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初学教室:焦树德讲方剂第四讲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第四讲 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
风引汤 天麻丸 镇肝熄风汤 地黄饮子 消风散 牵正散 桂枝芍药知母独活寄生汤 三痹汤 清震汤 理中汤 大健中汤 小建中汤 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 真武汤 四神丸 半硫丸 暖肝煎 五苓散 五皮饮 八正散 茵陈蒿汤

风引汤
大黄、干龙骨各60克、桂枝45克、甘草牡蛎各30克、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90克,上药共为粗末,每次用4~6克,以水贰小杯煎煮3~4沸,去渣,分两次温服。大便干燥者,可稍加量。大便溏泄者,可稍减量,或一日服1次,灵活掌握。
此方古人主治大人风引(风痫掣引)瘫痪,小儿惊痫、瘛疭,日数十发者。自60年代起我曾用此方治疗血压高、体盛便秘、头昏欲作中风者,可以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也用于治疗脑血管病(中风)后遗半身不遂,并能预防“复中”(第2次或第3次中风),均起到了理想的效果。
此方为镇降清热之剂。中风之病,原因虽有种种,但多由于风火内生,痰热亢盛逆塞灵窍,故昏倒而人事不省,痰阻经络而肢体不遂等等。方中以龙骨潜镇安神,牡蛎潜志敛神,桂枝通阳气,甘草缓急迫,四药相合,先安心肾为主药。内风发动必挟肝木之势侮其脾土,脾气不行,则湿停液聚,又受风火相煽而湿热生痰,可致风痰上犯之证,故又以大黄荡涤湿热风火之邪,活血祛瘀,推陈致新,以杜痰火阻塞之源,为辅药。又取干姜温脾燥湿,并防寒药伤中;赤、白石脂燥湿健脾;滑石利湿健脾,石膏清肺以制肝,为佐药。重用寒水石之寒,以壮肾水制火之阴气,紫石英之甘温以镇补已虚之心神,为使药。诸药相配,使五脏得安,故上述诸症皆能主之。
中风之因虽多,但可归纳为风、火、气、血、痰,五邪相互交错而成。本方风、火、痰血皆有药所主,并能调整五脏相互平衡,惟治”气”的药似乎缺乏,虽有石膏可以清金制木,牡蛎潜纳肝阳,但对肝气的疏达则无药专主。所以我用此方时,常常再加入香附45克,不仅能疏肝理气,使气舒火熄,并能行十二经之气,以助气血的循行通畅。
此方出《金匮要略》。因《千金要方》有紫石煮散、《外台秘要》有紫石汤,与本方相同,故后世有人说风引汤是宋人所附者,有人说为仲景之方者,有说不可轻用者,有深赞其方者等等。言皆有据,莫衷一是。然而均未谈到临床应用有无效验。故清?汪昂说:”抑亦门外揣摩云尔也。”(引自《金匮要略辑义》)中医学术最大特点是与临床密切结合,临床疗效是检验理论与方药的准则。我通过几年的临床应用,体会到本方治疗中风病,确有较好的效果,希大家遵照辨证论治的精神,随证选用,以使这一古方广为今人解除病苦。
注意,虚寒证者不可用此方。
天麻丸
天麻180克、牛膝180克(二药用酒同浸三日,焙干用)、萆薢180克、元参180克、杜仲210克(酒炒去丝)、全当归300克、羌活300克、独活150克、炮附子30克、生地黄500克(有一方无独活)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病重者可加至100丸,清晨空腹时,温开水送服,每日1次。
本方为养血、祛风、补肾、壮筋骨之剂。可用于治疗肾经虚热生风,筋脉牵掣,遍身疼痛,手足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方中虽然重用生地、当归补肾养血为主药,但其妙用全在天麻、牛膝同浸同焙,以使风痰浊湿下降而不上逆作为辅药。又以萆薢、杜仲益肾、祛风湿、壮筋骨,玄参养肾阴壮水以制火,附子补肾阳温经以通络,又可使生地、玄参之”阴得阳助,而源泉不竭”,共为佐药。更以羌独二活祛太阳风、搜少阴伏风以驱除风邪为使药。诸药扶正祛邪,标本合治,具有养血、祛风、壮筋骨、补肾固本之功能。
近些年来,临床上以此方随证加减治疗由肾虚风动而出现头晕目花、头重脚轻、两腿无根、肢体麻木或抽痛的高血压病(血压不高的也可服用)。可再酌加生赭石、生石决明钩藤泽泻桑寄生菊花之类的药物。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又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本方中补肾药占了很大比重,所以我在治疗眩晕、耳鸣以及神经衰弱等病出现头晕、耳鸣、视力减退、健忘、腰腿酸软、全身倦怠等症状,经辨证属于肾虚证者,常用此方加生石决明30克(先煎),养肝阴而潜肝阳,兼能明目;加远志10~12克,夜交藤15~20克,交通心肾而安神;灵磁石15~25克(先煎),纳肾气而治耳鸣;菊花10克,钩藤15~20克,祛风明目,配合天麻而除头晕。将原方药物参考其比例约减少20倍,作为汤剂煎服,每收良效。请参考试用。
本方与风引汤(用量加倍)相合,再加生石决明250克、比橘红180克、泽泻180克、钩藤180克,作为丸药,对年过45岁以上之人经常出现头晕眼花、头胀头痛、耳鸣健忘、腰酸膝软、两脚无根,或血压时常偏高,或肢体、手指、足趾时有麻木、欲作中风者,经常服用此丸,可有治疗和预防中风的作用(血压不高有上述诸症者,也可以用)。
本方与天麻散(《卫生宝鉴》方:天麻、半夏茯苓白术,共为细末,每用3~4克,姜汤水送服)均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但本方主用于肾虚、血虚而虚风内动之证,天麻散则主用于痰浊内盛,风痰上扰之证。中风病名虽同,但二方所主之证却不同,临症者必须加以辨认,以免误治。
附注:古人书中还有一方无独活,而方中之羌活要求用独本者(即独一茎者),谓此”即真独活,不必更加也。”附此供参考。
镇肝熄风汤
怀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轧细)、生龙骨15克(捣碎)、生牡蛎15克(捣碎)、生板15克(捣碎)、生杭芍15克、元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捣碎)、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水煎服。
方中石药及贝骨药,近些年多”先煎”。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30克。痰多者加胆星6克。尺脉重按无力者,加熟地24克、山萸肉15克。大便不实者,去龟板、赭石,加赤石脂30克。
本方主治内风所致的中风病,表现为脉象弦长有力,尤其是寸脉弦长有力,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痛,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至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
本方名镇肝熄风汤,是遵《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旨,组织而成。因肝主风,肾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风自内起,上盛下虚,肺气下降,肾气不摄,冲气和胃气也因风势而上逆,于是形成脏腑之气皆上升太过之势,而出现血气并走于上而生大厥、薄厥等急证。急则治其标,故方中重用牛膝引气血下行,虽属治标,在本方中亦当为主药。更以龙骨、牡蛎、龟板、白芍滋肝肾之阴而柔肝、镇肝、潜阳,以熄肝风,而治其本为辅药。佐以赭石降胃气、冲气,玄参、天冬以清肺气,使肺中清肃之气下行,自能镇制肝木。麦芽具有萌芽发越之气,顺肝气条达之性,而不致过于抑郁,且能和胃助消化。甘草和中调百药,且缓其急。又用茵陈具有初春少阳生发之气,与肝同气相求而泻肝热兼舒肝郁;川楝子引肝气下达,二药一升一降而为使药,共达镇肝熄风之效。原书又明确指出:两尺脉虚弱者,当系肾脏真阴虚损,不能与真阳相维系,其真阳脱而上奔,并挟气血上冲头脑,如此,故加熟地、山萸肉滋补肾阴,收敛肾气。
本方近些年来多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引起的头晕目眩,面色如醉,两脚无根,欲作中风之证。我的体会是即使血压不高,而出现肝肾不足、肝风内动引致前述主治诸症者,也可以使用。总之辨证为肝阴不足、肝风内动所致的眩晕、头痛等,均可应用。
我还体会到中风之病,常有风痰上扰之情,故痰盛者,可选加化橘红、全瓜蒌、胆星、天竺黄、茯苓之类一二味。头痛明显者可酌加夏枯草、菊花。肝郁生热者,可酌加香附、黄芩。药后大便仍常干秘者,可酌加酒军2~5克,以利下行。
本方与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均可用于治疗肝风内动所致的头晕、头痛、耳鸣、目花、震颤、麻木甚至半身不遂等症。但本方镇肝熄风、滋养肝肾之力较强,天麻钩藤饮清肝热、安心禅、平肝熄风之效较优。本方重镇滋柔以熄风,天麻钩藤饮清凉安神、益肾平肝以熄风。天麻钩藤饮中之桑寄生、杜仲、黄芩均有安胎的作用,故把方中的牛膝、益母草去掉,适加菊花、殭蚕、防风羊角,可用于治疗子痫及妊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昏仆咬牙、四肢抽搐等症。
  本方与羚羊钩藤汤(羚羊角、钩藤、桑叶、川贝母竹茹、生地、菊花、白芍、茯神木、甘草)皆可用于熄风。但本方主用于肝阴虚,肝风内动,手足不遂之证,镇肝熄风是其特长;羚羊钩藤汤则主用于肝热生风,神昏痉厥,手足抽搐之证,清肝热、熄肝风兼能化痰安神是其特点。后方加生赭石30克、生石决明30克、桑寄生30克、泽泻20克,也可用于高血压病出现肝热生风而头晕、头痛、失眠、目花等症者;加桑寄生20~30克、黄芩10克、白殭蚕9克、白蒺9克,也可用于子痫。镇肝熄风汤则不能用于子痫。
  痰湿过重之人,不宜用本方。
地黄饮子
生地黄90克、巴戟天、山萸肉、石斛苁蓉、炮附子、肉桂、茯苓、麦冬菖蒲、远志各30克、五味子15克,上药共为细末,每服10克,用水一杯半,生姜3片,大枣1枚,薄荷少许,同煎至八分杯,温服。近代多以上方根据辨证,适当增减,作汤剂煎服。
  主治中风、少阴气厥不至,心肾不交,发为风痱,舌疼不能言,足废不能行,大小便或秘闭或失禁或正常,或兼面赤烦渴等。
  本方重用地黄以滋肾之真阴,巴戟、肉苁蓉、肉桂、附子以追复真元之火,石斛养胃安脾而秘气,山萸酸涩温肝而固精,菖蒲、远志、茯苓补心开窍而通肾脏,麦冬、五味子保肺养阴以滋水源。使心肾相交,精气渐旺,风火自熄。注意方中的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原为驱逐浊阴而设,不可执己见而轻易去掉。综观本方的立意和作用,以温补下元、收纳浮阳为主,又兼有开心窍、祛痰浊、通心肾的作用。用之得当,确有良效。
