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论施灸刺激量对灸法补泻效应的影响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自《灵枢·背腧》提出灸法补泻以来,历代医家对其均有阐发。基于前人的学术思想,笔者认为灸有补泻,且灸法补泻效应是通过调控施灸刺激量而实现的。临床上,掌握施灸最佳刺激量可以达到预期补泻效果,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发生。本文就施灸刺激量对灸法补泻效应的影响作一分析。
1 灸法补泻的文献研究
灸法补泻即虚者灸之正气得扶,实者灸之邪气得祛。其操作在《黄帝内经》就有区别,以后随着临床发挥,灸法补泻要领被逐步阐明,并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包括灸之补泻方法的增多和不同施灸材料的选用。但无论是补泻操作还是施灸方法、施灸材料的合理选择,其关键在于“疾吹其火”与“毋吹其火”,即周楣声[1]所言之强刺激与弱刺激。强刺激火力较猛且短而促,起消散邪气的作用;弱刺激徐燃自灭,火力微而温和,缓缓透入深层。强刺激一定时间内刺激量大,弱刺激一定时间内刺激量小。可见,刺激量、刺激强弱对灸法补泻具有重
要意义。
1.1 灸法补泻的提出及后世医家的发挥:《灵枢·背腧》云:“气盛则写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写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继《灵枢》后,明代杨继洲又在《针灸大成》中提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张景岳、吴亦鼎等人推荐灸后贴膏药,即以徐火灸毕,当即
贴膏药为补;疾火灸毕后,待灸疮溃发,再贴膏药为泻。近代针灸家朱琏[2]提出一种艾条灸补泻方法,主要分抑制法和兴奋法。兴奋法为弱刺激,补法,主要用艾条灸的啄灸、温和灸、回旋灸,施灸时间较短;抑制法为强刺激,泻法,主要用艾条灸的温和灸或回旋灸,施灸时间较长。朱氏从施灸方法、刺激强度方面论述了灸法补泻。现代灸疗专家周楣声提出疾徐强弱补泻法与疾徐开阖法。疾徐强弱法就是用口对艾炷吹气,使气传及艾,使其燃烧旺盛之意。这是疾火与强火,能使邪气随火气而发散,叫泻火;若任其自灭,是徐火与弱火,能使阳气深入,叫补火。强火强刺激具有泻的功效,弱火弱刺激具有补的功效。疾徐开阖是在艾炷自灭之后再加按压,增强补泻作用。邓氏[3]从灸法补泻操作、施灸方法及施灸材料的合理选择3个方面论述灸法补泻作用的定向控制,其补泻操作遵循《针灸大成》,施灸方法宜辨证选用,施灸材料可针对不同疾病选择相应的药物加入艾中或隔于艾下,使艾灸的温热作用结合药性共同达到补泻效果。
1.2 灸法补泻的现代研究:崇氏[4]经临床验证报道艾灸补泻确能收到虚者能补、实者能泻的治疗效应。这说明灸法补泻与灸治效应有着密切关系。陈氏[5]等对32例高血压患者使用“以火泻者,疾吹其火”的泻法,结果灸后26例血压下降,有效率81.25%;对26例低血压患者采用“以火补者,毋吹其火”的补法,结果灸后100%上升,认为灸有补泻之分。刘氏[6]等经实验研究提示艾灸大刺激优于艾灸小刺激。但灸量与灸效非呈线性关系。张氏[7]通过不同灸治时程对阳虚小鼠模型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发现灸15min可显著提高
阳虚小鼠红细胞免疫复合率,灸5min、25min则无明显作用,说明灸治时间长短对艾灸效应有一定的影响。
2 施灸刺激量对灸法补泻效应的影响
笔者认为灸法作为一种外治法,其补泻作用的实现,一是通过温热的物理刺激作用于穴位体表皮肤,经皮肤穴位、经络、脏腑而发生效应;二是由于施灸材料及药物药性、功效而发挥作用,二者能够起到协同作用达到补泻效应。这一作用过程,笔者认为存在一个刺激量与效应的关系问题。施灸刺激量古代就有论述但没有明确提出。《内经》等医书中多以壮数、炷之大小、患者感觉、施灸日数来论述灸量。其实,“吹其火”,“毋吹其火,须自灭”,是控制艾灸刺激量的具体形式。《千金要方》以生、熟论灸量。可见古人是很重视刺激量的。灸法补泻的操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调节与控制刺激量而达到需要的扶正祛邪治疗效果的过程。
