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抗甲型H1N1流感药方,专家同时提醒,未生病少吃中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很多人误以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但事实远非如此,专家指出,不合理使用中药也会引起不良反应,目前我国滥补中药的现象严重,一些药品更是成为重灾区。
重灾区1
板蓝根 有病没病泡着喝
甲型H1N1流感逼近,市民们纷纷绷紧神经,一些
感冒药因此热卖。据媒体报道,广东板蓝根冲剂等药品脱销。不少消费者把一袋袋的板蓝根搬回家,不管有病没病,全家老小每天一起喝。这个场景并不陌生,2003年非典期间,很多人同样是在家里囤积了大堆的板蓝根。
板蓝根对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是否有效,目前专家并无定论。不过,在此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5个抗甲型H1N1流感药方中,并未见到板蓝根的身影。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智告诉记者,预防流感关键在于自身调理,如果吃药一定要对症,板蓝根药性苦寒,是清热解毒的药品,对于体质较强、爱上火的人群疗效较好,但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虚寒体质,面色发黄且经常拉肚子,则不适合吃板蓝根。
另外,人在健康状态下服用板蓝根过多,会伤及脾胃,反而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如果体质偏虚寒的人,多喝板蓝根冲剂就会因其苦寒伤胃,会带来一系列胃肠道反应,以至于感冒没治好,反而引起胃痛、畏寒、食欲不振等症。尤其是小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重灾区2
六味
地黄丸 随意充当“壮阳药”
说起
六味地黄丸,很多人把它当成补肾壮阳的补药用来常年进补,一旦觉得有点腰酸背痛,就认为自己肾不好,有事没事就吃几瓶六味地黄丸补一补。
中医主任医师尹志超告诉记者,“六味地黄丸”并非人人适用。有些人把它当作补养药
盲目服用,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尹志超表示,中医进补讲究“阴阳气血”,缺什么补什么,很多人往往觉得自己身体似乎有点亏,但具体是阴亏还是阳亏,血亏还是气亏,却分不清楚。这个时候如果患者不清楚自身症状自行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而六味地黄丸只适合阴虚患者,并不适合气虚、阳虚的患者。肾阴不足的人,特别是中年人才适宜服用,通常伴有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同时还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
失眠心烦、睡觉出汗、手足心热、脑空
耳鸣等症状才行。
如果是年轻人或者肝脾湿热、肺热的人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会加重湿热,还会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黄等现象,还可能越补身体越不适,甚至使原有病情加重。所以六味地黄丸在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弄清是否对症,千万不能当成补品来随便吃,也不能过量吃。
重灾区3
乌鸡白凤丸 美容补血又调经
乌鸡白凤丸被很多女性奉为美容调经的上品,但事实上,如果乱吃乌鸡白凤丸,不仅不能调理月经,反而会致使月经失调。
乌鸡白凤丸的功效主要是益气养血、补气活血,用于调理一些妇科疾病症状包括月经不调。但月经不调分很多种,乌鸡白凤丸主要适合于气血亏虚的月经失调,并不能包治所有的月经病,对一些因肝郁、痰湿等因素引起的月经不调,服用乌鸡白凤丸效果可能还适得其反。
如果身体有湿热、瘀血等其他情况者,就不能服用乌鸡白凤丸。因为不适合的人长期服乌鸡白凤丸可能引起其他疾病,如干扰正常生理周期,造成月经紊乱。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症状相似的月经不调,起因也不尽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服乌鸡白凤丸没用的原因。
另外,身材偏于肥胖者勿盲目服用乌鸡白凤丸,因为身材偏于肥胖的妇女月事失调主要是由于痰湿阻络,络脉不通所致。如果盲目服用乌鸡白凤丸补虚,反倒滋腻碍脾,助湿化热,不但无法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加重病情。
一旦药不对症,滥用补益药,反而可能导致血热化风化燥而出现
痤疮、失眠、
