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王道正法精编版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王道正法
桂亮

    笔者在写《金针探秘》系列期间,一些朋友在与笔者交流的过程中,希望笔者能多讲解一些特效穴或速效穴一针治病的方法。笔者十分能够理解这些求学者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在笔者的治疗理念中的确没有所谓特效穴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片面的强调了某穴治疗某病的思维和所谓的特效穴,就会局限了思维,从而忽视了传统中医的整体治疗理念。另一方面,许多所谓的特效穴可能对某个人有很好的效果,但针对同样病症的其他患者却没有同样的疗效,在医疗实践中这种经不起重复的例子在临床中比比皆是。并且所谓的特效穴所产生的疗效,均是以通过激发消耗元气为代价的,特效穴片面追求一针治病,这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霸道针法。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倾向,它实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习针者普遍的浮躁心态,急于求成,缺少良好的正统中医理论及相应的治疗体系,不求甚解,只求形式上“学会”了多少多少招式,而并没有寻根求源,从“内难”等正宗传统经典中探索针道奥妙。我们研究针灸的方向应该是高境界的大道之修,而非低层次的小法小术的末技之求,这其实也是针道理念体系的本质之处,是高低正邪的衡量标准,求学者不可不善加辨别也。
    古人云“技进乎艺,艺进乎道”,表达了学有所成包括了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技”的层次,也就是入门的层次。技就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意思。第二个境界是“艺”的层次,是由技术的熟练进化而来的。了解了基本知识初步入门之后,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之后,熟极而流,触类旁通,便达到了“艺”的境界。第三个境界也是最高境界是“道”的层次。这是从“艺”的层次再度进化而来,是“艺”的总结,“艺”的精髓,“艺”的哲学方法论,“艺”的“所以然”。若止于“艺”,那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必须“艺进乎道”。“道”就是“所以然”,“道”可以指导“艺”的进展和“技”的熟练。因此最高的境界是“道”的层次,而一招一式只是技艺的层次。只有明白了道,才能彰显技和艺的真正意义。这就好比“人摸象”,如果不了解整体之象,就会象盲人一样,自以为自己摸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千人千态,莫衷一是。
      针道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掌握的是应该是“根本原理”或“本质含义”及其“方法论原则”等更高级别的东西,这些东西使我们一法通,万法通。“道”不同于“技”和“艺”,它在“技”和“艺”之中,却又在“技”和“艺”之外。因为“技”和“艺”是死的,而“道”则无处不在。只有明白了“道”,“技”和“艺”才会真正地变活。因此不要乐于小法,乐于小法则蔽大道,因为从道的境界来看这些特效穴或所谓的特殊技法是毫无意义的,它只会阻碍你认识真理。联系到师承学习,求学者要达到高境界,必须要有高的起点,需要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必须要首先学习一个正统的针灸理论体系及中医的整体治疗理念。针道中没有似是而非的东西,没有偷机取巧的捷径,意图通过掌握一些特效穴位或特殊招式而妄行针法是没有意义的,学习针法就必须回归传统,回归到“内难”等经典名著上来。把握了“道”就是王道之针,没有把握“道”,即使有一时之效却也是霸道之针,这就是王道针法与霸道之针的区别之所在!
      笔者认为王道之针的理念,应该是扶正邪自去,祛邪而不伤正。所谓的霸道针法,就是以激发消耗元气为针灸治疗手段的针法,缺少完整的传统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虽有一时之效,却弊大于利,在无形之中损耗了人体的元气,减少了患者的寿命,求学者应当加以仔细辨别。因此王道之针为针道之正法,霸道之针可谓之邪法,一正一邪有着天壤之别。临床上王道之针必遵循先后天同养,以后天养先天的养生原则,补后天以实先天,补先天以长后天的治疗原则,通过扶正培元之法,并不刻意追求祛邪而邪自去。整体系统针法正是遵循这一原则应运而生创造出来的传统针法,整体系统针法融合了补脾和补肾的理论,在针灸过程中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相互资助,再结合补充脏腑后天之气,首先立于不败之境,真正达到扶正邪自去的疗效,即使是祛邪也不伤其正气。在张景岳《扶正祛邪论中》云:补泻之法,补亦治病,泻亦治病,但当知其要也。如以新暴之病而少壮者,乃可攻之泻之。攻但可用于暂,未有衰久之病,而屡攻可以无害者,故攻不可以收缓功。延久之病而虚弱者,理宜温之补之。补乃可用于常,未有根本既伤,而舍补可以复元者,故补不可以求速效。然犹有其要,则凡临证治病,不必论其有虚证无虚证,但无实证可据而为病者,便当兼补,以调营卫精血之气;亦不必论其有火证无火证,但无热证可据而为病者,盒饭兼温,以培命门脾胃之气。此吞泻之要领,苟不知此,未有不至决裂败事者。 经曰:“治病必求于本。”本之为言,根也。世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木。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经也。故善为医者,必则根本,治病之本,在于先后天之生化无穷!因此笔者所追求的方向是从整体和全面出发来调整身体的各个机能,通过先天与后天的生化无穷,以求达到身体内在最自然最和谐的状态
      持王道之针,则无敌于天下。《道德经》云: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有了这样完整体系的王道之针,再传授技和艺,自然就会融会贯通。而且由于把握了“道”,就必然会灵活地运用“技”和“艺”, 一招一式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习王道之针首先要有悟性,其次是师承的口授心传,针灸过程中的扶正、祛邪等不同阶段,其节奏的把握与调节也不尽相同,不是过来人很难尽得其妙。求学者必须在前人的指点下,系统掌握针灸的理论体系,把整个针灸体系理解了、融会贯通了,才会真正行王道之针,从而自然能够达到扶正邪自去,祛邪而不伤正的完美境地。因此王道之针为针道之传统正法,不仅仅是针灸艺术的思想与境界的表现,更是一种学术之“道”的深刻体现。领悟了王道正法,才能真实的体会针道意义,由此豁然开朗,登堂入室,达到真理的彼岸。

