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师交流:快速牵引复位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腰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腿痛和痹证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我院骨伤科采用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公司研制的DFQ多方位牵引床进行快速牵引复位,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35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全部收集住院病历,男219例,女134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1岁,平均43.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9年,平均6.2个月;住院最短5天,最长52天,平均19.4天;有外伤史103例,风寒史98例,无明显诱因152例。
    1.2 临床表现  35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2例合并有马尾神经症状,出现鞍区麻木:腰部压痛伴下肢放射痛291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86例;拇趾背伸无力49例,足下垂3例,下肢肌肉萎缩72例;小腿外侧甩背感觉减退78例;跟腿反射减弱或消失68例。
    1.3   影像学检查CT扫描,单间隙突出168例,多间隙突出185例;L4/5突出96例、L5/S1,突出72例;L4/5右侧突21例,左侧突25例,中央型53例,L5/S1中央型86例,均有不同程度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单纯腰间盘突出92例;合并突出物钙化31例;黄韧带肥厚钙化16例;小关节肥大37例;侧隐窝狭窄44例,椎管狭窄9例。
2  诊断标准及分型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关于腰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①疼痛部位及其放射规律和疼痛缓解或加剧的情况等病史。②压痛点。③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④跟臀试验。⑤皮肤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⑥脊柱姿态的改变。⑦X线腰椎正侧位片示腰椎生理弧度变直和椎间隙不等宽。⑧CT提示有腰间盘突出。⑨造影提示有椎间盘突出。前3项为基本依据,其余各点协助诊断。本组303例诊断依据均符合此标准。
    353例全部做CT诊断定位分型,分为左右侧突型,中央型,中央偏左右型。中医辨证分型,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三型:①气滞血瘀型,多见于青壮年,病程短,多有外伤史疼痛重,临床表现以气滞血瘀为主证。②风寒湿痹型,无年龄差异,病程长,多有感受风寒湿史,天阴变化症状加重。③肝肾两虚型,年龄较大,病程长,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以腰疼痛伴腰酸软无力等肝肾虚症状。
3. 治疗方法
    3.1  快速牵引复位  采用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公司研制的DFQ多方位快速牵引床牵引治疗。根据病人体质,突出部位,确定牵距,倾角度旋转方向和度数,然后输入微机,所有病人首先平牵,牵距65—70mm,快速牵2—3次。慢性粘连期可增加牵引次数,中央型不旋转,中央偏一侧型15—18°向患侧旋转,侧突型20—25°向患侧旋转,急性期1—2次,慢性粘连期3—5次,五天一次复位治疗,复位后平卧6小时,3—5天内以卧床为主。
3.2  药物治疗  (1)10%葡萄糖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2m1+能量合剂2支,静滴7—14天,急性水肿期加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10mg,每日1次,静滴3天,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mg,肌肉注射10—20天。(2)气滞血瘀型药用丹皮10克、赤芍12克、白芍3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制乳没各10克,血通20克、元胡12克、茯苓20克、三七末3克(冲服),每日一剂,早晚水煎分服;风寒湿痹型药用独活12克、寄生3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牛膝10克、杜仲12克、威灵仙30克、细辛6克、灸甘草10克、制川乌9克(先煎15分钟),全虫5克,每日一剂,早晚水煎分服;肝肾两虚药用川断12克、寄生30克、熟地15克,狗脊30克、黄芪20克、山萸10克、杜仲12克、牛膝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每日一剂,早晚水煎分服。(3)腰间盘突出合并周围一系列病变,包括腰椎退行性病变,椎体增生,突出物钙化,黄韧带肥厚,小关节肥大,侧隐窝狭窄,配合董疗,每日一次。每次40—60分钟。熏疗处方:透骨草20克,伸筋草15克,血通20克,乌梢蛇10克,威灵仙30克,制川乌20克,独活15克,防风10克,细辛10克,没药12克,红花15克。
