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三十八条 方十八
中风者,单只卫中于风而病也。伤寒者,单只荣伤于寒而病也。若风寒俱有而中伤,则荣卫皆受而俱病,故以荣卫俱中伤风寒而病者为下编。盖寒虽专令乎冬,而风则无时不有,所以或则单中单伤,或则俱有而中伤也。单中单伤而为病者已云难治矣,然则俱中伤而病者,其治不尤难乎。何也?寒须发汗,风则解肌,欲并行而不悖,其为两难也。何如哉,故能发两难发之汗者名曰青龙,能解两难解之热者名曰白虎,能救无两难,而误服大青龙之逆者则曰真武焉,夫所谓青龙白虎真武者,言其灵应不难于其所难,妙效验于不可测度,有如此其神,神汤之谓也。神其神。礼记曰唯圣者能之,其斯之谓乎,学人能明诸此,始可与言医也已。
(一)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以真武汤救之。末后六字,旧本大青龙汤主之,黄氏正之如此。盖既曰不可服,服之为逆,则安得又复有大青龙汤主之之文,传写之误甚明,黄氏正之甚是,当从之,后人又因其更改致疑,并六字皆删之。删之则上编第二十五条无凭证据,故存朱以备通考,然此与下条互相发明而同一治,故合二说并见于下。
(二)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绵裹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上条太阳中风者,言有上编第三条之证也。病属太阳则脉浮,然浮以候风,紧以候寒,发热者。中风热即发也。恶寒身疼痛,不汗出,皆寒也。风为烦,寒则躁。盖谓风寒俱有而中伤,风多寒少之证,犹指言此风之中有寒之谓也。此条伤寒者,言有中篇首条之证也。缓者风之诊,身不疼亦风也。但重,寒也。乍有轻时,亦为有风而然也。无少阴证者,言若是但欲寐,则涉于少阴之疑似矣。今是但重,故曰无少阴证,亦谓风寒两中伤,荣卫俱受病,寒多风少之证,犹指言此寒之中有风之谓也。盖风寒二者,大率多相因而少相离,有寒时,不皆无风,有风时,不皆无寒,所以单中单伤者,固尝自是,相兼而中伤者,亦尝多有,此大青龙之所以作也。二条者互文而互相发明,以为此篇之小总,太阳分病之纪,上编一,中篇二,此其三焉,三者,太阳一经吃紧太三辨也。
以下凡似此云云以为称首者,皆风寒俱有而中伤之证,其例则又皆统乎此也。夫风寒二治,大法不外乎桂枝麻黄之二汤,然桂枝汤中忌麻黄,而麻黄汤中反用桂枝,此中有极深奥义,非言国文字可以形容暴白者,要在人之心领神会耳,大青龙者,桂枝麻黄二汤合剂之变制也。故为并中风寒之主治,校之桂枝麻黄各半汤,与桂枝二麻黄一汤,则少芍药而多石膏,去芍药者,不欲其收也。以其无芍药而观之,即麻黄汤方加石膏姜枣也。姜枣本桂枝汤中所有,其制则重在石膏,按本草,石膏辛甘大寒,辛以散风,甘以散寒,寒以除热,故为并中风寒发热之用,然青龙以桂枝麻黄得石膏之辛甘而有青龙之名,其白虎亦以知母粳米得石膏之辛寒而有白虎之名,一物二用,得君而成其功名于异世,神变于时者也。夫所谓青龙白虎者,青乃木色,龙乃木神,木主春,春热而烦躁,雷雨解而致和焉。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龙兴云雨至,发烦躁之汗而荣卫以和,龙之所以为汤,神汤之谓也。白乃金色,虎乃金神,金主秋,秋热而燥渴,金风解而荐凉焉,人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虎啸谷风生,解燥渴之热而表里以凉,虎之所以为汤,神汤之谓也。然均是龙也而一则曰主之,一则曰发之,何也?主之者,以烦躁之急疾属动而言,发之者,以但重之沉默属静而言之也。上条末节,脉微弱汗出恶风。盖指上编阳浮而阴弱中风之证而言,中风误服大青龙则为逆,其第二十五条是也。与此参看,其义自合,夫以中风之用桂枝汤,伤寒用麻黄汤,风寒俱中伤而用大青龙汤。向使认病亲切于克始,用汤的对于及时,则三法行之之下,风寒尚有余治乎,然则三百九十七一百一十三者,医药注误之所致十八九,病病传变之所致无二三,由此观之,司命君子可能不惕惕于心乎,是故,仲景氏之所以若然者,岂得已哉,惟其不得已,故谆谆然曰,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斯言也。岂非深忧天下后世而自致其不能尽其所欲言之意耶。呜呼!以仲景氏方法之多如许,而犹自致其不能尽其所欲言之意如此,则后之以截江,杀车,活人,类证。纂要,自谓能尽伤寒之治,而胶柱以待天下后世者,吾不知其是诚何心也。
(三)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
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皆与首条同,而无恶寒烦躁,则是较轻于首条,亦风寒俱有而中伤之证也。微除,言虽未全罢亦已减轻也。发烦风壅而气昏也。目瞑,寒郁而血滞也。剧。作衄之兆也。衄,鼻出血也。鼻为肺之窍,肺为阳中之阴而主气,阳邪上盛,所以气载血上妄行而逆出于鼻也。阳气,以风而言也。风为阳而由气道,所以得随衄散解,故曰阳气重故也。用麻黄汤者,以寒属阴,性沉滞而难解,所以须发之也。方见中篇,下同。