便秘等症状。因此,女性在服用乌鸡白凤丸前,最好请医生诊断,确属气血不足的虚证才能放心服用。另外,乌鸡白凤丸火气较大,普通人夏天最好少吃或不吃。
重灾区4
牛黄解毒片 一上火就来几片
牛黄解毒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祛火药,许多人只要一有牙疼、上火的症状就买来吃,一些爱美女性更是为它开发了新用途——利用其
泄泻的作用来通便减肥。但滥用此药,解毒片也会变成“中毒片”。
很多长期有便秘、痤疮的患者,为了泻火解毒,缓解症状,自行大量、长期地服用牛黄解毒片,结果却出现了皮疹、剧痒、
发热、哮喘、胸闷、
心悸、
腹泻等不正常现象。其实这就是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发生的不良反应。因为牛黄解毒片中含有的
雄黄,其主要成分为三硫化二砷,遇热易分解氧化,变成有剧毒的
三氧化二砷,其毒害作用可影响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所以牛黄解毒片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正确服用,而且绝不可长期大量服用,一般服用不要超过三天,否则会引起慢性
砷中毒,对神经、血管、心脏、肝、肾、脾都能造成损伤,重者危及生命。
重灾区5
人参 日常强身健体
人参被喻为补中之王,一到冬天很多人就开始用人参进补,平时为了降火常用
西洋参片泡水喝。然而人参虽可强身和延缓衰老,但随意乱用则有害无益,长期过量吃人参要小心 “人参滥用综合征”。
“人参滥用综合征”表现为:欣快、中枢兴奋、失眠、全身玫瑰疹、皮肤瘙痒、
眩晕、
头痛、体温升高及出血等。曾有人日服人参15克连续12个月,致使过度兴奋、丧失人格、精神错乱。资料显示,曾有老年人口服人参致频发性期前收缩,这是心脏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因此,使用人参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不可长期大量应用。
另外,人参是体质壮实之体,儿童、孕妇等均应谨慎服用。
重灾区6
阿胶 滋阴补血又养颜
年过30的唐女士近日感到脸上、手臂的
黄褐斑多了起来,一同事就指点她买阿胶改善气血。但唐女士定期熬制服下,每次都感到体内一阵燥热,吃什么都没有胃口,口角边还经常溃疡,让她很是烦恼。
在中药里,阿胶确实是妇科上等良药,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有些人在服用阿胶之后,会出现火气亢盛的表现,如鼻腔、口唇等部位出现许多热疮,或眼睛干涩、发红、眼眵增多,甚至出现喉咙干痛及大便秘结或大便带血等症状。有些阳虚者服用后,也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饱胀,出现消化功能障碍等症状。
另外,患有感冒、
咳嗽、腹泻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阿胶,等病情痊愈或经停后再继续服用。
重灾区7
至宝丸 有病没病吃两丸
俗语说:“有病没病,至宝锭”,小儿至宝丸被不少家长认为是孩子的防病之宝,有事没事的总要定期给孩子吃上一两丸。
至宝丸由
山楂、
藿香、紫苏、
茯苓、
朱砂、
琥珀、牛黄、
麝香等20多味药配成,有健脾消食、清热解表、祛痰熄风之效,对婴幼儿的风寒感冒、消化不良引起的发热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多痰、恶心
呕吐、不思饮食、烦躁不安、大便酸臭等症有良好的效果。但以初生儿到一周岁以内的服用最为适宜,而且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如果不见好转,应请医生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父母唯恐小儿生病,竟将至宝丸作为防病之宝,经常给孩子服用,结果事与愿违,反而有损健康。实际上,该药并没有预防疾病和健脾清热的作用,而且脾虚泄泻、肠炎、
痢疾患者忌服此药。
重灾区8
六神丸 清热解毒防
痱子 干燥天气中,许多人出现了咽喉肿痛、咳嗽症状,很多人用一些家里常备的六神丸等消炎止痛药物来解决。
不过,经常吃六神丸也会出问题,特别是儿童,一定要注意量的问题。六神丸主要由牛黄、麝香、
珍珠、雄黄、
蟾酥、
冰片六味药组成,一些家长以为让婴儿多吃些六神丸,可以不生痱子和疮疥,殊不知它含有蟾酥等毒性成分,用量过多可能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心跳过缓等症,严重的还会发生心房、心室之间的传导阻滞和循环衰竭而死亡。而人工牛黄有清热之效,易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后果,造成脾阳不足,出现小便多、大便稀等问题。如果长期服用,雄黄还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千万不能滥用。
中药进补六大误区