4  治疗结果
    4.1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功能恢复,能正常生活与工作;好转:症状部分或大部分改善,体征未完全消失,功能部分受限,可做轻工作;无效:体征功能无改善,包括症状加重。
    4.2 痊愈224例,占63.5%例,好转119例占33.7%,末愈和加重10例占2.8%,总有效率97.2%。
5  讨论
腰间盘突出症病程长短不一,表现各异,轻重程度相差甚远,机理不外乎机械压迫,化学刺激产生症状学说,造成周围血液循环受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致痛物质渗出,激惹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产生渗出粘连,慢性炎症刺激,从而使组织变性,出现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状,中医认为属痹证范畴,分为气滞血瘀,风寒湿痹,肝肾两虚所致。采取快速牵引复位为主,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我们认为快速牵引床具有在牵引状态下,快速再牵引,同时旋转,加宽椎间隙,加大椎间隙负压,加大后纵韧带紧张度和弹力,迫使突出物移位或者还纳,并松解神经根粘连,达到快速解除压迫,同时运用中西药物,辨证施治,静滴,内服,熏疗,提高周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循环和代谢,以利症状缓解和加快恢复的目的。
    本组有10例患者经快速牵引复位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者症状加重,1例经牵引后出现足下垂,转院手术治疗,发现硬膜外腔有血肿,是否快速牵引不当所致,有待研究。笔者认为快速牵引复位综合治疗是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适应症是关键。我们治疗病例尚少,有待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腰椎间盘突出症PILD是好发在脊柱下腰段的脊柱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它除累及椎间盘以外,还涉及椎间小关节、神经、血管、韧带、肌肉等软组织,出现腰痛,活动受限或下肢串痛、麻木、肌无力等,严重者还可以出现下肢瘫痪或大小便失禁。
    我院风湿病治疗中心开展多方位牵引床(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公司,DFQ一580型)治疗PILD取得满意效果,本文选择治疗病人500例,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500例,男30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42岁;女200例,最大年龄59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7d—6年,全部病例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经CT和MR检查,均符合诊断PIL标准。L4/5椎间盘病变298例,L5/S1椎间盘病变123例,两个以上椎间盆病变89例。排除严重的内脏疾患及骨质疏松脊椎结核、肿瘤、感染等病症后,采用快速牵引治疗。
1.2方法  治疗前行腰部肌肉推拿、放松半小时。再行椎旁封闭:根据患者椎旁压痛点,结合CT和MR检查,一般在椎旁1.2cm,进针抽吸无回血后,注入康宁克通A40mg十2%利多卡因2ml。
治疗时按身高、体重、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和程度制定出技术参数并输入微机控制系统:牵引距离:40—70mm;倾角:10°—18°;旋转角度:10°—15°。嘱患者俯卧于仪器的床体上,分别固定骨盆部位及胸廓部位,即可进行仪器操作。操作过程中术者辅以手法,加压于患部,每个部位重复3—6次,先旋转,再倾角牵引,最后平行牵引,每次牵引需时1—3s,治疗完毕后患者不动,由术者及助手帮助患者被动翻身,同时戴好腰围送回病床。
术后绝对平卧休息6小时,相对卧床休息3—5d,并在床上行双下肢抬高、屈伸等功能练习,下床时配带腰围。如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不明显,可行第二次快速牵引治疗,两次间隔时间>5d,一般治疗次数<3次。术后给予手法局部推拿按摩,静滴活血通络及营养神经药物,部分病例给予中药熏蒸及高压电位辅助治疗。
2   结果
