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求助拔罐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1、手脚易出汗,怕冷,平时手脚凉,多疲倦。
2、     慢性鼻窦炎,咽炎,扁体炎,外,近视。
3、     头发焦黄,多白发。    
4、     记忆力低,健忘,少言,喜欢静。
5、     舌胖,舌淡,舌根白苔重,有淤点。        
6、     牙黄,牙银好出血, 少睡,多梦
7、     尿常规:蛋白2+
慢性肾炎
我正在吃中药,能否配合拔罐
-----------怎么没有人理我呀?
-----------我也这样,帮你顶,希望大家都痊愈!
-----------可以配合拔罐,不冲突的。
神阙9罐疗法 培元益气 调理脾胃

以神阙穴为中心,上中下三排,一排三个罐,用1号罐或2号罐;

神阙9罐疗法覆盖穴位有神阙穴、天枢穴、水分、中脘、下脘、关元、气海、带脉等;

肚脐的穴名叫“神阙”,是任脉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接受营养,所以脐是“生命之根蒂”,神气出入之门户,任脉总领一身之阴经,循行于胸膜正中,上联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所以神阙穴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具有健脾强肾、回阳救逆、和胃理肠、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以往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元气袋以及一些其他的敷脐药膏都是根据这一原理而治病的。如果能将活血通络液注入少许之后直接渗透于脐部,则效果更加显著,妙不可言。

神阙穴拔罐应注意,罐内负压不易过大,拔罐的时间不易过长。
后背排罐疗法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创立一种全新得拔罐疗法,通过罐内负压,使局部浅表层组织被动充血,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从而改善皮肤的血液供应,增强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力,增强血管的渗透性以及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使局部温度升高,同时增强局部的耐受力和抵抗力,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后背排罐疗法是在脊柱两侧背俞穴和大椎穴上拔罐。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背腰部的穴位。背俞穴位于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上,大体依五脏六腑位置上下排列,分别依脏腑来命名。

肺俞穴:改善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增强呼吸功能,增强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可以调节呼吸功能。靠近肺俞穴的大杼和风门也有类似作用。

心俞穴:可治疗关心病、多眠症等,可配合厥阴俞。

肝俞穴:用于胆石症胃脘痛等。

胆俞穴:主治胆道疾患,如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

胃俞穴: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肾俞穴:肾绞痛、遗尿,改善肾功能等。

大肠俞: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等

膀胱俞: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等

实践证明后背排罐疗法能够有效预防感冒,能够预防和治疗100多种疾病,疑难病症拔后背。后背排罐对整个内脏功能、包括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免疫系统都非常好,可以治疗全身的疾病。后背是足太阳膀胱经经过之处,这个经络也是最长的,从头到脚。所以拔后背太重要了。

后背排罐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中药拔罐疗法

拔罐前在拔罐的部位涂抹活血通络液,利用中药渗透疗法,直达病灶,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拔罐后在拔罐的部位再涂抹活血通络液,一次拔罐,两次给药,大大加强治病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后背排罐疗法的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系及其俞穴在于背,人的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通全身的膀胱经,几乎布满所有内脏的相关穴位和对应区。人体背部皮下统枢组织中蕴含有丰富的脊神经大量“沉睡的”免疫细胞,在缺乏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大量战斗力很强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一种近似“休眠”状态。对背部施加各种良好刺激,通过后背排罐疗法可激活免疫细胞,并进入血液循环,发展成具有吞噬异物能力的网状细胞,主动消灭有害病菌以及隐藏在体内的癌细胞等,对身体起到疏通经络,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健康、长寿的目的。
阿是穴疗法

阿是穴的故事


那是隋唐年代,有一次一个患腿痛的病人来请孙思邈治病,说大腿内侧有个地方痛得厉害,孙思邈是当时一个大医学家,他先给病人开了几剂药用,可是病人吃药后一直不见轻,后来改用针刺法,按照书上所讲的几个穴位扎针,仍然效果不大,病人一直在喊痛。孙思邈想除书上讲365个穴位之外,人身上难道再也没有别的穴位了吗?他带着这个疑问,决定自己试探寻找新的穴位,他一边用大拇指在病人腿上轻轻地掐按,一边问病人,“是不是这里痛?”他掐按不少部位,病人总摇头说不是,但当他按到某一个部位时,病人忽然叫起来:“啊-是,就是这儿痛!”于是孙思邈就在这个痛处扎了一针,说也奇怪,这一扎,病人的腿竟不痛了,这时孙思邈断定,虽然古书上没有记载这个地方有什么穴位,但是确确实实有。应当叫他什么名字呢?他思索一会,便自然自语到说:“嘿,想起来了,刚才病人说啊-是!”那就叫阿是穴吧!

从此,孙思邈破古人的禁例,提出一个新的针灸治疗法,就是哪里痛就往哪里扎针,这个方法被后来医学家们广泛应用,把它叫“以痛取穴法”,所取穴位就叫“阿是穴”。

阿是穴

主要是指无一定的名称,无固定部位,无一定的数目,无固定的治病功能,即患处、痛点、病理反应点即为该穴。哪里有病就在哪里治疗。《素问》王冰注曰:“不求穴俞,而直取居邪之处,此类皆阿是穴也”。

哪痛拔哪

哪里不舒服拔哪

哪里痒拔哪

哪里肥胖拔哪

哪里凉拔哪
相关文章
 滋阴养荣汤(《医学入门》卷四。)
 请高人帮我看看,我这是不是心脏病的先兆
 诃黎勒散(《圣惠》卷十二)
 补益治漏,秘精丸
 神效生肌散(《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最近的感冒多多,大家来说说是怎么回事?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