-----------略谈中医理论在指导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
先天之水,即是后天之土,后天之土,实根于先天之水(一也)。水者北方,在人为肾,肾中一点真阳,化五中土上之五谷五味,故曰:后天即先天,先天即后天。一而二,二而一也。天一生水,体也(合先后二天),天五生土,用也。何以言之?天一之水,藏于先天而生肾;天五之土,居于后天而运脾。脾也,肾也,先后天之枢纽也(后天以形说,先天以理言,形非理不运,理非形不载。形也,理也,实一贯也。)

李东垣始终以“脾胃为元气之本”立论。其立论依据就是指导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说的易学理论。他根据四象八卦方位说明脾居人体中央的重要作用。根据易理,脾胃属于坤卦、艮卦,坤为土,艮为山亦属土,而土居中央,不占四方却统领四方;土又为长夏,不占四时却统领四时。《周易》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说明坤土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李东垣认为阴阳水火以及五脏六腑之气的运动变化都离不开土:“以人身言之,六腑之气生发长散于胃土之中。”“若天火在上,地水在下,则是天地不交,阴阳不相辅,是万物之、大易之理绝灭矣。”可见土是阴阳水火相交的中介,脾胃是化生元气的根本。阴阳不断变化,物极必反,阳极变阴,阴极变阳,六腑本属阳,生长发散之性,却依着于属阴的胃土之中,因此强调脾胃元气的保养,重视脾胃之气的生发。
  李东垣发挥《素问》“五脏者,皆禀于胃气。胃者,五脏之本也”的论说,认为五脏之中脾胃为太极,元气是人体生存和健康的根本,既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和产物。元气的虚实决定于脾胃的盛衰,脾胃虚则元气虚,脾胃盛则元气盛。他还以《周易》阳升阴降原理说明脾升胃降,是精气运动的枢纽。《脾胃论·阴阳升降论》云:“易日:两仪生四象,乃天地气交,八卦是也。在人则清浊之气皆从脾胃出,营气营养周身,乃水谷之气味化之也。清阳为天,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天真,清阳出上窍;清中浊者,荣华腠理,清阳发腠理,清阳实四肢。浊阴为地,浊中清者,营养于神,浊阴出下窍;浊中浊者,坚强骨髓,浊阴走五脏,浊阴归六腑。”说明营分为清中清、清中浊、浊中清、浊中浊四象,并以脾胃为枢纽,升清降浊、升阳降阴,使营气升降运行于全身,起到营养作用。脾运胃纳的主体在胃、脾。胃通过阴阳气血的升降布散发挥作用。如果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升降失调,“浊气在上,则生膜胀”而纳呆,“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而不化。如果劳倦喜怒耗伤元气及阴血亏损而动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心火胜则乘其土位,母病及子,便成伤脾胃之病。脾胃损伤不能生化营卫气血,少阳三焦阳气不足,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则易感外邪。

以哲学思维推定中土之要者,以章虚谷的论述最为重要,他说:“土本先天太极之廓,为后天万物之母,故通贯四气而主于中也……夫太极为五行之廓者,生物之道也;土为太极之廓者,成物之道也。以五行该有形,则太极为五行之廓矣。以有形该无形,则土为太极之廓矣。理气有回环,故生成有顺逆耳。……良以阴阳虽判而太极之体即具阴阳之中,四象虽分而太极之体即具四象之内。所以加土称五行者,以表土中即太极之体所在也。是故五行相生循环无间者,以太极浑然之气流行乎中也。浑然之气无形而土居四象之中,通贯四气以显太极之用,故其成物则土为太极之廓而浑然之气即寓于中矣(章虚谷:《医门棒喝·太极五行发挥》) 。在吴佩衡所著《祖国医学先天心肾和后天脾土之相互关系》一文中也提到了“如只重视先天心肾,而忘却后天脾胃,亦属片面看法。因中气如轴,四象如轮,可见其关系之密切。若只知后天,犹如有轴无轮,若只知先天,又如有轮无轴,均不可能成其为整个圆运动之作用矣。在先后天之统一体中,若无水火之升降,焉有四象如轮之旋转。”因此脾胃升降为后天一太极,在《四圣心源》一书提出“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