(四)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此承上条复以其更较轻者言,以见证亦有不治自愈之变,所以晓人勿妄治以致误之意,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与上条同,而无疼痛,既无疼痛,则比之上条又更较轻于首条可知矣,所以不待攻治,得衄则亦自愈,得衄自愈者,汗本血之液,北人谓衄为红汗,达此义也。
(五)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以伤寒为首称而承之以脉浮紧者,寒多风少之谓也。上二条皆风多寒少,前条以服药已微除。汗发不对而致衄,上条以较轻得自衄,此以寒多不发汗而致衄,三条之所以辨差分也。盖寒多则于法当发汗,当发而失于不发,热郁血乱,所以衄也。衄则阳邪之风散,麻黄汤者,发其尚未散之寒也。
(六)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令,平声,此总上三条而着其不可汗之脉,所以严致戒慎之意也。盖尺以候阴,迟为不足。血,阴也。荣主血,汗者,血之液,尺迟不可发汗者,嫌夺血也。
(七)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杏仁(二十四个去皮尖)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一两) 生姜(一两切) 甘草(一两炙) 麻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八九日,约言久也。如疟状,谓有往来寒热而无作辍之常也。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者,风寒俱有而寒少风多也。不呕不渴清便欲自可,邪之往来,出者未彻表,入亦未及里也。一日二三度发,乃邪居浅近,则往来易及而频数,故脉亦微缓而谓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已下,重以不得解者言而出其治也。阴言后,阳言前,俱虚,故禁攻也。更,再也。不可汗,已过表也。不可吐下,未见有里也。热色,阳浮外薄也。然阳虽外薄,以阴寒持之而不能散,所以小汗亦不能得出,气郁而痒也。桂枝麻黄各半汤者,总风寒而两解之之谓也。此与第十四篇第二十章互看。
(八)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十八铢去皮) 芍药(十八铢) 甘草(十八铢炙)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 (四枚擘)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咀,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与上条同,上条以脉微而恶寒为阴阳俱虚,此以脉微弱为无阳,两皆不可更汗亦同,然风为阳,病属太阳,而曰无阳,诚不可晓,阙疑可也。或曰,无阳者,谓有疾在阴而无在阳也。审药识病,即越婢观之可知矣,越,逾也过也。婢,女子之卑者也。女子,阴也。卑,少也。言其人本来虚弱,有宿疾在少阴,少阴之脉本微弱而有不可发汗之义,所以但责其难发汗之过在于少阴,法则谓之无阳,方则谓之越婢,且是汤也。名虽越婢之辅桂枝,实则桂枝麻黄之合济,乃大青龙以芍药易杏仁之变制耳,去杏仁者,恶其从阳而主气也。用芍药者,以其走阴而酸收也。以此易彼而曰桂枝二,则主之以不发汗可知,而越婢一者,乃麻黄石膏之二物,则是寓微发于不发之中亦可识也。寓微发者,寒少也。主之以不发者,风多而宿疾在少阴也。又况首条末节不可服大青龙以发汗,亦由脉微弱,首条末节者,以太阳中风言也。此与上二条者。皆以风多寒少言也。合而观之,则无阳之阳义不微矣乎,说者如此,未知是否。
(九)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服桂枝汤,证转大汗出,脉转洪大者,风多寒少,风邪欲散而寒持之,两皆不得解而热反甚也。与桂枝汤如前法者,重赜之也。形如疟日再发者,邪居浅而外向,终为微寒所持,故曰汗出必解。言须发之也。桂枝二麻黄一汤者,重解风而轻于散寒也。
(十)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与上条同而多大烦渴。盖比上条汗更出过多,亡津液而表里燥热更甚,所以用白虎两解表里之热,加人参润其燥而消其渴也。(方见下。)
(十一)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依桂枝汤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服桂枝汤病不解而证变者,不独中风而且有寒也。又或下之,益误也。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者,风寒之表皆在而未除也。心下满微痛者,误下而证入里也。小便不利,下后亡津液而水饮停也。去桂枝用芍药甘草者,收重伤之阴而益里伤之虚也。姜枣健脾胃而和中,下后用之更宜,故二物仍其旧也。茯苓淡渗以利窍,术能益土以胜水,本其有停饮之故,所以加之,以为拯前治之误也。脉经术上无白字。
