫“涕”。涕黄、涕黏,那多半属于热,小便黄、小便混浊而黄,那也多半是属于热,说混浊,由于热伤了津液了,所以化为混浊的东西。所以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相反的,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刚才所说的那种体液,不管唾液还是尿液,还是什么涕,鼻涕、带下这类东西,清冷的,清稀的而不粘浊的,这多半属于寒,常常是属于寒,由于寒邪导致的津液不能够正常的布散,而成了多余的水液,所以它就变得稀、清稀、澄澈、清冷,这在临床辨证上是很重要的方面,同样是比如说流鼻涕,那是清涕还是浊涕,还是黄的?是黏稠的,还是什么呢?这是很重要的分辨方法。问二便,问小便也是,小便黄了还是小便清?带下,妇女带下也是,是黏浊的还是清稀的?这都是很重要的区别寒热的方法。当然,有的时候,还可以从气味上来辨别,病人排泄物气味很浓,很污浊,那一般多是热,有热,起码是有热,一般的排泄物气味比较淡,不是太浓,那一般多少有寒。还有病人自己也知道,病人自己知道口里头发苦,那多半是有热,口里没什么味,所谓“口中和”,那常常是没有热的现象。所以辨别这些东西,在我们中医临床诊断疾病当中,都是很有重要意义的。所以分析这个病机,确实,指导临床非常重要。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呕吐,呕吐是酸物,呕吐的东西是酸的,我们临床常说的泛酸,往上泛的酸水,或者吐出的物是酸的,常常是有热,肝胃不和,肝胃有热,酸属于肝,属于木,呕吐酸物,常常是肝胃不和而有热。暴注下迫,暴注就是泻下如注,泻得很快,下迫,是指的后重。肛门窘迫,下窍窘迫,所谓的后重。这是由于有热,热郁于内,气机不畅,所以就后重。火性急速,所以泻下如注,暴注。火热使得气滞不行,不畅行了。所以后重里急。因此说,这些常常属于热。多和热有联系。

前面就是讲了这样一共是十九条,最后又对这十九条,上面讲了怎么多,还言犹未尽,因为病机太多了,说不完,所以最后做个总结。用总结语又把上面总结一下。又把有关病机的范围,又慨括了一下,

故《大要》曰:”,《大要》是古之经典,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临床诊治疾病,要谨慎的分析病机、掌握病机,各司其属,各气有其所属,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不同,各气有其特点,有其所属。或说风属于肝、寒属于肾,各有其所属。但是我们在临床辨证的时候,应该注意,

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有者就是临床出现了什么症状?有了这个症状,要“求之”,要研究它,求也就是研究,要研究他为什么出现这个症状?那不就是分析病机吗?比如出现恶寒,他为什么恶寒?假设说外感六yin之气出现了恶寒,那你就要研究研究,这个病人感染了外邪了,他为什么恶寒?分析它为什么恶寒?病机何在?所以叫“有者求之”。有这个症状,就分析它为什么出现这个症状?无者求之,根据病情全面判断,他应该有这个症状,而他没有出现这个症状,那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没出现症状?是正气不足,还是由于邪气入里,没有表证,没有相应的症状?要“无者求之”,都是要认真的分析。谨守其病机。这才不至于失误。不要说看到了就是有,看不到了就是没有,没有了就不管了。没有了就不研究为什么没有了?这不行。有者求之,无者也求之。这才不至于失误。

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这个病人表现出实证,有余之象,有责其为什么有余?为什么出现过盛、出现实证?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出现了不足,虚象,就应该分析它为什么会出现虚象?也就是要研究出现虚实症状的,或者是虚实证候的机理何在?是由于什么东西导致他“实”?是由于什么情况导致他“虚”?是气虚?血虚?还是阴虚?阳虚?同样的,实,是由外感实邪?还是饮食积聚,气血凝滞等等,所以盛者要责之,虚者要责之。换句话说,要盛者,责其之所以盛,虚者,责其之所以虚。分析其所以然,这就研究病机,也就是我所说的,开头就讲了,分析病机过程就是辨证的。

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在分析病机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必先五胜”,先要研究五胜,五行之气的更胜,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的更胜。因为什么呢?一下又出了五行之气了呢?我刚才说了,这一段是在讲运气的。开头是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讲的六气。最后又出了一句话,说“必先五胜”,五行更胜,五行更胜就是五运。土金水五气运行。互有更胜,有胜有衰。某一年是土运,某一年是金运,土运之后就可以导致什么衰,对不对?木气盛了,就会导致土衰等等,所以“必先五胜”,先要明白五气更盛的道理,前面是讲六气“之化之变”,最后这一段结束又“必先五胜”,那不就把五运六气联系到一起来分析问题吗?

