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黄帝内经教程:《素问.太阴阳明论》
来源:《素问.太阴阳明论》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教授


今天学习教材的69页也就是脏象的第五节。《素问-太阴阳明论》。

为什么叫太阴阳明论呢?因为这一篇主要是讨论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阴阳性质不同,感受疾病的性质也不同。阴经阳经它们走行的部位,与走行的方向都有差异。所以它是以讨论太阴阳明为主的,因此篇名叫《太阴阳明论》。

分成两个段,第一段是太阴阳明异位、受病不同。位置不同,异位。由于太阴阳明异位,所以感受疾病也不同。感受不同的邪气而产生不同的病症。所以说这一篇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讲太阴阳明异位、受病不同。我读一遍。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嗔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我们串讲一下,太阴阳明为表里,执业兽医脾胃脉也。这是一般大家都所熟知的东西,足太阴是脾的经脉,足阳明山胃的经脉,太阴阳明胃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所以“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这是常识了。但是呢,既然是为表里,为什么它们“生病而异”呢?产生不同的病证,这是为什么呢?也就是说,虽然它们是表里之脏,可是它们病为什么不一样呢?等于问这样一个问题。

岐伯回答说,“阴阳异位”,太阴和阳明是作为阴阳的经脉,它们部位不同,有表里之别,

更虚更实”,此实彼虚,此虚彼实,所以有更虚更实的区别,注家曾经做过解释,比如说春夏属于阳,那么阳明实而太阴虚,秋冬属于阴,那太阴实而阳明虚,所以叫“更虚更实”。五脏也好,经脉也好,都和自然界相通应,还是我们讲的《六节脏象论》那句话,“嗜欲不同,各有所通”,所谓嗜欲不同,就它本身阴阳有多少,它有不同的嗜欲,所以有“各有所通”,通,自然界的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情况。所以“更虚更实”。此虚彼实,此实彼虚,具体而言,阳明春夏实,就太阴虚,秋冬太阴实,就阳明虚。所以叫“更虚更实”。

“更逆更从”,更逆更从是说经脉走行,有上行为主,有下行为主,上行叫做逆,下行叫做从,“更逆更从”。那么足阳明经是从头走足,足太阴经是从足走腹,那不是吗?有上行为主,有下行为主。所以叫更逆更从。

或从内,或从外”,属阳的从外,属阴的从内,还是讲的阴阳表里不同,经脉走行不一样。脏腑部位不同,有的在内,有的在外,

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因为它们的性质不同,它们的经脉走行不同,所以其病也不一样了。所以其病异名,都不能相同。这就是回答为什么太阴和阳明病不同呢?就是因为一个属阴,一个属阳,一个属表,一个属里,经脉上,一个是上行为主,一个以下行为主。所从不同,所以它们的病当然也就不一样了。还有虚实之不同。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那么怎么不同?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异状、现象、表现。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阳主动,所以应于天。《五脏别论》也讲了,“腑,其气象天”,所以阳,这是说的腑气,具体来说,“阳明,其气象天而主外”。外为阳。

阴者,地气也,主内。”阴是地气之所生,五脏是地气质所生而属于阴,所以它主内,阴主内。

故阳道实,阴道虚”,所以说阳的规律多实,阴的规律就是虚弱,阳的规律、阳的特点,就是旺盛、充实、兴奋,而阴的规律、它的特点就是柔弱、不足、安静,相对而言,就是有这样一些区别。从这句话,它就不单是解的太阴阳明,它是阳道实,阴道虚,这句话前面叫,”故故阳道实,阴道虚,那阳道实、阴道虚是一个成形的理论,不单是解释脾胃,作为一个阴阳的基本特点,在这提出来的。所以说“阳道实”,道作规律解,作特点解。阳的特点,阳的特性,阳的规律,是什么呢?实。充实、旺盛、兴奋。阴的特点、阴的规律是什么呢?是柔弱、不足、沉静。这一段是讨论脾胃的问题,这个特点,胃多实,脾多虚这个特点,那当然也是对的。因为它是大的规律。联系到脾胃上,当然得适用。正是因为阳道实,阴道虚,阳主外,阴主内,所以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贼风虚邪是外来之邪,外来之邪所以就“阳受之”,阳在表、在外,“阳者,主外”,阴者主内嘛,所以“贼风虚邪”是外受的。所以是“阳受之”。表,在表之气受,阳明之经受。受外来之邪。