通过以上的分析脾胃的阴阳动静升降运化为后天一太极,秉承太极之性。按易学的观点, 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 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 即宇宙在运动, 动则产生阳气, 动到一定程度, 变出现相对静止, 静则产生阴气, 如此一动一静, 阴阳之气互为其根, 运转于无穷.。正因为脾胃太极生生不息,才能运化无穷。孙思邈云“补肾不如不脾”,许叔微谓“补脾不如补肾”,其实二者均为人生之根本,有相资之功能。其说似相反,其旨相成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指出的“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 说明生理上脾与肾是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相互资助的关系,两者共为人体生命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主水,水为万物之元;脾为后天之本,属土,土为万物之母。脾肾合德,水土互用,后天之气得先天之助,则生生不息;先天之气得后天之养,始能生化无穷。

结合针道,笔者所研究的针法从温补中土脾胃入手,融合了补脾和补肾的理论,在针灸过程中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相互资助,相互转化再结合补充脏腑后天之气,首先立于不败之境,真正达到扶正邪自去的疗效,即使是祛邪也不伤其正气。笔者认为所谓的王道之针的概念,应该是扶正邪自去,祛邪而不伤正,这才是真正的针法中的王道,除此皆为霸道针法。
-----------

用针者贵在诚



  一些网友曾提及学习针灸的首要条件是什么?笔者回答“习针首先必须诚于针”。 《中庸》云: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思是说,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养万物;能帮助天地培养万物,就可以与天地处在并列的地位。这样,人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因此诚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境界。若一个人能自始至终讲诚,在任何境遇下都能达到言行合一,就达到了天下之至诚。学习针法亦是如此,只有诚于针的人,把针比做比生命还重要,才会真正言行合一去真正深入《内经》去研究探索针道。由此笔者想到自己的老师,在学习期间笔者的老师身体不适,都是自行针灸从不吃任何药物。笔者曾看到老师腿脚不适,自行隔衣打环跳穴来治疗,可以想象这是多么的不容易。老师一直教育笔者,针灸一定要从自我做起。之后老师去美国发展,因当时已年过六旬小病不断,完全不依赖西药,也都是依靠针灸治愈。老师的这种诚于针的态度也一直激励着笔者,即使有任何疾病,笔者也完全自行针灸治疗,不借助任何药物。笔者的另一位老师谈起单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单老也受到迫害,不准进行针灸下放到儿科去工作,但单老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在背子午流注歌诀。这些前辈的诚于针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正因为他们诚于针的态度,十年如一日不断的专研探索针道,并且克服了种种困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成为一代针灸大家。
    写完了正面例子,不妨再写一些反面例子。笔者曾在九零年初去北京学习针法期间,聆听某位子午流注名家讲课头头是道,后准备去医院观摩行至楼下,看到专家针灸治疗面瘫的照片,照片中患者脸上布满了十几针,笔者就再也没有心情上楼去观摩了。笔者在周游全国时,遇到这样的名家真是比比皆是。当前所谓的一些针灸名家只顾自己的利益出书,剽窃抄书把针灸搞成了一个大杂烩什么都有,根本没有自己系统的理论和心得体会,而且也没有高超的临床实践技术,更不用说什么言行一致了。他们不知道正因为他们是所谓的名家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是一本好书,有可能带动指导一大批后学提高技艺,积累功德。而一本没有自己心得体会剽窃的针灸书籍,则可能误人子弟害了一大群人。因为没有经过自己实践论证的某些剽窃的观点,以讹传讹会误导一大批习针者,以至于误入歧途最终偏离了正道。因此诚于针是一种态度和一种人生境界,只有诚于针的人才能够真正去研究探索针道,最终才能够真正去驾驭针,即使是初学者只要有此态度同样受人尊重,也必然会有所进步与发展。而不诚于针的人,即使是有一些小技巧,也是受人鄙视的,这种人也不配谈论针道。即使是他们是所谓名家或权威,但本质上却不尊重针诚于针,他们只是把针灸当成了工作,却没有将针灸当成一生的生命追求,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也不一致,这样的人生态度使他无法继续更深入研究下去,最终也必将一无所获,他们注定是一个失败者永远无法进入针道的大门。

