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次课的最后谈到了少阴咽痛证,少阴咽痛证的第一个证候是猪肤汤证,这个证候的基本成因和病机是由于一个慢性的下利,下利日久真阴耗伤,虚火循经上扰,因此出现了胸满,心烦,咽痛,用猪肤汤“清浮热,润喉咙”,治疗咽喉疼痛。
咽痛证的第二个证候是:“甘草汤证”和“桔梗汤证”。在《伤寒论》中用甘草,其他方剂中用的都是炙甘草,而只有甘草汤和桔梗汤用的是生甘草。生甘草有清解阴经毒热的功效,从其他书中来看,凡是“毒热聚于阴经”的,差不多都会用到生甘草。比方说:会阴部的脓肿,会阴部是诸多阴经所过的部位,这个部位的脓肿,中医把它叫做“海底发”,用一味生甘草浓缩、熬膏,叫“国老膏”,用“国老膏”治疗“海底发”,就是取一味生甘草,“清解阴经毒热”的功效。又比方说,有人用李东垣的升阳散火汤,来治疗牙髓炎,中医把牙髓炎叫作“骨槽风”,升阳散火汤里头是生甘草和炙甘草都在用,他用炙甘草来“调和诸药,保护中焦”,他用生甘草来“清解阴分的毒热,阴经的毒热”。所以《伤寒论》中的甘草汤,用一味生甘草来清解少阴阴经中的毒热,如果用生甘草,咽痛没有缓解的话,再加桔梗来开喉痹,止咽痛。
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张仲景治疗咽痛还用什么方子,312 条,苦酒汤,“苦酒汤证”“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这是一个咽喉有溃疡,有溃烂,所以他才说“咽中伤,生疮”,有溃疡,有溃烂;而且又出现了不能语言,“声不出”,所以这是咽和喉都出现了病变,都出现了问题,只有声带受到影响,他才会出现不能语言,“声不出”,它的病机是什么,我们以药测证。苦酒汤用了米醋,用了半夏,用了鸡子白,所以它有清热涤痰,敛疮消肿的作用,因此我们以药测证,它是一个“痰热闭阻少阴经脉”的证候,鸡子白有清热的作用,半夏有化痰的作用,苦酒也有清热的作用,那就是“痰热闭阻少阴经脉”而造成的,“咽中伤,生疮”造成了咽喉疼痛。苦酒汤这张方子,在服用方法上非常特殊。“半夏,洗”你看他那个时候用的是生半夏,要洗一洗,要洗多次,“破如枣核,十四枚”,这个枣核是指的那个硬核呢?还是指的枣仁?我想是指的那个小小的枣仁,否则的话那个蛋壳是装不下的,“鸡子一枚”,就是鸡蛋一枚,把蛋黄去掉,蛋黄不是在黄连阿胶汤中用了么?“内上苦酒”,苦酒就是米醋,再放上米醋,“着鸡子壳中”,你看这个鸡蛋壳,作为一个容器,里面放着蛋清,又放上一些半夏的细粒儿,再放上一点米醋,“上二味,内半夏苦酒中”,就是把半夏和苦酒放到鸡蛋壳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为什么要放到刀环上啊?你手拿着放到火上烧那个鸡蛋壳,不是太烫吗,古人那个大刀刀柄上有一个铁环,把鸡蛋壳放到铁环上,支在火上,“令三沸”,开上三开,“去滓”,把半夏去掉,“少少含咽之”,少少就是慢慢,慢慢含在嘴里头,“不差,更作三剂”。
半夏这个药,能不能这样吃?我觉着存在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它对咽喉的粘膜、舌头的粘膜、口腔的粘膜有刺激作用,吃完了整个口腔舌头都麻了,所以今天这个方子我没有看到有人临床报导使用。但是用蛋清来治疗咽痛,这是过去的梨园传统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旧社会的时候,戏剧演员咽喉疼痛,就是喝一些鸡蛋清。我小学一个同学,她小学毕业就去唱戏去了,以后还成了名角儿,四五十岁的时候她的嗓子还是那么好,我就问她,你用什么方法保护嗓子?她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是喝蛋清,我说现在这鸡蛋污染得这么厉害,你还敢喝么?