疏其血气,令其调达”,总之,这个病,是有气血不通畅,虚也好,实也好,总的来说,都可以叫做不通畅,因此要疏其血气,其实就是调畅其血气,令其调达。让血气调畅,运行正常。

而致和平达”,达到气血平和,阴阳相对协调这样的状态。求其和,使气血达到和平,阴阳达到协调这样的状态。这样的话,疾病就可以治疗好了。健康就可以恢复了。

此之谓也”,最后做了一个总结。因为后边这段“《大要》曰”以后这几句话,那就不单是指的上边十九条而言。是对所有的其他的疾病的辨证,其他的辨证方法都应该这样做。不管你气血辨证,阴阳辨证,或者气血病机,阴阳病机,乃至于本段所www.lindalemus.com/kuaiji/说的六气病机,还有脏腑病机。都是应该这样的。“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这样的话,才不至于失误。才能够准确地认识疾病、分析病机。最后可以正确地施治。从而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这才达到了上面所说的“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达到那样的目的。这一段串讲,我们就讲完了。

【理论阐释】

1. 对十九条病机的理解

158页。对十九条病机的理解问题,开头就谈到了,任应秋先生叫《病机临证分析》,他就指出病机十九条,“诸、皆、属”三个字,施行对“诸、皆、属”三个字,得先确定一下。刚才我讲了,这就不再多讲了。第一个题目,就是关于病机十九条的理解问题。

2. 掌握病机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重要性,开头谈了。及其方法,这里头谈到了几点,在159页。

  1. 探求病因。也就是有无求之。本教材在这段里头把探求病因,主要是谈“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就是有外邪的,就要分析它,辨明外邪是什么?没有外邪的,就辨明他为什么没有外邪,也出现这些症状?或者是分析其内因,探求病因。
  2. 辨明病性。在谈病机的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辨明病性,也就是所谓的“盛者责之,虚者责之”,也就是要所说的分析他寒,分析他热。寒热虚实嘛。分析病性。
  3. 注意整体定位。要注意整体定位问题。就是五运六气和五脏六腑,盛衰之间的关系。要整体定位。也就是说要研究五运六气,对疾病的影响问题。因为本段出自《至真要大论》它是要研究五运六气的。

这里我要再补充一点。就是十九条病机里头,特别强调火热的多,虽然是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百病皆生于六气。但是这里头强调的最多的是火热病机。起码这十九条举出举得最多的是火与热。所以金元四大家的“寒凉派”,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十九条病机,就讲火热讲得多,所以就研究用寒凉的治法。这是一点。病机十九条,火热讲得最多。

再有一点,病机十九条,那十九条当中,开头讲了,“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可是没有燥的一条。十九条里头没有燥,所以刚才我说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里头,又补充了燥的一条。他说

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

所以,刘完素又补充了一条,他把“病机十九条”他自己在写《素问玄机原病式》的时候,看到十九条病机缺燥一条,所以补了一条。这一点上补充说明了一下。也就是说,病机十九条固然重要,固然是相对集中的讲了六气病机,但是它本身也并不是全的,不是所有的。正是因为没有讲所有的病机,所以作者才有一个“故《大要》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那样一段话。这是要说明的。

【临证指要】

1. 脏腑病机及其临床意义

教材159页。你看咱们教材建设第一个是讲的脏腑病机,161页就是讲的六yin病机,它就分成这样两类来讲的。虽然教材也强调了本段是讲六气病机的,但是我上次讲课当中提到了,所以后世医学家也把它引申到脏腑病机,甚至于还有说上下病机,其实上下病机还是脏腑病机问题。划分方法不一样。有人引申出来了。我也谈到,引申也不能算错,也不是错,因为引申它这意思也指导临床实践吧。所以我们这教材就按引申之义,你看,第一点,讲了脏腑病机及其临床意义。

