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次主要讨论了伤寒兼证的三个方证,葛根汤的适应症,大青龙汤的适应症,小青龙汤的适应症。
葛根汤的适应症,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我们《伤寒论》讲义上没有仔细描述过的,就是那个阳明经脉受邪的,阳明经表症。我们引用《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决》中的一段歌诀,“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这个证候是葛根汤的适应症之一。
葛根汤的适应症之二,那么就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这是讲的寒邪在太阳经脉,所以用葛根汤发热散寒,疏通经脉,这是葛根汤的第二个适应症。可见葛根汤这个方子,即可以治疗阳明经表受邪,也可以治疗太阳经表受邪,太阳经气不利,因此它就也完全可以治疗太阳和阳明合病。
太阳和阳明合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葛根汤治疗呢?那就是太阳和阳明合病,必自下利。在《伤寒论》中,关于太阳和阳明合病,有兼见喘而汗出的,有兼见下利的。兼见喘而汗出的,我们用麻黄汤来治疗,因为麻黄汤本身就有宣肺平喘的作用。如果太阳和阳明合病,兼自下利的,我们用葛根汤来治疗。一方面因为下利是中焦里气升降失调的表现,中焦里气升降失调,提示了阳明的阳气抗邪于表,而不能布傅于里的这个症状比较突出,所以我们用葛根汤解阳明经表之邪为主。另一方面,葛根这个药,又有升阳止泻的作用。所以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的,我们当然要选用葛根汤了。当然,太阳与阳明合病,正气抗邪于表,不能布傅于里,出现胃气上逆,不下利而呕吐的,那我们就在葛根汤里头加半夏,来和胃降逆止呕,这就是葛根加半夏汤。
以上是葛根汤的适应症,就是这三个方面,其中第一种情况,阳明经表受邪,是根据后世医家的研究给它补充的。
关于大青龙汤的适应症,讲得很清楚,就是寒邪闭表,阳郁化热,不汗出而烦燥,这是第38条的内容。至于第39条,我讲的是湿邪郁表,阳郁化热,郁热挠心。但是这两种证候,无论是寒邪郁表也罢、还是湿邪郁表也罢,都有阳郁化热,郁热挠心的心烦,在外面都有不汗出而烦燥,都有不汗出这个症状,这是大家应当需要注意的。
大青龙汤是《伤寒论》中发汗力量最强的一张方子。要用大青龙汤,它一定要有表症,没有表症,不能够用大青龙汤。所以在大青龙汤适应症的第38条,第39条,都提到了和少阴病相鉴别,为什么?因为少阴病本身当真阳衰弱的时候,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的时候,它可以有肢体燥动不宁的燥烦。而大青龙汤的适应症,它是烦燥。烦燥和躁烦在临床上有时候症状容易混淆。所以你千万不要把一个真阳衰微躁烦症误认为是阳郁化热的烦躁症。如果误用大青龙汤,后果将是不甚设想的。当然,对大青龙汤适应症的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也有人把它解释成在表的寒邪有一种化热的倾向,所以身就由身痛而变成了身重,身重是热邪壅塞气机的表现。但是这种在表的寒邪有化热的倾向,变成了由身痛而变成了身重,但是邪气仍然在表闭郁,所以仍然是无汗的。讲义还有许多医家就是这么解释的,这个观点也是提供大家参考。
小青龙汤的适应证,大家也非常熟悉,它是治疗寒邪闭表、里有水饮、外寒饮入内阴,内外合邪,水寒射肺而见到的咳喘。这种咳喘,我们上次课也谈到了,以咳出大量的白色泡沫痰为特征,这才提示了是个水寒内盛,水饮犯肺,由于水饮之邪内盛,水饮之邪又是变动不拘的,所以他常常可以随着三焦气机的升降出入而随处为患,因此小青龙汤的适应证有许多或见的症状,就是有的人可以见到这样的症状,有的人可以见到那样的症状,像或渴,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这都属于水邪浸自不同的部位所造成的或见症。