她说现在不喝了,我说那你喝什么呢?她说我什么饮料都不喝,只喝白开水,所以过去的蛋清利咽喉止疼痛应当说是有效的。好,这个方子我们就讲这么多。
最后一个方子,313 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这个方子用了半夏是化痰的,用了桂枝是散风寒的,用了甘草,还是炙甘草,是调和这两味药的,保护中气的。因此应当说这是一个“风寒引动痰涎”,外有风寒,内有痰涎,风寒引动痰涎,客于咽喉的,或者说是“客于少阴经脉”的证候,风寒引动痰涎,客于少阴经脉而造成的咽痛。所以才用了散寒的、通阳的、涤痰的这些药物。
这个方子,“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分别捣,捣碎了以后,和在一起,“白饮和,服方寸匕”,用白米汤来调服这个药散,便于吞咽,“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含咽之。”这又是煮好了的汤剂,慢慢的含咽的一种方法。我们说,现在治疗咽喉病有含剂,实际上,含剂,从猪肤汤开始就有了,在汉代就有了。“半夏有毒,不当散服。”不知道这是谁加的注解,所以半夏做散剂吃,对口腔粘膜有刺激作用,所以不应当作散。这个方子只有个别人报导,用于风寒外感引起的咽痛,我没有用过,所以后面两个方子只是供大家参考。少阴病篇的主要内容就谈完了。
我们仔细回忆一下,少阴病的内容还是比较整齐的。首先我们说,“少阴脏证”主要是寒化和热化两大类。寒化证,“阳衰阴盛证,阴盛格阳证,阴盛戴阳证,阳虚身痛证,阳虚水泛证”,这都是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见得到,而且这几个方子在临床上都是经常用得到的。至于那个“胃寒剧吐”,所出现的吐利,四肢厥冷和烦躁欲死的“吴茱萸汤证”,充其量它是一个少阴的类证,因为它的病本身是胃寒导致的剧烈呕吐,至于“肾气虚,关门不固,下利滑托,脾阳虚,脾气虚,不能摄血”所导致的大便脓血,又伴有腹痛,又伴有小便不利的“桃花汤证”,也不应当是一个典型的少阴病,尽管它涉及到“肾气虚,关门不固”,可是在治疗的时候,还只是温中阳,只不过它用了固涩止脱的这种药物,在《伤寒论》中,作为一个涩法,它是一个代表方。我们在介绍太阳病篇,谈到的赤石脂余粮汤,在《伤寒论》中,有收敛固脱涩肠的作用,来治疗大便滑脱的这种方剂,就有两个,一个是赤石脂余粮汤,一个是桃花汤,这是我们应当知道的。
至于少阴的热化证,那就是“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黄连阿胶汤证”;还有“阴虚火旺,水热互结”的“猪苓汤证”。“猪苓汤证”有心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证”有心烦不得卧,“栀子豉汤”适应症有心中烦,心烦不得眠,所以这三个方证在“心烦不得眠”上,容易相混淆,应当注意鉴别。“栀子豉汤证”的心烦不得眠,是只有火,没有水;“猪苓汤证”的心烦不得眠,是既有水又有火;“黄连阿胶汤证”的心烦不得眠,有火又有阴虚,这是不一样的。 以上讲的少阴寒化、热化,是少阴病的主要证候。
在上次课讲到了“少阴病的兼证”,“太少两感”,我们刚刚复习过,可以说记忆犹新,“少阴急下证”是因为阳明燥热,或者是少阳燥热,应当说提少阳燥热的这句话的别的书上没有,我的这个想法对不对,仅供大家参考。阳明燥热或者少阳燥热,下伤肝肾之阴,这种亡阴失水的少阴病,你怎么去治疗?在张仲景的时代采取了急下阳明,来救少阴的方法,我们今天可以采取攻补兼施的方法。一边滋水,一边泄热,像后世的增液承气汤就是这个样子。
