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莪术理气功用探讨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作者:唐德才  吴承艳

莪术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一直为临床所常用。近年来,又因其治疗肿瘤有良好效果,越来越为医家所重。对于本晶的临床功用,现代中药著作认识上大同小异,可归纳为:味苦辛,性温,入肝、脾二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气滞血瘀重证,症见经闭、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痛甚、食积脘腹胀闷疼痛。尽管莪术除破血逐瘀之外,尚有理气化积作用.但在讨论其应用时,往往对其理血功用论述甚详,而对其理气作用记载则失于疏略。笔者查阅文献,对照临床应用实例,发现莪术的理气作用很突出,应用范围也很广,兹就此作简要探讨如下.

唐代《药性论》首先记载莪术的功效,“治女子血气心痛,破痃癣冷气”。其后《日华子本草》称其“治一切气,开胃消食,通月经,消瘀血,止扑损。下血及内损恶血”.宋代《开宝本草》补充谓:“主心腹痛,霍乱冷气,吐酸水,食饮不消,又疗妇人血气,丈夫奔豚”。可知,莪术一开始僵艘认作既能行瘀,又可温通气滞之药。《本草图经),‘治飘囊冷气,为最要药”。《医学入门》:“破气痞”.q~酝9b医镜》:“治气滞膨胀,气肿,水肿”。更是强调了羹睿行气以助血运,使血瘀之证易于消除之外,同样擅长赣与卑分病无关的“气病”。李时珍在比较莪术、黄.钙垒三味药的特点时称,郁金入心,专治血分之病,费黄入肆,兼治血中之气:莪术入肝,治气中之  •血,与露二者相比,莪术明显当属气分药,为“气中血药”.莪本牡,量通,入肝、脾二经,其理气通滞机理正如明代雾看童所官:“气香烈,能调气通窍,窍利则邪无所容面霞盘.其主霍乱冷气,吐酸水及饮食不消,皆行气之功也"
   

明代杖熟羲术更多地被运用在治气滞诸疾上。《本革绢al餐中莪术条下共收载明以前莪术为主的方剂10首詹量首用治“浑身燎泡”外,其余9首均为治“气病’之方.面这9首方中,只有1方引《保幼大全》治妇人直气膏.与直分瘸有关。不可否认,莪术理气,更擅于行中售气屠勇r七庸抑郁,饮食不节,中州气化失常,食积不亿周圃瞄田害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泻痢,小儿疳积膏嘘寓禹睡塞,这方面古今认识一致,但莪术的理气作用又绝非仅限于此,根据它的药性特点,凡气  .滞之证,特别是寒凝气滞之证,无论上、中、下焦,均可以施用。这一方面,古今临床不乏其例。《杨子建护命方》治小肠脏气方,《圣济总录》蓬莪术汤、《万病回春》川楝于汤均用莪术为主药治下焦寒滞,气机不畅之疝气疼痛,《御院药方》蓬莪术丸.《太平圣惠方》蓬莪术丸、以及《元和纪用经》也都用莪术组方以治疗冷气厥心痛,《保生方》只用本品一味,治疗上焦气阻所致的上气喘急。元代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论述莪术的功效时说:“蓬莪术色黑,破气中之皿,入气药发诸香,虽为泄剂,亦能益气,故孙用和治气短不能接续,所以大小七香丸、集香丸散及汤内多用此也”。王氏之说源于宋代医家孙用和所用之“正气散”,原方以莪术为主,配川楝子硼砂,治疗“气不接续,气短,兼治滑泄及小便数”。关于莪术“益气”之道,清代蒋溶《萃金裘本草述录》中这样解释:“莪术破血中之气,血涩于气中则气不通,此味能疏阳气以达于阴血,血达而气乃畅,故前人谓之益气”.说明莪术并无人参白术之类的补气健睥作用,还是通过疏气来达到治产目的。高鼓峰在《医家心法》中强调原治病机时说:“此短(指气不接续、气短)字乃是胃中为积所壅,舒气不长,似不能接续,非中气虚.不能接续也”。更是说明莪术用治积重气盛,实甚似虚之证,因而具有很强的理气散滞作用。
   

要之,莪术的理气作用其实早已被认识,并被前代医家广泛用之于临床,只是现代人加以忽略。笔者认为莪术是很好的活血化瘀药,同时也是一味作用明显的理气散滞药,其治疗气滞气郁诸证,比陈皮、川楝子之类毫不逊色。

[ 本帖最后由 梁知行 于 2008/12/18 23:22 编辑 www.lindalemus.com/zhuyuan/]
-----------肝病中使用不当能促使肝硬化
-----------谢谢楼上的先生提供的经验.
相关文章
 百度贴吧,任之堂(余浩)怎么样
 糜烂性结肠炎
 推荐--中里巴人:金鸡独立的  实践
 桃仁散(《圣惠》卷八十六。)
 防风汤(《圣济总录》卷十)
 胆足少阳之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