  我常用本方治疗西医诊断的脊髓痨、脊髓炎、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慢性进行性延髓麻痹等病出现中风、风痱病证候者,或舌强语涩、吞咽发呛,或两腿瘫痪,或上下肢肌肉萎缩,或两脚如踩棉花,或如踩圆球而走路不稳,或二便失控等等。如下肢走路困难,两腿发凉喜暖明显者,加yin羊藿、补骨脂川断、牛膝,并重用桂、附。小便不利者加车前子、木通。小便失控者,加覆盆子桑螵蛸乌药。肢体筋肉拘急者加伸筋草、生薏米、生白芍、白僵蚕。久病难愈者加红花仁、地龙、炙山甲
  笔者在1959~1960年,曾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协作以地黄饮子为主随证加减(西药只需服用各种维生素)治疗脊髓痨、脊髓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今摘要介绍两个病例,以供参考。
  例一:刘某某,男,49岁,1959年4月13日入院。入院11日前,寒战,发热,两腿酸痛无力。4日尿闭,两腿不能行走。曾用多种西药治疗无效。神经系统检查:两腿完全软瘫,痛觉消失,触觉减退,深浅反射消失,跖反射消失,大小便潴留。经腰穿、验血等检查,诊断为脊髓炎。入院后经用维生素B1、B12、B6、C及B.A.L、青霉素、导尿管开放引流等治疗,病情无变化。
  4月22日开始加用中药,中医诊断为风痱,投以地黄饮子为主随证加减的中药(各种维生素继续使用),4月25日下肢痛觉部分恢复,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出现。4月27日,右下肢稍能活动,4月28日,两下肢皆稍能活动,感觉也恢复,两侧出现巴彬斯基氏征。5月23日能扶车下地行走。6月23日能独立行走,拔去导尿管能自行排尿。6月30日”基本痊愈”出院。
  例二:王某某,女,22岁,入院日期1958年9月24日。患者于1956年2月,左眼视力减退,7日后失明,治疗后恢复到0.1。9月腰以下发麻。3个月后自愈。1958年5月两眼视力减退,7日后只有光感,以后四肢麻木力弱,右侧较重,入院时排尿困难,不能行走。检查:视力左0.l、右0.5,两侧视乳头原发性萎缩。颈1以下浅感觉减退,胸2以下深感觉消失,右侧上下肢力弱,左侧上下肢全瘫,两上肢腱反射亢进,两下肢腱反射能引出,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经查血、腰穿等检查,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经用维生素B1、B12、乌洛托平、青霉素、链霉素、B.A.L、考的松、理疗等治疗,病情虽有时波动,但整个病情没有好转。
  1959年4月11日除应用一般维生素外,请中医加用中药。中医四诊合参,诊断为肾虚发为风痱,投以地黄饮子为主随证加减的汤剂。4月24日两下肢疼痛。5月9日半身痛觉稍恢复,左膝关节能抗重力。5月15日感觉全恢复,两下肢能抗重力,踝阵挛(+)。5月18日两侧病理反射消失,5月27日排尿自如。6月3日两上肢力量也恢复,改用其它药物,随证调理,于8月16日以”基本痊愈”出院。
  基本药方为:生地15克,熟地12克,山萸肉10克,肉苁蓉15克,附子9~12克,肉桂6~9克,巴戟天9~12克,yin羊藿9~12克,鹿角胶10克,牛膝10~15克,远志9~12克,桂枝9~12克,川断9~15克,石斛12克,天麦冬各9克。疼痛明显者加川、草乌各6~9克,庵闾子10克;小便不利者加海金沙9~15克,车前子15克;下元虚寒甚者加硫磺粉0.6~1克冲服,钟乳石10克;舌苔厚腻、食欲不振者加藿香10克,砂仁6克等等。
  30多年来,我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脊髓病变,如脊髓痨、脊髓炎、侧索硬化、联合硬化、脊髓空洞症等,均收到较好效果。希大家采用,并作进一步研究。
  本方与镇肝熄风汤均治中风,但本方重点在补肾、养肝、开窍,镇肝熄风汤重点在镇肝、降逆、熄风。
消风散
厚朴15克(姜汁炒)、陈皮15克、炙甘草15克、荆芥穗15克、防风60克、蝉蜕60克、羌活60克、藿香60克、白殭蚕60克(炒)、川芎60克、茯苓60克、人参50克,共为细末,每次服3克,一日3次,病重者可每次服5克,茶水送服。身有疮癣者,可用黄酒送服。 因原方服用量太大(每次9克),故后人多改为汤剂使用。一般用量为:厚朴3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人参3克,荆芥穗9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羌活10克,藿香10克,白殭蚕10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水煎服。
  无虚证或有风热证者,可去掉人参。
  本方主用于治疗风邪上攻,头痛目眩,项背拘急,鼻塞声重,喷涕流泪,皮肤风疹瘙痒,或皮肤干癣痒疹难消,以及妇女行经期间被风邪所袭,冲任受风,而入血分,致使血中风邪羁留而皮肤生小红疹且瘙痒难忍,有的地方因用手搔痒致使皮肤破而成疮等症。
  方中用羌活、防风、荆芥、川芎辛散轻浮之力以祛头、目、项、背之风。用白殭蚕、蝉蜕轻扬清散之力,更兼以皮走皮之性,而祛皮肤之风。藿香、厚朴芳香避秽,理气消胀,以除恶散满。参、苓、陈、甘,益气化湿以调中扶正,使风邪无留滞之弊。全方合而成为治风邪为患的常用之方。
  本方基本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消风散,但药量稍有出入。《医宗金鉴》也有一消风散方,以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各9克,石膏15克,甘草、木通各5克,共13味药组成。主治风热袭表,皮肤瘙痒,起红疹,时起时落,甚或兼头痛发热等症。
  二方都常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瘾疹、风疹、癣疮。二方的主要作用,均是疏风止痒。但本方外散风寒之力较大,除湿止痒之力较小,但兼有扶正作用。《医宗金鉴》消风散则除湿止痒、散风清热力较大,不能散风寒,且无扶正作用。
  我常将以上两方穿插裁摘,合并起来而随证加减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顽固难愈之风疹(荨麻疹)、血风疮、牛皮癣等病。常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我的常用方为:当归9克,赤芍12克,红花10克,防风9~12克,生芥穗6~10克,连翘12~18克,知母10克,蝉蜕9~15克,苦参10~30克,白藓皮10~30克,白殭蚕10克,炙山甲6~9克,苍术6~10克,陈皮9克,水煎服。
  风疹顽固久治不愈者,可再加皂刺6~9克、蛇蜕3~5克、忍冬藤30克、丹参30克,苦参、白藓皮均用30克,连翘可加到20~30克。兼有头痛、月经错后、月经量少者,加川芎6~10克。皮肤瘙痒处用手搔抓后发红而感到灼热者,可加生地10~20克、炒黄柏9~12克。兼口渴、恶热,或多在夏季或热环境中发病者,可加生石膏30克(先煎)、川黄连6~10克、薄荷3~5克(后下)、生地10~15克。红疹隐隐,痒而不易外透者,加牛蒡子10克、升麻9克、桔梗3~6克。我曾用上述方法,治疗多例此类病人,皆取得了良好效果。请参考试用。
  临床也常有不少医家,用防风通圣散(或丸)治疗皮肤痒疹、疮癣等病。但防风通圣散主用于风热壅盛,表里俱实之证。本方则主用于风邪束闭,郁于皮表之证。
牵正散[[白附子]]50克、白殭蚕50克、全蝎50克,上药共为细末,每服6克,黄酒调服。
主治中风(发病突然)口眼歪斜,半边脸面瘫痪,口不能撮,鼻唇沟歪斜不正,一侧嘴角下垂,一只眼不能闭合,全身更无其它症状者,即西医所谓颜面神经麻痹。
中医认为此证主见口眼喎斜,别无他症,知为足太阳、足阳明二经(足阳明经挟口环唇、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风痰蕴热,经脉牵急而口眼喎斜,其它经脉脏腑,并未受邪,故无他证。
此病虽也称中风,风字实为表示发病突然、快速之意,并非专直伤风所致。取[[白附子]]性辛散而驱头面游风。白殭蚕性气轻清上走头面,咸能软化痰浊,辛能驱散风邪。全蝎为治风要药,有小毒可破风痰结滞。又以黄酒调服,辛温疏散,引药入经络而正其口眼。
近代多把此方改为汤药服用,并且常常是随证加味而运用。一般每药用量为6~10克,[[白附子]]可稍轻些(一般5~6克),疗效也很好。
我应用本方加味曾治愈许多颜面神经麻痹病人,大部分患者能完全治愈,无后遗症。我常用的经验方为[[白附子]]6克,白殭蚕10克,全蝎9克,白芷10克,葛根10~15克,荆芥穗6~10克,防风10克,蜈蚣2~3条,苏木12~18克,红花10克,细辛3克,炙山甲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另用白芥子细末,以浓茶水调为稀糊状,摊在纱布上,贴于患侧。贴前先在口腔中患侧颊内粘膜上,用针尖挑之出微血,一般是令病人张口,沿患侧上齿挑三针(前、中、后各1针);沿下齿边挑三针,上下齿中间边挑三针。然后在患侧面部贴摊有白芥子末所调稀糊的纱布,纱布可按面型予先剪好。一般宜在晚上贴,至后半夜药力已无,则可弃掉。每晚或隔1晚贴1次。贴后如皮肤有起泡或破皮处,可等皮肤长好后再贴。再贴时可将其白芥子糊调稀些,摊薄些,以免再破皮肤。一般说内服上方,外贴此粉末,约1~2周即可明显见效。l个月左右可渐痊愈。要注意,最好是内服汤药外贴白芥子粉同时并用,这样可提高疗效,如再配合针灸每周2~3次则见效更快。
1980年我一学生的母亲突患口眼歪斜,病例如下:邵某某,女,50岁,初诊时间为1980年11月29日。初诊前一天突然左侧面瘫,口向右歪斜,左眼亦不能闭合好,舌发木,左侧耳鸣,心跳,素有便秘之情,此次发病前曾患咽喉疼痛,舌苔薄微黄,脉象弦滑。据此脉证诊为风中于络,内有郁热,内外合邪,经络闭阻,发为口眼歪斜之证。治以疏风清热,平肝活络之法。牵正散结合消风散意加减。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殭蚕10克,白附子6克,全蝎6克,菊花10克,生石决30克(先煎),银花10克,白蒺藜10克,苏木20克,黄芩10克,玄参15克,灵磁石20克(先煎),蝉衣6克,3剂。
二诊(12月2日):口眼部仍歪斜,头晕,左侧耳鸣,舌左侧发麻,味觉不灵敏,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细。再加减前方,加重平肝清火。处方:生芥穗10克,防风10克,蔓荆子10克,白殭蚕10克,全蝎6克,[[白附子]]9克,菊花10克,白蒺藜10克,苏木30克,生石决30克(先煎),生赭石30克(先煎),炒黄芩12克,生军3克,3剂。