2.1 施灸刺激量与刺激强度、刺激时间的关系:灸量是指灸对机体刺激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所致的刺激强度与刺激时间的乘积,取决于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施灸时或施灸后刺激效应的时间等因素[8]。施灸刺激量可用公式表示:
施灸刺激量=施灸刺激强度×施灸刺激时间
刺激时间包括每次施灸的时间和疗程。刺激强度为一定时间内作用于机体的刺激量。同一孔穴多次施灸后作用逐渐积累,即施灸刺激量可以累积。变换公式如下:
施灸刺激强度=施灸刺激量施灸刺激时间
施灸刺激时间=施灸刺激量施灸刺激强度
2.2 3种刺激量对施灸效应的影响:
刺激量的累积是灸法补泻的表现手段。上述公式表明,要达到某一刺激量,刺激强度弱则需要时间长,刺激强度强则需要时间短。人体在病理状态下,机体内环境失衡,中医谓之阴阳失调。灸法对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这一调节是需要达到一定刺激量而实现的。周楣声称之为三相,用以作为灸疗作用量的客观标准,即灸感过程的3个基本时相:定向传导、
作用发挥与下降中止3个连锁反应。《医宗金鉴·灸法大小多少歌》注:“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刺激量不及无法达到灸疗效果。反之,灸治太过同样不能取得良效。《灵枢·经水》曰:“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这说明当灸量超过了机体调节刺激的限度,将发生不良后果。许多研究认为艾灸调节免疫系统的功效很大程度是在神经-体液的调控下完成。艾灸作为一种外来刺激,需要达到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刺激量才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笔者认为机体对灸疗刺激具有一个耐受度,当刺激达到某一阈值,机体开始发生调节反应,此时的刺激量是灸疗效应的生理刺激量下限,耐受度为上限。超过这一耐受度继续施灸,达到病理刺激量,受术者便出现不良反应。
2.3 灸法补泻效应的刺激量:由施灸刺激量决定,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笔者认为根据施灸过程中灸治效应的出现过程,刺激量可分为前刺激量、生理刺激量、病理刺激量。前刺激量在施灸过程中逐步激发灸疗效应,生理刺激量是灸疗发生效应的最佳刺激量,病理刺激量会引起不良反应。由于个体间、个体内存在差异,故刺激量因人、因时、因部位而异,且随机体机能状态而不同。对特定部位、特定机体机能状态而言,其生理刺激量是一定的。
据上述公式,刺激强度大,施灸刺激时间短,则达到生理刺激量速度快,此时为泻法;反之,则为补法。生理刺激量上下限之间的刺激量决定疗程,刺激量维持在这一范围内,则灸疗效应可以持续。
3 小 结
纵观古今医家对灸法补泻的研究,笔者认为灸有补泻,有效地正确地调节与控制施灸刺激量
是实现灸法补泻的重要手段。生理刺激量达到的快慢决定灸法的补与泻。可见,因人、因时、因部位客观量化灸法刺激很有必要。但由于个体间、个体内的差异,穴位敏感度的不同,灸法定量难以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测定不同病人和同一病人在不同机能状态下,不同部位的刺激阈值和耐受度,从而辨证地运用灸法补泻,有效地调节与控制施灸刺激量,可达到预期的补泻目的,提高灸治疗效,防止不良反应。而这些测定法、测定仪器以及影响灸法定量的各种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陈士铎与傅青主之学术研究
 介绍几味中药的应用
 敛肺止咳
 为刘弘章鸣不平
 大黄汤(《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独圣散(《普济方》卷二五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