  1.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临床运用,临证指要上还举了病例,这个病例是讲的是《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的病例。一个45岁的男子,头晕胀痛,游移而无定所,头胀痛,走着左边疼,右边疼的,左肩升抬转侧就感到疼痛,甚或手臂指节麻木。舌微燥红,脉息虚弦,那认为有虚弦,主要从虚弦角度考虑,当然也有麻木。麻木也是风的现象。所以说风气通于肝,肝生筋,肝血不足,洒陈式微,是以麻木。才是风的现象。肝风、肝阳随络上激元神之府,是以头晕胀痛游移不定。拟养营调络,柔肝熄风,用了这样一些养营调络,柔肝熄风的药物。诸症已,吃了六帖,诸症已,效果很好。这是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这个角度举例了。

    其实我们说了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那不也是眩晕的吗?治高血压也很常用。它也属于眩晕。有的老先生治疗高血压,他也定出几个方子来。说这耳鸣嗡嗡响的,所谓肝经有火热的实邪的,他就用龙胆泻肝汤。也头晕、手脚也麻木的,见到手脚麻木的症状,他就用这个镇肝熄风汤。《印会和内科学》就是这么记载的。印老先生当初看病,血压高,一看舌头红,苔黄,耳鸣得挺厉害,龙胆泻肝为基础。再一个,那个人也血压高,头也晕,手指头有些麻木,就镇肝熄风汤了。他就抓住这个主要症状,就这么使药。但是都没离开肝。

  2.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寒气通于肾,所以肾阳不足、肾气虚,容易感受寒邪,可以出现收引的病证。这里举例一个。我本人《黄帝医术临证切要》的病例,一位26岁男子,腰背佝偻疼痛九年,这个病人弯腰弯得很厉害。所谓的大偻,他的头朝下的。那他弯腰弯得多少度呢?180度了。头朝下,根本抬不起头来。26岁,弯了九年了。并因为惊恐又受寒,惊恐伤肾,又受寒。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后导致腰部不适而疼痛。疼痛逐渐加重而腰渐弯曲。陈伛偻之状。看病的时候,这个人腰疼痛的伛偻很厉害,行动困难,同时伴有两胁胀痛不舒,形体消瘦,苔薄白,脉弦细。

    其实我主要用的独活寄生汤作为基础方,加了一点路路通、乌蛸蛇,通络止痛,散风通络止痛这些药,效果很好。这个是在内蒙兴安盟的一个病人。估计他当初可能这类方子吃得也少,所以吃上这药效果很好。兴安盟那个地区很冷的。最冷得时候要零下三十几度。所以他那个地方惊恐伤肾,又感受寒邪,寒邪很厉害。所以这个26岁小伙子,就头朝下那么呆着,家里任何劳动也做不了,生活自理都困难。但是我们用了十几付药,效果很好的。恢复正常,可以骑自行车,到处乱跑。这是举例,“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3. 诸气幩郁,皆属于肺。引证《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李振华先生的医案。 杨某,男,54岁。咳嗽喘息,痰稠难咯而色白,入夜尤甚。发作时大小便次数增多或有失禁。同时伴有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滑。那显然是有阳虚的现象,是不是?有寒,起码有寒,舌质又淡,治以温化,用小青龙汤,温化寒饮的,然后,加了一些补肾的药,三剂之后,咳喘渐平,痰转清容易咯出了。前方再用了16剂,喘平。咳嗽这个症状基本平息了。后来教材里头还有段评语:盖喘咳初起,病多在肺,母病及子,肾气亦损,气逆就更甚了。用小青龙汤来温肺平喘,辅以补骨脂来益其元气而助纳气。肾主纳气。药证相合,所以效如桴鼓,分析病机,所以“桴鼓相应”。

  4.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个没有具体举病例。但说水湿之病要注意脾的运化。无论是阳水还是阴水。都要注意从脾的运化角度进行施治。

  5.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引《续名医类案》薛立斋治一男子。患肿硬疼痛,还没有化脓。痈肿太硬了。发热烦躁,还是说明有热。冷饮,脉沉实,大便硬,乃邪在脏也。用内疏黄连疏通之,以绝其源。先投一剂,候行一次,势退一二,就是病势减退了一二,再进一剂,诸症悉退。各种证候全去掉了。乃用黄连消毒散四剂而消。这两方都以黄连为主方,意在清心火以泻火,绝其痈毒之源。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对这个痈疮,尽管是先后用不同的方子,但都是用的以泻心火。清心泻火为主来治疗的。

