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中医古书内经教程:素问三部九候论篇
来源:素问三部九候论篇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素问三部九候论篇(20)

三部九候的部位及其所候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立,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案闻其方。歧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歧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帝曰:何谓三部?歧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歧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中国卫生人才网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 歧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三部九候诊脉法及其临床意义

帝曰:以候奈何?歧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帝曰:决死生奈何?歧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歧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 独疾者病, 独迟者病, 独热者病, 独寒者病, 独陷下者病。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以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

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府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藏脉见者,胜死。足太阳(脾)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帝曰:冬阴夏阳奈何?歧伯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噪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www.lindalemus.com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

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

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

论刺法

帝曰:其可治者奈何?歧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已见通之。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 

相关文章
 擒虎散(《御药院方》卷八。)
 中医儿科学 哮喘 上课笔记
 全国名老中医经验 视频
 杭州老中医的“乘车按摩指法”火了
 湿阻肠道证
 手心足心出现蜕皮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