三诊(12月5日):左口角已能自主活动,口已无明显歪斜,左面部及眉棱骨部疼痛,舌苔黄,脉滑。再守前方稍事出入,去白蒺藜、生军,加白芷10克、炙山甲6克、红花10克,改生赭石为40克,5剂。

四诊(12月13日):口眼已不歪斜,只有在大笑时可看到稍欠对称,尚有左侧耳鸣,舌脉同上次。再加减前方。处方:白芷10克,防风10克,红花10克,生芥穗9克,全蝎9克,白附子6克,全瓜蒌30克,炒黄芩12克,苏木30克,白殭蚕10克,川芎9克,菊花10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炙山甲6克,5剂。

五诊(12月19日):面瘫、口眼歪斜已痊愈,只有仔细端详下,可看到鼻唇沟偏左侧稍浅,左耳尚鸣,大便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细弦,尺脉明显。据此脉症,知尚兼有肾火。改方如下:炒黄柏10克,知母10克,生地15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红花12克,全蝎9克,白附子6克,白僵蚕10克,瓜蒌30克,生石决30克(先煎),菊花10克,炙山甲9克,5剂。

六诊(1981年1月2日):面部形态已完全恢复正常,左侧面部的感觉亦恢复正常,舌的感觉亦正常。近几天大便干结,口干,左耳尚鸣,舌质红,苔薄黄少津。面瘫已愈,尚有肝肾之火。治宜加强益肾平肝。处方:生地20克,地骨皮12克,防风10克,白芷12克,全蝎9克,白僵蚕10克,[[白附子]]5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灵磁石20克(先煎),草决明10克,天花粉15克,蔓荆子10克,全瓜蒌30克,6剂。追访数年,未再复发。
我的大女儿于1960年(18岁)突患口眼歪斜,我当即用针刺太阳、耳门、上关、下关、颧髎、地仓、合谷,隔日一次,一次刺患侧,一次刺健侧,同时用牵正散加减:白芷10克,防风10克,白僵蚕10克,全蝎10克,[[白附子]]6克,皂刺9克,炙山甲9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归尾10克,赤芍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用毛巾包裹本方煎汁后的药渣熨敷患处,十天即痊愈。
古方中还有一名为”不换金丹”的丸药:荆芥穗、甘草、防风、天麻、白僵蚕各一两,薄荷叶三两,羌活、川芎、白附子、乌头蝎梢、藿香叶各半两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三钱(相当于现代剂量的9克),每服1丸,用茶水或黄酒送下。也治中风口歪。也对用酒化开,涂口歪处。二方相比,不换金丹有退风散热、祛痰祛寒作用,药力大于牵正散。遇中风口眼歪斜,不但风邪盛大,而且挟寒,挟痰及气血闭塞之证者,可采用不换金丹。也可随证加减,改为汤药使用。牵正散药味少,便于随证加味,故应用较多。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12克、白芍9克、知母12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麻黄6克、制附片6克、炙甘草6克,水煎两次,合在一起,分为3次服,每日1剂。
  本方主治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经络,气血不通而致的全身关节疼痛,久久难愈,而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等症。方中桂、麻、防风温散风寒,芍药、知母和阴防热燥,生姜、甘草调胃和中。白术配附子温经散寒,祛寒湿痹痛捷效。诸药共奏祛风寒湿、温经脉、止疼痛之效。书中所说”身体尪羸”即指关节肢体僵屈变形,不能自由活动,身作羸瘦衰弱,生活不能自理,几成废人而言。从仲景先师这一段精确简练的描述来看,本汤可用于治疗西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肢体变形、骨质受损的疾病。
  自50年代后期,我即用本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病,常常取得理想的疗效。
  1974年左右,我在一次内科医生业务学习会上向全科医生作了”痹证辨治体会”的学术报告,其中也介绍了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随证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方。1981年我院李恒敏大夫在回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信时,开出了我的这张经验方,几个月后,人民日报报道了这个病人的感谢信,因而医院门诊和院部忙了起来,院领导责成我们成立了痹证研究组,专门开展了专科门诊和病房工作。我又把桂枝芍药知母汤和《和剂局方》的虎骨散合并起来进行随证加减,定名为补肾祛寒治尪汤,同时把具有肢体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痹证命名为”尪痹”。短短几个月我们小组就总结了”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1981年12月在武汉市召开的”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上,我以《尪痹刍议》为题,向全国中医同道宣读了我们的文章。1983年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痹证学组采用了”尪痹”这一新病名,以补肾祛寒治尪汤为主商订科研处方,进行了300多例的临床观察,研制了”尪痹冲剂”这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经辽宁省本溪市第三制药厂批量生产,现已多次获奖并被评为国优产品而获全国优质产品银奖,畅销国内外,一直供不应求。今把我拟的补肾祛寒治尪汤介绍如下,以供同道们临床试用。
  组成:补骨脂9~12克,熟地12~24克,川断12~18克,yin羊藿9~12克,制附片6~12(用15克时,需先煎10~20分钟),骨碎补10~20克,桂枝9~15克,赤、白芍各9~12克,知母9~15克,羌、独活各10~12克,防风12克,麻黄3~6克,苍术6~10克,威灵仙12~15克,伸筋草30克,牛膝9~15克,炙山甲6~9克,地鳖虫6~10克等,还可加用透骨草20克、寻骨风15克、自然铜(醋淬、先煎)6~9克。
功能:补肾祛寒,化湿疏风,活瘀通络,强筋壮骨。
主治:尪痹肾虚寒盛证。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有肢体关节疼痛变形、骨质损害的疾病。
  方解:本方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川续断、补骨脂补肾阳、壮筋骨,制附片壮肾阳、祛寒邪,熟地补肾填精、养肝益血,共为主药。以骨碎补活瘀祛骨风,yin羊藿补肾阳、祛肾风,桂枝、羌独活、威灵仙搜散少阴经、太阳经及肢体的风寒湿邪,白芍养血荣筋,缓急舒挛,共为辅药。又以防风散风,麻黄散寒,配熟地可温肌腠,苍术化湿,赤芍活瘀清热,知母滋肾清热,穿山甲通经散结,地鳖虫活瘀壮筋骨,伸筋草舒筋活络,松节通利关节,共为佐药。其中赤芍、知母、地鳖虫兼具反佐之用,以防湿药化热。牛膝益肾并能引药入肾为使药。
  加减法:上肢病重者加片姜黄10克。瘀血明显者加红花10克、乳香没药各6克,皂刺6克。腰腿痛明显者,可去松节(此药上文处方中不存,有疑——糊涂王子)、苍术,加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吃药时再嚼服胡桃肉(炙)l~2个。肢体僵屈者,可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薏米30~40克,木瓜9~12克,茯苓15克,白殭蚕9~12克。脊柱僵直、弯曲、变形者,可去苍术、牛膝,加金狗脊40克、鹿角胶9克(鹿角片、鹿角霜亦可)、白殭蚕12克,羌活改为12克。关节疼痛重者,可加重附片的用量,并且再加草乌9克,七厘散(每次1克)随汤药冲服。舌苔白厚腻者,可去熟地,加砂仁5克、藿香10克。中运不健,脘胀纳呆者,可加陈皮、焦麦芽、焦神曲各10克。
注意事项:(l)本方以治本为主,往往需服4~6周才出现疗效。(2)显效后,可将此方3剂研末,每次服3克,温开水(或加黄酒)送服,长期服用。
  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尪痹,效果满意,并以研究”尪痹”为题招收了3批研究生,均取得了优良成绩。
今简介有效病例,以供大家参考:
任XX,男,48岁,工人,1971年10月28日初诊。
主诉:关节疼痛、肿大变形、僵化,肢体不能自己活动已1年有余。
