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甘草 示范征求意见帖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测试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收藏1分享0
回复引用

举报返回顶部

david92003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avid92003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200 
积分
29757 
注册时间
1999/11/30 
最后登录
2013/12/10 
在线时间
28892小时 
精华
42 
日志
32 
主题
269 
帖子
9313 

站长

2#
发表于 2007/3/11 02:54|只看该作者
甘草

(《本草》)



【异名】美草、蜜甘(《本经》),蜜草、蕗草(《别录》),国老(陶弘景),灵通(《记事珠》),粉草(《群芳谱》),甜草(《中国药植志》),甜根子(《中药志》),棒草(《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
【炮制】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晾干。蜜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甘草片100斤,用炼熟蜂蜜25~30斤)



①《雷公炮炙沦》:"凡使甘草,须去头尾尖处,用酒浸蒸,从巳至午出,暴干,细锉使。一斤用酥七两,涂上炙,酥尽为度。又先炮令内外赤黄用良。"



②《纲目》:"方书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浆水炙热。"



③《得配本草》:"粳米拌炒,或蜜炙用。"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本草衍义》:"微凉。"



④《珍珠囊》:"生甘,平;炙甘,温。"



【归经】入脾、胃、肺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二经。"



③《本草通玄》:"入脾、胃。"



④《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功用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宜忌】实证中满腹胀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术,干漆苦参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②《医学入门》:"痢疾初作,不可用。"



【选方】①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局方》四君子汤)



②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四两(炙),干二两(炮)。上药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



③治热嗽:甘草二两,猪胆汁浸五宿,漉出炙香,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食后薄荷汤下十五丸。(《圣济总录》凉膈丸)



④ 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甘草(炙)四两,生姜(切)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去皮)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半斤,麻仁半升,大枣(擘) 三十枚。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



⑤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汤不差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伤寒论》桔梗汤)



⑥治失眠、烦热、心悸:甘草一钱,石菖蒲五分至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内服。(江西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⑦治疟疾:甘草二份,甘遂一份。共研细末,于发作前二小时取用一分放肚脐上,以胶布或小膏药贴之。(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⑧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㈠瓦楞子五两(煅研细末),甘草一两(研细末)。混匀,每服2钱,每日3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甘楞散)㈡甘草粉 1.0克,鸡蛋壳粉1.5克,曼陀罗叶粉0.05克。混匀,饭前或痛时服,每服3克,日服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甘壳散)



⑨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⑩治痘疮烦渴:粉甘草(炙)、栝楼根等分。水煎服之。(《仁斋直指方》)



⑾治婴儿目涩,月内目闭不开,或肿,羞明,甚至出血者,名慢肝风:甘草一截,以猪胆汁炙,为末,每用米泔调和少许灌之。(《幼幼新书》)



⑿治汤火灼疮:甘草煎蜜涂。(《怪证奇方》)



⒀治阴下湿痒: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五度。(《养生必用方》)



⒁治农药(1059、1605、4049等有机磷制剂)中毒:甘草四两,滑石粉五钱。用时将甘草煎汤,冷后冲滑石粉顿服。一日连服三次。(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⒂治饮馔中毒,中砒毒:甘草伴黑豆煮汁,恣饮无虞。(《本草蒙筌》)



⒃治中毒:生甘草三钱,杏仁(去皮、尖)四钱。二味煎服,一日两次,可连服三至五天。(《健康报》1956年10月)



⒄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



⒅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



⒆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名"甘草干姜汤"。



⒇肺痿久嗽(恶寒发烧,骨节不适,嗽唾不止)。用灸甘草三两,研细。每日取一钱,童便三合调下。



(21)小儿热嗽。用甘草二两,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此方名"凉隔丸"。



(22)婴儿初生便闭。用甘草、枳壳各一钱,水半碗煎服。



(23)小儿撮口风。用甘草二钱半,煎服,令吐痰涎。再以乳汁点儿口中。



(24)婴儿慢肝风(目涩、畏光、肿闭,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灸过,研细。以米汁调少许灌下。



(25)儿童遗尿。用大甘草头煎汤,每夜临睡前服之。



(26)小儿尿中带血。用甘草一两二钱,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岁儿一天服尽。



(27)小儿干瘦。用甘草三两,灸焦,研细,和蜜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28)赤白痢。甘草一尺长,灸后劈破,以淡浆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