2.1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腰及下肢疼痛、麻木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直腿抬高试验>80°。显效:腰腿痛明显好转,下肢反射痛基本消失,腰部活动不受限制,直腿抬高试验>60。,但<80。有效:腰腿痛及下肢反射痛减轻,直腿抬高试验有进步。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治疗前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中:基本治愈209例,显效180例,有效9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7.6%。383例治疗一次,92例治疗二次,20例治疗三次,3例治疗四次,2例治疗五次,每次行快速牵引治疗间隔5—7天。部分病例出现一过性腰痛,1—3天内消失,无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PILD目前主要治疗分为手术和非手术疗法两大类,医学界统计表明,只有10%—2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在非手术疗法中疗效较好的是推拿正骨和牵引,起关键治疗作用不外牵拉、旋转、屈伸、顶推和按压。这些不同方向的综合力纠正和调整了椎间三维方向的位移,同时解除或减轻了局部粘连、水肿、相应椎间的肌痉挛、韧带紧张和神经根的张力,改善了局部的血液供应,才使病变椎间恢复了生理位置关系,消除或减轻症状。
    PILD由腰椎间盘超荷负重及退行性病变引起,病变椎间盘受力不均,影响的不仅是椎间盘,同时还累及椎间的肌肉、韧带、筋膜、神经、血管和小关节。神经受压后或受累神经过度牵伸均可使神经发生炎症水肿,张力增高,加剧神经功能障碍,而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解除神经根压迫与其周围组织的粘连,使突出部位的椎间盘回纳及纠正椎间关节的受力不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
    快速牵引疗法正是利用三维方向的多种力量同时作用于病变椎间而达到上述的目的。该治疗方法通过技术参数的准确输入,可在瞬间内完成牵引、成角、旋转动作,快速拉开椎间隙,使之内部产生强大的负压, 加之操作者手法按压,纠正脊柱生物力学的失调,解除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松解与其周围组织的粘连,减轻症状。治疗前腰部推拿可使腰肌松弛,有助治疗并减少肌肉拉伤。术后佩带腰围,可限制腰部活动,有利于症状恢复。
  术前在椎间孔处作神经根封闭,利用药物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康宁克通所具有的抗炎、止痛、减少炎性渗出、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同时利多卡因能使局部组织松弛,减轻肌紧张,并对神经根产生阻滞麻醉止痛作用。
  中医认为此症属"辨证"范围;多因跌扑闪挫,外伤或累积性损伤致脉络受损,瘀血凝滞,"不通则痛",复加外感风寒湿邪,使病情缠绵难愈。治疗后予以中药熏蒸和高压电位治疗,前者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强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加速局部代谢产物吸收和利于PILD症状的康复,后者具有促进组织代谢及炎性介质的吸收,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快速牵引疗法将传统中医正骨与现代牵引巧妙结合,具有牵引距离准确,角度变化多样,快速安全,痛苦少等特点,是治疗PILD效果好、安全可靠的专科技术,对于早期、急性期疗效明显。而对反复发作、粘连较重的病人相对疗效较差。该治疗方法关键是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熟练操作,其远期疗效尚在观察中。从本组资料分析,快速牵引术后给予手法局部推拿按摩,中药熏蒸及高压电位辅助治疗的综合疗法,疗效好,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随着医界同仁的深入研究,己取得了不少进展,创立了许多治疗方法,虽均有一定疗效并各具特色,但研究者仍不满足于现状,还在继续探索。明确其发病机理,创立一种疗效高、见效快、无痛苦、无副作用的新疗法乃是医界同仁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作者通过应用不同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及对脊柱生物力学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的进一步探讨,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绝大多数都有外伤、劳损或在不良姿势下工作的经历,其脊椎腰段往往有椎间三维结构改变,即病变椎骨间存在间隙变窄、旋转、侧方倾斜、位移等变化,这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因素。我院采用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公司研制的DFQ多方位牵引床,应用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特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共2046例,男1337例,女709例。