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饮食不节,生活规律失调,这些病从内生,所以就“阴受之”,外来之邪阳受之,内生之邪阴受之。它就按阴阳表里内外,这样一个观点来划分了。

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从《太阴阳明论》讲,阳受之则入足阳明胃,胃经,胃腑和胃经,总统来讲,它又说六腑,反正六腑对五脏而言,六腑为阳,所以“阳受之则入六腑”。饮食劳倦、起居不时、饮食不节,这一类的内生之病,首先伤及五脏,因为它是属阴的性质,五脏为阴。所以说,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六腑出现一些什么症状呢?则出现“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六腑为阳,六yin之邪对其他引起疾病原因来说,外邪算阳,六腑又为阳。阳道实,因此出现一些阳性的症状,六腑属阳,出现病症,表现出阳热之象这类的一些症状,所以它说有身热、发热,发热是一种阳热的症状,不时卧,这个不时卧,我们有注解,从那意义上看,不是“不时卧”,如果是“不时卧”的话,那就时不时的想卧,时不时的要睡觉,这个特点不是阳热症状,所以我们教材注解上,注解六,下一页上有,“阳道实,阴道虚”注解第六,说“不时卧”,甲乙经是“不得卧”,而且我们在写这个教材的时候也认为,应该根据《甲乙经》作“不得卧”为对。但是王冰本子原文就是这样,所以原文只能照王冰本子写。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在理解的时候,才可以参照其他本子,其他的相关书籍。或者其他《内经》的不同篇章。进行分析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发热,阳热之邪,导致了人体产生疾病出现的症状,他有“不得卧”。不得卧,就是睡不好、睡不着觉,不得安睡。能安安稳稳睡,或者说不断的想睡觉,那是阴性的症状,认为阳气不足了,那才“但欲寐”了。这个阳热之气盛是烦躁不安,所以说“不得卧”。这个临床上我们见的很多,属于阳热之类的疾病,他是很少睡觉,如果真的能够睡觉了,阳热之邪已经去了,所以我们治疗有效狂躁不安、发热的病人的话,往往,特别狂躁不安这一类,不能睡觉这一类病人的话,经常的不能是靠温补药,靠用凉药、靠用清热药,相对的还是要多一些。所以“入六腑则身热不得卧。同时还“上为喘呼”,由于热邪上扰,肺气不能正常的宣畅,所以可以喘呼,邪气在热,热邪容易上升,上为阳嘛,主外,主上,所以有喘呼。上焦之类的病证,肺气不能宣畅。

入五脏则嗔满闭塞,下为飧泄”,邪气侵入到五脏,或者阴邪侵入五脏,或者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伤及了内脏,伤及内脏之后,容易产生的“嗔满闭塞”这类的症状,嗔满就是肚子胀满,闭塞是大小便不通畅,或者是在下为飧泄,下为阴,在下为飧泄。特别是脾,脾病之后不能运化,所以为飧泄之病。飧泄我们在前面讲《阴阳应象大论》的时候就谈到了,榖与水合叫做飧泄,就是完榖不化的那种泄泻,不是糜溏、不是溏泄。而是完榖不化那个清稀,水榖相合为之飧。就是脾虚、脾气虚脾阳虚,出现完榖不化,

久为肠澼”,病程久了,还可以出现肠澼,痢疾,不爽快,既要泻还不爽快,肠澼。这是“病在阴”,“病在下”。所以病为阳,上为喘呼,病在阴,下为上为喘呼,久为肠澼,也就是阳主外,阴主内。阳在上阴在下。六腑受邪,所以可以”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就是说阳明病也是这样,阳明是六腑之一,它也要“发热不时卧”,也可以引起喘呼。喘呼,就是喘息。脾病,太阴病,入五脏则嗔满飧泄,太阴病也常见这些症状。脾虚了,脾脏受邪了,所以嗔满闭塞,或者是飧泄、肠澼。