-----------

自我针灸治疗

今早晨起侧弯拎一桶水,突然感到右侧胸肋部疼痛,自我诊断为胸椎小关节紊乱。外出时想到推拿诊所去进行正骨复位,跑了二家一看都不会标准的正骨复位手法,看来只能靠自己的针灸治疗了。自我针灸治疗其实有许多局限性,特别对于自己的整体针法,无法进行全身全面的调节,这也是自病无法自己医治的一种表现吧。胸肋部是胆经循行的部位,自己能够针的穴位只能是阳陵泉了,因为针灸不仅要考虑取穴还要考虑舒适的体位,自我针灸一定要体位舒适,全身放松,以便于针灸调气经气的流通运作,所以取阳陵泉便于二腿伸直和放松。“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笔者进行变通认为“见胆之病则当先实胃”,自然取足三里穴喽。因此对于自己的疾病,看来只能取阳陵泉与足三里穴了,新病疼痛则泻,补足三里泻阳陵泉,看来是治疗自己疾病的较好的方案了。进针后行手法,补泻分明留针静以候气,十五分钟后感到胸肋部位出现了凉感,疼痛在隐退。再做一下低头弯胸的动作,还是有疼痛。再继续留针,打个好几个嗝,胸口感觉松了,舒服了许多。因时间关系,只能起针了,一看留针45分钟。起来弯弯腰侧侧身,好了百分之七八十,看来还有二三十要等到中午再治疗了。心不在焉直到中午,赶快点艾条进行灸法治疗,灸什么穴位呢?胸肋疼痛,笔者取期门穴,此为肝之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聚集于胸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取募穴还有就是预防疾病有表入里,防病于未然。灸期门穴,在灸的过程中,感觉酸痛会吸附在期门穴下,因为开始的整个胸肋部,没有明显压痛点。通过灸法,胸肋部的酸痛会集聚起来,再慢慢散开慢慢消失,整个过程感觉十分明显。经过近20分钟的灸法,起身后感觉十分轻松,胸肋部已经完全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了,所以赶快写下来,迟了怕忘了。由此可见,看来针与灸如果有机结合,可能疗效更加卓越。作为针者,必须要有勇于自我实践和自我体验,这样才能总结经验。并且通过自己的体验,在临床中更能把握患者的体验,把握治疗的方向,才能在针灸治疗中灵活运用游刃有余。
-----------

论“针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由此可见“道”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正如最柔的东西是无法剪断的一般。所谓“针道”在《内经》中曾反复提及,那么什么是道呢?《说文解字》曰“道,所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也谓之行。道之引伸为道理,亦为引道)。“道”这个概念在中国哲学之中也一直具有“人的行为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的意蕴;如孔子主张的“中庸之道”,墨子主张的“圣王之道”,孟子主张的“仁政王道”等等,主要就是一些与人为活动直接相关的“道”。在老子那里,“道”的概念包含了宇宙观方面的丰富内涵,更明确提出了“道常无为无不为”这一著名命题,老子不仅试图从“为”的视角来解说“道”,而且从“道”的高度来解释“为”,从而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把“为”从一个普通字提升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哲学范畴。
    在《道德经》“道”虽然无法下定义解说的,但老子却将“道常无为无不为”界定为“道”的本质特征,其中包含了几个层面的哲理: 首先“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对它们具有生化养育的功能,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所谓“大道泛兮,衣养万物”(三十四章)。这里所说的“生”“衣养”,其实就是意指“创作制造”。其次,“道”对于天地万物的生化养育,虽然是一种创造制作的活动,却又纯粹是出于无目的无意图的自然而然,所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因此老子认为:“道”虽然生万物,却又常“无为”。最后,“道”在无目的无意图地生化养育万物的时候,又能够实现合目的合意图的有常有序,以致可以说“道”仿佛有目的有意图的生化养育了天地万物。所以在《道德经》(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招而自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认为:“道”虽然“常无为”,却又“无不为”。而老子在论及“大巧若拙”,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巧”就是意指有目的有意图的创造一切制作一切的“无不为”;所谓的“若拙”,则意指无目的无意图的创造一切制作一切的“无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回归针灸,笔者个人理解针灸达到一定的境界,它的精髓与老子之道本质上有相通之处,也因此《内经》中冠以“针道”之名。我们将针灸之法融入老子之“道”,回归“道”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中医针灸以调气为根本,道以一气生万物,所以本质上它们是相通的。结合“针道”治病的境界,我们无需刻意的有目的有意图的去攻克疾病,而是要通过调气之法,顺其自然的实现合目的合意图的有常有序去引导疏通疾病,使疾病在无形之中自然消退,而一切又是如此的平淡无奇简简单单,这就是顺应自然的力量。疾病是生命抗争的表现和反应,我们不仅要读懂生命抗争的外在表象,更要探知是什么引起了生命的抗争,所以我们真正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表象,而是表象背后的生命异样的活动。结合针灸之法,笔者借用《内经九针十二原》“ 迎之随之,以意之,针道毕矣。”来理解自己的针道,即是圆融的技法,从有为自然过度到无为,再加上平和的心态,这即是笔者的“针道”。因此欲对针道有所精进,必先对意志进行锻炼,忘却成败得失,以求达到内心的空无一物,来开启智慧的火炬。“无为无不为”不仅是指导我们治病的理念,心态的体现,更要贯穿调气的整体过程之中,来达到大巧若拙无法之法的境界。从这意义上讲针灸之术已经与“道”的本质相通,故可以称作“针道”。