(29)舌肿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险)。用甘草煎成浓汤,热嗽,随时吐出涎汁。



(30)口疮。用甘草二寸、白矾一块(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细嚼,汁咽下。



(31)背疽。用甘草三两,捣碎,加大麦粉九两,共研细。滴入好醋少许和开水少许,做成饼子,热敷疽上。冷了再换。未成脓者可内消,已成脓者早熟破。体虚的人可加服黄芪粥。又方:甘草一两,微灸,捣碎,浸入一升水中,经过一夜,搅水使起泡,把泡撇掉,只饮甘草水。



(32)各种痈疽。用甘草三两,微灸,切细,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铅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复九次。令病人饮此酒至醉,痈疽自渐愈。又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浓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每服一、二匙。此方名"国老膏"。消肿去毒,功效显著。



(33)初起乳痈。用灸甘草二钱,新汲水煎服。外咂乳头,免致阻塞。



(34)痘疮。用灸甘草、栝楼根等分,煎水服。



(35) 阴部垂痈(生于肛门前后,初发如松子大,渐如莲子,渐红肿如子。成脓破口,便难治好)。用甘草一两、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灸之。自早至午,至水尽为度。劈开检视,甘草中心已有水润即可。取出细锉,再放入两碗酒中煎成一碗。温服。两剂之后,病热好转,但须经二十天,肿痛才会消尽。



(36)阴部温痒。用甘草煎汤,一天洗三、五次。



(37)冻疮发裂。先用甘草汤洗过,然后用黄连黄芩共研为末,加水银粉、麻油调敷。



(38)汤火伤。用甘草煎蜜涂搽。
-----------标题: 狼毒——中草药彩色图谱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3-2 18:14  标题: 狼毒——中草药彩色图谱

狼 毒



     【中文名】狼毒

     【拼音】LANGDU

     【学名】Stellera chamaejasme L.(【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木兰植物门 Magnoliophyta /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 蔷薇亚纲 Rosidae / 桃金娘目 Myrtales / 瑞香科 Thymelaeaceae / 狼毒属 Stellera)

     【出处】《本经》

     【类别】根类·下品《本经》

     【异名】续毒(《本经》),川狼毒(《集效方》)、断肠草、洋火头花、打碗花、山丹花、闷头花、一把香、头痛花、红火柴头花、棉大戟、山萝卜(《滇南本草》)、大将军红狼毒、西北狼毒,蒙古名“达伦-图茹”,康巴藏语称为“阿交如交”。

     【来源】瑞香科,狼毒属植物:瑞香狼毒

     以狼毒命名的药材有瑞香科、大戟科的多种植物;《草本》所载的狼毒,系瑞香科瑞香狼毒,故应以此为正品(中药大辞典·1986年6月第一版1899页)。 现在药用的主要有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白狼毒(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丛生草本,高20-50厘米。头状花序顶生,直径约2.5厘米,花多数;萼常呈花冠状,白色或黄色,带紫红色,萼筒呈细管状,先端5裂,裂片平展,矩圆形至倒卵形;雄蕊10,成2列着生于喉部;花冠背面红色,腹面白色;子房上位,上部密被细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果卵形,为花被管基部所包。种子1枚。花期5~6月。单叶互生,较密,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1~3厘米,宽2~10毫米,全缘,两面无毛;老时略带革质;叶柄极短或无柄。茎丛生,平滑无毛,下部几木质,带褐色或谈红色。











     【产地】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主产于内蒙古、山西、河南、青海、甘肃、陕西、四川等地。生长于高海拔的山坡和草原、牛场。

     【采集】春、秋采挖,去茎叶、泥沙,晒干。

     【药材】瑞香狼毒的干燥根,呈圆锥形至长圆柱形,稍扭曲,长7~30厘米,直径2~7厘米;根头部留有地上茎残基;外表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及横生的细长皮孔,有时残留细根。栓皮剥落后,露出柔软的纤维。体轻,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中心木质部黄白色,外圈韧皮部白色,呈纤维状。







     【炮制】

     生狼毒:用水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醋狼毒:取狼毒片加醋拌匀,稍闷,待醋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晒干。(每100斤狼毒片,用米醋20~30斤)

     【储存】防潮。

     【性味】气微;性平,味辛、苦。有毒。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有大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有毒。

     ④《本经逢原》:苦辛,寒,大毒。

     【归经】《得配本事》:入手太阴,兼少阴经气分。

     【功用】逐水祛痰,破积杀虫。

     【主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巴结、皮肤、骨、副睾等结核,疥癣,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破积聚,饮食,寒热,水气,恶疮,鼠瘘疽蚀,蛊毒。