年龄25岁以下137例,26~45岁1352例,46岁以上557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73岁。病史3月以下者858例 (41.9%);3~6月360例(17.6%);6月至1年者342例(16.7%);1年至5年者435例(21.3%);6年以上者51例 (2.5%);病史最短3天,最长30年以上,其中曾在外院经牵引等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1个月以上无效者1062例(占51.9%)。有明显发病诱因者881例(43.1%),其中扭伤腰489例 (23.9%),外伤152例 (7.4%),受凉39例 (1.9%),劳累201例 (9.8%);无明显诱因1165例(56.9%);腰椎间盘手术后复发者17例(0.8%)。单纯腰痛者51例(2.5%);单纯腿痛者238例(11.6%);腰痛合并腿痛者1757例(58.9%);脊柱腰段生理曲度发生改变者1926例 (94.1%),其中左侧凸372例 (18.2%),右侧凸194例 (9.5%),呈“S”或倒“S”形弯曲者91例(4.4%),曲度变浅、变平或后凸者1269例(62.0%)。腰椎旁压痛1827例 (89.3%),伴腿部放射痛780例 (38.1%),LASEGUE征阳性1555例 (76.0%),交叉试验阳性119例 (5.8%),间盘类型 (影像学表现):L4/5突出866例;L5/ S1突出598例;L3/4突出51;L4~S1二节突出302例,L3~5二节突出140例,L3~S1三节突出77例,L2~5三节突出9例。中央型310例。右侧旁型761例,左侧旁型975例,突出最大者13mm。伴椎管狭窄者194例;黄韧带肥厚54例;后纵韧带骨化101例。合并椎体滑脱者(均在II度以为)17例,并骶髂关节损伤者59例,病人均有X光片及CT片或MRI证实 (诊断标准参照黄家驷外科学)。合并腰3横突综征者154例,合并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者21例。
禁忌症  
伴有脊柱结核、肿瘤者,严重内脏疾患者、体质严重虚弱者,病变椎间融合或有骨桥形成者,孕妇,下肢瘫痪或己引起大小便失控者。
术前准备
    所有病人都排除禁忌症。治疗前不宜过饱并排空大小便,向病人讲清楚三维快速牵引疗法的安全性,消除其精神紧张。
三维快速牵引疗法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身高、体重、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变状态等确定其牵引距离(一般在55~60mm之间选择)、成角方向(一般向下成角,腰椎间盘突出并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者可成向上角)、成角度数 (一般为向下22度~向上14度间选择)、旋转方向 (一般为交替旋转,第一下转向患侧)、旋转度数(一般为左右各12度~21度间选择)等数据,并将其输入计算机(牵引力是一固定的大于3000N的力,不需另外输入)。患者紧箍胸背固定衣和骨盆固定裙,令其俯卧于牵引床上,躯干腋背部与骨盆分别固定于牵引床的头胸板和臀腿板上,使病变椎间隙位于两板交界处,位于床头端和闲尾端的紧绳分别与胸背固定衣上端和骨盆固定裙带下端相连接并拉紧。检查无误时启动牵引床,此时臀腿板沿其横轴按照输入微机的指令形成指定角度,医者之手置于病变椎间,嘱患者放松,不要屏气,不要对抗。此时脚踏开关,牵引床就会按照指令自动完成定距离快速牵引与定角度旋转同步动作,同时医生辅以手法顶推或按压:每次动作1~3下。三维快速牵引后嘱患者平卧3~6小时,可配用消炎利水药物。三天内限制活动,尤其不能弯腰和扭腰,此后配合手法等辅助治疗。术后3~6天疗效末达到目的者可再行三维快速牵引治疗,一般只需1~2次。有合并症者,再配合理疗、针灸、封闭、药物等辅治疗。
治疗情况
    使用牵引床治疗一次者1122例,占54.8%;2次者644例,占31.5%;3次者217例,占10.6%;4次者63例,占3.1%。大多数一次见效。所有病人均未发生并发症,少数病人快速牵引治疗后出现腰痛或腿痛加重,个别病人由于牵引时用力对抗,可能出现轻微腹胀或胸胁屏伤,经对症处理后1~2天均可减轻或消失。
疗效分析
    优:1051例(51.4%),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腰部形态活动基本正常;可从事正常工作。良757例 (37.0%),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腰部活动受限或活动后仍有腰腿痛麻不适;可213例 (10.4%),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有腰腿痛;差25例 (1.2始),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有效率为98.8%,优良率为88.4%。平均住院时间15.1天。
典型病例
患者,男,55岁,干部。工作单位:山东省监察厅。牵引时间:2006.1.5。 腰痛右下肢麻木18年,加重2个月。 患者18年前在部队服役期间,抬重物引起腰及右下肢疼痛,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其所在部队医院治疗后,腰痛及右下肢疼痛消失,但右下肢时常麻木,劳累或受凉有腰腿痛发作的情况。7年前开始出现左脚发凉,无汗, 右脚正常。2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腰及右下肢疼痛,理疗及服药后疼痛不减轻, 要求快速牵引治疗。