-----------针灸答疑
近期网友们通过短信和电话的形式提出了一些关于针灸的一些问题,笔者为了帮助初学者能够走上正路,现将这些问题总结起来一一进行解答:
1网友问:当今各种针灸方法层出不穷,使我们一些初学者目不暇接,不知道如何辨别?
答:《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 因此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调气血,来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目的的。因此通过这些分析针灸是不能脱离经络系统的。《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当然我们首先必须认同《黄帝内经》的这些理论,才能进更一步进行深入经络腧穴理论的探索。当今中医药的发展还是有相当的成果的,因为它们都在同一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理论与实践,才能继承发展发扬光大。而针灸也应该在《黄帝内经》《难经》的经络系统和腧穴理论指导下,进行摸索实践,有了这样一个框架,大家就都会往同一个方向研究探讨,这样才更能有利于传统针灸的发展。
2网友问:在临床中将传统针法和各种针法混合起来运用以提高疗效,这样的思路可以吗?
答:的确针灸就是为了治愈疾病,只不过几千年来历代针灸名家都是以传统针法治愈百病的,并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理论与实践,这些知识是经过几千年累积而成,而当前的一些针法不用说千年历史即使百年传承也没有,继承发扬必须是先继承后发扬。如果运用传统针法疗效不明显,那只能说明您对传统针法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任何一门学问,必须要深入进去,而后再触类旁通,方可有所成绩,这是学习方法的问题。研究学问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内经》《难经》等经典是中医的根源,只有一步一步深入探索,不可怀有侥幸心理。如果研究学问不能专一,杂乱而又肤浅,传统的研究不下去,同样其他学术也不可能深入研究,就好比研究中医不看《内经》《难经》等经典一样,会是一个真正的中医吗?当年窦汉卿进行深入研究《内经》《难经》等经典,才能运用八法五门治百病无不愈。如果针灸疗效不明显,那说明是未得其术也。针灸各种技法必须围绕着传统经络系统来展开,那才是几千年流传至今中国特有的医学。如果当前各种针法脱离了传统经络理论,那就达不到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作用,与《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背道而驰,正所谓本末倒置,那就不是真正传统意义的针灸。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3桂老师您提到五俞穴和八脉交会穴的配穴方法与子午流注针法有什么区别?
答:《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人体气血流注犹如河流,调节五腧穴实乃清其源头,治其根本。因此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六十六穴。在李梴《医学入门》中更是提出“六十六穴,统于八穴”,即六十六穴全部统于八脉交会穴,因此这样的方法是最完善的配穴方法。笔者常用五腧穴与八脉交会穴合用,疗效颇佳。如何灵活应用五腧穴,关键在于悟出五行生克变化,才能守规矩脱规矩。而子午流注则更进一步,是天人合一的最完美针法,它将六十六穴和八脉交会穴结合人身气血周流的规律,与自然界融合为一,以达到最佳的治疗状态和疗效。因此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六十六穴和八脉交会穴及其变化,那么学习子午流注就事半功倍了。
4请问初学者先看什么书?
答:其实个人认为直接从《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入手,这样起点就高,直接进入中医理论的核心。而且《内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内经》入手,可以知道其中每一篇文章都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并且从《内经》等经典入手中医的整体概念就容易形成。历代名家到了晚年都以注解《内经》,为一生荣誉的事情,所以《内经》《难经》等经典是必须看的书籍。
5请问在您的理论实践之中很少谈到某穴治某病,而且也很少谈到特效穴,为什么?
答:之前也讲到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来治疗疾病,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疾病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如果一味的追求所谓的特效或某穴治疗某病,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特效穴越来越多,可能远远多于传统穴位。并且由于每个人个体差异,这样特效穴还经不起临床的重复。研究针道必须走正路,万万不可主次颠倒。针灸必须以《内经》《难经》的经络系统为根本,再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核心,结合一定的手法通过经络调节气血,来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目的的。笔者认为针灸是没有所谓特效穴的,十二正经紧密联系着十二藏象,八脉交会穴联系着奇经八脉,《内经》《难经》等经典中的经络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既然是一个整体它就没有了局限性,这也是与其他针法的本质区别之处。因此只有通过针法来调气血达到经络畅通了脏腑功能恢复了,那么疾病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6请问传统针法的具体实施?
答:针道至简。《内经》与佛道儒等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历代对《内经》注解和诠释名医有不下数百位。他们从各个角度去重新理解,给《内经》注入新的活力,而最终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仍是遵崇经典。中医学理论体系以《黄帝内经》成编为形成标志,我们当然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解读《内经》,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来治疗疾病,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正如“心中有剑”是不能杀人的,同理单单“心中有针”也是不能治病的,各种意境必须落实到实证上才有意义,不然就变成“口头禅”了,针灸的实证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辨证取穴手法的实践操作上。明白了以上这些道理,一切就变得很简单实在了。辨证就是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分析疾病,取穴与手法就是通过经络、腧穴组合成针灸处方的治疗功用与特点,通过不同的的针刺补泻手法来调气血,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因此针道至简至易,但是辨证取穴手法之间却环环相扣,只要其中一个环节的失误,就会影响整个治疗效果。辨证是中医理论的积累,配穴的作用也必须通过针刺补泻手法得到体现。现今的一些针灸研究者,往往都是中医理论很扎实,却无法通过配穴针刺手法来具体体现疗效,因此笔者想要普及推广传统针法精华的目的,就是让大家重新认识传统针法,真正领会传统针法的强大功能。
-----------《如何运用中医灸法培元》


