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手指要放在那裡,就不是很清楚
可以比較白話一點解說脈學嗎,歌訣是很好沒錯
但看不太懂
[
Last edited by xxx999xxx on 2006/10/26 at 09:50 ]
-----------脈象是一定要有師傳教的。
即是學校有儀器,還是要帶教老師教和同學之間互相磋砌的。
-----------初学中医就应该站在更高层次上学会《内经》里的望诊,明辨阴阳,望而知之谓之神,退而求其次再学脉诊。
-----------呵呵,莫衷一是.
-----------同问 最好是对初学者有切实指导的东东啊
-----------切脉是慢功久按方有感觉,能找出差别才可能认识,我初读脉学是在小学四年级,手下有感觉是到高中后,真正为人治病则是十五年后.学中医不是一朝一夕,有信心就努力吧.
-----------见病人就号,慢慢的至少浮、沉、紧、洪大、细、微、数等这些比较常见的脉能号出来。
-----------脉诊没个几十年是不见效的,故是中医学最难的一部分,呵呵,多号就会慢慢有感觉了,多多临床实践
-----------本来不想说什么。
不懂中医脉诊就不要指手画脚,说中医脉诊是低层次的,那么什么是高层次的?《内》:“能和色脉,可以万全”、“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以观奇妙,以知其常---色脉是矣。”“色和五行,声和五音,脉和阴阳,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伤寒》每篇都是以“--病症脉并治”为题。如果《内》和《伤寒》都是低层次的东西,高层次的东西在哪里?
中医自古流派纷承,医经家讲脉,经方家不讲脉,至两汉时期的张仲景博采众家,完成了病症脉的有机结合,其六经辨证体系达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境界。惜因战乱等原因仲师的体系没有传承下来。至宋理学兴起,一些医者和由儒而医者纷纷用易、用道、用五运六气来表述中医,惟独很少有人(还是有一部分的,可惜人数不多,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用中医的本身来阐发中医。以意测病、以运算病之风大起,惟独欠缺的就是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来诊病。
清-赵学敏的《串雅》,全书没有一处讲脉,但确是中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间中医--的流派。如果我们承认中医的博大精深,为什么诋毁中医脉诊是低层次的东西?怪事!!!
脉诊很难,没有人指点,没有十几至几十年的功力,没有几万至几十万的临诊,是不可能达到一定境界的。而读过两三本书的看过或没有看过几个病人的都可以侃一阵子什么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正如古人所说,侃时“口若悬河”临症则“目如枯灯”。
医者面对的是被病痛煎熬的患者,不是研究红学,不是研究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病患多而医患少”,医者运用望闻问切小心求证、如履薄冰、深思熟虑之后才敢提笔处方---因为还要辨别四诊所获得信息的真伪。
否定《内》、《伤寒》所推崇的脉诊,中医将何以立足?
-----------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熊猫 at 2006/11/19 21:25:
#9
本来不想说什么。
不懂中医脉诊就不要指手画脚,说中医脉诊是低层次的,那么什么是高层次的?《内經》:“能和色脉,可以万全”、“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以观奇妙,以知其常---色脉是矣。”“色和五行,声和五音,脉和阴阳,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伤寒論》每篇都是以“--病症脉并治”为题。如果《内經》和《伤寒論》都是低层次的东西,高层次的东西在哪里?
中医自古流派纷承,医经家讲脉,经方家不讲脉,至两汉时期的张仲景博采众家,完成了病症脉的有机结合,其六经辨证体系达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境界。惜因战乱等原因仲师的体系没有传承下来。
至宋朝理学兴起,一些医者和由儒而医者纷纷用易、用道、用五运六气来表述中医,惟独很少有人(还是有一部分的,可惜人数不多,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用中医的本身来阐发中医。以意测病、以运算病之风大起,惟独欠缺的就是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来诊病。
清-赵学敏的《串雅》,全书没有一处讲脉,但确是中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间中医--的流派。如果我们承认中医的博大精深,为什么诋毁中医脉诊是低层次的东西?怪事!!!
脉诊很难,没有人指点,没有十几至几十年的功力,没有几万至几十万的临诊,是不可能达到一定境界的。而读过两三本书的看过或没有看过几个病人的都可以侃一阵子什么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正如古人所说,侃时“口若悬河”、临症则“目如枯灯”。
医者面对的是被病痛煎熬的患者,不是研究红学,不是研究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病患多而医患少”,医者运用望闻问切小心求证、如履薄冰、深思熟虑之后才敢提笔处方---因为还要辨别四诊所获得信息的真伪。
否定《内經》、《伤寒論》所推崇的脉诊,中医将何以立足?
正義凜然,義正詞嚴!
感動矣,謝謝大熊貓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