病史:1970年9月间,因挖地道而长时间在地下劳动,一日,突然高烧40℃以上,继而出现左膝、左踝关节红肿疼痛,行走不便。虽经治约半年,但病情日渐加重。两手腕、食指关节亦相继红肿疼痛、变形、僵化,活动严重受限,晨起伸不开。两膝关节肿大、变形、疼痛不能自由屈伸,左腿较重。两踝关节肿大如脱。经某医学院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当时血沉55毫米/小时),即转该院中医科诊冶,服中药80剂,症状未见改善,血沉增快(118毫米/小时,遂来我院就医。
  现症:除上述两膝、两踝及两手腕、指关节肿大、变形、疼痛、不能自由活动外,两锡髋节亦强直僵化固定成一种位置(大腿与躯干呈120度,不能屈伸),两肩、肘关节亦僵化不能活动,故来诊时需人背抬。有间断发热,身体畏冷,心中烦热,食欲不振,时有恶心,大便一日一二次,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脉象弦数。经我院放射科X线拍片,仍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辨证:地下环境寒湿,久处其地而受风寒湿三邪侵袭致痹。寒湿最易伤肾,肾虚不能御邪,寒湿乘虚深侵,肾主骨,寒邪入骨,久久留舍,骨失所养,则可致骨质变形、节挛筋缩,肢体不能屈伸,脚肿如脱,温温欲吐,而呈现尪羸之状。脉证合参,诊为尪痹。目前虽有标热之象,但实质仍为寒。
治法:补肾祛寒,散风活络。 处方:补肾祛寒治尪汤加减。
  制附片10克、骨碎补12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麻黄6克、知母10克、防风12克、威灵仙12克、白术10克、炙山甲1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水煎服,6剂。
药后诸症均减轻,仍守上方又加伸筋草30克,嘱可常服。至1972年3月10日来诊时,已能自己行走,不用扶杖。两手腕及指关节虽仍有变形,但可用力活动,手按之亦无疼痛,膝关节尚有肿胀,于上方加黄芪30克。 3月17日已能骑自行车上街,仍守上方服。
  1972年5月3日来诊时,食欲很好,仅腕、背、踝部有时发胀,偶有轻痛,腕、指、膝、踝关节虽外观尚变形,但均不影响活动。先后共诊22次,服药11O多剂,病情已稳定,改用粉剂常服,处方如下:制附片45克,骨碎补54克,川断60克,桂枝36克,赤、白芍各60克,知母36克,防风45克,苍、白术各30克,威灵仙120克,麻黄36克,细辛12克,松节45克,伸筋草120克,炙山甲36克,地龙45克,皂刺21克,泽泻30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每日2次,温黄酒送服。
  1973年1月27日来诊,膝肿消退,关节明显变小,仍守上方,加归尾36克、焦神曲30克、片姜黄30克、红花36克,改川断为90克,为细末服。1973年5月29日,四肢功能明显好转,可以自由蹲下、站起,站立1小时多也不觉疲累,能骑自行车跑十几公里。脉亦较前和缓有力,舌苔正常。惟在腕及踝关节尚有轻痛。仍予原方以资巩固。
  1975年夏天造访,已全天班工作年余,腕指、左膝关节外形虽未完全恢复正常,但能活动、能工作,无痛苦。
  1979年夏季又约他来复查,血沉13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仍为阳性。但一直上全天班,并能胜任比较繁重的工作。
  1986年我们的研究课题《尪痹的临床机理与实验研究》又被列为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同时又研制了”尪痹复康Ⅰ、Ⅱ号”第二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此成果已转让给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正在报批新药,不久即将问世。
  补肾祛寒治尪汤不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而且对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均有良好效果,我正准备用此汤对大骨节病,氟骨病等的治疗,进行临床与实验的观察研究。
  独活寄生汤
 
  独活9克、桑寄生15~2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辛3~6克、当归6~9克、白芍9克、川芎6~9克、生地12~15克、杜仲9~12克、牛膝9克、人参5~6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桂心3~5克,古代医家用此方也有的把独活用三两,其余药皆为二两。共为粗末,每次用12~18克,煎水服,每日2次。  近代医家则多用此方随证加减,作为汤剂使用,上述用量即为汤剂常用量。  
  本方为治疗痹证的常用方剂。主用于肝肾两虚、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经脉,而致腰膝疼痛,酸软无力,屈伸不便,喜暖畏冷等症。
  方中以独活、细辛专入足少阴肾经,搜风寒、通血脉;配以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化湿;桑寄生补肝肾、益气血、祛风冷;又配合杜仲、牛膝壮肾健骨,强筋固下;更用归、芍、芎、地活血补阴;以参、桂、苓、草益气补阳。全方主旨是用辛温以散之,甘温以补之,使肝肾强,气血足,风湿除,筋骨壮而腰膝痹痛自愈。
  
  我在临床上治疗痹证时,经常使用本方随证加减,屡起沉疴,可以说差不多天天能有机会运用此方。本方照顾全面,力在治本,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见效,常须久服方效。为了能见效迅速,所以我经常是以本方随证加减,尤其是要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加用针对性强的祛邪之品,标本兼顾。取效则较快。兹把个人点滴经验和常用经验方以及主治病症、加减法等介绍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1、治疗腰腿痛痹,喜暖怕冷,见寒加重,膝腿屈伸不利,包括西医学中的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病、骨刺、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处方:桑寄生20~30克,独活9~12克,细辛3~5克,川断12~15克,威灵仙12~15克,防风10克,杜仲12克,生熟地各12克,牛膝12~15克,红花10克,制附片10~12克,草乌5~9克,炙山甲9克,桂枝12~15克,伸筋草30克,水煎服。
    加减法:关节肿比较明显者,去生、熟地,加生薏米30克、汉防己10克、茯苓15~30克;脊柱疼明显者,加金狗脊2O~30克、地鳖虫6~9克、羌活6~10克;主诉大腿外后侧连及小腿外后侧疼痛者,可加重牛膝15~30克,加地龙10克,青风藤20克,槟榔12~15克;拍X光片腰膝关节骨刺明显者,可去伸筋草、杜仲,加骨碎补12~18克、补骨脂10克、乳没各5克、生龙骨15~20克(先煎)。
  
  2、治疗妇女素有腰腿疼痛,但又妊娠数月,腰腿疼痛有加重者。
  处方:桑寄生30克,独活1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生地12~15克,防风10克,炒白术12克,杜仲12~15克,制附片10克,炒黄芩6克,苏梗10克,炒黄柏10克,川断20~25克,络石藤20克,千年健15克。
  
    3、治疗膝踝关节疼痛,喜暖怕凉,有时足跟亦痛,血沉快,抗链”O”滴度高者。
  
  处方:桑寄生30克,独活12克,杜仲12~15克,牛膝18克,细辛3~5克,防风10克,茯苓15克,熟地12克,肉桂5克,泽兰18克,制附片12克,槟榔10克,地龙10克,威灵仙15克,补骨脂12克,松节18克。
  
  《医学心悟》有蠲痹汤(羌活、独活、秦艽、桂心、炙甘草、当归、桑技、川芎、乳香、木香海风藤),也是治疗痹证常用的方剂。但蠲痹汤偏用治疗人体上半部痹证无肝肾不足者,本方则偏用于治疗人体下半部痹证,病情较深重,肝肾不足者。
  三痹汤
  
  人参、黄芪、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牛膝、杜仲(姜炒)、桂心、细辛、秦艽、独活、防风,上药各6克,加生姜3片、大枣4个水煎服。
   
  本方也是治疗痹证常用的药方。主治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经络,而气血凝滞,手足拘挛,行、痛、着三痹症状皆有者。
  
  明代医家喻嘉言曾称赞曰:”本方用参芪四物,一派补药内,加防风、秦艽以胜风湿,桂心以胜寒,细辛、独活以通肾气。凡治三气袭虚而成痹患者,宜准诸此。”
  