“少阴阳郁证”临床很多见,四逆散用的也很多,在《伤寒论》中用四逆来命名的方子,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茯苓四逆汤,四逆散,我们将在厥阴病篇,谈到一个当归四逆汤。这五个用“四逆”来命名的方子,在药物组成上,有的有关系,有的没有关系。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在药物组成上是一样的,都是附子、干姜、甘草,只不过通脉四逆汤中的干姜和附子的用量要比四逆汤中的干姜和附子的用量要大。茯苓四逆汤是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加了两个药,哪两个药?茯苓和人参,这三个方子在药物组成上有关联。四逆散和四逆汤在药物组成上毫无关联,它用的是枳、甘、柴、芍,疏肝和脾解郁。当归四逆汤我们后面的厥阴病篇会提到。它的药物组成是桂枝汤的加减,和四逆汤毫无关系。
随后我们谈到了少阴的“伤津证”,“动血证”,还有少阴病的“热移膀胱证”,这都不是主要的。最后谈到了“少阴咽痛证”,因为少阴经脉循喉咙挟舌本,所以当邪气侵袭少阴经脉的时候,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咽痛,分别用四个方子来治疗,其中有的方子常用,有的方子不常用。这样少阴病篇的内容就谈完了。
下面谈“厥阴病篇”的内容。厥阴病的病变部位自然涉及到肝与心包,因为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它也涉及到了肝经。
但是在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这个题目下,他附了一句话,“厥利呕哕附”。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在厥阴病篇附入一部分关于杂病的“厥证、下利证、呕吐证、哕逆证”等这样一部分内容,附入到厥阴病篇,所以厥阴病篇56 条。如果我们去读《伤寒论》会发现直接谈厥阴病这三个字的,也就是那么4条,剩下的那些证候,“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寒热错杂,虚实兼见”,似乎有的根本和厥阴病沾不着边,这是怎么回事?就是因为,不知道是王叔和还是后人在整理《伤寒论》时,把“厥利呕哕”另外一篇的内容,附于厥阴病篇,这就使厥阴病篇的内容看起来错综复杂,甚至路渊雷就曾经说过一句话,说厥阴病篇,错综复杂,竟为“千古疑案”,说厥阴病篇问题太多了,竟为“千古疑案,无可研索”,没办法研究。
应当说,厥阴病篇先天不足,虽然我们这里谈到他的病变部位,提到了肝和心包,提到了肝经,实际上它后面附的“厥利呕哕”的这些证候,有的根本和厥阴肝、厥阴心包没有关系。
厥阴病的成因:外邪直接侵犯厥阴经脏,这是它的成因之一;成因之二,邪由它经传来,哪一经的邪气可以传厥阴?太阳之邪可以传厥阴,少阴之邪可以传厥阴。
至于厥阴的生理,我想我们就简单的知道, “厥阴肝经从足走腹到胸”,然后“上巅顶和督脉相交”,而肝经是络胆属肝,沟通了肝胆的表里关系。至于厥阴肝脏,“藏血,主疏泄,寄相火”,知道这三个要点就行了。心包呢,也“内藏相火”。
下面我们谈谈厥阴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第一种情况,“邪由少阴传来”。大家想一想,由少阴发展到厥阴,那是在心肾真阳衰萎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出现了“厥阴肝和心包的相火衰竭”。这不等于五脏六腑的真阳都耗竭了么?