   祖国医学、针、灸、药对于调理身体,养身保健,治疗预防疾病有着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自古以来医道两家密不可分,故有“医道同源”之说,道家认为“医道通仙道”。然而针药之法,得妙者稀,非精通之士才能得其法,不得其法,杀人于顷刻也。而灸法却不然,灸法与针刺一样,都是通过调节穴位神气变化及有关部位,借助艾条在灸疗时产生的药力和热力,温经通络,活血化阏,培补元气调节经络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输送气血的作用,从而调整经脉脏腑的功能,达到养身保健,治疗疾病,固本培元的目的。艾叶的药性,味苦气微温,无毒,阴中之阳,能通十二经,走三阴,以之灸火,能除百病。灸法还具有简、便、验、廉四大特点,又无任何毒副作用,且内病外治,安全可靠。即能养身保健,又能治疗预防疾病。是其它药物不能相比的,且效果显效是:并不亚于针、药。因此笔者认为中医灸法可以培元,能使身体机能加以修补,使精气神三宝充足,命基坚固,并且易学、易懂,适于推广、普及。
   如何运用灸法培补元气?笔者经过多年理论研究和亲身实践,运用灸法,灸任脉神阙穴能达到培补后天,固本扶阳的作用。神阙之穴,此穴在脐,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此间元气常存。在内景接近大小二肠,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为受感之官,化物出焉。两肠俱关于化,即大而化之之谓神也。《道藏》曰:“神者变化之极也”。故名之以“神”。阙为中门,出入中门,示显贵也。人身以神志为最贵。本穴为心肾(心藏神,肾藏志)交通之门户,故称“神阙”。又神为身之主,应变无穷,即变化无极之意也。本穴居全腹正中,为阳居阴位,故喜熨灸而忌针刺。其穴作用:培元固本、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古人云:“善补阳者,阴中扶阳也”。且神阙穴直对督脉、命门穴连成一线。命门穴,即生命之门也。且神阙、命门皆属带脉,带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具有总束诸经,使不妄行,其脉气必然与督脉会合其气又来自督脉。正因为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因此灸神阙穴阴中扶阳,即可疏通奇经,并且又可以补后天以养先天,达到温补命门的疗效,所以运用灸法是可以达到温补培元的效果,即使无病保健运用灸法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良好疗效。
   灸者久火也。笔者在自身运用灸法培补元气过程中,感觉运用灸法一定要有耐心,使火力不能中断,火力直透腹中,缓缓见功,最终能达到两肾命门处发热发烫的效果。一般每次灸30-40分钟即可。灸后调摄法:灸后不可以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惟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畅通,艾火逐出病气,今人多不知恬养,虽灸何益?故因灸而反致害也。徒责灸艾不效,何耶!
-----------答诸网友问题集一
网:今天读易,忽有所想。天人相应,人之经脉有如大地河川。中国河流自西向东自成上下游之分。人的经气运行亦有朝向,无处不有上下游之分。不论蓄水为用还是决堤泄洪都暗合迎随之理。而大部分书上写的迎随补泻只是说针尖的朝向决定迎随,则只是把眼光放在一点。若把经脉看成河道有上下游者,迎法应自下往上截流,以手太阴肺经为例,迎则由远端往近端相继取穴:少商、鱼际、太渊、、、随法则相反由上引下。这样既兼顾下针的次序又掌握针尖的方向,效果应该会更好一点吧。
桂:迎随最早之意是迎而夺之谓之泻,随而济之谓之补.后来医学家为了迎和阴阳学说才有现在的针尖迎着经络方向进行所谓的迎随补泻,或沿着经络方向进行捻转补泻,不符合《内经》之本意.
网:子午流注按时刺灸的科学价值已经愈来愈广泛地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主观想象和机械推理的思维方式却是造成各种时间针法无法完全和临床实际相符的主要原因。我们应给予一分为二的客观评价。
桂:其实子午流注针法最讲究辨证论治,因此创立了甲己同宗,合日互用,子母纳支流注等方法,这都是为了辨证之需要.因此并非机械推演,而且子午流注针要灵活运用,才能疗效显著.
网:药有“药过病所”的表现,针在治疗中,或泻太过,伤及气血,但未遇补太过,补而雍滞者,想跟诸位同仁探讨的是:1、针灸“针过病所”的表现。2、中病即止和巩固疗效之间的关系。
桂:在针灸过程中的确有补太过,补而雍滞之过.补太过大多为湿热症,因此在临床中每次都需要四诊相合,一有化热之预兆,立即变化思路.方可达到中病即止,此为火候变化.
网:其实,这补泻就想划船前进,不可偏废,只有均衡、中庸,才能前进,前进的方向取决于两边的力度,前进的速度取决于,正确的用力,道理是一样的。
桂:的确如此,这也是针灸过程中最难把握的火候尺度.
网:请教:针刺补泻,补得是什么?泻的是什么?补要有所得,得的是什么?泻要有所失,失的是什么?
桂:补是补其正气,泻是泻其邪气.以辨证为基础再结合针下辨气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泻,运用补法,针后大多数都有沉重感,.即达到补正之效果.而运用泻法临床大多数有轻松的感觉.即达到祛邪之疗效.
网:“补是补其正气,泻是泻其邪气.”  针可泻血,那针可不可以补血呢??
桂:可以通过补法来恢复内脏功能以达到补血之疗效,此为补气生血之意.
网:如何取气如何补的确值得探讨,桂先生明示。
桂:其实补泻包括二方面,一是单纯穴位补泻,二是穴位之间组合补泻.单纯穴位补泻简单,而穴位组合补泻才是疗效的核心.所以我们应该先从手法开始研究,而后再推演到穴位优化组合运用,达到整体补泻的效果.
网:其实再高级一点的补泻,是通过顺天应人,通过人体气血周度来补泻,大到根据顺逆年时、四时补泻,小到根据时辰补泻。
桂:其实这也是广义的子午流注针法,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它将天时,地利,人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最恰当的时间和时机来针灸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