(十二)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有热则不大便为里实明矣,故虽头痛亦宜承气汤下之,小便清则里无热可知,故曰仍在表宜发汗,然小便清而头痛,阳邪上盛也。故衄可必,而宜桂枝汤解之,承气汤有四方,此不明言。要当随证辨用耳,桂枝汤方见上编。
(十三)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见中篇首条,其脉不浮,浮者,风也。言不独伤于寒而亦有风则然也。滑为里热,以滑且浮,知热不独在里也。故指言此表有热。盖表里俱热之谓也。里有寒者,里字非对表而称,以热之里言。盖伤寒之热本寒因也。故谓热里有寒,指热之所以然者言也。夫寒与风俱中伤,表与里既皆热,欲两皆而解之,诚哉极其难也。譬如夏秋两届之间,燥热酷甚,非金风之荐凉,则暑毒不解也。是故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阴兽,虎啸谷风冷,凉生酷暑消,神于解秋,莫如白虎,知母石膏,辛甘而寒,辛者金之味,寒者金之性,辛甘且寒,得白虎之体焉,甘草粳米。甘平而温,甘取其缓,温取其和,缓而且和,得伏虎之用焉,饮四物之成汤会计资格,来白虎之嗥啸,阳气者,以天地之疾风名也。汤行而虎啸者同气相求也。虎啸而风生者,同声相应也。风生而热解者,物理必至也。抑尝以此合大小青龙真武而论之,四物者。四方之通神也。而以命方。盖谓化裁四时,神妙万世,名义两符,实自然而然者也。方而若此可谓至矣,然不明言其神,而神卒不容掩者,君子盛德,此其道之所以大也与,此与厥阴篇第二十五条互看。
(十四)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用白虎汤方内加人参三两,余依白虎汤法。
伤寒脉浮与上条同,发热无汗,风寒之表在也。故谓不解,不可与白虎者,白虎义取解秋。啸谷风而凉收燥热,非为发表也。渴欲饮水者,里热燥甚,希救也。无表证,谓恶寒头身疼痛皆除,非谓热也。以证大意与上条同,故主冶亦与之同,以多渴也。故加人参之润以滋之也。
(十五)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无大热,风微也。口燥渴心烦,里热甚也。背者,太阳经脉之所适,人身至阴之地,不胜寒而有余,恶所以微也。以上三条大意互相发明,所以治亦相仿佛而不甚殊。
(十六)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擘)蜀漆(三两洗去脚)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亡阳者,阳以气言,火能助气,甚则反耗气也。惊狂起卧不安者,神者,阳之灵,阳亡则神散乱所以动皆不安,阳主动也。桂枝甘草,和伤寒之脉浮,蜀漆辛平,散火邪之错逆,龙骨牡蛎,固涩以收阳神之散乱,大枣生姜,醒脾以缓起卧之不安,去芍药者,嫌其主阴,则反得以胜阳也。
(十七)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火逆,承上条而言也。然虽逆而又逆,而证则未变重,故方物反差少而大意不殊。
(十八)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痹,湿病也。因火逆治,火邪夹阳邪而上逆,真阳不下通,阴不用事,化不行而水不得泄,故湿着下体而重痹也。
(十九)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
上二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芒硝(半斤)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
上三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数,音朔,反,音板,脚挛急者,足经始终于足,寒则拘挛也。以上言风寒俱有之表里证。故谓与桂枝汤为反。盖桂枝是中风之主治,反,不顺也。厥,谓四肢冷也。咽中干烦燥吐逆者。误汗损阳阳虚阴独盛也。甘草益气,干姜助阳,复其阳者,充其气之谓也。厥愈足温,阳气复也。芍药用白,酸能敛阴而主血也。甘草用炙,甘能补中而益脾也。脚即伸,阴血行也。盖以一误治而表里俱伤,故必求阴阳如此次第而俱复,胃不和而谵语者,亡津液而胃实也。承气而曰调胃者,以胃属阳而主里,故用甘草和阴阳而缓中也。重发汗而复加烧针,则二者皆有以大损于阳矣,故用偏于助阳之四逆,以救其阳也。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胫,音幸,此申释上文意,象,似也。阳以风言,旦,晓也。言似中风分晓,以不啻中风。故设难详申其义,且明治不可苟,序不可紊,以致戒慎之意,末后不复言若重发汗以下一节者。以其或然或不然故也。