这个证候在厥阴病篇把它叫做什么?把它叫做“脏厥”,所谓“脏厥”就是内脏,五脏六腑,内脏真阳相火都是衰竭而造成的厥冷,不仅手足厥冷,而且全身皮肤都发凉了,这个证候它的预后会好吗?预后不好。预后不良,人的生机就要衰竭,心肾真阳虚衰,厥阴肝和心包的相火衰竭,生机泯灭,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外寒伤厥阴之经”。我们这里所说得经,不仅仅是指经脉,实际上是指表浅,是在血虚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血虚经寒”。为什么说是在厥阴?因为它有血虚的表现,肝不是藏血吗?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血虚经寒证”,他的临床表现就是“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如果“手足厥寒,脉微欲绝”的话,那是“少阴病”,那是“少阴真阳衰微,四末失温”。现在是“手足厥寒”,就手脚发凉,“脉细欲绝”,细者小也,它主血虚,那是肝血不足,“四末失温”,又受寒邪的侵袭,治疗用什么呢?当归四逆汤。
如果“外寒伤厥阴之脏”,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干呕,吐涎沫,头疼”,当然这个头疼是“肝寒循经上扰巅顶”,和经脉也有关系,治疗用什么方子?吴茱萸汤。“暖肝胃,降浊阴”。大家可能想到一个问题,前面多次提到,“老怕伤寒少怕劳,伤寒专死下虚人”,“少阴直中,病情沉重”。说过吧,可是现在谈到了厥阴了,你看厥阴的传经之邪,由“少阴传来”的这种厥阴病,哎呀,预后不良。而“外寒直接侵犯”厥阴经的,那没问题啊,就是手脚发汗,脉细。“外寒直接侵犯”厥阴脏的,也不就是“干呕,吐涎沫,头疼”,用吴茱萸汤就可以了吗。所以“厥阴直中病不重”,因为他“心肾真阳没有衰”,尤其是“外寒直接侵犯”厥阴脏的,它心肾真阳并没有衰,人体的生机没有泯灭,只不过是寒邪郁遏了厥阴的相火,肝寒,所以我们也不能笼统地说是,三阴直中,病情都沉重,沉重的是指的少阴病。当然好多人也没有这么直说了,我这个直说厥阴直中病不重,没有人这么说,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医学三基,它就是不重。
如果是“经脏两寒”呢?既有血虚经寒,又有厥阴脏寒,这个时候怎么办?我问大家,我们《伤寒论》快学完了,“合方治疑难”,经寒用当归四逆汤,脏寒用吴茱萸汤,干脆把这两个方子合起来就是了嘛。那就是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
以上这两个证候,都是厥阴的寒证,由少阴传来的寒证预后不良,厥阴经脏直接感寒的寒证,治疗之后完全可以恢复。
第三种情况,“寒邪郁遏厥阴相火”。这个“寒盛伤阳”的证候在“太阴病”里头有,在“少阴病”里头有,你看少阴病“脉阴阳俱紧,咽痛吐利”,那个不就是“寒盛伤阳”吗。在“厥阴”也有,“寒邪郁遏厥阴相火”,“相火郁极乃发”,这就出现了阳气的恢复,相火爆发,阳气来复,这就使病症发生了转折,出现什么情况了呢?