这个小青龙汤以温化水饮为主;大青龙汤以解表发汗为主。大青龙汤用到了石膏,小青龙汤在临床上应用的时候,如果寒邪闭表,水饮内阻,阳气郁扼,兼有心烦的话,也可以在小青龙汤中加石膏,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这张方子,桂枝、麻黄、细辛,我上次说过还有干姜等等并用,辛温燥烈有余,尽管它用了五味子,用了芍药这些养营,这些保护阴液的药物,但是毕竟辛温燥烈有余,所以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对于水寒射肺的,咳喘急性发作,用上三付五付,咳喘急性发作缓解了,就不要继续用了。因为这些辛温燥烈的药,有伤阴动血的弊病。其中的细辛,我上次说,细辛作散剂不过钱,也见于《本草纲目》,也用宋朝人的《本草书》,那是作为散剂不过钱,因为如果量太大的话,可以引起一些中毒的反应。所以在临床上,必要时,细辛也可以适当的用量大一些,10克20克,你看临床报导,有用10克的,20克的,也有用30克的等等,治疗寒饮射肺的咳喘,还有人治疗心阳不足,心动过缓,西医诊断为病毒综合症的,这些都有报导。但是我应当补充强调的一点是,细辛含有黄樟醚,黄樟醚是一个已经公认的一种致癌的成分。所以用细辛的时候,必须确实是寒邪闭表,疼痛等等,你量可以超过钱,做汤剂,量可以超过钱,但是还是不能常用,不能久用,这是我们应当补充的。
我们涉及到许多经方,经方的药量呢,是用的汉代的度量衡制,所以今天在临床上,许多人用经方的时候,就不知道我们临床上的用量,和汉代的《伤寒论》中的《金匮要略》的这些药量之间,怎么能够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在这里插一段小小的,另外一个题目,这就是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
下面我们就谈容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志》还是说“千二百黍实其龠”,1200个黍米,放到一个容器里,这个容器叫什么呢?叫龠,最小的容量单位叫龠,它能够盛1200个黍米,“千二百黍实其龠”,“合龠”,把两个龠合起来“为合”,就是把两个龠扣起来,它这个容量就叫合,为什么容量单位中用了一个“合作”的“合”字?因为最初的时候,它就把最基本的两个龠合在一块,这就叫1合,当然作为一个容量单位的时候,它就不读[he]而读[ge],因此,以这个“合”字,就作为了一个容量单位,“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就是汉代班固《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容量的5个计量单位,它们的进位关系呢?龠到合之间是二进制,合到升,升到斗,斗到斛之间是十进制,龠、合、升、斗、斛,这是5个容量的计量单位,我们仍然是刚才的理由,拿黍米1200个,约约它的容积,不能够被大家所公认,这就是汉代的标准的容量计量单位。
所以我们还是看文物,汉代出土的铜合、铜升、铜斗、铜斛,在北方的许多博物馆里头都放着,你看故宫博物馆就有许多小铜合,铜合小到我上次说的,没有办法用手直接拿着,所以要加一个长长的把,我们初去看的话,以为这是一个小勾呢!实际上它是个铜合,那么铜升呢?就是这么大一个升,因此我们从实际文物考察来看,1合等于10毫升,1升等于200毫升,1斗等于2000毫升,1斛当然等于20000 毫升了,山东博物馆有一个大斛,拿去盛小米的话,就是20000毫升,我们北京的历史博物馆既有铜合,又有铜升,又有铜斗,这个铜斛我记不清楚了,因为那个铜斛很大很大,好像也是有一个的,我好像有这么个印象,所以有文物存在的话,这个问题就很好考察了,因此我们每次,你比方麻黄汤,每次吃8合,那就是 160毫升,那么这个桂枝汤,每次吃1升,那就是吃200毫升,和我们今天的人喝药量的多少,不就是差不多吗?