  本方与《医学心悟》蠲痹汤相比,本方主治因气血不足而受风寒温之邪侵袭而成痹者。兼有补气血的功用;蠲痹汤则主治上半身痹证,无补虚作用。
 
  本方与独活寄生汤比较,则本方偏治痹证兼有气血虚者;独活寄生汤则偏治肝肾不足,风寒湿邪痹阻于下半身的痹证。
    
  近代医家应用本方时,多改为随证加减的汤剂而用之。各药用量很少用等分者。气虚证不明显者,人参可用党参代替。上肢肩、肘、腕关节疼痛明显者可加[[片姜黄]]10克、桂枝10~15克。腰痛明显者,可加补骨脂10克、川断18克、胡桃肉2个(分吞)。足踝肿痛及脚后跟疼痛明显者,可加重牛膝3克,另加泽兰15克、生薏米30克。月经前赶或量过多者,可去川芎,加川断炭20~30克。
  清震汤
 
  升麻30克、苍术30克、干荷叶1张(约15~20克),共为末,每服15克,水煎服。
   
  本方为治雷头风(头痛,头面起疙瘩,或头内如雷鸣,憎寒壮热,状如伤寒)的特效药。
    
  升麻味甘,其性属阳,其气升扬,能解百毒。苍术辛烈,能燥湿强脾,辟瘴疠疫气。荷叶色青气香,其形状如仰盂,其象属震(震仰盂,震为雷),能升助胃中清阳之气上行。配合甘温辛散之药,升发散邪,使邪从上越而散。且能固胃气,使邪不传里。
  
    我常用本方治疗顽固的头痛。例如张某某患头痛数年,时轻时重,久治未愈。发作重时全头内皆痛,甚则似脑内轰响,如风如雷,每遇天气变幻刮大风时,则易发重痛。舌苔略白。脉象弦滑。曾在其它医院,服用过以清空膏、愈风丹川芎茶调散牛黄上清丸、羌活胜湿汤等方加减的汤药、丸药等,均未效。据此脉症,我诊断为”雷头风”,用清震汤法,随证加减。
    
  处方:升麻10克,苍术10克,藁本6克,羌活10克,夏枯草18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蔓荆子10克,白蒺藜10克,荷叶12克,吴朱萸6克,水煎服。
    
  本方连服3周,头痛痊愈。
    
  这张药方即以清震汤轻扬发越,散风化湿,为主药。辅以羌活祛风胜湿,入太阳经,治太阳头痛;藁本入督脉,散风寒,治头顶痛。佐以吴朱萸辛温入肝经,治头痛;夏枯草入肝经平肝阳,治肝郁头痛;生石决明养肝阴,潜肝阳;蔓荆子入少阳经,散头部风热,治头两侧痛。使以白蒺藜入肝肺二经,其性善破,用以升散肝肺郁结而治病久入络之疼痛。
    
  东垣先生有”清空膏”,主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以及风湿热上壅头目,及脑苦痛不止。其方为:炒黄芩、炒黄连、羌活、防风各30克,柴胡20克,川芎15克,炙甘草45克。共为细末,每服9克,茶调如膏,用温开水送下。为何此例头痛患者曾服此膏未效呢?因为此膏以入太阳经药最重,其次为少阳经,再次为厥阴、太阴,且用酒炒芩、连上达清热,故此方以治风湿热上壅为主。本例乃为雷头风,其病情较头痛要深重,且多在天气变幻、刮大风时痛重,其痛为满头内皆痛,且重时有似风、雷之声,已非风湿热上壅之头痛证,而乃风邪深入,闭塞清窍,不得发越疏散,经络不通,风寒温邪互相胶结,郁壅不散之证。故以清震汤为主,随证加减。全方以散风为主兼以祛寒、化湿。因其脉弦,故加入养肝阴、潜肝阳、平肝防热、温厥阴、破肝肺结气之品,气行血行,经络通畅,风寒湿邪得辛温阳性药发越升散,故很快取效。通过本例的诊治分析,我们更体会到中医治病不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重要的是要从病因病机的传变、转化中,抓住体内形成疾病的根本而立法、选方、加减药物,去进行治疗。故前人谆谆告诫我们”治病必求于本”。
  理中汤
    人参9克、白术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水煎服。
    
  本方出于《伤寒论》,原方是”理中丸”,原用法是四味为末,以蜜丸鸡子黄大,用沸汤和一丸,研碎温服,日三至四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可见本方也可作丸服,也可煎汤服,后世医家多以汤剂用之。但中成药中也有”理中丸”和”附子理中丸”以供临床选用。
 
  
  本方主治中焦虚寒,气不能燮理,腹痛,大便自利,便溏不成形,口不渴,寒多而呕,脉沉无力或手足逆冷不温(厥逆)。
    
  方中以人参补气益脾为主药,白术健脾燥湿为辅药,甘草和中补土为佐药,干姜温胃散寒为使药。因脾胃居中焦(或称中宫),故名曰”理中”。
  
  
  本方加附子6~9克名附子理中汤(丸),主治中焦寒盛,腹痛,身痛,四肢厥逆,拘急者。
    
  加枳实6~9克,茯苓9~12克,蜜丸,名枳实理中丸,主治寒实结胸,疼痛欲绝,胸膈高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治之不效者(此为大下之后的虚逆之证,气已不理,而复上攻,气搏结于胸者,用此丸先理其气,次疗诸疾,其效如神)。若口渴者加花粉10克,加重参、术用量。自汗多者,可加生牡蛎20~30克(先煎)。
    
  去甘草,加茯苓15克、川椒6~9克、乌梅6~9克,蜜丸,名理中安蛔丸。主治胃寒痛、吐蛔虫。
    
  加当归9克、白芍12克、陈皮9克、厚朴9克、川椒6克、生姜6克,名温胃汤。主治忧思郁结,脾肺气滞,胀满上冲,饮食不下等症。
 
  
  加青皮6克、陈皮9克,名治中汤。主治理中汤证见腹满痞闷,兼有食积者。
    
  加陈皮9克、茯苓15克,名补中汤。主治泄泻。若泻而不已者,再加附子6~9克;食思缺乏,食而不化者,再加砂仁6克。 加黄连6~9克、茯苓9~25克,名连理汤。主治伤暑泻肚而作渴之证。前人经验认为,外受酷暑,内伤生冷而致此症者,非此汤不可。
    
  《内外伤辨惑论》中有厚朴温中汤,其组成为厚朴12克,陈皮12克,干姜10克,茯苓6克,草蔻仁6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共七味药。二方比较,其共同点是,二方均能健脾燥湿,主治中焦寒盛,呕吐不食,脘腹冷痛,喜暖喜按,尿清便溏,舌淡苔白,脉滑等症。二方不同之点是:理中汤中有人参、白术,故偏治症见神疲少气、脉沉细无力或迟缓者;厚朴温中汤有厚朴、广木香、陈皮、茯苓,故侧重治疗脘腹胀满较重,泛吐清水,脉沉紧或沉弦者。前者的功效是温中祛寒,补益脾胃;后者的功效是温中理气,燥湿除满。
    
  我在临床上经常用理中汤随证加减,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腹痛泄泻之症。其中包括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对症见急性泄泻、胃肠不适,甚至呕逆胀满者,常合藿香正气散随证加减。经验方是:藿香10克,苏叶6克(后下),白芷6克,茯苓25克,土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半夏曲10克,芡实米15克,干姜6克,党参9克,炙甘草5克,广木香6克,车前子12克(布包),诃子6克。
    