答诸网友问题二


网:针灸学是不是就是缺乏一本像<伤寒杂病论>那样系统的辨治体系


桂:其实是散在《内难》各篇之中,这就需要我们要有系统的理论和整体观将这些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结合起来,转化成系统的辨证体系.再结合个体差异,在临床中摸索转变成系统的针法.


网:先要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学着用古人的心法,才会读懂经典,不能用我们自己的臆想去创造还有就是用临床去证实,这是永远的真理。


桂:笔者十分认同.必须进入古人的思维,才能读通古代的经典,所以需要我们的研究涉及诸子百家和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怀着敬畏的心情去读内经,当我们积累一定的理论和经验时,我们又要应当怀着怀疑的心情去读《内经》,去追根问底找出理论与实践的根源,这样我们才会有所进步.


网:对于经络敏感一直心存疑惑,希望先生能指点一二?


桂:针灸治疗疾病以经络为中介,以调神气来治病。病人患病,其所属经络之中必定有邪气之所居。如果邪气较盛必定贯穿于整条经络,故针与邪气相逢,如果自身正气充足,针灸泻法运用准确,自然会出现循经感觉。以此举一反三,足可破解所谓的经络敏感者。这些都是笔者经过反复体会实践的结晶,其实笔者也提到经络敏感与体质元气厚薄有关还和与经络中的邪气与正气多少有关。《内经》中也提到神气先行与神气后行,首先我们先理解经络传感是经络中的气行感觉,再者考虑是正气还是邪气,而后再考虑经络传感与针刺手法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有了这些研究方向再结合针下辨气,必定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网:请教关于针灸疼痛的问题?


桂:关于疼痛问题要考虑几个方面,1考虑患者是否本身性质就是疼痛,那在针灸时有可能引邪外出,也会产生疼痛.2刺不中穴,或者针刺肌肉薄赤白肉际处,也会引起疼痛.3留针不动也疼,可将针微提之,继续留针.只要不继续加重,就会渐渐减轻.4如果仍继续疼痛,可先休息一段时间再针.


网:我也遇到过两次,一次是给自己针左曲池.首次进针没事,第二次很痛,而且越运针越痛,只好出针,其它穴位没痛.第三次再针,又不痛了.另一次类似情况出现在给病人针左太溪.是因为穴位没取准吗?我觉得好象不是,曲池和太溪的定位都不难,而且,进针前都经过按压.我到现在还是没弄明白究竟为何.


桂; 笔者认为与针下邪气有关,可能正逢邪气在经络中.解决方法:如针下很痛就应该少运针,等待邪气外出或直接轻手法行泻法使气行,如果减轻了问题就是邪气在经络中.好象与五行生克没有太大关系.因为针直接调节的是经络之气(正邪之气).