麻杏石甘汤方后,麻杏石甘汤我们还没有学,方后有一段话说,“温服一升”,底下接着说了一句话,“本云黄耳杯”,所以后世有的医家就说,这个话可能是衍文,说什么叫黄耳杯呀?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整理《伤寒论》的人,也许不是不叔和了,还有人在整理和抄,所以他抄的时候呢?他照着另外一个本子抄,那个本子原来不是写的“温服一升”,而是“温服一黄耳杯”,所以校勘的人呢,他改成“温服一升”,但是他把原本上是什么,“本云”嘛,原本说的是什么呢?原本是说“温服一黄耳杯”,把那个“黄耳杯”,他自己改了个“升”,这就流传到我们今天说,“温服一升”,实际上原本是“温服一黄耳杯”,那么“黄耳杯”是什么呢?我们历史博物馆,有好多好多的黄耳杯,是古代的一种饮器,就是喝水的东西,它常常是雕漆的,木头做的,雕漆的,常常有一个耳朵,这个耳朵呢?贵族家庭都镏上金,所以就成了黄耳朵的杯,这个黄耳杯是个椭圆形的,为了喝东西方便呢,加一个耳朵,在这儿加一个耳朵,所以这个耳朵呢,是镏金的,拿起来这么端上,这么一喝,这个黄耳杯盛多少,整整盛200毫升,就是1升,所以“本云黄耳杯”,就是说,原来是说服一黄耳杯,也就是200毫升,也就是1升,所以这就证实,1升就是200 毫升。
关于度量,《伤寒论》中在药物的剂量上,涉及到没有涉及到度量呢?涉及到了,比方说,五苓散用“白饮和服方寸匕”,所谓方寸匕呢,是正方边长为1寸的一个正方形的药勺,这就叫方寸匕,“取散以不落为度”,把这个药散抄起来,晃一晃,不再掉了,就是这么多,那么方寸匕,边长到底1寸是多少?涉及到了度量,麻子仁丸这张方子里头,用了厚朴1尺,那么1尺到底是多长?所以也用到了度量衡,还是班固《汉书.律历志》里头,记载了这样的话,一黍为分,不过原书没有这个话,一黍为分,下面我加引号就是原书的,“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这是原话,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长度的,也就是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它们的进位关系非常规律,都是十进制,那么1分是多少?1个黍米的直径,所以1寸就是10个黍米的直径,这就是1寸,可见度量衡制在古代,就是以人们最常用的,离不开的粮食,作为计量的一个基本单位,所以有句话叫做“民以食为天”,这是千真万确的,非常有意思的事,那么现在到底1寸是多少呢?也是从出土文物的考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收集了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出土的汉代的,或者是铜尺,或者是铁尺,或者是木头的尺子,或者是竹子的尺子,有的是残片,1寸、2寸,但是通过测量发现,1寸等于2.3厘米,1尺等于23厘米,汉代的五虎大将关羽,身高8尺,乘以23厘米的话,一米八四,和我们当代的女排郎平一样高,作为这样一个大将军,才和郎平一样高,我们不觉得太奇怪,所以这就可以考证出关羽,到底实际身高是多少?不过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出土的这14把尺子都没有刻分,可见汉代在量长度的时候,不用特别精确,因此班固的《汉书.律历志》里头,似乎也没有说,没有直接说“1黍为分”的这个话,这个话是从别的话中,它有这个意思,汉朝以后,就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这是晋朝,晋朝在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等于1分,4分等于1两。
在《伤寒论》中,以分来作为衡重单位的,只有一个方子,那就是麻黄升麻汤,出现了分,那么显然张仲景那个时代,不会用分来作衡重单位的,因为那个时候在计量中,还没这个分,因此麻黄升麻汤肯定是晋朝以后的人在抄写的时候,把药量给改了,在《金匮要略》里,由于不少方子出现了以分作为衡重单位来计量的,那肯定是通过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的过程中给折算的,给改的,所以这就使我们明确知道,这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比方说三物白散,它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那个分呢,它不是指的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指的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也就是说,桔梗三份,巴豆一份,贝母三份,还有四逆散中,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十分,那个分呢,也是指的剂量比例,是各十份的意思,也就是各等分,所以我们在读《伤寒论》的时候要注意剂量中的这个“分”字,除了麻黄升麻汤,它是具体的衡重单位之外,其他的这个“分”都是剂量比例。