进一步说,“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喉是喉咙的喉,主天气,呼吸之气,咽主地气,咽是饮食下咽的食管上的那段,主地气,咽和喉还不是,不相同,咽是食物下咽,喉是呼吸之气出入,喉主天气,因为自然界吸进的气,吸入到肺中是从喉而入,水榖入于肠胃之中是从咽而入。所以地气是说水谷之气,吃的饮食物要从咽咽进去,呼吸进来的自然界之气,要从喉入到肺里边,因此说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地气,水谷之气,天气,自然界之清气,

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风为阳邪,所以容易侵犯人体的阳,具体到脏腑,容易侵犯阳明,胃腑容易受到风邪,容易受阳邪,所以阳受风气;湿为阴邪,容易侵犯人体之阴,脾为阴脏,对《太阴阳明论》而言,脾为阴脏,所以湿邪容易伤脾,因此说,阳受风气,阴受湿气。这是同气相求、各从其类的缘故。这个不是一般我们所学的物理那个“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不是,还有同气相求、各从其类,叫物以类聚。这同样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一个思维方法,不都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在很多情况下,是同气相求、各从其类。换句话说,我们不是过去有句话,说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它怎么不是同性相斥了呢?所以不要把什么样的东西,都看成是绝对的。认为是绝对的想法那是不全面的想法。那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想法。当然我知道,我们从上小学上中学上高中所学的,都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但是这个所说的都是,那只是那一个方面的知识,而另外一个方面知识,同样是相当重要的,理论也是知识,还有“同气相求,各从气类”。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而且这在客观上是现实,

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这是讲的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的循行特点,足太阴脾经是从足至腹,但是从络脉上升,它还可以上行至头。怎么呢?它要和手太阴又连上了,怎么又下行循臂至指端,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我曾经在前面讲课时溏到过,同名经脉还有相关性。这个太阴虽然是讲的脾,足太阴经为主,但是它又涉及到了手太阴经,而且我也谈过,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中焦是哪?中焦就是脾胃。所以足太阴经是从足上行至腹,又联系到手太阴就,从腹上行,下行循臂至指端。这个是足太阴和手太阴的循行。这样一个特点。

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阳气,手阳明,是从手上行至头面,而下行至足。再联系到足阳明经,下行至足。这是讲的手足阳明经的问题,上一句话是讲足、手太阴经,下边这句话是讲受、足阳明经,联系起来,这样一个循行特点。也就是“更逆更从”。

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所以说阳明受病,阳经受病,有什么特点呢?上行,往上行往上行,然后就再往下行。反过来,

阴病者下行极而上”,阴有病是下行,然后也可以向上。下极必升,物极必反。这也是传统的一个认识问题的方法,否极泰来, 不也是这个思路吗?我们俗话说”乐极生悲,也是这么一个说法。它都是到一定的时候,它就要转了,从经脉上也是这样。所以“上行极而下,下行极而上”。后来又总结一句,

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前面不是讲过吗?阳受风气,阴受湿气,这又把前面这句话,又充实、强调补充说明了一下,前面只说“阳受风气”,这是说的“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上也是阳,先受之。那解释说明还可以有“后受之”,如果阳邪只伤于上,风邪只伤于上,风邪也可以伤于下。但一般的时候说,首先是伤在上,所以叫“上先受之”。同样的,“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为阴邪,容易侵犯人体的阴分,下属阴。“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下也属于阴。所以湿邪和风邪相对而言。风为阳,湿为阴,阳邪所以伤人之阳,阴邪所以伤人之阴。“同气相求,各从其类”。因此湿邪就首先伤人之阴,伤人之下部,伤人,按脏腑来说,伤人之脾,按《太阴阳明论》来讲,是先伤人之脾,因为脾就为阴。我这句话又说得语气比较重,强调的是什么呢?强调的就是各位在学习的时候,不要把问题想那么简单,说是阳邪就伤人阴,阴邪就伤人阳,就不会阳邪也伤阳,阴邪也伤阴了。老希望没有这个才好吗我们好记。这不是好记的问题,客观世界,既有阳邪伤阴,阴邪伤阳,同样也有“各从其类”的问题。阳邪也伤阳,阴邪也伤阴的问题。所以我在这地方对这句话,语气也特别加重了。希望我们在学习中医的时候,对于这一类的问题,一个很好的理解,起码你要知道避免犯片面性的错误。不然的话,你强调一个,忽略另一个观点,那你在临床上经常碰壁,或者说,病也可能治好了,但是自己也想不通为什么?最后都可能得出一个歪理,说中医的理论不适用了。就我这临床看病这点药才适用。这不得出歪理了吗?其实不是这样,我们理论上是很全面的理论。这段串讲就讲到这里。