第一种情况,“阳复阴退,自愈”。过去当讲到厥阴病有自愈证的时候,有的同学就说了,那我们看到一个外感病就不用治,由太阳传到阳明,由阳明传到少阳,由少阳传到太阴,由太阴传到少阴,最后传到厥阴,阳气来复自愈了,实际上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啊?我们这里所说的自愈证,不是由少阴传到厥阴的厥阴病,而是“外寒郁遏”厥阴相火,在人体心肾阴阳不衰的基础上,只不过是厥阴相火它也不衰,它被寒邪所郁遏,人体的正气是要抗邪的,所以阳气恢复,相火爆发,阳气来复,祛邪外出,可以有自愈。这种 “厥阴被郁遏的相火”,有人也把它叫做“雷火”。我上学的时候是刘渡舟老师给我讲《伤寒论》,讲了一大部分,他讲到厥阴的时候,他说,满天乌云,一派阴气,在乌云中孕育着雷电之火,然后一打雷,相火爆发,阳气来复,云开雾散,天空晴朗,病自愈了,它用这个自然现像来比喻。所以一派阴证怎么阳气来复啊?是在真阳不衰的基础上,可以有这种情况,可是人体的生理活动,或者机能活动常常有一种惯性。
第二种情况,“阳复太过”。这个阳气来复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准了,它还继续沿着这个轨迹走,就表现了阳复太过的临床表现,阳复太过,“阳有余便是火”啊!结果就导致了“热证,阳热上伤阳络”,这就可能出现“汗出,喉痹,热迫津液外越”,就出现了汗出,“阳招生简章热闭塞咽喉”就出现了咽喉疼痛,吞咽呼吸不畅,“闭”就是疼痛而不畅的意思,“阳热下伤阴络”,这就可能出现了便脓血。这里所说的阳络和阴络,是伤寒注家习惯的一种说法,上部的经络就叫阳络,下部的经络就叫阴络。如果这种阳热上伤阳络,出现汗出、喉痹的,它就不会出现便脓血,如果出现便脓血的,那是阳热往下走了,它就不会出现汗出喉痹,《伤寒论》的原文就有这种话。还有“阳热泛溢肌肤”,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发痈脓”,全身多处出现了皮肤感染性的化脓性的病灶,头上长疮,脚下流脓。这是阳复太过,阳热泛溢肌肤所造成的。
阳复太过,还可以导致“发热不止”,和“热不罢”。怎么由寒证变成阳热证的?就是“寒极,物极必反”,就意味着要衰退,阳郁到极点,意味着阳气要爆发,阳气要恢复,就是这样“由阴转阳”的。
第三种情况,如果“阳气时进时退”,人体的阳气恢复的机能,有时候没有力量那么持续的发展,过几天阳气恢复占优势,过几天阳气又衰退了,阴寒邪气又占优势,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厥热胜复”。有几天是手足厥冷,下利,阴寒证;又有几天是发热,手足也不凉了,下利也停止了;又有几天下利厥冷;再有几天持续发热,这叫“厥热胜负证”。
有时候这个阳气的恢复,它不是整体的,而是局部的,“局部阳复太过”,那就出现了热证,而“阴寒未尽退却”,下部的阴寒并没有退干净。你看在一个人身上就出现了“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这么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证候,都是因为厥阴相火,被阴寒邪气所郁以后,相火爆发,阳气来复所诱发的。大家看,厥阴病是不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或死或活,或热或寒,或寒热错杂,或厥热进退。所以路渊雷说:“厥阴病篇竟是千古疑案。”除此之外,在厥阴病篇,涉及到许多“厥证”。
刚才说了,在今天所看到的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的“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有“厥利呕哕附”这样一句话,因此我们知道这个厥证,它不一定全是厥阴病,它是“厥利呕哕病脉证并治”的内容,附到厥阴病篇里了,但是我们也把它当作厥阴病篇的一个内容来讨论。厥阴病篇涉及到的厥证,有“蛔厥”,有“脏厥”,脏厥这个词刚才谈到了;有“寒厥”,讲少阴病手足厥冷,下利清谷时讲的就是寒厥;有“热厥”,太阳病篇所讲的“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就是讲的一个热厥,“热邪内闭,热邪内郁,使阳气不能外达”,那讲的就是热厥;还有“水饮致厥”,有“痰阻胸阳致厥”,有“血虚寒厥”,就是刚才所说的当归四逆汤证,它也属于厥证之一,如果把少阴病篇谈到的四逆散证也结合起来学,那不就是“气郁作厥”吗?因此这些厥证的病机,这些厥证的治疗,在厥阴病篇来说,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内容。