(二十)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寸口,气口也。五脏别论,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对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而变见于气口也。故寸口主脾胃,浮紧为弦,是肝脉也。乘脾者,肝木自盛,脾胃之土受制也。纵见辨脉法上编,期门见太阳上编,刺之者泻木以救土也。
(二十一)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风寒尚在太阳而未除也。大渴欲饮水者,肝木本自盛而邪热炽欲得润也。腹必满者,水漫而泛滥也。自汗出,则津液得外渗矣,小便利,则水得下行矣,夫水,木之母也。母必为子,木得水则益甚而横,故挟水为邪,反侮所不胜而上乘于肺,肺金若虚,受其邪而不能派散之,则水不得泄而肿作矣,乃金脏实,不纳其邪而转运散之,涣为自汗而外渗,潴为小便而下行,此肝乘肺者所以不足为害,而反欲自解也。横亦见辨脉法上纵同条,然纵横不同,而同刺期门者,纵以木贼土,横以木侮金,皆由木自盛,而以泻木为主治一也。
(二十二)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濡,与软同,古字通用,复,亦反也。紧反入里,言寒邪转内伏也。濡,言不硬不痛而柔软也。痞,言气隔不通而痞塞也。易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生也。内阴而外阳也。内柔而外刚也。本义曰。盖干往居外而坤来居内也。虽然,倾痞有先痞后喜之象,故君子不可不勉,学人不可不知所务。
(二十三)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此申上条言脉以出其治,脉见关上者,以痞在心下也。以气痞而濡,所以浮也。然痞之濡。由热聚也。故用黄连清之于上,聚虽气也。痞则固矣,故用大黄倾之于下,麻沸汤者,其取图经所谓去瘀之义欤。
(二十四)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痞,本阴邪内伏,而虚热上凝,复恶寒汗出,则表虚而阳不为卫护可知矣,泻心汤,固所以为清热倾痞之用,加附子盖所以为敛其汗而固其阳也。黄芩为附子而更加,表里两解具见矣。
(二十五)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素,旧常也。脐旁,阴分也。脏,阴也。以阴邪结于阴经之脏,攻之不可及,所以于法为当死也。
(二十六)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无阳证,言当脏结之时,表已罢除,无太阳也。不往来寒热,言痞虽属胁下,由素常有而发。非少阳传经之邪也。反静,言无阳明之谵妄也。舌,心之苗也。苔滑,生长滑腻如胎膜也。苔滑本由丹田有热,胸中有寒而成,然丹田,阴也。胸中,阳也。热反在阴而寒反在阳,所以为不可攻也。
(二十七)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
此设问答以明结胸脏结之同异,时时下利者,阴邪结于阴脏而寒甚也。以寒甚,故脉多小细与紧,此其所以下同。盖结胸以阳邪结于阳,脏结以阴邪结于阴故也。末复申言脏结有难www.lindalemus.com/job/治之故者,叮咛戒谨之意也。
(二十八)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二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水气,谓饮也。咳与喘,皆肺逆也。盖肺属金,金性寒,水者金之子,故水寒相抟则伤肺也。
或为多证者,水流行不一,无所不之也。夫风寒之表不解,桂枝麻黄甘草所以解之,水寒之相抟。干姜半夏细辛所以散之,然水寒欲散而肺欲收,芍药五味子者,酸以收肺气之逆也。然则是汤也。乃直易于散水寒也。其犹龙之不难于翻江倒海之谓欤,夫龙,一也。于其翻江倒海也。而小言之。以其兴云致雨也。乃大言之,能大能小,化物而不泥于物,龙固如是夫,白虎真武虽无大小之可言,其于主乎人身而为四体之元神则不偏殊,故在风寒之厉病,皆有感而遂通之妙应,若谓与在天之主四时者期如此,则去道远矣,故曰道不远人,而不为索隐行怪者,圣肾无身外之道也。老氏以降龙伏虎为造道之始,其亦知夫反求诸身之谓乎,读者,顾可忽哉。
加减法(或为诸证之治。)
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麻黄发汗,利则不宜,而或为诸证皆去者,以汗则重亡津液也。利,水横行也。加荛花,导水也。)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渴,津液不足也。去半夏,以其燥津液也。加栝蒌根,以其彻热而生津也。)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噎与● 咽同,水寒窒气也。附子者,利气散水寒也。)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水停下焦而不行,则小便不利而少腹满,茯苓淡渗。故能通窍而利水道也。)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喘,水气射肺而声息不利也。加杏仁,润肺以下其气也。)
