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四圣心源:药象体会_白蔻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药象体会书稿陆续发布,恳请大家指正、补充、完善。


豆蔻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白豆蔻,简称白蔻,是热带植物,原产东南亚各国,我国海南、云南有引种和栽培。其中白豆蔻原产于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爪哇白豆蔻原产于印度尼西亚。

白蔻是多年生姜科草本植物,形态上跟姜有些神似之处,但白蔻的植株比姜高大多了。白蔻的根茎很有特色,是棕红色的,长得很粗壮。白蔻植株长得跟芭蕉有些像,茎直立,白豆蔻可以长到三米高,爪哇白豆蔻长得稍矮一些,也能长到一米以上。
白蔻的叶子是狭长的披针形,能长到半米长,叶子几乎无柄,直接从茎上长出来,直直地斜向上生长,透着一股通达之气,跟姜有些相似。白蔻的花长在茎的顶部,穗状花序,外面是排列紧密如覆瓦的黄色苞片,苞片里面开白色的花。到秋天花序就长成了一串类球形的果实,就像葡萄一样高高挂在枝头。未成熟的白蔻果实还是绿色的,成熟之后,就变成了白色或淡黄色,这也是叫白蔻的原因。
成熟的白蔻直径大约有1.5厘米,晒干之后,果壳很薄很脆,里面的种子和果壳之间空隙较大,一捏果壳就碎了。所以干燥的白蔻显得比较轻。白蔻果实里面的种子团长得非常紧密,类球形,种子团分为三瓣,每一瓣大约有10粒种子,种子都紧密地长在一起,不易分开,形状不规则,是比较暗的棕红色。
我们药用的部分,主要就是白蔻的种子,也叫白蔻仁。白蔻种子的这种紧密收藏之象,就把白蔻自身之气的特点都蕴藏在里面了。
白蔻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林下。这样的环境,湿气比较盛,所以白蔻天然地就具有化解湿气的本领。白蔻的植株又透着一股通达之气。所以白蔻就具有很好的行气化湿的功效。
白蔻的种子没打碎之前,几乎闻不到什么明显的气味,一旦打碎,一股浓郁的辛香之气随即扑面而来。这股香气清透辛窜,非常冲,远远就可以闻得到。如果尝一尝白蔻的种子,这种感觉就更强烈,尝起来有点像樟脑的味道。白蔻这股浓郁的辛香之气,隐约带着一股清凉之气,从胸中缓缓散下,直入肠胃。
种子本身就是收藏得状态,白蔻的种子收藏得尤其致密,所以白蔻的这股香气也收藏得比较浓郁而带着一股冲劲,而且这股冲劲主要是往下走。
芳香可以化湿,因此中焦湿气郁滞不能建运之时,就可以借助白蔻的这股辛香之气,化湿气的同时,推动中气下行。所以白蔻就是一味很好的止呕之药。
对于中焦湿气较盛的患者,我在临床上喜欢白蔻生姜同用,一升一降,共同运化水湿,运转中焦,效果比较理想。
白蔻跟砂仁的功效很相近,都是芳香化湿的药物,但是跟砂仁相比,白蔻的药气更清透,所以白蔻也可以化解上焦弥漫的湿气。《本草蒙筌》讲白蔻“入手太阴肺经,别有清高之气。”所以三仁汤就是用白蔻来收摄上焦湿气,经中焦而入下焦,最后用薏苡仁把湿气引出体外,随小便排出。

白蔻主要是用它这股辛香之气,所以入药必须打碎使用。由于白蔻气味辛香而偏于走散,所以一旦打碎,就要尽快使用,否则药气散失,药效就会大打折扣。同样的道理,白蔻只宜生用,不宜炒用,也是为了防止药气的散发。
从剂型上来讲,白蔻入丸散最合适,如果用于煎剂,则不宜久煎,以免损失药气。所以白蔻入煎剂多后下,后下则药气清轻迅捷,起效迅速。但有一些慢性病患者,中气虚弱又兼有湿气郁滞时,不宜峻药急攻,也可以白蔻同煎,则迅捷之气去而芳香之味留,白蔻的药力就会变得比较温柔一些,中焦得运而又不致耗伤正气。有些小儿中焦不运时,两三粒白蔻即可达到很好的运中焦效果。
所以要推荡湿气,白蔻之气宜浓烈峻猛,可后下;要缓缓运中,白蔻之气宜清淡柔和,可同煎。

最后借《药类法象》的描述来概括一下白蔻的功效。
白蔻,气热,味大辛。荡散肺中滞气。主积冷气,宽膈,止反胃吐逆,消谷,下气,进食。
-----------老师真厉害,分析得很精彩,把很深的道理讲得浅显清晰形象生动。上次用老师讲的鲜竹沥和生姜汁治好了我儿子的咳嗽,原来儿子每次咳嗽我都束手无策,谢谢老师!真希望老师讲完药象后再讲讲阴阳五行,这样再把二者联系起来让我们这些初学者能更灵活的去理解经方、去理解中医。
-----------辛香之气,隐约带着一股清凉之气,从胸中缓缓散下,直入肠胃。-----读老师的书就有这种感觉!法喜!
-----------   正在看本草思辨录,头有点大。希望比照弄个白话文的多好。分析的很好只有一味不过瘾。在经方中的具体应用添加更好一些。
-----------老师对中药的分析描述非常形象生动,好理解,记忆深刻。
-----------谢谢,又长点知识。
-----------药象体会的书,啥时候出?等待盼望中。
-----------分析透彻,好文
相关文章
 艾灸治疗痛经
 序三
 左右配穴法
 《黄帝内经》痿证考
 七味圣神汤(《疡医大全》卷二十三)
 白及配伍地榆临床治验举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