可是在《金匮要略》里就不同了,《金匮要略》里有好几个方子,用“分”作为衡重单位,那我们肯定就知道,这个《金匮要略》基本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的过程中,他把剂量给改了,这是我们谈到的汉代的度量衡制,接着我们还要说的一个问题,从晋朝到宋朝,中国的度量衡制,发生了特别明显的剧烈的变化,变化到什么程度呢?1斤由250克一直上升到600克左右,这就是从晋朝到宋朝,1升从200毫升上升到1000毫升,你看上升了多少,扩大了5倍,那么1尺呢,由23厘米上升到33厘米,这就是从晋朝到宋朝,也就是七、八百年,不到一千年的时间,为什么度量衡制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剧烈变化,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他们的理解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地主收租都想多收一些,国家征税也想多收一些,所以常常把这个斗就偷偷地给扩大了,那么张家地主看李家地主把斗扩大了,所以张家地主也扩大,那么王家地主看他们两家都扩大了,所以王家地主也扩大了,最后国家一看,你们的斗都那么大呀,我重新制定一个标准吧,然后国家的重新规定的标准就又大了,所以当这个已经成了固定的形式之后,其他的地主还想,哦,原来这个斗可以偷偷的扩大,那么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又重新扩大,所以也就是600年,不到 800年之间,你看看度量衡制度,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随着容器的扩大,那么你说衡重能不扩大吗?你说长度能不扩大吗?
可是到了宋朝以后,一直到了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下来了,没有那么再随意扩大,为什么后来这1000年,就没有那么随意的扩大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流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那么国家征税、地主收租,不再单纯收粮食,而靠货币的流通,你看过去的小说,你看都是拿银子来支付,拿支票来支付,那个时候叫银票,拿银票来支付,这样的话,还有粮食收进来,你还要卖出去,你总不能收进来是大斗,卖出去就是小斗吧,你没有信誉的话,你还怎么继续做买卖,所以从宋朝以后,随着商业的发达,随着货币的流通,那么度量衡制再发生什么变化,就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因此,度量衡制就稳定下来了,所以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就是汉朝以后到宋朝以前,度量衡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宋朝到清朝,度量衡制是基本稳定的,到晋朝、到唐朝、到宋,晋、唐到宋朝这一段时间,国家是怎么规定的呢?你看从《晋书》就有说明,从唐代的史书上也有说明,说这个医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天文是涉及到天象,天文是涉及到国家安危的问题,因为古代很重视天象,它认为天象是一个国家兴亡的,国家衰亡、国家兴盛的征兆,所以说天www.lindalemus.com/shouyi/文和医药一定要保留古制,而社会上的一般的商业那就用新制,所以到了唐代,你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剂量仍然是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它的剂量保留的都是汉制。
宋朝,国家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的剂量,服用方法上,宋朝改用了煮散,就是把药物做成粗散,然后煮散,连药渣子一块儿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子一块儿吃的话,那你药量绝对要减少,你看宋朝书的药量都是很小很小的,这样药量一减少呢,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它从衡重的计量单位上,它用了哪些计量单位呢?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中药书上,有斤、两,有钱、有分、有厘,斤、两、钱、分、厘、毫,当我们看到中药计量书上,是用这样的计量单位来计量的时候,那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就是宋朝以后的计量单位,由于宋到清的度量衡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所以从宋代到清代中药书,都是基本用的是宋代的这种度量衡制。