【理论阐释】

1. 阳道实,阴道虚

阳道实,阴道虚,刚才我说了,它是讲的阴阳的基本大道理,作为阴阳的理论的基本的一个特点的慨括,阳属实,阴偏虚,我们在学中医基础的时候,大家已经学过了,说阳是兴奋的、向上的、光亮的,等等等等。动的。阴是柔弱的、不足的、向下的、阴暗的、沉静的等等等等,相对而言。那不都是“阳属实,阴属虚”吗?刚强那一类,都属于阳一类,柔弱都属于阴的一类;所以这是“阳道实,阴道虚”,虽然是在《太阴阳明论》里面讲的,但实际上,它是作为阴阳的基本特点的慨括,当然这个特点的慨括适用于太阴阳明脾胃。胃的特点,就平时就以“实”为特点,脾的特点,就以静,相对虚为特点。我们不是在《五脏别论》当中讲了吗,传化物而不藏,五脏。藏精气而不泻,藏就是阴。阴精就唯恐其受伤,所以说它虚,六腑往往出现实热之病,所以说阳特别容易实,因此我们在理论阐释当中,特别提出这个问题。说是五脏藏阴,阴精容易耗伤,六腑传化水榖,容易产生积滞,再有呢,阳道实阴道虚,刚才我说的是个基本规律,所以有些医学家注解,也从总的大道理上讲,比如说他举例来讲,说太阳属阳,永远是圆的、满的,真的日蚀是极少的时候,阳道实。月亮叫太阴,太阳就是太阳,太阴就是月亮,月亮就是常缺,满的时候少,缺的时候多。太阳属阳,月亮属阴,所以太阳常满,月亮常缺。

医学家也有的注解,说“男为阳,女为阴”,男性就应该刚强,女性相对来说,就应该温柔,全都是阴阳性质所决定的。当然不反对男性必要时候也温柔一些。女性该有女中豪杰的时候,也得女中丈夫一下。但是,毕竟从阴阳的规律上是这样。而且医学家又分析到说男子主精,精气应当盛满,不应该漏泄,滑精早泄,精气虚衰,这不行。而女子属阴,月事必须以时下,一般的人,都是每月行月经一次,说月事以时而下,那也是“阳道为实,阴道为虚”的具体的一些,前人做过一些举例。

正是因为阴阳对人体脏腑,它是相联系的,所以脏病和腑病,脏的生理和腑的生理,它就是有它的共同性。这是理论阐释的第一点。

2 不同的病因伤人的部位规律

不同的病因伤人的部位规律问题。不同的病因容易伤人不同的部位,有其规律。教材71页第一行也谈到了,不同性质的邪气,对人体部位的侵犯有一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表现为以类相同、同气相求的规律。这个规律存在,这是一个规律问题。所以病因中的六yin属阳,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属阴,脏腑中的六腑为阳,五脏属阴。经脉中的阳脉属阳,阴脉属阴,所以有“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当然,先,刚才我谈到过,“先受之”不等于永远别的不受之。对不对?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之后也可以下,也可以上;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但是病情的发展也可以影响上部,它毕竟有一个先受,后受,这样一个关系。

