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风池穴的临床应用体会——灸法文化: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风池穴归属于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阳之会。
(一)穴位:古代文献对本穴定位的叙述不尽一致,如《素问·气府论》王注:“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于耳中。”《甲乙经》:“在颞颥后发际陷者中。”《资生经》:“在脑空后发际陷中。”《明堂》:“与风府正相当即是,侧相去如二寸为定穴。”《折衷》:“在督脉门旁,直发际。”《针灸大成》与《聚英》均谓:“耳后颞颥后,脑空下,发际陷中,按之引于耳中。”笔者的临床定穴是:耳后、与耳垂相平,发际边缘的凹陷中。
(二)进针方向:针尖宜交叉朝向颧骨渐次进入。即针患者左侧的风池穴,针尖宜朝向其右侧的颧骨,针右侧的风池穴,针尖宜朝向其左侧的颧骨,可针至1.2~1.5之间的深度;针刺感应可从颞颥部向上放射至前额或眼区。如已针至上述深度,而针感仍未能达到放射目的者,则可将针稍稍提起,向左右不同方向慢慢寻找(严防深刺),则针感也可向上放射。
(三)主治病症:为治疗头脑、眼、耳、鼻等器官疾患的常用要穴。
1.脑震荡后的头昏头痛:可配百会(斜刺)、风府。若伴恶心欲呕者,再加印堂。用捻转补泻手法,以《标幽赋》“疼痛实泻,痒麻虚补”为治则,凡头昏痛严重者,用捻转泻法;昏胀轻微者,用捻转补法。每日针1次,以10次为一疗程。考《资生经》有:“风池疗脑痛”的记载。若能掌握的针刺补泻手法及针感传导方向,往往可使患者头部昏痛顿减,而感到轻松。反之,会造成患者的不适感觉。特别对初诊患者,以避免滥施针刺捻转泻法为宜,免致针感稽留难受。
2.癫痫:配大椎、百会、间使、筋缩,用捻转泻法。隔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可减少和控制发作而达痊愈。《资生经》载:“有人患痫疾,发则僵仆在地,久之方苏,予意其用心所致,为灸百会,又疑是疾厥致僵仆,为灸中管,其痰稍减,未除根也,后阅脉诀通真子有爱养小儿,谨获风池之说,人来觅灸痫疾,必为之按风池穴,皆应手痠疼,使灸之而愈。”
3.偏正头痛:常配百会、太阳,前额痛再加印堂(斜刺),后脑痛加风府。偏头痛者,仅针痛侧的风池、太阳。概用捻转泻法,结合留针10~20分钟,一般均可立即缓解疼痛。《胜玉歌》有“头风头痛灸风池”的记载。
4.眩晕(包括美尼尔氏综合症):配肝俞、足三里、飞扬。每日针1次,用平补平泻手法,一般4~5次即可奏效。《通玄赋》云:“头晕目眩觅风池。”
5.感冒头痛、项强、恶寒发热:配风府、太阳、大椎,用捻转泻法,日针1次,可制止病情发展。《伤寒论》有“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的记载。《席弘赋》谓:“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
6.眼疾:《资生经》有“风池等主目痛不能视”、“风池治目眩苦头痛”、“风池、五处,治目不明”、“风池治目泪出、欠气多”等记载。据此,笔者以本穴与睛明穴配合应用,治疗近视、急慢性结膜炎及迎风流泪等症,辄取良效。风池穴用捻转手法,晴明穴用提插手法,再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则,施以补法或泻法。
7.耳聋耳鸣:与听会、翳风、中渚同用,施平补平泻手法。日针1次,5~10次为一疗程,对骤聋骤鸣者疗效较好。《资生经》有“风池治耳塞”的记载。
8.鼻渊(慢性鼻窦炎):可与迎香(斜刺)、印堂(斜刺)合用。施平补平泻手法。隔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资生经》“风池主鼻衄窒喘息不通”,《玉龙歌》“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经临床验证三穴合用,效果更佳。
9.不寐证(神经衰弱):与神门、合谷两穴相配,运用捻转补泻法,按照脏腑辩证,予以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手法,临床疗效较好。每日针1次,以15次为一疗程,临床上常见在10次以上睡眠情况呈波动不定(时好时坏),针至10次以后,则渐趋稳定。
10.脘痛泛酸(胃酸过多):配足三里、大杼,用捻转补法,已验证多例,一般2~3次即愈。泛酸证,多因木火犯胃所致。故笔者取“手足少阳、阳维、阳蹻之会”的风池,藉阳维脉之维络灌溉诸阳经,濡养六腑而充盈胃气;佐足三里之温中补土而抑少阳木火,则吞酸自止。诚如清·尤在泾云:“治肝实者,先实脾土,以杜滋蔓之祸也。”加大杼穴,是遵东垣“五脏气乱,……取天柱、大杼”之说,三穴合用,相得益彰,共奏制酸之效。
-----------学习了,谢谢!
-----------好
-----------阿弥托福,恭喜习医者
相关文章
 求助:有什么草药可以治好女儿的脚。
 萝卜子散(《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泪窍
 小儿经常感冒求调理方法
 感冒很容易化热,化热后怎么用药?
 十香丸(《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