  6. 诸厥固泻,皆属于下。这是强调了与《素问。厥论》和《灵枢。本神》相联系,来理解这个问题,《本神》说“肾气虚则厥”,这我们前面讲过了。《素问。厥论》说“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这个阴气、阳气是说的肾的阴气、肾的阳气。又因为肾司二便,所以“固”与“泄”,也要注意从肾来认识病机问题。

  7.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也是联系了《内经》的《素问。痿论》来认识这个问题,特别是认识痿的问题。因为《痿论》将来我们要讲到,《痿论》在认识病机的时候,主要是先从肺来讲起。尽管其他各脏有热,都可以伤津液,导致了痿证,但是首先是要肺有热。 肺不能正常地宣发气血津液,所以导致了痿。

这是关于脏腑病机。

2. 六气病机临床意义

  1. 属火、热类,刚才我讲了,在十九条里讲得最多。你看这火、热类就有九条。所以在“病机十九条”《至真要大论》里头,看来非常重视火、热的病机问题。这一点,起码在现代的社会,在我看来,火热的病,确实是相对其他的,寒、湿、燥、风来说,是多见。火、热类确实多见。或者火、热类就和其他的比,比如和痰、和湿,它都结合起来,因此《内经》《至真要大论》的那个时代,看来是火热病机多。在现在开了,我自己的体会,同样是火、热的病机多。教材最后做了一个总结,在162页,说以上九条,较为广泛地论述火热邪气的致病机理,及其常见病证。其中,论火五条,论热四条,概括原文所述,火热致病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在【临证指要】这一点,只是归纳了几个火热致病的特点。
    1. 火性炎热燔灼,内扰心神。可见到神志方面的症状。比如瞀瘛、禁鼓栗、如丧神守、狂越等。
    2. 火性炎上。导致气机上冲,或者逆乱。如见逆冲上,呕,腹胀大,腹如鼓,腹如鼓是气机逆乱。
    3. 火热消灼津液,出现水液混浊,吐酸这些症状。
    4. 火热燔灼筋脉,引动内风,也可以出现转反戾,筋脉失养,的症状。
    5. 火热灼烧血肉,而出现疮疡,如胕肿疼酸。
    6. 火性急迫,多病急暴,如呕吐,暴注下迫等等。

    就是以上九条,来总结火、热致病的病机的特点。咱们总结有六条。总之,火与热,都是阳邪,其致病特点相似,因此,所犯脏腑经脉部位不同,症状同中有异。所以医学家称之为“同机异证”。这是关于火、热,特别提出来病机的,对它进行总的概括,病机特点。

  2. 风、寒、湿类:“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这提到了叶庆莲曾经治疗一个20岁的女性患者,暴风骤至,大雨欲来,大声呼叫其弟回家,是女孩子,叫其弟弟回家,突然口不能闭而致歪斜,时有抽动。伴有舌强语謇,暴雨稍停,即到医院求治,诊为风中经络,用牵正散祛风。然后又针刺地仓、合谷、夹车、肝俞。第二次再看,口型就基本正常,语言流利,那是用“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解释。这也是确实暴而强直。当时就张口不能闭,不能说话了。用牵正散祛风。