这样的话,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度量衡制发生过许多许多错综复杂的变化,但是我们在考察中医、中药书籍中的药量的时候,实际上非常简单,宋朝以前用的都是汉制,宋朝以后用的都是宋制,一直到我们解放初,用的都是宋制,我们解放以后,对度量衡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当然把1斤变成了500克,为了换算方便,把1斤变成了500克,但实际上在中药计量上变化不大,你比方说,过去我们老中医大夫开3钱,我们今天呢,1钱就是3克,开3钱的话,今天我们就折合成9克就是了,折合9克,有时候药房的师傅,嫌算这个价钱的时候,因为药物的价钱,常常是以10克为单位来计算的,嫌算得不方便,你即使开9克,它也给你按10克算,所以我们的医生干脆把9克这个药就都改成10克,所以在中药计量上,宋朝以前的书是汉制,宋朝以后的书就等于是今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当然有个别的地方,它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和我们大多数地方不一样,你比方说黑龙江,我又提到了黑龙江,黑龙江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它就把1两当作50克,1钱是按5克来算的,所以他看到我们关内的人开方,3克、6克、9克、12克,而他们那个地方呢?是5克、10克、15克、20克,以5为单位来计量,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汉代的度量衡制,现在我们就具体地谈谈,经方药量的折算。我们举一个例子,举麻黄汤的例子,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粒,去皮尖,那么3两,1两是15克,3两就是45克,2两是30克,1两是15克,70枚杏仁,我们今天拿70枚杏仁去掉皮尖,具体称一称,我上次课说过,100枚杏仁称完了是40克,那么70枚杏仁称完了是28克,这就是张仲景当时开的麻黄汤,这张方子的药量,可是这麻黄汤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然后去上末,再煮其他药,最后呢?煮取二升半,每次温服八合,这个实际上是它的几次治疗量呢?三次治疗量,这是它的三次量?如果吃上一次以后,吃一次药以后,出了汗了,后面就不能再吃了,那它的一次治疗量是多少,一次量,麻黄是15克,桂枝是10克,甘草是5克,杏仁是9克,和我们今天在一般情况下,开麻黄汤的剂量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今天煮药、服药的方法,和古代不一样,我们今天,一付药煮两次,张仲景不管是解表药,还是补益药,他就煮一次,煮一次,最多最多,能把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45%,最近我看到一个报导说,可以提取出50%,过去我看到的试验,经过测定,只能是提取它的有效成分至45%,言外之意,还有55%,或50%的有效成分在药渣滓子里头,张仲景就把这个药渣滓子就扔掉了。而我们今天呢,把药渣子拿来再煮一次,最起码还能提取出药物的全部有效成分的百分之30到45,可以勉强作为一次治疗量。
所以我们今天开的这一付药,煮两回是两次治疗量,张仲景开的那一付药,煮一回,它对于麻黄汤来说,它是三次治疗量。既然是煮药方法和服药习惯的变化,我们今天开这一付药,就是一次治疗量的话,我们要严格折合的话,那么就是看张仲景这张方子,它的实际量,折合成今天的量,然后看他是几次吃,我们除以几,我们今天开药的药量,就应当是这样。
我们再举个桂枝汤的例子,桂枝汤,桂枝是3两,芍药是3两,生姜是3两,甘草是2两,大枣是12枚,它也是3次治疗量,所以它的一次量,桂枝是15克,芍药是15克,生姜是15克,甘草是10克,大枣是4枚,由于有人说汉代的1两,你今天大体用1钱就可以了,这只是说大体用1钱就可以了,它省略了中间的许多换算过程,结果有人呢,在开桂枝汤的时候,他记住了汉代的1两,今天用1钱,那么桂枝3两,今天用桂枝3钱的话,就是9克,或者开成10克,桂枝10克,芍药10 克,生姜10克,甘草开上6克,大枣他忘了,开12枚,大枣12枚,我说:“你怎么这么开药啊?”他说:“我按照张仲景的方子量开的啊!”