体格检查:腰脊柱平直,腰4-5棘突及右臀部压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母背屈肌力正常,膝反射、跟腿反射存在。X平片。腰椎生理曲度变直,L2~L5骨质增生明显,L4~5、L5~S1椎间隙变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骨化。CT 示: L5~S1椎间盘突出3mm,关节突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 考虑该患者腰椎退行性变较明显,开始不同意给其做快速牵引,但该患者坚持要做。
牵引治疗:牵引距离50mm,屈曲度数13°,旋转角度左14°,右 14°,各2次,共重复4次。 牵引后1月复查:患者自述,牵引后1小时无任何不适感,病情也无明显好转,其战友约他去钓鱼,他就同战友钓鱼一下午。让其服的药也没服。3日后, 自觉右下肢发热,右足出汗,以后腰痛及右下肢疼痛逐渐减轻,10日后消失。
体会
    1.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认识: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在影像学上有椎间盘突出的人并没有腰腿痛麻等症状,影像学上表现为多节突出的,并不是每一节突出都引起症状,影响到相应神经根的多为一节,且并不一定都是突出最大者引起症状。在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其突出物的大小并一定与症状轻重成正比。经对部分三维快速牵引治疗后症状消失的患者,做CT前后对比,发现急性发病的患者(由于发病时间短,突出的髓核呈胶质状)突出物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说明此种类型的髓核突出有可能不同程度的还纳,但慢性患者 (由于发病时间较长,突出的髓核脱水机化或与周围发生粘连)不易还纳,突出物仍然存在 (有些位置的改变)。在上述2046例患者中我们还发现有15例(占0.73%)间盘向健侧明显突出而患侧并无任何突出,经三维牵引治疗后,症状解除而突出物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认为:椎间盘突出不等于椎间盘突出症。
    2.对椎间盘突出症及其病因的认识:经过大量临床调查分析,作者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虽然有些人无明显诱因发病,但仔细追忆起来,几乎全部都有过腰部受伤、长期在不良姿态下工作或有劳损的经历,同时还发现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惟间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同时伴有椎间三维方向的改变,即上椎体相对于下椎体在冠状轴、矢状轴和纵轴三维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出现了脊柱的生理曲度改变,它累及的是附着在椎骨间的肌肉、韧带、小关节、椎间盘及其邻近的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椎旁肌痉挛、小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骨化等是人体在椎间位置出现三维改变后,为克服受力不均、适应内外环境而出现的代偿反应。它所表现出的症状、体征也是上述改变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因此,无论从脊柱形态、影像学和解剖学的角度看,还是从症状、体征看,它并不仅仅是髓核从破裂的纤维环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而是脊柱受力超过了其承受能力为“腰椎间病”较为恰当。综上所述,可以说:腰惟间盘超负荷偏载和超限度运动的损伤是引起腰惟间病的原因。腰椎间三维方向的位移和神经根周围组织的粘连是病变长期不愈的根本。因此,治疗此病的关键在于纠正椎间三维方向的改变,解除其对椎间盘及其邻近神经、血管、肌肉、韧带和小关节等的影响,纠正受力不均,解除神经根与基周围组织的粘连,便之趋向脊柱生理曲度及正常的解剖关系。
    3.对于三维快速牵引疗法治疗腰惟间盘突出症的机理认识:应用三维牵引床进行三维快速牵引疗法是一种新方法,其机理需要深入探讨。笔者认为该疗法是一种力学疗法,是多种力作用于病变椎间发生疗效的。固定时,使病变椎间隙位于两板交界处,可使主要作用力作用于患处,应力集中。定距离快速牵引可使椎间隙突然增大,其所产生的负压力可向内吸引突出物,突然拉紧的后纵韧带等所产生的弹挤力迫使突出物向内移位,牵引时可使椎间软组织发生伸长形变,松解粘连,缓解神经根的张力;旋转对其扭力和剪切力作用于病变惟间隙,可纠正椎体的旋转错位,同时还可以松解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当臀板向腹侧成角时,腹部软组织受力较小,可避免对内脏的挤压,病人无痛苦,此时病变椎间隙后部张大,为突出物留出了退路,有利于突出物还纳,臀腿板向上成角时,牵引力作用于椎骨前缘的力较大,其松解靠近椎体处的粘连比向腹侧成角时为大。牵引的同时医生对患椎旋加顶椎力,可纠正侧向位移及协助纠正旋转位移。以上多种力同时作用于病变椎间隙即可达到纠正其三维方向改变的目的。由于以上各种力和活动均控制在绝对安全而又有效的范围内,故不会出现损伤且疗效显著。