误区一:无病滥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尤其是被人们当作补药长期来吃的中药,毒性也不可忽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主任药师王功立告诉记者,中药虽然相对西药来说,副作用小一些,但绝非没有副作用,因此不能随便吃、随便补。而且,现在很多人在中药进补时存在许多误区,更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
很多人误认为中药无毒,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即使没有任何病症,也习惯性地使用一些中药调理身体。其实,再好的中药,用多了也要出问题。民间有给新生儿服用
海马的习惯,认为有“壮奶”、减少婴幼儿期疾病的效果,故常有将海马煎水给出生3天后的新生儿服用者,但服用过量,可引起中毒,导致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
有人形容健康人体状态就像走得很准的钟表,没有必要人为地干预它的运行。所以,切不可做那些“无病吃药,花钱买病”的傻事。
误区二:补不对症
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身体出了问题,自己去药店买回中药进补,但其实这种自行买药进补的方法最容易导致补不对症。要想让中药发挥正确的作用,患者需去医院找正规的中医师诊治开方后,再去药店购药进补。
误区三:多多益善
有人说:“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无论什么补药,终究还是药,长时间过多服用,必然会产生毒副作用。有的患者急于追求疗效,自行超量服用,并延长服药周期,而导致药物活性强烈,超出机体的承受极限。如治外伤、妇科
血证等的云南
白药,过量服用可引起头晕眼花。一些含有朱砂、
轻粉的中成药,长期服用易蓄积中毒,从而引起恶心、呕吐、发热、心悸甚至肝肾功能损害,持续服用
朱砂安神丸可引起慢性
汞中毒。习惯性便秘患者长期服用
番泻叶,会产生依赖性。因此,使用中药的剂量和疗程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说明。
误区四:虚实不分
中医强调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不是虚证患者是不能吃补药的。而虚症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和气血两虚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糟。
误区五:不分对象
同一种中药,并非适合所有人。患者的体重、性别、体质各不相同,对药物的反应往往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极大的不同,年老或年幼、体弱以及有过敏体质者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适合张三的中药,不一定适合李四,李四要想中药进补,还得先找中医大夫号个脉诊治一番。
误区六:
老百姓患上了疑难杂症,久治不愈时,往往把希望转而寄托在偏方秘方上。但“偏方”、“验方”并没有经过国家药监局的认可和批准。一些患者为治疗疑难杂症,特别爱使用一些毒性药物,例如治疗皮肤病使用雄黄,治疗关节炎使用
乌头,治疗肿瘤使用蟾酥等。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偏方”、“验方”中的药物组成,稀里糊涂地使用,难免招致祸害。
本报记者 夏文
来源:京华时报
-----------误区五:不分对象
同一种中药,并非适合所有人。患者的体重、性别、体质各不相同,对药物的反应往往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极大的不同,年老或年幼、体弱以及有过敏体质者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适合张三的中药,不一定适合李四,李四要想中药进补,还得先找中医大夫号个脉诊治一番。
现实中“固元膏”就有很多妇女吃坏了。还继续有大批的妇女会中招,宣传者极其不负责任!
-----------这年头,合格的中医难得一见啊!
动辄让你化验、拍片,甚至开西药......还是中医吗?
就算是开了中药,却没有见效,是方不对症?还是假药?劣药?
谁又说的清楚?
是人的问题?还是世道问题?
道非道,此道非道,谁道是道。
-----------简直太好了,太有用了。我老婆就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现在脸上起了一些疙瘩,又在本地找了一位中医开了一个药方,也没见太大效果!用此文正好可以警示她一下!
-----------有时候吃了没用还吃,也就是取得点心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