  对症见慢性泄泻,便前腹部隐痛,大便一日三次左右,溏薄不成形或带些血液,或兼见里急后重者(包括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结核性结肠炎等)。我常用此方合四神丸方随证加减应用。经验方是:补骨脂10克,吴朱萸6~9克,五味子9克,豆蔻10克,土炒白术10克,党参9~12克(或人参3~6克),茯苓20~30克,干姜6克,广木香6~9克,诃子10克,车前子12克(布包)、赤石脂12克,禹余粮12克,炙甘草5克,伏龙肝60克(煎汤代水)。大便带血较多者,可再加地榆炭20~30克、防风6克。
  以上两个经验方是我临床常用的方剂,效果很好,请参考试用。
  例如:杨某某,男,32岁,初诊日期1975年12月16日。
  1975年9月20日在北京某大医院经X线拍片证实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用药灌肠治疗60多次,同时服抗菌素、黄连素等,未见效果。现大便一日二、三次,大便干稀交替不等,有时带脓血,次数多,时有下坠感,左下腹部隐痛。大便镜检:红细胞10个~成堆,白细胞数基本同红细胞,腹部怕冷,舌苔薄白,脉沉滑。
  辨证:脾肾虚泄。
  治法:温补脾肾,固元止泄。
  处方:补骨脂10克,五味子9克,[[肉豆蔻]]12克,炒白术9克,茯苓12克,吴朱萸6克,党参12克,制附片6克,炮姜3克,诃子12克,赤石脂15克(打碎),灶心土60克(煎汤代水)。
  1976年2月23日复诊:上药服20付,腹已不痛,大便一日一行,大便镜检阴性。病已基本痊愈。舌苔微微欲现薄黄,脉弦滑。上方加炒麦芽9克,赤石脂改为12克,党参改为9克。又服6~10剂而收功。
  理中汤与养中煎(人参3~6克,炒山药6~9克,炒扁豆6~9克,炙甘草3克,炒干姜3~6克)比较:二方均能治中焦虚寒而致呕泄之证。但前者有白术(无山药、扁豆),故益气健脾之力大于后者,并且对急性的中焦虚寒腹痛、腹泄,见效速于后者。后者有炒山药、炒扁豆(无白术),山药不但健脾且能益肺补肾。扁豆不但健脾,且能祛暑湿,故健脾、益肾、化湿祛暑的作用优于前者。其功效平稳和缓,故名养中。
  大健中汤
    炒川椒6~9克、干姜9~12克、人参4.5~6克、饴糖3羹匙。
  前三味药用水500毫升,煮取250毫升,去滓,加入饴糖,再用微火煎取160毫升,分为两次温服。服药后约25分钟,再喝稀粥半碗,以助药力。一日服药两次,药后盖被卧床休息。忌硬食。
  主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攻串)痛而不可触近”者。(仲景原文)
  本方出于仲景先师的《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主治阳虚之人,中焦受寒,阴寒之气,逆而上冲心胸,而见”心胸中大寒痛”;横格于中焦,故腹部皮肤之下,出现似有头足(肠蠕动波)的上下攻冲作痛;脾寒不运,水谷不消,故痛、呕、不能饮食。因证属寒邪盛实,故腹部剧痛而手不可近,拒触按。此证急需治以温中补虚,散寒止痛之法。方中以川椒(炒去汗)味辛性热,既能入脾暖胃,又能入肾补火,入肺散寒,作为主药;干姜辛热,通心助阳,逐冷散逆,为辅药;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佐药。饴糖甘温补脾,缓急和中,为使药。人体以中气为主,本方用辛辣甘热之品,大建中焦之阳,以祛其逆上之浊阴。中阳得健,阴寒祛散,诸症自消,脾运复元,故名”建中”。因仲景先师还有”小建中汤,故本汤又别以为”大”建中汤。
  我常用此方治疗肠痉挛、肠疝痛等所致的腹中绞痛。如疼痛波及少腹、小腹,以及男子睪丸或女子阴部均感寒痛者,可加吴茱萸6~9克、乌药10~15克、炒茴香6~9克、炒荔枝核10克等温暖肝肾、散寒理气之品。
  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比较:二方均用于治疗中焦阳虚的腹痛。但前者主治中阳虚弱,寒气上逆之心胸、脘腹疼痛;后者主治中焦虚弱,营卫失调,肝脾不和,腹中隐痛。前者药力偏于辛热;后者药方偏于甘温。前者力峻,多用于急性病,是急则治其标之法也;后者力缓,多用于慢性病,适用于久服,是缓则治其本之法也。
  大建中汤与理中汤比较:二方均可用于治疗中焦阳虚寒盛的证候。但前者适用于中焦阳虚,寒邪上逆的心胸、脘腹上下攻冲作痛;后者适用于脾胃阳虚,寒湿内盛的腹痛、呕泄、口不渴,甚或手足厥冷,以及感寒霍乱(吐泻交作,手足挥霍燎乱,腹中绞痛)。
  四逆汤
  制附子9~15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水煎服。(剂量参考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
  此汤为回阳救逆之要剂。主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四肢厥逆冰冷,畏寒蜷卧,下利清谷,腹痛,口不渴,或兼见干呕、咽痛,或大汗亡阳,脉沉微细欲绝者。近人用它抢救休克,全身冷汗,体温下降,血压测不到,脉搏触不到,或似有似无等症。
  经云:寒yin于内,治以甘热。又说:寒yin所胜,平以辛热。故用附子大辛大热之品,温经济阳,以救欲绝之阳为主药,辅以干姜辛热之品温中散寒,助附子振发阳气,姜、附同用相得益彰。更佐以甘温补中阳之品,鼓发胃气,并能缓调姜、附之烈性,三药相合而为甘热回阳、辛热救逆之剂。取附子之热、干姜之辛、甘草之甘而为治也。
  本方加人参10克,名四逆加人参汤,治大吐大泻后,身恶寒,脉微欲绝,又出现下利,急以此汤温经回阳,益气生津。去甘草,加葱白4茎,名白通汤,治阳虚寒盛下利,脉微,阳气不能通达之证。四逆汤加重干姜(改为12~18克),名通脉四逆汤,治阳虚寒盛,下利清谷,手足厥逆,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面色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脉不出等症。面赤者可再加葱9茎;腹中痛加白芍18克;呕者加生姜10克;咽痛者加桔梗3克;利止脉不出者加人参(益气行血)。
  近二三十年,曾有些大医院把人参、附子、干姜做成注射液,名”参附姜”注射液,用于抢救休克、心衰,有良好作用。
  理中汤、四逆汤、吴茱萸汤皆治阳虚吐利之证。但理中汤的主证在利;四逆汤的主证为厥;吴茱萸汤的主证在呕。同中又有异也,不可不辨。
  四逆汤与回阳救急汤(附子9克、干姜6克、肉桂3克、人参6克、白术9克、茯苓10克、陈皮6克、炙甘草4.5克)相比较:前者主治阳虚寒盛四肢厥逆之证;后者回阳救逆之力更大,主治寒邪直中三阴或吐泻亡阳,阴寒较重,呕吐较轻,正气欲脱者。
  四逆散与四逆汤均治手足厥逆,但四逆汤主治阳虚不能温煦四末之厥逆。四逆散则治肝郁气滞,表里不和,热邪内郁,气机不能通达四肢之厥逆,故治以和解表里,舒肝理脾之法,与四逆汤法截然不同,不可混淆。
  真热假寒之证禁用四逆汤。
  小建中汤
  桂枝9克、炙甘草9克、大枣4枚(擘)、白芍18克、生姜9克、饴糖40克(约3汤匙)。
  取前五味药加冷水七茶杯,煮取三茶杯,去渣,加入饴糖,更上微火煮二、三沸。每次服一茶杯,一日服三次。
  本方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应用范围较广,外感伤寒病中用之,内伤杂病中亦用之。在伤寒病中用于”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又”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从《伤寒论》的记载来看,本汤是温中补虚之剂。伤寒太阳病中如出现中焦营血不足(阳脉涩),脾胃虚寒,木来乘土(阴脉弦)而腹中急痛者,应用本汤温建中焦营气,则腹痛自愈。如服此汤中焦营气得以复建,而腹痛仍不能痊愈者,则应再投小柴胡汤以转枢,使邪气外达,其病自愈。如遇伤寒二三日,因过服发表之剂,虽然恶风寒之症状已无,二三日后因过汗而致的虚证已经形成,由于营血已虚,血不营心,故心悸,血虚则心神无所依附,故又见虚烦,此时病已入心包络,不能再用转枢之法,故必须用小建中汤温补脾胃以生营血,悸烦自愈。
  在内伤杂病中用于”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做)梦失精,四肢
  
  当归四逆汤
  当归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6克、炙甘草6克、通草(古亦称木通)6克、大枣8枚,水煎服。(原方中细辛用量同桂枝)
  主治厥阴伤寒,风寒中于血脉,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此为阴血内虚,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不能温于四末,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本方以当归辛温,养血通脉为主药;以桂枝通经络、祛风寒,白芍养阴血、和营卫,共为辅药;细辛散血分之寒,通草利九窍、通血脉,共为佐药;大枣、甘草甘味益脾,补虚生血,为使药。
  今人也用此汤治疗寒邪侵袭,痹阻经络,而致肌肉、关节疼痛,以及动脉炎而无脉等症,不少报导称疗效较好。
  四逆汤所治之厥逆,是阳虚不能温达四末,故治以回阳救逆。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逆是血虚不能温达四末,故治以养血通脉。从此我们也可进一步领悟,仲景先师的四逆汤类方,均有附子、干姜,唯独当归四逆汤中不用姜、附,是因诸四逆汤主治阳虚阴盛之证,故须用姜、附。当归四逆汤主治阴血虚甚,乃由阴及阳之证,故不用姜、附。
  我曾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雷诺氏病,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其经验方如下,请作参考。
  桂枝12~20克,赤、白芍各12克,当归尾10克,细辛3~5克,炙山甲6~9克,红花10克,[[片姜黄]]9~12克,通草6克,路路通10克,白芥子6~9克,熟地20克、麻黄6克(这二药同捣),桃仁10克,水煎服。
  第一二煎药汁混合,分两次服。将药渣放到小盆中再煎,俟不太烫时,把两手浸泡药水中至药水不热,即弃之,每日1次。如此治疗l~3个月。
  真武汤
  
  附子9克、茯苓15克、白芍9克、白术6~9克、生姜9克,水煎服。
    
  主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此为少阴阳虚,内有水气所致。其人兼咳(加五味子9克、细辛5克、干姜5克)、兼呕(去附子,再加生姜3克连前成12克)、兼下利(去白芍,加干姜6克)。若小便通利者可去茯苓,此为无水。
    
  本方也用于伤寒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不能安卧)者。此为真气内虚,又出汗亡阳所致,急用此汤助正气温经而复其阳。
    
  肾主水,此汤专入肾,故名真武(真武古称北方之神,北方属水)。肾气内虚,不能制水,故以此方主之。方中以茯苓为主药,白术为辅药,二药入脾走肾,补土利水,伐肾邪而疗心悸;白芍酸平,敛阴和阳而益脾为佐药;附子、生姜辛热,温经、散寒,并补真火而逐虚寒为使药。
    