(二十九)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发热不渴,寒胜也。故以服汤已而渴,为寒去欲解,大意与上条相仿,故治亦同。
(三十)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
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二三日,邪热正炽之时也。不能卧但欲起者,邪属里而热壅甚,所以知其心下必结也。寒分。与温病等篇第四条之寒分同,所以脉微弱也。利止作结胸,热反上逆也。四日,承上文二三日而言也。末句此下疑有脱误。
(三十一)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不汗出,得汗出则解,不解者,以有风而误于偏攻,热反入里,所以变痞硬呕吐而下利也。大柴胡汤者,合表里而两皆解之也。方见上编。
(三十二)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燥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误汗则亡阳而表疏,误下则亡阴而里伤,烦燥者,风寒俱有而热甚也。茯苓人参,入心以益虚。心安则液敛也。四逆汤者,回阳以复阴,阳倡则阴随也。
(三十三)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不解,以大势言,不独谓表也。表里俱热,言风寒俱有也。时时恶风,言表未除也。以舌干燥烦而表里之热俱甚,故用白虎,以大渴欲饮水,故加人参,方见前。
(三十四)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
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表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言,里以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言,阳微结,谓由阳气衰微故结,不可全责病于阴也。脉沉亦在里,言不但细为在里,以见表里证俱有也。汗出为阳微,至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节,是申释上文,脉虽沉紧。至故知非少阴也。一节,言此但以头汗可辨为有阳,不然余皆似少阴,晓人当致精细,大意类第二条,第二条以中伤之初,故脉如彼,而用大青龙以发汗,此以五六日证属半表半里,而脉如此。故从小柴胡以和解之也。末言和之若犹不愈,则当消息胃实而用治,故曰得屎而解。
(三十五)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 (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胸,上焦也。热以风言,阳也。言阳热抟于上焦也。胃,中焦也。邪气以寒言,阴也。言阴寒郁于中焦也。腹中痛,阴凝而窒滞也。欲呕吐,热壅而上逆也。夫热抟上焦,黄连清之,非桂枝不解也。寒郁中焦,人参理之,非干姜不散也。甘草大枣,益胃而和中,半夏辛温,宽胸而止呕吐也。
(三十六)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个熬) 虻虫(二十五个熬去翅)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
上四味,杵,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时当下血,若不下,更服。
应,平声。,音醉,此与上编第二十一以下三条同,以风寒俱有,而比上编为难解,故用上编之方而变汤为丸,然名虽丸也。犹煮汤焉,夫汤,荡也。丸缓也。变汤为丸而犹不离乎汤,其取欲缓不缓,不荡而荡之意欤,且曰不可余药,言即使如上编之用汤犹未为对,必如是而后可,亦奇制也。其犹兵家之八阵欤,八阵武侯兵也。变则反正为奇,以奇为正,谓医与将同道者,尚在同一权变哉。时,周时也。
(三十七)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六七日经尽之时也。脉迟浮弱,风寒入里而表未除,所以犹恶风寒也。手足温,半入于里而未可下也。不能食,误下而里伤也。胁下满痛,邪抟少阳也。面目及身黄,土受木贼而色外薄也。颈项强,太阳阳明之证犹在也。小便难,亡津液也。后以大便言,下重者,柴胡寒,里阴已虚而气滞也。本渴而饮水呕者,水逆也。柴胡不中与者,以呕由水逆,非少阳或为之证也。食谷者哕。言过饱则亦当哕噫,申明上文,呕,非柴胡所宜之意,末后疑有脱落。
(三十八)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热,风也。言俗谓伤寒过经不解者,以庸下不省并中有风,误于治之所致也。若自下利至末,乃推明其所以为误,而出其救误之治,反和以不厥言,非宜谓平和,方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