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是闭塞不通。痹证,或称痹痛,为外邪侵袭于肢体、经络、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痛、肿、重着或麻木的一种疾患。
痹证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临床主症。
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是引起痹证的主要原因,主要病机是外邪留注经络关节,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中国卫生人才网
风寒湿杂至导致风寒湿痹,其中风偏胜者为行痹,特点是关节游走疼痛;寒湿偏胜者为痛痹,特点是疼痛固定、剧烈;湿偏胜者为着痹,特点是肌肤麻木,肢体关节重着。风湿热合邪则形成热痹,特点是关节灼热红肿,发热,脉数。
治疗上各种痹证均应配合舒筋通络的药物。
痹证日久,常出现痰瘀阻络,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等病变,治疗时应扶正袪邪,标本兼顾。
痹证与痿证鉴别简表(p632)
痹证 | 痿证 | |
---|---|---|
发病部位 | 四肢均易罹患 | 大多病于下肢 |
肢体疼痛 | 为痹证主要临床表现 | 一般不痛 |
肢体活动情况 | 活动正常或有屈伸不利 | 痿弱不用是痿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
肌肉瘦削 | 一般无 | 大多有 |
痹证辨证论治简表(p637)
分类 | 症状 | 病机 | 治法 | 主方 | ||
---|---|---|---|---|---|---|
主症 | 兼症 | |||||
行痹 | 关节 肌肉 疼痛 | 游走疼痛,时而上肢,时而下肢,胎白脉浮 | 风寒 湿邪 留注 经络 关节 | 风邪偏胜 | 祛风通络 散寒除湿 | 防风汤 |
痛痹 | 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痛减,苔白,脉浮紧 | 寒邪偏胜 | 温经散寒 祛风除湿 | 乌头汤 | ||
着痹 | 肌肤麻木,肢体关节重着,苔白腻,脉濡缓 | 湿邪偏胜 | 除湿通络 祛风散寒 | 薏苡仁汤 | ||
热痹 | 关节灼热红肿,发热,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 风湿热邪,留注经络关节,热邪偏胜 | 清热通络 祛风除湿 | 白虎桂枝汤 宣痹汤 | ||
久 痹 | 痰瘀 阻络 | 久痹不愈,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舌有瘀点瘀斑,苔腻,脉涩 | 邪留不去 血脉瘀阻 痰浊凝聚 | 化痰祛瘀 搜风通络 | 桃红饮,身痛逐瘀汤 | |
气血 亏虚 | 久痹不愈,肢体倦怠,腰脊冷痛,舌淡,苔白、脉细 | 邪留不去 气血亏虚 肝肾不足 | 祛风除湿散寒,补益气血肝肾 | 独活寄生汤 |
重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