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请教,关于穴位的意义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穴位分原穴、井穴、合穴、络穴、募穴、荥穴、输穴、经穴。
能否解释一下这些名称的意义?
-----------腧穴的分类   (1) 经穴
    经穴是指十四经脉上的腧穴,共有361个穴名,是腧穴中最主要的部分。其中十二经脉腧穴均为左右对称的一名双穴;任脉穴和督脉穴分布于前后正中线上,一名一穴,为单穴。
    在十四经脉腧穴中,有许多特殊作用的腧穴。根据它们的分布和主治作用不同,区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交会穴、八会穴和八脉交会穴等。   
    ①  五输穴   
十二经脉在肘、膝以下各有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5种腧穴。它们的次序是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井穴,指经气始出之处,位于指(趾)端;荥穴,指经气稍盛,如水之微流;输穴,指经气渐盛,如水流注入之处;经穴,指经气更盛,如水流通行(经过)之处;合穴,指经气充盛,如水流汇入之处。
    井穴一般主治神志病和心下闷满;荥穴一般主治发热病;输穴一般主治风湿痹痛;经穴一般主治咳嗽、咽喉病症;合穴一般主治肠胃等六腑病症。
    ② 原穴  
十二经脉中的六阳经,在四肢部各有一原穴。六阴经本无原穴,而以输穴代原穴。原穴对于诊察、治疗经络、脏腑的病症有重要作用。
    ③ 络穴   
在四肢部,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使阴经与阳经之间表里相通;在躯干部,又有督脉络、任脉络及脾之大络,分布于身后、身前及身侧。各络脉都有一络穴,总称十五络穴。络穴可治疗与表里两经相交及其分布部位的病症。
    ④ 郄穴   
郄,间隙的意思,指经气在深部集聚的部位。在四肢部十二经脉各有一郄穴,奇经八脉中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也各有一郄穴,合称十六郄穴。郄穴为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急性病痛的腧穴之一。
    ⑤ 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相应的腧穴,称为背俞穴。背俞穴都位于背部脊柱两侧,多与脏腑相近。某一脏腑有病时,常在其相应的背俞穴处出现压痛等反应。背俞穴对于诊治有关脏腑病症具有重要作用。
   ⑥ 募穴   
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的位置多与相应的脏腑相近。如果某脏腑有病时,常于相应的募穴部位出现压痛等反应。募穴对于诊察和治疗有关脏腑的病症也具有重要作用。
    ⑦ 交会穴   
经脉与经脉之间常互相会合,其会合部的腧穴称交会穴,如三阴交即为足三阴经相交会之穴。交会穴大多数分布在头面、躯干和四肢上。交会穴一般可主治与数经有关的病症。
    ⑧ 八会穴   
八会穴是指脏会穴、腑会穴、气会穴、血会穴、筋会穴、脉会穴、骨会穴、髓会穴。八会穴对于治疗其相应脏腑器官病症有重要作用。
    ⑨ 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在四肢部相交会的8个穴,是临床治疗常用的穴组,如公孙配内关治疗心、胸、胃等病症。
   
(2) 经外穴
    经外(奇)穴不在十四经脉上,按WHO制定的国际标准有穴名48个,如头面部的太阳、印堂等穴,小腿上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阑尾穴等。
   
(3) 阿是穴
    阿是穴指根据病变的局部或压痛敏感处来定位的一类腧穴,数量不定。

[ 本帖最后由 hebio 于 2007/5/29 08:33 编辑 www.lindalemus.com/wsj/]
-----------谢谢,我也正想知道呢。
-----------感谢您的回复,能说一下你发的这些的出处吗,哪里能下载呢
-----------从网上搜索的,你也可以输入关键词搜索到的。
相关文章
 犀角升麻汤(《伤寒总病论》卷四。)
 茯神散(《圣惠》卷三。)
 关于招收纯中医专业学生种种问题讨论之二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头痛 上课笔记
 附读伤寒论杂记四篇
 三才丸(《杨氏家藏方》卷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