你看,古代的1 两等于今天的1钱,我今天这么换算过来,实际上这中间省略了一个,三次吃和一次吃的问题,你把大枣还开12枚的话,你想想这个方子是不是在煮枣粥啊?所以大枣没有折合,所以这是我们应当特别引起注意的,这样来看,这个《伤寒论》中,有的方子吃3次,是3次量,有的方子还有吃2次的,那是2次治疗量,有的方子就吃一次,像干姜附子汤,还有桂枝甘草汤,是为了急救,急救的东西,你不能老吃啊,就是吃一次;还有的方子吃5次,像我们后面要提到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它是分作5次吃。
我们要搞这个药量的换算的话,既要知道汉代的1两,等于今天的多少克,还要知道记住这个方子要分几次吃,那么我们要记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这样就很麻烦。所以在我讲清楚汉代的度量衡制,汉代的服药方法,和今天的度量衡制的关系,和今天的服药习惯,煮药习惯,这种不同之后,我们提出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经方药量的折算,非常简便的方法,什么方法呢?就是说,你在一个地方工作,你首先了解这个地方的,当地的医生对于常用中药的常用量,比方说,你是在北京工作的,你知道桂枝在一般情况下用10克,你是到黑龙江工作,你知道他那里的桂枝,常用量就是15克,知道这么个前提,你是在台湾工作的,台湾的常用的桂枝量就是6克,那你知道他那里的习惯,韩国也是这样,在汉城,桂枝的常用量就是6克,它是我们北京的、大陆的,常用量的三分之二,知道这个习惯以后,然后按照经方的剂量比例去套用,麻黄、桂枝、甘草,麻黄汤中剂量是3:2:1,那桂枝常用量是10克的话,在这个地方,麻黄你就可以用15克,甘草你就可以用5克,如果这个地方的桂枝常用量只是6克的话,那你麻黄用10克,甘草用上4克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既符合经方的用药习惯,也符合当地的人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当地医生,多年来摸索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简便的经方药量折算方法,这个是最实用的方法。
所以你不用去记,这个经方到底吃了几次,但是你一定知道,这个汉代的度量衡制和今天的度量衡制之间是什么关系,在《伤寒论》中,以重量、以容量来计量的,你比方水,那么我们今天还按容量来计量,但是有的药呢,它是以容量来计量的,我们今天就不再习惯用容量计量了,你比方说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怎么折算呢?可以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比方说有人称粳米1升,现在用200毫升的粳米称重,大概是180克,1升粳米是180克,粳米是什么东西啊?粳米是旱稻子,旱地长的一种稻子,它和水稻是一个科的植物,但它是在旱地生长的,所以有人开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里没有粳米,他就随意的说,那就抓上一把大米吧,实际上从理论上来说,大米不能代替粳米,这个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那么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保胃气的,你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养胃气,保胃气的作用之外,它还有一点利尿的作用,我们上次不是讲过吗?它是水稻,水田里长的东西,它还有一点利尿作用,对一个热盛津伤的证候,严格的说来是不合适的,粳米1升称重是180克,半夏半升,我们今天用100毫升的半夏,你看汉代在计量用升的时候,这些药物都是颗粒状的,粳米是颗粒状的,半夏是颗粒状的,那么半升半夏,我们今天称重大概是50克,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克,这个称重呢,有的是我做的,有的是其他许多医生做的,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克,麻子仁丸中所说的厚朴1尺,这1尺当然23厘米,23厘米是这么长了,问题是它多宽多厚,古人没有详细的说,它也不可能宽,它也不可能太厚,所以《医心方》和《小品方》都说,应当是厚3分,宽1寸半为准,我们今天用中等厚度的厚朴,宽3.5厘米,长23 厘米,这就是厚朴1尺吧,称重是15克,比较轻,那个五苓散一方寸匕,就是以边长为1寸的,一个正方形的药勺来取这个散,边长是1寸的正方形的药勺,来取这个散。