     ②《别录》:疗胁下积癖。

     ③《药性论》:治痰饮,癥瘕

     ④《滇南本草》:治胃中年深日久饮食结住,积久稠痰,状粘如胶。攻虫积,利水道,下气,消水肿,吐痰涎。

     ⑤《本草通玄》:主咳逆,治虫疽,瘰疬,结痰,驱心痛

     ⑥《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下气杀虫。治痰饮停留,骨膜发炎,结核顽疮,酒齄鼻。

     【宜忌】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大豆为之使。 恶麦句姜。

     ②《药对》:畏占斯、陀僧

     ③《本草汇言》:脾元不足,真气日乏者,不可妄施。

     ④《得配本草》:畏醋。

     ⑤《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孕妇忌用,慢性胃肠溃疡慎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分;或入丸、散。

     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选方】

     ①治积聚,心腹胀如故者:狼毒四两(锉碎,醋拌炒干),附子三两(炮裂,去皮脐),防葵三两。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五丸,以利为度。 (《圣惠方》狼毒丸)

         ②治卒心腹癥坚,两胁下有气结者:狼毒二两,旋覆花一两,附子二两(炮)。

     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

     服二丸,稍加至三丸。

     ③治心腹相连胀痛:狼毒二两,附子半两。

     捣筛,蜜丸如梧子大。

     日一服一丸,二日二丸,三日后服三丸,再一九,至六日,服三丸,自一至三以常服。

     ④治阴疝,阴丸卒缩入腹,急痛欲死:狼毒四两,防风二两,附子三两(烧)。

     蜜丸如桐子大,服三丸,日夜三度。

     (②方以下出《补缺肘后方》)

     ⑤治水肿:绵大戟细末,每股五分,滚水服。

     忌盐一百日,乃泻去黄水,其肿自消,如泻不止,冷粥补之。(《滇南本草》)

     ⑥治一切食积、痰积、虫积、气积、痞块疼痛,胸膈肚腹膨胀,饮食不消,面皮黄瘦,单腹胀:绵大戟为末,米糊为丸。

     如马豆子大,每服七丸,滚水送下,以利为度。(《滇南本草》)

     ⑦治淋巴结结核:

     ㈠未溃或已溃者:狼毒切片,用水煮烂,除渣取药液,加热浓缩成膏,洗净伤口,外敷。

     ㈡已溃者拔脓毒:狼毒一斤,蛇蜕八分,花椒一两,松香五钱。

     将狼毒煎制成膏,其他药研成细末,撒入并搅拌均匀。

     外敷。

     ㈢愈合淋巴结结核伤口:狼毒一两,蒲公英根一两。

     煎成膏外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睾丸结核:狼毒、核桃、白矾各等量。

     烧存性,共研细末。

     每日一次,每次一钱三分,开水送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⑨治疠风癞疮:狼毒,童便浸炒,研末。

     每早晚各服五分,温酒下。(《张三丰仙传方》)

     ⑩治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狼毒,醋磨涂之。(《圣惠方》)

     ⑾治久年干疥干癣及一切癞疮:狼毒(微炒研细末),轻粉减半。

     和匀,干疥癣癞疮,搔破搽之;湿者干掺,数次效。(《永类钤方》)

     ⑿治脏腑内一切虫病:川狼毒杵末,每服一大钱,用饧一皂子大,沙糖少许,以水同化,临卧空腹服之,来日早取下虫效。 (《集效方》)

     ⒀治外伤出血:绵大戟研末撒于伤口。 (《云南中草药选》)

     【化学成分】瑞香狼毒的根含甾醇、酚性成分、氨基酸、三萜类及有毒的高分子有机酸。可能还含蒽甙。

     【药理作用】

     从瑞香狼毒根中提得一种狼毒甙,原称川狼毒素的抗菌物质,并称其毒性很低。

       狼毒煎剂灌胃6克(生药)/公斤,可提高小鼠痛阈20~50%(电击小鼠尾法及热板法)。

     叶、根中可能含有蒽甙,能增强小肠蠕动,可治疗便秘

     20%的煎剂对麻醉犬的呼吸、血压及离体心、肠管均无甚作用。

     【临床应用】

     ①治疗皮肤病取月腺大戟洗净,剥去老皮,切碎,加水煎煮,直至用手一捻即成粉末为止;然后用纱布过滤,药液继续煎煮浓缩至一定粘度,冷后涂布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