除此之外,厥阴病篇还有“呕哕下利”的证候.厥阴的厥是什么意思?厥者,尽也,极也。它意味着阴寒盛到了极点,或者意味着阳气衰到了极点,物极必反,这是个自然现像,黎明最黑暗的时候,就意味着黎明即将到来,中午最热的时候就意味着太阳要偏西了,那么天气就要变得凉爽了,所以阴寒极盛的时候,就意味着阳气要恢复,阴寒要退却,你看,寒邪郁遏厥阴相火嘛,因此厥阴病就表现了一种什么情况呢?“两极转化”。这个思想,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了,或寒或热,或死或活,或厥热进退,或寒热错杂,这不就是两极转化的特征吗。因此厥阴病篇就常常有这种两极转化的特征。
所以厥阴病所附入的“呕哕下利”:
“呕证”有寒有热,有虚有实;
“哕证”有寒有热,有虚有实;
“下利”的证候也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应当说这就是厥阴病篇的大体的内容。
我们说,“太阳病”,主要证候是表证,在治法上是汗法,我们学太阳病的时候,要重点学汗法的应用,学麻黄汤的发汗散寒,兼宣肺平喘;学桂枝汤的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学小青龙汤的发汗散寒,兼以化饮定喘,温化水饮以平喘;学大青龙汤的发汗散寒,兼以清热除烦;学葛根汤的发汗散寒,兼以疏通经脉,学汗法。
“阳明病”,主要是里热里实证,在治法上,它是清法和下法,我们学阳明病篇的时候,就要学清法的应用,下法的应用。清法,上焦的热怎么清?清宣。中焦的热怎么清?辛寒折热。
下焦的热怎么办?清利,利小便,给邪气以出路。下法,有泻热法,有通便法,有泻热通便并重法,有润下法,有导下法,有泻热逐淤法,这是学阳明病的下法。
对于“少阳病”来说,它是少阳经腑受邪,半表半里枢机不利的证候。我们学少阳病的治法,重点在学和解法。在和解的基础上,兼以解表,在和解的基础上,兼以清里,和解的基础上,兼以补脾,和解的基础上,兼以宁神。
“太阴病”重点是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内盛,升降紊乱的证候,我们学太阴病,重点学温补法,也就是《伤寒论》第277 条所说的“自利不渴者,属太阳,以其脏又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用四逆辈来温中补虚。
对于“少阴病”来说,有寒化,有热化,对于寒化证,我们就以扶阳气为主。对热化证,我们或者滋阴清火,或者滋阴、利尿、清热。
因此,前五经病在治疗上都有它的特色,可是到了“厥阴病”,什么是它的治疗特色?在治法上没有。或寒或热,或死或活,或寒热错杂,或厥热进退,而这个寒是真寒,热是真热,所以要看厥阴病的治法的话,那就是寒者热之,热着寒之,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兼治,常常是随证施治,并无定法,这就是厥阴病篇的治法,随证施治,并无定法。所以厥阴病篇虽然错综复杂,那我们把握了随证施治,并无定法,那就可以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囤,立于不败之地。厥阴病的大概情况我们就介绍这么多。
问题在于“太阳病”(主要)是表证,所以我们可以用“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作为它的提纲;“阳明病”是以里实证为主,我们可以用“胃家实”来作它的提纲;“少阳病”是胆热气郁的证候,我们可以用“口苦,咽干,目眩”来作它的提纲;“太阴病”是脏虚寒证,脾阳虚,脾气虚,脏虚寒证为主,我们就可以用“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作它的提纲;至于“少阴病”,以心肾阴阳虚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微的证候,我们就可以以“脉微细,但欲寐”作它的提纲;那么“厥阴病”篇,用什么条文作为它的提纲?用寒证的条文行么?要是你们写《伤寒论》用寒证的条文行不行?它代表不了厥阴病的特点。用热证的条文行不行?行吗?也不行,那怎么才行啊?怎么才能够代表厥阴病这种两极转化,错综复杂的特点呢?只有用一个寒热错杂证的条文,才能够代表厥阴病错综复杂,两极转化的临床特点。那么厥阴病的提纲到底是什么内容,我们下次课再讲。
今天的课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本课的板书: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