  在《伤寒论》太阳病中,小青龙汤与真武汤皆用于兼有水气的患者。但小青龙汤是治表未解有水气,内外皆实之证。真武汤则主治表已解有水气,内外皆虚之证。
    
  近人常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肾炎水肿难消,尿中蛋白++~+++者。我曾用此方合越婢加术汤随证加减治疗一中年女性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不但症状和尿中蛋白消除,而且尿素氮从50左右降到正常范围,病人精神、气力、体重均增加,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其经验方如下:茯苓30克,苍术10克,生姜12克,炒白芍(腹不痛,不急躁者,可不用)10克,生麻黄6~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猪苓20克,泽泻25克,车前子15克,冬瓜皮40克,制附片6~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腰痛者,可加川断20克、牛膝15克、泽兰15克。身畏冷者加重附子(9~10克),反之,无明显肾阳虚症状者,可去此药。小便镜检红细胞满视野者,可加生茅根30克、黄柏炭12克、小蓟20~30克。舌苔白厚而腻者,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呕吐者去附片加半夏9~12克。另用玉枢丹l~2克(分两次冲服)。
  四神丸
  补骨脂120克、五味子60克、[[肉豆蔻]](面煨去油)60克、吴茱萸120克、生姜120克、红枣49枚,附注:《证治准绳》一方,吴茱萸为30克,大枣为100枚,供参考。
  上药共为细末(姜、枣除外)。用水一碗煮生姜、大枣,枣熟去姜,煮水干,取枣肉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前服。近人服法,每次6~9克,用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本方药味精练而疗效确切,是治疗肾脾两虚而致的五更泄(鸡鸣泄)和肾虚久泻的常用方剂,也用于治疗脾肾虚寒之饭后迟消、腹部冷胀、腰腿酸软等症,但主要用于脾肾虚泄。药店中有该药成品出售。今人常据此方随证加减改为汤剂使用。方中以补骨脂辛苦大温,补肾壮阳,暖丹田,固下元,为主药;五味子酸温补肾,敛精强阴,此药虽具五味,但其最酸,酸则能敛,敛极则具收藏之性,故用本品收肾中耗散之气,以助脾阳,为辅药;[[肉豆蔻]]辛温调中,固脾涩肠兼能行气,为佐药。以吴茱萸辛热温中而止腹痛,理气开郁而兼调肝,其性既善上,能鼓舞胃气上腾,又善暖下焦,温肝肾而止腹痛,作为使药;更以姜、枣为引,辛甘合化,益脾调中。所以药味精练而止虚泻之效甚宏。古人治泻有健脾不如补肾之说,此方既补肾又健脾,主辅佐使配伍精当,故疗效十分显著。
    
  我常用此方合附子理中丸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现代医学诊断的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表现为虚证泄泻者。兹介绍经验方及加减法如下:
    
  补骨脂9~15克,五味子6~9克,[[肉豆蔻]]9~12克,吴茱萸6克,土炒白术10克,茯苓12~20克,制附片6~10克,干姜6克,广木香10克,炒枳壳6~10克,川黄连6~9克,党参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大便带血者,去干姜、附片,加黄柏炭12克、地榆炭15~30克、槐花炭10克、防风5~6克。
    
  大便带有似脓样的粘液者,去干姜、枳壳,加炒白芍12~20克、苍术10克、炒黄柏10克、生熟薏米各15克。
    
  大便带少量脓血反复不愈者,去干姜、党参、附片、枳壳,加当归6~10克、白芍15~20克、生薏米30克、地榆炭30克、防风6克、赤石脂12~18充、川断炭15~30克。
    
  腹胀、腹部隐痛、食欲不振者,去党参、黄连,加陈皮10克,生麦芽12克、乌药12克、元胡10克,改枳壳为焦槟榔10克。
    
  脐周经常隐隐作痛,肠鸣似流水声,去枳壳、党参、黄连,加桂枝9克、白芍18克、饴糖30克(分冲)、泽泻20克、猪苓20克。
    
  腰痛腿软,疲倦乏力者,去枳壳,加川断15~20克、炒杜仲12克。
    
  今举治验病例,以供参考。
    
  张某某,男,33岁,1958年3月13日初诊。4个多月前,因大渴而暴饮水并吃水果而致腹泻,每日大便4~5次,时有腹痛、腹胀,经服西药治疗,虽能减少大便次数,但停药即复发,缠绵数月不愈。现在每日清晨4~5时许,即肠鸣、腹泻、食纳减少,心慌身倦,小便略少,但不黄,腹部喜热熨。面色欠泽,舌苔微白,脉象左手沉滑,右手沉细,两尺脉弱,右尺明显。据此脉证诊为脾肾两虚而致的五更泄泻。治以健脾化湿、温壮肾阳、补火生土之法。处方如下: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补骨脂10克,五味子6克,[[肉豆蔻]]6克,制附片5克,吴茱萸6党,紫肉桂3克,炒山药9克,干姜5克,炒薏米9克,3剂。
  进药后诸症减轻,精神好转,清晨已不泄。服此方10剂后,不但泄泻停止,并且体力增加,食纳旺盛,工作效率提高。又投3剂以除根,泄病痊愈,高兴而去。
  本方主治脾肾虚寒证的泄泻。内有湿热蕴结者,禁用本方。
  半硫丸
    半夏120克(为细末)、硫磺(明净质佳者)120克(为细末)、生姜适量。
    
  古代治丸法:上药用生姜自然汁同煮,入干蒸饼末捣和匀,放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20丸,食前空腹时,温酒送下,妇人醋汤下。
   
  近代制丸法:上药研为细末,用生姜120克打汁,和冷开水泛丸如绿豆大,每用3~6克,温开水送下。
    
  本药主治老年人肾阳虚而致的大便秘结,中医称此为冷秘。年老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火不生土,阴凝不化,大肠传导无力,而大便不能顺利排出,遂成阳虚冷秘证。古人虽亦说本方也可用于老年阳虚泄泻,但临床上主要是用于治疗老年人阳虚冷秘之证。
    
  本方主用硫磺补命门真火,热壮肾阳。前人称本品为火之精,把它与大黄并称为”将军”(大黄苦泻之力雄,硫磺热补之力伟)。老年人真阳衰惫,下元火微,肾阳虚弱,火不生土,中运无力,故大肠传导失序,糟粕停滞不下而大便虚秘不通。方中取硫磺热补命火,并且热而不燥,又配以半夏和降中焦之气使谷气下行,水谷糟粕随肾气温壮、真阳充盛,主下元、司二便的功能加强而从浊道排除。故本方主治真阳虚衰、下元虚冷所致的虚秘、冷秘。
    
  硫磺用量:一般用丸药时,可用1.5~3克。近人多在汤药中加半夏6~12克,另用硫磺粉1克(分冲)。总之,用量不可过大。
 
  
  注意:用硫磺时,要用猪大肠一段,洗净,装入硫磺30克,扎紧口,放锅内煮烂,约煮5~6小时,取出去肠,把硫磺晾干为末用。
    
  或把硫磺为粗末,放入豆腐块的中心,用布条合定,煮5~6小时,取出晾干,研细末使用。
    
  服用硫黄时,要忌含各种禽兽的血,如猪血牛血鸡血羊血等等。
  暖肝煎
  当归6~9克、枸杞子9克、茯苓6克、小茴香6克、乌药9克、肉桂3~6克、沉香3克、生姜3片,水煎服。如寒甚者加吴茱萸6克、干姜6克,再甚者加附子6~9克。
  本方主用于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偏坠、睪丸疼痛等病证。注意,辨证属肝肾虚寒者,才能使用,如系湿热下注而致的睪丸红肿热痛者,忌用之。
  
  方中以当归养血补肝,枸杞子温阳补肾,为主药;配以肉桂助肾阳,小茴香暖肝理气治疝,为辅药;再佐以乌药顺逆气而治疝,茯苓祛湿,生姜散寒;使以沉香引气归肾而达温肾暖肝、行气祛寒之效。中医理论认为,肝主七疝,凡各种疝气,均宜从肝入手论治,结合寒、热、水、等等不同,随证选方。本方专为肝肾阴寒而致的寒疝偏坠、睪丸胀痛、牵引小腹疼痛、见暖则舒缓、或兼尺脉沉弦而迟缓等病症而设,实为温肾祛寒,养肝理气之方,因肝主疝,故名暖肝煎。
  我常用此方加炒橘核9克、炒川楝子9~12克、炒荔枝核9克、青皮6~9克、吴茱萸6克,去沉香加广木香6~9克,腹痛明显者再加白芍9~15克,用于治疗慢性睪丸炎,经中医辨证属肝肾虚寒、下焦气滞者,每取良效。只要辨证准确,不要因有”炎”字而不敢用温肾暖肝、行气治疝之品。如再加香附、元胡对妇女行经时少腹、小腹攻串疼痛者,也有良效。
  五苓散
    茯苓24克、猪苓24克、白术24克、泽泻48克、桂枝15克,共为细末,每次服3~5克,温开水送下,一日3次。或用15~20克,煎汤去滓服。服后饮热水,温覆出微汗。近人多改为汤剂,水煎服。
    
  本方功能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主治伤寒太阳证病人,内停水湿,服发汗剂后,表证未解,头痛发热,湿热之邪入里,内蓄于太阳之腑——膀胱,而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脉浮;及水湿内停而致的水肿、小便短少,或水湿泄泻、尿少等证。近代也常用于肾炎水肿、胃肠炎吐泻、传染性肝炎等病小便不利者。
    