我在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用一个边长2.3厘米的正方形一个纸板,那个时候药方有五苓散,我取完了之后,晃一晃不再掉了,然后称重,实际称重是5克,你弄得满一点呢?也不到6克,就是5、6克,那我们就知道张仲景当时,每次给病人吃五苓散,也就是5克到6克的样子,这个五苓散怎么吃啊,白饮和服方寸匕,就是用白米汤,就是稻米汤来把这个药末调和起来喝,为什么要这样喝,那个干燥的药末放在嘴里头,他拿水冲的话,是很难咽下去的,常常容易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所以他预先拿米汤把它和起来,调成糊状,便于吞咽,以数量计量的药物,我们今天还习惯用数量来计量的,比方说大枣,我们有时候习惯用数量计,那你就按数量来计,那么桂枝汤里头大枣12枚,我们今天用它的一次量,那就是大枣你还写4枚,乌梅,我们今天习惯,也有人习惯用数量的,你还是写数量,瓜蒌,有人写瓜蒌1个,你习惯用数量的,也可以用数量,但是,经常是,我们今天是以枚数来计量的这些药物呢,都改成了习惯称重了,比方说杏仁,我们不再数70粒杏仁,而称重,所以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掉皮尖是多重呢?40克,桃仁100粒,称重以后是30克,这个数字大家记下来,杏仁100粒40 克,桃仁100粒30克,枳实1枚18克,枳实1枚,选那个中等大小的,18克,附子1枚20克,大一点的附子,大附子1枚25克,野生的乌头,乌头个儿小,1枚5克。
还有个计量单位,叫“一钱匕”,我上次说过,对于这个钱匕的事情,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在《伤寒论》中,大陷胸汤里,用甘遂末,它说一钱匕,冲服甘遂末一钱匕,那么甘遂是有毒的,所以这个东西是不能多用的,后世医家根据实际情况呢,就是一钱匕大约等于1克左右,量是很小的,1克左右,也有的书呢,说1钱匕大概是1克到1.5克,所以这个只是供大家参考,以上我们谈到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的药量换算,实际上在临床应用的时候,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后世医家,他们都是在因人、因时、因地,来随时调整药量的,以后我们学原文的时候提到,说“强人用大附子1枚”,那就是说身高比较高,体重比较多的人,用附子的话,要用大个的,一般的体质的人呢,用附子的话,那就用一般大小的,这不就是因人制宜吗?因时制宜就包括了,因季节气候的变化,因时代的变化,你比方说,汉代的时候,人们的医药条件比较差,又没有那么多的西医、西药,病常常得的很重,不能好的时候才找大夫,所以显然仲景有些药物的用量,就比我们今天要多一些,特别是一些辛温的药,而我们现在有些药呢,可能就比张仲景的药量用得多一些,比仲景的药量用得大一些,比方说茵陈治疗黄胆,我们今天用茵陈的量,显然要比张仲景那个茵陈蒿汤那个量用得要多,这就是因为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经验的不断的更新,使药物、药量的运用发生了变化,还有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人的体质不一样,气候不一样,水土不一样,所以在药量应用上,它也有差异。