    4.对腰椎间盘突出所致椎管狭窄症的认识:本组有腰椎间盘突出所致椎管狭窄症病人151例,经快速牵引后症状多数得到显著改善,约1/3病人临床治愈。从临床治愈者间盘突出的大小上进行徇,尚未得出明确结论,突出大者并不一定可治愈,上述病例中间盘突出达13mm致椎管狭窄者也达到了治愈的效果。其机理尚待探讨。我们认为其机理是由于三维快速牵引使脊柱生理曲度恢复,使病变的椎管 (主椎管、神经根通道)有效容积相对增大,神经根与周围的粘连皮松解,张力降低,曲张的椎后静脉丛回流改善,神经的血运增加所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近几年来有关治疗方法报道较多,疗效各异。其原因多为受风寒、湿或积累性劳损,椎间盘退变,体重超标,运动平衡失调而诱发,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环膨隆或破裂,髓核膨出或突出,腰骶神经根受压。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好发部位L4~5、L5~S1椎间盘。为了有效快速治疗本症,探索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新综合非手术疗法。根据生物力学原理,我院引进了山东福瑞达医疗器械公司研制的DFQ-580型多方位牵引床。在快速牵引前做神经根松解术 (椎间孔封闭),牵引术后3日内进行脱水疗法,三天后用中草药电离子导入疗法,形成一整套解除神经根压迫,消除炎症水肿的治疗程序,而使本症在短期内治愈。通过对85例病人的治疗,积累了一点经验,疗效比较迅速可靠,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85例,男54例,女31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5岁,其中25-40岁者69例,有明显外伤史者27例,病程在半年以内者34例,半年至1年者27例,1年至3年者21例,5年以上者3例。发病部位:左侧53例,右侧28例,中央型4例,其中L4—5突出者25例,L5—S1者13例,L4—5、L5—S1者22例,L3—4、L4—5者11例,L2—3、L3—4、L4—5者7例,L3—S1者4例。腰痛伴右下肢痛麻14例,左下肢痛麻39例,两下肢痛麻2例,小腿外侧或足背皮肤感觉减退者31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59例,拇趾背伸力减弱者26例,下肢肌肉萎缩者12例,85例病人均做过CT、MRI检查确诊。
二、诊断标准
    1.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史,大部分患者有慢性腰痛史。
    2.腰痛或腰腿串痛,腹压增高时疼痛加重,腰部活动受限。
    3.脊椎侧弯,腰椎间盘病变部位椎旁压痛,扣击痛并向下肢放射,下肢麻木跛行。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
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伸力减弱。
全部经腰椎CT、MRI确诊。
三、治疗前的准备
根据CT、MRI的确诊,选择好快牵治疗的适应症,严格筛选治疗对象。根据年龄的差异,体质的强弱,病程长短,发病缓急,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及腰腿痛部位决定治疗参数大小,左旋或右旋输入到微机。
椎间孔封闭准备:碘酒、酒精棉球,10毫升注射器一具,9号长针头2个,胶布,将药物氢化泼尼松25毫克,2%利多卡因10毫升,维生素B12500微克混合液装入10毫升注射液器内放进治疗盘内备用,为一次量,如两椎间盘突出者10毫升分用。治疗前向患者讲明治疗的目的,使其消除紧张顾虑。
四、治疗方法
让患者俯卧于牵引床上,暴露出病变部位置于胸臀板之间,常规病变部位消毒,于椎间盘突出间隙旁开2—2.5厘米处迸针做皮丘后斜向后正中线约10—15度左右缓慢进入稍有落空感说明进入椎间孔,同时患者感到有酸胀,麻感放射到臀部有时达大腿及小腿甚至足趾部,此在回抽无脑脊液即推药。注射完毕用酒精棉球按压针眼,胶布固定。同时固定牵引带,分别固定于两腋下、胸、腰、骨盆及大腿部位,等5—10分钟后,腰肌松弛,操作微机,启动牵引床,床体自动按微机数据调整到各需要位置,拇指或肘按压突出病变椎体两侧,其它手指固定于两侧髂脊部。在两拇指或肘按压的同时,脚踏开关,使倾角、快牵、旋转正骨手法在瞬间形成一个凝聚力集中施于突出病变部位(突出物),此时拇指下可有滑动感,患者自感症状明显减轻。一次治疗时间1—3秒,如遇机器压力不足时可重复1—2次,然后操作微机使床体复位。松解固定带,帮患者俯卧下床,而后仰卧于硬板床上6小时,围好固定腰带,告诉患者不能过度屈伸,侧弯腰,摇臀及提物动作,以使保持腰椎的稳定性,间隔5—7天治疗一次。
五、辅助综合治疗