  本品为利水之剂,近代动物实验证明它有利尿作用。方中以泽泻咸寒,入水腑,胜结热,为主药;以二苓淡渗利湿,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泻水热,为辅药;用白术健脾燥湿,助土以制水,为佐药;用桂枝之辛温,宣通阳气,助全身气化,蒸化三焦以利水,为使药。五药相伍,不但可治膀胱停水、小便不利之里证,而且同时能解停水发热之表证。无表证者,也可改桂枝为肉桂3~5克。
    
  猪苓汤(猪苓、茯苓、阿胶(烊化)、滑石、泽泻,水煎服)与五苓散皆为利水之剂,但猪苓汤主治水热互结,由热伤阴而致的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及少阴证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或血淋、尿血,属阴虚有热者,偏重于治阳明、少阴二经水热已伤阴者;五苓散偏于治太阳经水热,有表里证,未伤阴者。若阳明病,出汗多,口渴引饮者,二汤均不可用,以免利尿重亡津液。
    
  我常用五苓散加黄芩9克、黄连9克、黄柏9克、生地9~15克、木通6克,治疗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频数、不利,尿道不痛,口渴但不欲多饮,舌苔黄腻,查尿常规阴性者。也常以上方去桂枝,加柴胡10克,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属于下焦湿热证者。如小便时疼而带血者,再加小蓟炭30克、茅根炭30克、瞿麦15克,黄柏改为黄柏炭12克。
    
  我也用五苓散合六味地黄汤,重用生地(40~50克),改桂枝为肉桂1~3克,加生石膏30~40克、葛根15克、天花粉15克,用以治糖尿病消渴引饮者,不但能止渴,并且能使血糖和尿糖降低。
    
  五苓散去桂枝名四苓散,主用于不恶寒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者。去桂枝、泽泻名猪苓散(《金匮要略》),治呕吐病在膈上,思饮水者,如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表里不实,小便不利者。加人参名春泽汤,可助气化以生津液,故曰”春泽”,治体虚无大病而口渴,或大病愈后口渴者,(有的加甘草)。改桂枝为肉桂,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为末服,名桂苓甘露饮,能清六腑之暑热,化气利湿,治中暑受湿,头痛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合平胃散同用,名胃苓汤,治伤湿停饮、食滞腹痛、中暑泄泻、口渴、小便不利等症。总之,本方为利水祛湿之剂,古今以本方加减变化者甚多,全在医者临床时,神而明之,灵活掌握,不—一赘述。
  五皮饮
  
  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各等分(适量),水煎服。
    
  此方为治皮水(比较浅表的水肿)之剂,是比较轻巧的利水消肿药方。主治头面四肢水肿,小便不利,心腹胀满,上气喘促,以及妊娠水肿等症。
    
  《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方中以陈皮芳香化湿、理气和中、醒脾,为主药;茯苓皮淡渗利湿,健脾调中为辅药;桑白皮泻肺行水,以治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大腹皮行气消胀,气行则水行,共为佐药。生姜皮辛散,通行全身而散水气,为使药。水湿得利,水肿自消。本方主治皮水,故全方药物皆用皮,寓有以皮走皮之意。药品用量较轻,所治的水证也较轻,临症时可酌情进行加减。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本方中去陈皮、桑白皮,加加皮、地骨皮,名五皮散。《麻科活人全书》在本方中去桑白皮,加五加皮,亦名五皮饮。两方治证差不多,临症时,可参考选用。
    
  我常用本方,把茯苓皮加至30克,大腹皮加至15克,再加生麻黄6~12克、生石膏25~35克(先煎)、苍术6~9充(越婢加术汤的精神)、冬瓜皮30~40克。用于治疗肾炎水肿,每获良效,请试用。
    
  我也常用本方改茯苓皮30~45克、大腹皮15克,另加炒苏子9克、炒莱菔子9克、葶苈子9克、槟榔(又名大腹子)9~12克、水红花子9~12克,命名为五子五皮饮,用于治疗水臌(包括早期肝硬化腹水、心脏性腹水等),对消除腹水有较好效果。有时还加冬瓜皮40克、抽葫芦30~40克、广木香6克、香附10克,以加强行气消胀之力。
  八正散
  
  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栀子、木通、甘草、大黄各100克,为粗末,每服15克,加灯芯草1克、竹叶3克,水煎服。
    
  以上为原方用法,近代医家多以八正散方作为汤剂服用,常用量如下:瞿麦9~12克,萹蓄10~15克,车前子9~12克(布包煎),滑石9克,栀子6~9克,生草梢3~5克,木通6克,酒大黄3~5克,灯芯草1克为引。
    
  本方功能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以泻利下焦湿热为主。主治湿热下注,蓄闭于膀胱,小便赤涩,尿频疼痛,淋沥不畅,小腹胀满,口燥咽干,淋痛尿血,大便干燥,甚至小便癃闭疼痛。
   
  现代多用此方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膀胱炎、急性肾炎、尿道炎、肾盂炎、泌尿系结石等症。
    
  方中瞿麦清心热,利小肠与膀胱湿热;萹蓄清利下焦湿热,降火通淋,共为主药。木通导心经湿热由小便而出;车前子利水通淋,兼能益肾,使利水而不伤肾阴,为辅药。栀子兼清三焦之火,使由膀胱而出,使全方主治下焦而不专治下焦,上中二焦邪热清,三焦通利而主决渎水道之能才可执行无误;滑石利湿热兼能滑窍通淋,共为佐药。生草稍可直达前阴尿道,缓急止痛;大黄苦寒下行,泻火热从后阴谷道而出,共为使药。
  我在临床上常用本方加金钱草30~40克、海金沙9~12克(布包)、炒内金9~12克、冬葵子9~12克、牛膝6~12克,治疗泌尿系结石,常取到良好效果,使结石排出。
    
  我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时,则加炒黄柏9~12克、炒黄芩9克、川黄连6克,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体温高而感到时冷时热者,再加柴胡10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以和解表里。近代实验证明,此方有抗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作用。
    
  中医对湿热下注而呈现的尿频、尿痛、尿急、小便涩滞不畅、小腹坠痛等症称为湿热淋。患此病的患者,经实验室查尿,有的可诊断为急性泌尿系感染,有的可诊断为急性膀胱炎,但也有的查尿无异常。不论查尿结果是否有炎症,只要辨准是湿热淋,即可用八正散加减治疗,诊断为炎症者,可加黄芩、黄连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膀胱癌患者若出现湿热淋症状,并且常兼有尿血,也可用八正散加减治疗。一般可加入黄柏炭9~15克、川断炭20~30克、小蓟炭30克、莪术3~5克、白花蛇舌草15~20克、琥珀粉(或三七粉)3克(分两次冲服)。疼痛重者,可加元胡9克和制乳、没各5克。
    
  五淋散(茯苓、当归、甘草梢、赤芍、栀子)也常用于治疗淋病,但偏用于小便淋沥疼痛,时发时止,膀胱湿热壅滞而尿涩不利,大便正常,其症状较轻者。八正散则用于湿热化火,不但尿痛、腹痛严重,小便不畅,而且大便亦燥结不通者。
  茵陈蒿
  茵陈20~50克(先煎)、栀子6枚(劈)、大黄6克,水煎分3次服。
  主治湿热黄疸(也称阳黄)。症见全身发黄如橘子色,目睛发黄,其黄色鲜明,身热(或不热),口渴,腹部微满,小便不利而短赤,舌苔黄腻,脉数。本汤也可预防发黄,例如《伤寒论》中所说”阳明病,发热,....担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仲师指出”身必发黄”,可见尚未发黄,用此汤使阳明瘀热从小便而去,则可预防发黄,或减轻发黄。
  方中以茵陈蒿苦寒清热、利湿退黄为主药;栀子苦寒清三焦之热,并使从小便出而退瘀热发黄为辅药;大黄下泄瘀热而除黄为佐使药。三药共奏清热利湿退黄之功。
  近代实验研究证明,本方有利胆和促进肝细胞增生作用,茵陈蒿还有利尿、降血压、平喘等作用。
  国外也有人对本方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把茵陈、栀子、大黄三药分开单味投药时,没有明显利胆作用,只有按原方把三药配合起来用,才见到胆汁排泄大量增加,并且是量与质的排泄同时增多。 我在临床上常用此方治疗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呈现阳黄证者。因本病常兼有右胁胀痛或隐痛、恶心口苦、不欲饮食等症,故常加柴胡6~9克、黄芩9克、半夏9克、炒川楝子9~12克、黄柏9~12克、车前子9~15克、焦三仙各9克,疗效极佳。
  对早期肝硬化或肝癌早期出现的黄疸,本方也有效。我常加柴胡、香附、黄芩、半夏、[[片姜黄]]、郁金、厚朴、元胡等。黄疸重者,还加茯苓、车前子、白藓皮。肝癌者再加莪术、生牡蛎、炒枳实、小金丹西黄丸(另吞服)等等,随证出入。
  治疗阳黄时(多为肝硬化晚期,或其它肝胆病晚期患者),也可合五苓散同用,或再选用广木香、制附片、吴茱萸、干姜、党参、黄芪皮、车前子、大腹皮等随证出入。
相关文章
 终于完成了,十二经络代码图,源自五运六气先
 我是不是把儿子艾灸坏了
 生地黄饮(《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古今医统大全 35 泻泄门 上课笔记
 神拨还光丸(《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修月
 脉诀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