我举个在黑龙江的例子,那药量用得都很大,我们在座的有一个同学,原来是黑龙江中医学院毕业的,所以他在那里讲,说我们那里都是5克、10克、15克、20克、25克、50克、100克、150克、200克,这样来用,甚至有的人还用上500克,说:一来到这个,怎么是3克、6克、10克,那就是因地制宜,同样的道理,我第一次在韩国给人开方的时候,有一个摄影记者,她是神经衰弱,晚上睡不着觉,我看她舌红,有时候他也有五心烦热,我就用了养阴的、清热的、镇静的、安眠的药,拿了药以后,过了几天,他的丈夫是韩国外务部的一个大使,他会中文,他给我打电话说:“郝先生啊,你的药有问题”,我说:“什么问题啊?”他说:“我的妻子呢,原来晚上虽然睡不好觉,白天还能够上班,吃了你的药以后呢,晚上也困,白天也困,现在他不能上班了,这是什么问题啊?”我说:“我这个药有这么好的效果吗?”我说:“要有这么好的效果的话,那失眠的人都该解决痛苦了。”我就说:“你的药是你自己煮的呀,还是你在什么地方煮的啊?”他说:“就在你工作的那个医院煮的。”因为我刚到那个地方,对医院的煮药设备不怎么了解,我到那个医院一看,他煮药是用一个密封的大罐子,现在我们国家也有这种东西了,煮完了药以后,他把这个药渣滓放到一个机器里,既可以挤压又可以离心,等于把那个药渣滓拿出来之后呢,药渣滓非常干燥,直接放到焚烧炉就可以燃烧,所以它挤压、离心之后的那个药汁,也和这个药汤混在一起,浓度高,另外韩国许多药是进口的,从中国进口,它进口的时候,他都选最好的品种,因此他那个药的含量,它选产地是道地的,选的药的质量是最好的,所以它那个药的质量好,煮药的时候,提取的药物的有效成分呢,浓度也高,所以呢,按照我们北京人的用量,再加上它那儿是个潮湿的气候,人的皮肤腠理比较疏松,所以他对中药的耐受量就不如北京人,因此,他按照北京人的用量,吃完药之后,白天也困,晚上也困,我知道这种情况以后,就告诉他,你把原来的,给你煮的一盒药,因为韩国煮的药不是装在塑料袋里,而是装在一个纸盒里,就像我们牛奶的纸盒一样,我说你把这一盒药分成两次吃,看看怎么样,分两次吃以后,他就是白天精神很好,晚上睡得很好,从此,我再给韩国人开方子的时候,我就按照北京人的二分之一量,像给小孩开方一样,或者三分之二量来开,那么我回到北京以后,还有不少韩国人来找我看病,我就问他:‘你是刚从韩国回来,又马上回韩国呀,还是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好些年了?”只要这个人在北京生活三个月以上,你再给他按照韩国的那个剂量开,效果就很差,那你就给他按北京的剂量开就是了,所以只要他在北京生活三个月以上,你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这三个月,不知道他生理上就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要还按照韩国人的那种量来开的话,他的疗效就差,也许他是由于他在中国抓药的缘故,这就叫因地制宜,好,关于这个小专题,我们就谈到这里,这一节课就到这里,我们休息一会儿以后,接着讲下面的原文。
下面是文中谈到的度量衡与当今的关系。
汉代清代
1石(读shi,在后来读dan)=四钧=29760克
1石=120斤=70800克
1钧=三十斤=7440克1斤=16两=590克
1斤=248克1两=10钱=36.9克
1斤=16两1钱=10分=3.69克
1斤=液体250毫升1分=0.37克
1两=15.625克
1两=24铢
1升=液体200毫升
1合(音ge)=20毫升
1圭=0.5克
1龠(yue)=10毫升
1撮=2克
1方寸匕=金石类2.74克
1方寸匕=药末约2克
1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65克
一铢=100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1斛=10斗=20000毫升1石=2斛=100000毫升
1斗=10升=2000毫升1斛=5斗=50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1斗=10升=10000毫升
1合=2龠=20毫升1升=10合=1000毫升
1龠=5撮=10毫升1合=100毫升
1撮=4圭=2毫升
1圭=0.5毫升
1引=10丈=2310厘米1丈=10尺=355厘米
1丈=10尺=231厘米1尺=10寸=35.5厘米
1尺=10寸=23.1厘米1寸=10分=3.55厘米
1寸=10分=2.31厘米
1分=0.23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