    “ ”,这一点临床上倒是比较多见,和“诸病水液混浊,皆属于热”,在临床上,我刚才讲了,很多见的这种现象。

    我举了个小病例,都是口流涎,口流涎在五脏划分来说,我们在讲《阴阳应相大论》来说,涎属于脾,口不断地流口涎,那是脾病,辨别这口涎是脾的虚寒,还是脾的实热?那口涎也属于水液。因此就需要辨别是澄澈清冷,还是水液混浊?属澄澈清冷的,那一般的说,应该属于寒,既然涎属脾,那就应该是脾虚寒。如果口涎是黏浊的,水液混浊的,那就应该是脾热的。所以我说我曾经分别治过这样两个病例。当然不止两个,就举这两个比较典型。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流口涎,病程大慨也有一两个月了,他不停的流口水,白天不停的咽,唾了也不好意思,到处唾也不行。晚上睡觉时候,要把枕头都流湿了。找我来治。因为这个小伙子二十几岁,身体很好,看哪都不像有病的,不是虚像,没有虚像,到底这口涎是混浊还是清稀?澄澈清冷呢?这病人也不知道什么叫澄澈清冷。也不知道什么叫水液混浊。他分不清。仔细问的结果,病人说口里头,略微有一点苦味。我刚才曾经谈到,这苦味一般是属于火、热的现象,而且又注意问他,他不睡觉的时候口涎流到枕头上,连枕头都流湿了吗?说干了之后,那枕巾是硬的。那看来是黏浊的。要清稀的流完了就完了,像水一样。不会引起那硬,枕巾干了之后,硬,说明是黏浊,因此判断,再加上这个小伙子看来没有什么病。挺壮实的一个人,不是虚证。不是虚证,再加上口涎是比较硬的,判断是黏浊的,那就是脾经有热。脾有热怎么办?我们泻脾热就是了。所以那个病例,就用了几付泻黄散。泻黄散是泻脾热的,以它作为基础方泻脾热,吃了三剂之后,口涎就不那么多了,第二诊再看的时候,说白天也不那么吞咽来,夜里也不必流湿枕巾了。但是天快亮的时候,也就是所说的寅卯时之后,天还没亮,天快亮的时候,口涎还多,还是得不断地咽。要不就流湿了枕头了。这个时间,我们在以前讲课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这个时辰是属于少阳,天快亮还没亮那个时间,属于少阳,属于肝胆,因此这个病效果不错了,可是他还有,而且是在天快亮那个时辰,口水还多。那就判断肝胆还有点郁热,肝胆郁热,影响到脾胃,所以又加了少量的茵陈柴胡,来疏泄一下肝胆,又用了两付药,这个口流涎,没有其他病,就是口流涎为主,这个病人就算治好了。

    另外一例是一个小孩子。大慨八、九岁,这个病严重了,我只说治口涎,是一个脑炎,大脑炎后遗症,后遗症导致的有点脑瘫的症状。走路也不好,说话也不会,姿势都是异常,流口水,不停的流,三岁得了之后,看病时9岁,就流了六年了。所以妈妈春夏秋冬都给他带个大饭单,冬天带棉的,夏天带单的,一天换几个,他也流湿了。脑瘫,脑炎后遗症6年了,不会说话,我没信心,但是人让我治,我也不好不治,那就我反正看准了一个,口涎不停的流,而且面色苍白,流了六年了。看来是虚象,其实我就用了一个四君子汤,作基础方的方子,四君子汤那不补脾气的吗?脾主涎嘛,吃了五六付,口涎就真的不流了。

    还有一例是个日本女孩子,也是个脑瘫,而加有癫痫,口水流得很多,姿势也不正,走路也走不好,摇摇晃晃的,不停的动,流着口水。还拿手老划着这个口,那么流口水。我一种给她先从癫痫治疗,因为我治癫痫的基本思路,还是在那里调脾胃。调脾胃方法之后,癫痫控制住了,几年不再发了,治了三年了,癫痫不发了,口水也好了。那是用调脾胃的方法。就既不是四君子,也不是泻黄散。而是用的调理脾胃的方法,调畅的方法。癫痫不发了,口水也好多了。其他症状有改善。她会说几个日语的单词。别人能听得懂的。她妈妈听得懂的话好多了。因为这孩子找我看病的时候不会说话,直到三年之后,会说几个字,别人能听懂。她妈妈能听懂的话就更多了。还是有进步。我是说它这口水也基本上偏于清稀了,因为病很多年了。用调脾胃的方法,把这“澄澈清冷”的口涎治愈了。所以我在这举几个例子,来想说明“诸病水液,澄澈清冷”,“诸病水液浑浊”分寒热的问题。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这里我们就不再细讲了。

今天就把这《至真要大论》这一节讲完了。

[完/48:35]


相关文章
 六气
 大家讨论一下,这是何症,可怜的孩子
 益神散(《活幼口议》卷二十。)
 关于倪海厦对几种癌症见解的疑问
 失眠多梦怎么办?
 痤疮其实很好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