但是对于这句,这段话,比如说天之邪气,应该是伤人之阳,伤六腑,水谷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伤人之五脏。这样的从阴阳相应的观点来说,是对。可是同样的,邪气伤害脏腑问题,在《阴阳应象大论》我们以前好像讨论过,又有不同的说法,你看71页教材,第二个自然段,【理论阐释】上,《阴阳应象大论》上说,“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那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讨论了邪气伤人的规律。而且教材也看到,乍看上去,似乎是本篇于《太阴阳明论》说的相反,不但我们看到,前人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内经》注家们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的观点是,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你看,张琦《素问释义》,就是这个(一本橘色皮的书),后来我整理的,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叫《素问释义》。清代人张琦写的,注解的《内经。素问》。张琦在《素问释义》里,他这样注解,说“以邪气言,邪气无形故入脏”,它无形的,它就容易入脏,“水谷有形故入腑”,水谷入于六腑。以表里言,那是“以邪气言”。这是“以表里言”。腑阳主外,故贼风虚邪从外而受,脏阴主内,故饮食不节从内而受。他说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所以就有不同的说法。其实怎么样呢?“实则脏腑皆当有之”,脏也可以受风邪,受阳邪。“实则脏腑皆当有之”。“盖内外之邪,病情万变”,实在实际上病情是万变的。“非一端可尽,故广陈其义耳”。不是说就我学者一个得了,你不许再告诉我别的。再告诉我别的就不对了。不是那样,事实上是这样,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讲,阳邪是伤阳,但是阳邪也不是不伤阴。阴邪首先是容易伤阴,但阴邪也不是不伤阳。当然,对于个别而言,从你们学过中医基础,得到的印像,是“阳邪伤阴,阴邪伤阳”,好记。“阳邪伤阳,阴邪伤阴”还得是学《内经》才提出来,这么一个同气以相求的问题。对于这样的一个观点,这样一个内容,前人已经提到过这个问题,实际上都可以伤,阴邪也可以伤阴,阳邪也可以伤阳。阴邪也可以伤阳,阳邪也可以伤阴。这是客观事实。那就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的人,具体的病,具体的邪气,来具体分析这些问题。不可一概而论。所以他说“盖内外之邪,病情万变,非一端可尽”,说我就是说这一边,不许说另外一边,那你就不是讨论医学问题。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有两种分析方法,是相反相成的。在医学实践当中都存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出现另外一种情况?那是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出来的,千万不要片面,千万不要只掌握住一条,而排斥另外一个方面。

【临证指要】

1. 阳道实,阴道虚

还是讲的“阳道实,阴道虚”,阳道实,阴道虚揭示了五脏六腑的病理、病证规律,教材上讲,是辨证所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而且从临床上来看,“五脏多虚,六腑多实证”。在治疗上,治疗五脏之病,多偏用补法,六腑之病多偏于用通法、泻法。这是不错的。总体来看,是有这样的规律。本篇是讲的太阴阳明,联系到太阴阳明问题,阳明病多实证,治疗多用泻法。就联系《伤寒论》而言,阳明经证,大热、大汗、大渴、脉洪www.lindalemus.com/yishi/大,所谓经证我们用的是白虎汤。清泻阳明,泻热。石膏知母那不大泻阳明之热吗?但是当然用点甘草粳米,那叫调补脾胃之气,不要伤胃。不管治什么病也不能伤胃气,阳明腑证,腹胀,大便不通,大便秘结,甚至于神昏谵语,舌苔黄燥,所谓腹满燥实,痞满燥实坚,痞满,堵得慌,摸摸也是满的。大便燥了,而且坚,不能通畅,痞满燥实坚出现了,跟那个四大,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不一样了。这个,同样是阳明病,阳明腑证,就应该用承气类,大承气汤、承气汤、承气类。那也是通下,也是用泻法。所以《伤寒论》阳明病,那就是用泻,总体来说是属于泻。它病属实了,“阳道实”嘛!阴道虚,太阴之病,那就是属于虚证,所以治疗起来就用温法,比如理中汤,那就是温法,这是从太阴阳明,一脏一腑,腑病多实,脏病多虚,来考虑。