网:请教温针与烧山火的区别?


桂:笔者所说由内而外是与温针比较而言,温针的热量是针上烧艾所以是从外而进内,烧山火的热量是做了手法后先由外而内,而后才阳气隆至由内而外透出来,所以有本质差别.另外温针烧艾,在热量进入经络的过程中,不一定经络完全吸收,有时热量停留在皮肤上,皮肤发烫无法完全渗透到腠理经络中,而手法做出热感,是通过经络阳气聚气才会产生热量,所以是完全吸收的,所以它们是不同的.



-----------

答诸网友问题集三


网:请问体质与治疗的关系?


桂:如何辨别病人是否体质有问题,首先在治疗过程中当辨证取穴手法正确时,如果疗效不是很明显,就要考虑病人的体质是否有问题.其二,在手法正确运用同时,却没有行气的感觉,这也与体质有关系.这就需要全方位的调节,以整体来调动局部,才能达到好的疗效.其实所谓的体质差异也是一种疾病,只不过它是隐性的疾病.所以笔者创造出整体系列针法将不同的体质都调节到阴阳均衡的状态,,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网:能否说说先生针灸的配穴?


桂:我们应该注重过程变化,而不要去执著穴位。同样的穴位在不同的阶段反映是不同的,所以即使知道了穴位的主治却不知道变化,不能灵活运用,还是无法突出疗效的。笔者每阶段运用的穴位均是不同的,每次运用都会有新的变化。


网:请问 桂先生在使用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时,通常(当然每个人体质不同)几分钟可以出现明显效果?行针的时候,使用意念引导么?谢谢。


桂; 笔者所追求的是过程,只要每个过程是良好的,最终结果肯定是满意的,正因为每个人体质的区别,所以快则几分钟慢则需要数次乃知.笔者所运用的是穴法之间的优化组合与手法的紧密配和,无需运用意念引导.


网; 培补脾胃,元气自然充沛,本是常理之事,妙就妙在先生能够掌握每次变化的转换过程,如运筹握之间,这肯定的深厚的辨证临床基础,以及自身对丹道筑基的体认非常是清楚,融会贯通,方不至于迷惑,高手!!!赞一个!!


桂; 针道难就难在把握节奏和转换过程,所以针灸要注重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疗效快。因为思路明确而且能够把握每个过程的节奏,并都有不同的疗效,这说明这样的针灸方法疗效已经很快了,也就是不一味的刻意追求,该来的自然会要来的。




桂:关元穴: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为养生家聚气凝神之所。老子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此处为下玄关,古时“玄”“元”通,颠倒其词,隐玄关,而称关元。按元字之意思,本也,原也至大至始也,《易经》“乾元”指乾之全体。“坤元”指坤之全体。关者,门也,又出入之孔道也。唐容川谓“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所,即先天之气海也。


网:“元”是“本”。大哉乾元, 桂先生这个理解对,但对“关元”,其穴是否本意如此?


桂: 应该本意如此,因为在临床运用中,关元穴是打开元气的门户


网; 关,闭藏之意,亦为界上之门,枢机开合之关,元,本也,端也,至大也,也是守护人身乾元坤元的窍,一名下纪,一名次门,足三阴、阳明与任脉之交,男子藏精之阁、女子藏血之胞,又叫小肠募,募结通阴之募,本意心与小肠表里,尽泻心火利水之能事、肾与心包相交,小肠亦名赤肠,赤为火,属阳所化之阴,结于此穴,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桂; 正因为“关”是闭的含义,所以针刺不就是打开了吗?在临床中针刺关元穴,患者均有感觉经脉向外放射和传导的体会,这其实也反证打开了元阴元阳交关之门户。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也可以是其他穴位。因为促成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因素有很多,并非唯一一的就是针刺关元穴。古人意守关元是点火和启动元气的意思,其中还有许多的过程包括脾胃的升降等等因素,而不是一开始就直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网; 呵呵,此穴刚好的心肾相交的点


桂:其实使心肾相交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从哪个角度来看和分析比如也可以理解位公孙穴.公孙穴:此为脾经之络穴,脾居中土,灌溉四方,如中央黄帝,君临四方,黄帝姓公孙,故以为名。所以也能够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目的.所以关元穴是元阴元阳交关之所,即先天之气海也,怎样运用是靠各人的修为了.


网:呵呵,诸家言论不一,但主治相差不多,正如桂先生所言:怎样运用是靠各人的修为了


相关文章
 疑惑
 仙桃父亲为治疗聋哑女儿自学蜂针疗法8年获
 王氏妇妊娠二便闭塞
 人参白术汤(《杏苑》卷六)
 张锡纯用药剂量探讨
 请教,二花,板兰根之类寒凉的药能不能用,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