快牵治疗后,3日内可用脱水疗法:20%甘露醇250毫升、氟美松针8毫克,快速静点,20分钟内滴完,每日二次,尽早消除神经根水肿所致的疼痛。3日后可用中草药电离子导入疗法。其方剂为:防已15克、乳香20克、杜仲20克、草乌20克、秦艽12克、公英30克、川芎20克、牛膝15克、仁20克、白花15克、羌活20克、威灵仙30克、干30克。上述药物加水1500毫升,浸泡3小时后温水煎,开锅后35分钟用4层纱布滤出800毫升,第二煎加水1000毫升,开锅后25分钟,滤出药液约500毫升,两煎液混合装在液体瓶内,放入冰箱备用,用时需加温40度,屯药物离子导入每日一次,连用四天。其作用为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松解粘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六、疗效标准及结果
    1.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腰腿活动基本正常,可恢复原来的工作。
    好转:症状和体症明显改善或部分消失,时有轻度腰部不适或腿足部残留轻微麻木,可做一般轻较的工作。
    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改善后不能保持者。
    2.治疗结果:
    本组85例,治愈73例(占89%),好转11例(占9%),总有效84例(占98.8%),无效1例(占1.2%)。
七、典型病例
张某,男,39岁,干部,政府文卫科,于2005年6月来院就诊,于2005年3月7号因弯腰取物,突然感到腰部不适,伸直腰疼痛难忍,第二天迫及臀部、下肢及小腿外侧疼痛,足外侧有时麻木,腹压增高时疼痛加重,夜间较甚。临床检查:L4—5椎旁压痛明显,屈颈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左侧30度,右侧70度,左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拇趾背伸力减弱,当时医生诊断为急性腰扭伤伴坐骨神经痛,经理疗、按摩、骶疗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CT检查所示L4—5间盘脱出,L5—Sl间盘突出,当天使用本疗法:椎间孔封闭术,快牵治疗,快牵引距离58毫米,下倾角23度,左侧旋转23度,另加辅助治疗,经一同后检查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直腿抬高80度,腰腿痛消失,恢复原来的工作,跟踪随访3个月无复发。
八、讨论与体会
    由于椎间盘的损伤与退变,使椎间盘和椎间小关节正常平衡受到破坏,尽而所致间盘的蛋白多糖逐渐减少而失去弹力及膨胀性能。由于脱水和劳损使纤维环出现裂隙,导致髓核产生机械性压迫神经根和结缔组织反应,使局部组织无氧代谢增加,代谢产物增多,氢离子浓度增高,继而激惹窦神经根,产生化学性刺激,出现一系列腰腿痛症状。
    根据椎间盘无菌性炎症学说,牵引前把药物直接注射到神经根袖部,可迅速发挥消炎、止痛、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松解粘连,缓解腰肌痉挛所产生影响牵引的对抗力,可使快牵和手法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有利于髓核的回纳与位移。同时在牵引与手法松解神经根粘连后产生创伤性炎症能被激素及时抑制,防止再次炎症粘连的发生。在诸多的治疗方面,椎间孔封闭术,快牵引与手法,配合脱水疗法,中草药电离子导入,形成了独特的新综合疗法。体现了疗程短,无创伤,无痛苦之特点,确能达到标本兼治之功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变、损伤、劳损后(或腰部受寒侵袭)可导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此时髓核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外膨出或突出,若压迫神经、硬膜囊或脊髓,可引起腰痛或放射性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体力劳动者多于脑力劳动者。我科于2002年7月~2005年10月采用三维多方位牵引结合按压手法结合内服自制中药"痹证散"治疗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0例,男性163例,女性137例;年龄20岁以下15例,21~30岁73例,31~40岁77例,41~50岁76例,51~60岁50例,61~70岁9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39岁。病史:5天~1月117例,1~6月79例,7月~1年56例,1~5年29例,6~10年18例,10年以上1例。病史最长15年,最短的5天,300例中经我院CT确诊265例,经其它医院CT或磁共振确诊35例(其中L4~5椎间盘突出136例;L5~S1椎间盘突出107例,L3~4椎间盘突出46例,L2~3椎间盘突出9例,L1~2椎间盘突出2例)。住院病人38例,门诊病人262例。
    症状:有腰痛症状者298例;椎旁压痛明显者267例;左下肢放射性麻木疼痛139例;右下肢放射性麻木疼痛132例;双下肢交替放射性麻木疼痛59例;脊柱侧弯135例;腰椎生理曲线消失26例;左下肢肌肉萎缩13例;右下肢肌肉萎缩11例。
体征: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285例;屈颈试验(+)285例;拇趾背伸试验(+)231例,拇趾跖屈试验(+)231例;挺腹试验(+)249例。
2 标准与纳入标准
