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在学习中医过程中,深感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是学好中医的关键,而自己毕竟不是专业科班出身,所以很多基础的东西尚不太清楚,故而特发帖请教各位前辈先贤一个初级的问题,望知道的老师们不吝指教,利益我们这些初级学人:
1、当水谷等饮食入于胃中之后,接下来必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化生气血、排出糟粕的精化气、气归精的生理过程,而弄清楚这个生理过程必将对人体产生的各种病理过程有深刻理解,我个人觉得可能是学好中医、提高中医的一把钥匙,请问这个生理过程具体是怎么样的?包括这期间每个阶段各个涉及到的脏器和经络分别担任什么任务(或者说脏器和经络在此一生理过程中,分别发挥什么作用,都有哪些特点?)
举个例子,比如饮食水谷入胃,脾(元)阳蒸动,游溢精气,精微物质必将上奉于肺而化生气血津液,然后再由肺负责将这些东西输布于全身,接下来再发生其他的诸如气归精等等过程,我就想请问下各位前辈先贤,就以这个过程为例,这期间都分别有哪些脏器和经络参与,都分别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担任什么样的任务,都有哪些特点(才使这一生理过程能顺利、正常发生)?比如这个过程中,分别靠脾(元)阳蒸动腐化食物(那应该也有足太阴经起作用),肺来输布精微(手太阴起作用),(有脾和肺两个脏器和足、手太阴经在起作用,),我个人所知有限,这个“比如”的例子很可能是错误的,请各位明白的前辈先贤给我们这些中医初学者详细讲解讲解,不剩感激!
2、这个生理(或病理的)过程和寸口脉法能联系起来?假若能,实践中如何加以联系?(主要根据脉象的浮沉、大小、缓急等吗?比如沉则可能提示在脏在腑,浮则为在表(或者可以说在经络、腑等),这样加以定位,可能就比较容易和《
伤寒论》等较好的联系起来,当然这么想只是表法,提示下病位,并非当做死板的定法,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对待,四诊合参才好)。
以上是我个人不成熟的想法,也是忽然想到的,暂时就这两个,请前辈先贤们不吝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