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原熙 于 2013/7/23 23:00 编辑 www.lindalemus.com/shouyi/ 噫气 某素患噫气,凡体稍不适,其病即至,既响且多。戊子冬发最甚,苦不可言。孟英曰:此阳气式微,而浊阴上逆也。先服理中汤一剂,随以旋复代赭汤投之,遂愈。嗣后。每发如法服之,辄效。
大家看看噫气一症,这个还比较好理解,先看前面部分,医案记录的两个说明:
1、素患噫气
2、凡体稍不适,其病即至
这是两个特征,噫气,大家都明白,很多情况是阳气下陷所致。什么原因会发病呢?在身体略有点不适时就有反应。稍微有点不舒服,我们根据医理可以推断可能是阳气受损之时,大家可以再推演什么是阳气受损之时?喝凉?摸冷?受风?
再看本次发病在冬天,圆运动上就是收藏之时,这个阳气不上,阴气自然不能下,在收藏时自然也不能收敛,浊气更会往上冒,所以孟英判断是:阳气衰微,浊阴上攻。
阳气之养应中土,所以用理中汤,又因为时在冬季,自然可以理中之热补之。然后呢,用旋复代赭汤投之,即愈。旋复代赭汤正是扶中降浊之用。但是还是经常复发,需要常服此药,这就是个人阳气偏弱所致。这个是孟英的治法,还有什么治法呢?这个是临症治标之法,大家觉得还有什么可以对治的?
厥证 叶殿和,秋患感,旬日后汗出昏瞀,医皆束手。孟英勘之曰:此真阴素亏,过服升散,与仲圣伤寒误发少阴汗同例。下竭则上厥,岂得引亡阳为比,而以附、桂速其毙耶?以元参、地黄、知母、甘草、白芍、黄连、茯苓、小麦、龟板、鳖甲、牡蛎、阿胶为大剂投之,得愈。 这个是前两三年比较常见的症状,但今年基本不常见,相信到了秋天,今年也很少会出现这种病症。这类是孟英相对擅长的,也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秋患感,秋天
感冒,这是在秋天,具体没提到时间,所以运气不能分析,我们继续看,旬日后汗出昏瞀,旬日,也就是10数天后才汗出,出汗的原因王孟英在后面解说了,过用升散之药,比如
桂枝柴胡麻黄之类,而不能出汗,但是燥气却累积,邪气深入,真阴日亏,终于在10数天后将体内真阴化为汗液拔出。
按正常的发烧,汗出而烧退,如今反而昏瞀,如果平时,自然是认为汗出亡阳了,但是这个却是真阴素亏,不能误发少阴汗同。所以王孟英用大剂
玄参知母清降上源,薄用黄莲解其上中之火,白芍甘草龟板阿胶等敛降滋阴,再用茯苓牡蛎等化湿导滞,可算善美了。这个是误认伤寒而治的例子,其实在圆运动里,就是彭子所说的燥病。
另外,按伤寒传经的介绍,已经是第二循环了。事实上传经这个说法是易数上的笼统说法,具体是未必的。不能按这个记载来误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