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结合CT或MRI片确诊。
2.2  纳入标准  在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结合CT或磁共振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排除脱出的椎间盘在椎管内游离或马尾神经明显受压迫出现大小便失禁者,或伴有传染病、严重的脏器器质性病变者,或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者,或孕妇及年老体弱者,或脊柱肿瘤、结核、严重的腰椎骨质疏松、椎弓根裂者。
3 治疗方法
3.1牵引法  患者俯卧于健凯牌多方位牵引床上,术者立于患侧用牵引带固定腋窝于牵引床头,再用牵引带固定盆骨及双大腿于床尾,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固定在上下成角间隙间,先用慢牵方法治疗1分钟,以松弛腰部肌肉,再起动快牵引方法治疗,快牵引距离65~70mm,上下成角角度为20º~25º,旋转角为18º~25º,治疗次数为2~8次,在牵引床牵引治疗的同时,医生用双手重叠用力按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使突出的腰椎间盘回纳归位,按压力为50-60kg(牵引距离,上下成角角度及旋转转角,按压力度可根据年龄,身体素质,性别而适当调整)。治疗结束后患者在牵引床上休息30分钟;起来后在腰部用腰围保护,回病床后或回家卧硬板床休息3天。7天后未愈者,再作下l次治疗。
3.2 中药  自制“痹证散”:药物组成及服用方法:三七50g,炮甲40g,地龙30g,杜仲509,木瓜100g,黄芪100g,制川乌20g,生甘草20g,防风50g,共为细末,服用方法:1日3次,每次10g,温开水冲服。
4 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主。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º以上,恢复正常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但过度活动有轻度疼痛;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4.2  临床疗效总结  经治疗l次后,治愈150例,有效145例,无效5例;经治疗2次,治愈13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经治疗3次,治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治愈率达97.3%。治愈好转率达99%。
5结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从程度上分为:(1)膨出:髓核未突破纤维环,纤维整体移位后压迫相邻组织,此型最轻,最易恢复;(2)突出:髓核突破纤维环,刺激、压迫周围组织,末突入椎管内,此型最常见,一般保守治疗能恢复;(3)脱出:突出的髓核进入椎管内,此型较少见,保守治疗困难,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宜尽早采用手术治疗。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如西医的手术、胶原酶溶解术、椎管封闭及西药对症治疗;中医的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瞬间牵引复位法,是通过较大的瞬间牵引力拉大腰椎间隙,降低腰椎内压力,在牵引时上下成角、旋转成角,同时用外力按压于腰椎间盘突出部位,故可促使突出的椎间盘复或变位,牵引治疗后再内服活血通络、补肾除湿的"痹证散"治疗300例;经治疗1次,治愈23例(其中有19例属膨出,有4例属突出),经治疗2次 后,治愈20例(其中突出18例,脱出2例);无效3例均属脱出较多者。300例中,80例治疗后症状立即减轻,25例在瞬间牵引后1~3天内疼痛症状有加重现象,属正常现象,这是由于在治疗时使突出的椎间盘移位时刺激了神经根,使神经根炎症暂时加重,服用"痹证散"3 天以后症状逐渐减轻。技术关键在于突出明显的椎间盘一定要固定在牵引床上下成角之间,按压手法一定要按在腰椎间盘突出明显的部位上。
    为了提高远期疗效,可嘱患者坚持服用"痹证散"1剂,并嘱患者l个月内不作弯腰动作,3个月内不能做重体力劳动,长期加强腰部功能锻炼,长期卧硬板床,腰部要注意保温,以避免复发。
本法是目前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它具有治疗时间短、疗效显著、病人痛苦小、费用低、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不需住院及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
相关文章
 梅花普度丹(《饲鹤亭集方》。)
 叩求治疗下嘴唇脱皮良方
 [原创]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儿童肝郁案例连载
 清理皮下垃圾的古方
 菩萨膏(《普济方》卷七十八引《杨氏家藏方
 如遇小儿肺炎,中医应该如何诊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