同时,就是一般的杂病,不是《伤寒论》的急性热病,阳明经证、阳明腑证那急性热病,就是从一般杂病而言,中焦之病,也就是脾胃之病,中焦之病,实证那就是要泻阳明,虚证,就要补太阴。中焦之病,我可说的是中焦之病,中焦就包括脾胃了,脾胃之病,实证就得泻阳明,虚证就应该补太阴,补脾,才对。因为什么呢?“实责之阳明,虚责之太阴”。换句话说,胃有没有虚证?阳明也有虚寒证,胃虚寒证吃什么药?一般的来说,很典型的方子还是理中汤。治疗胃虚寒。刚才我说了,理中汤它是补脾的,理中汤主理中乡,甘草人参白术,这都是温补脾气的药。治什么?治胃虚寒。为什么?虚证,虚了就得,刚才我说了嘛,中焦之病虚,就治脾;当然脾虚治脾也对。胃虚也得治脾。因为中焦之病,就是这个特点。我们举太阴阳明来讲,胃病是热证,没问题,要泻胃,胃病是虚证,补了,可就不是说补胃,那是补脾。相反的,脾虚当然是不脾,脾实呢?脾实看来是应该泻脾,最常用的,比如说脾实、脾热吧,最常用的是泻黄散。"泻黄散内用防风,石膏栀子藿香”。你看,特别这两个清凉清热的药,石膏和栀子,这两药,主要的是泻胃热。刚才我们说了,白虎汤第一味药就是生石膏。是泻胃,也就是说,脾热,太阴热,泻也要泻胃。所以说中焦之病,实证就泻阳明,尽管是有脾实,有脾实邪也泻阳明了,刚才我说泻黄散,那不很典型了吗?当然泻黄散那个藿香,那个藿香是香的,取其香气入脾,上次讲课,我们谈到,“五气如鼻,藏于心肺”。五气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到过,臊、焦、香、腥、腐那五气。香气入脾的。泻黄散内藿香是入脾经的。但是主要泻热的还是石膏、栀子。因此,伤寒学派的注家早就提出来说是“实责之阳明,虚责之太阴”。也可以讲,或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个“则”,意思是相同的。中焦之病,包括脾胃,从经脉说,包括阳明和太阴,有病的话,那是实证的时候,就取之阳明,就取泻阳明,虚证的话,你要治要补太阴,要治太阴,从脾治。我刚才特别提到了,尽管是胃有虚,那补还是用的补脾的药。是不是补胃呢?温胃,是温胃。但是最常用的还是要补脾。脾有热是不是脾实?是脾实。但是所用的药还是要从阳明,清泻阳明入手的。叫做泻黄散散泻脾热,但是实质上石膏、栀子,那是清胃热为主的药。我们要不就查查中药的著作,所以呢,“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个是临床上很有指导意义的。

再有,这当然是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就有人发表了,实验研究结果,说是治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用什么方子呢?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用小建中汤治胃病。当然胃溃疡,十二球部溃疡,倒不见得是我们所说的太阴病,还是阳明病,但是如果说这胃病,就胃溃疡,理解为是胃病的话,可是用的小建中汤,小建中汤用饴糖,那主要药还是在温脾,补脾的。当然,我们现在知道临床上治疗胃溃疡,那当初我说的是实验研究的结果。临床上也使用过,我记得我在年轻的时候,一开始看病,六十年代初,也用这个治胃溃疡。有一部分是有效的。当然也有相当多的是应该使用别的方法。使用泻心汤类。也是很常用的。但是就是说,理中汤、建中汤,小建中汤这些药,是治胃虚寒的,但是实际上这些药是补脾的。我只是举例说明这样一个问题。

2. 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这个问题,好像我刚才已经反复的强调过了。也就是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容易伤害人的上部,容易伤害人的头部。湿为阴邪,湿性重浊,容易伤害人体的下部,人体的下肢。当然是我们教材上,临证指要也提到了,在临床上头部的头痛、头晕,以及肢体的瘙痒浮肿这多属风邪。足部的肿痛,重痛,肿胀等等,这些多属湿邪所致,当然,湿邪导致了之后,它首先伤于下,影响到人体脏腑之气的时候,也可以使得清阳不升,才有一个“首如裹”的症状。由于清阳不升了,所以后来也可以出现头晕、头重、首如裹,头,首就是头,这是你们熟悉的,头好像用布包裹一样,沉闷沉闷的。那也是上也伤了。但是反复强调的就是“风伤于上,湿伤于下”,这是要反复强调。免得只知道“风为阳邪,就伤人阴气,湿为阴邪,就伤人阳气”,免得只知道那一点,所以我们在这一篇,反复强调的是,阳邪伤阳,阴邪伤阴,这样一个特点。

这一段就讲到这,下一段,教材71页,最后的这一行,这段原文,我可以给它列个题目,是论脾病,脾胃有病,“论脾病四肢不用”的道理。四肢不能运用。

[完/48:10]


相关文章
 不懂古文,从读序开始。
 帮忙看看这个药方。。。。。
 女儿发烧.球诊断是什么病,用什么药,
 急性糜烂性胃炎
 竹叶石膏汤(《医学传灯》卷下)
 清庚丸(《医林纂要》卷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