     或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0.18克,头5天临睡前内服1片,第6~10天早晚各1片,以后增至早、中、晚各1片,一疗程为20~30天,个别延长至35天,总剂量7~12克。

     曾用上述稠膏治牛皮癣30例,13例痊愈,16例好转,1例无效;用片剂治牛皮癣22例,基本痊愈2例,显著好转11例,好转7例,无效2例。

     稠膏亦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15例,均有较好疗效,一般涂药3~10次即可见效。

     本品有毒,口服片剂有胃肠道紊乱(如胃纳减退、恶心,肠鸣,腹泻、腹痛等),头昏痛,乏力,体重减轻等反应,除1例因腹泻次数较多而终止治疗外,其余病例暂停服药或减少剂量,均自行好转。

     另外发现部分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数略有下降,应用维生素B4或B6后均恢复正常。

     ②治疗结核病先制成狼毒枣,其法取狼毒放入锅内,加水煎煮,把大枣放入笼屉,约蒸二小时半即成;狼毒与大枣按2:4配制。

     成人每日3次,开始服狼毒枣每次10粒,视副作用有无,逐渐递增或减少,每次最多20粒;或第一周每日130克(约30粒),第二周每日225克(约45粒),第3周以后每日300克(约60粒)分三次食后内服,连服三个月为一疗程;间隔1~2周,视情况可再给第二疗程。

     曾治疗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皮肤结核、副睾结核、结核性角膜炎及肺结核,均有一定疗效。

     30例肺结核服后症状改善者22例,体重增加2~23市斤者28例,病灶进步18例,痰菌转阴9例,血沉下降14例,恶化者仅1例;对其他肺外结核,凡能耐心服用者,均有不同疗效。

     副作用有恶心、头昏、便溏等。

     经减量或停药后即消失。

     此外,蒸狼毒枣所剩在锅内的狼毒液经过滤后,用文火浓缩成稀糊状泥膏,可作局部治疗剂,治疗皮肤结核、癣疥、各种瞒性皮炎、酒齄鼻、秃疮及各种顽固性溃疡等,均有一定效果。

     ③治疗肿瘤取狼毒1钱放入200毫升水中煮后捞出,再打入鸡蛋2只煮熟后吃蛋喝汤。

     用于治疗胃癌肝癌肺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等25例,治后症状减轻,少数病例可见肿瘤缩小。

     也可用狼毒与鸡血藤、苡米、半枝莲等制成复方狼毒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20~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行静脉滴注;或制成复方狼毒片内服。

     治疗20例晚期胃癌,在术前用药可以缓解症状,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在术后用药,可以巩固疗效,稳定病情。

     用药后一般具有止痛、增进食欲等作用。

     常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晕、轻度腹泻,未发现对肝、肾及神经方面的毒性表现。

     ④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狼毒大戟制成煎剂或丸剂,每次剂量相当于干品0.5克,每日3次,饭后服。

     治疗299例,观察10天,显效52例(17.39%),好转170例(56.86%);具有较好的平喘、化痰及镇咳、消炎作用,尤以平喘作用显著;多数服药后1、2夭自觉出气省劲,痰易咯出,5天后咳嗽次数和痰量减少,食欲明显增加。

     但副作用较大,病人服水剂30分钟后即出现胃不适,口腔咽部发麻,头昏恶心,或腹泻、腹痛,停药后3~24小时,可自行好转;丸剂均有腹泻症状,对久热伤津、咽干舌燥、声哑、呕吐、恶心者不宜用。

     用上述的狼毒枣也可治疗本病,每次服3~5个,每日3次,副作用较水剂或丸剂明显减少。

     对278例观察1个月,基本治愈21例,占7.6%,显效119例,占42.8%,仅个别有轻微口干,极个别有轻微肝功能改变。

     【名家论述】

     《本经逢原》:狼毒大毒,非恒用之品。

     《本经》主咳逆上气,惟质实气壮暴咳者宜之。
欢迎光临 五味堂 (http://www。wwt。com。cn/bbs/)Powered by Discuz! 5.0.0


[ 本帖最后由 五味堂主 于 2007/3/11 13:02 编辑 www.med126.com]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论坛使用常识|新手必读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回复引用

举报返回顶部

五味堂主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五味堂主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50 
积分
1468 
注册时间
2006/7/8 
最后登录
2011/8/25 
在线时间
1588小时 
精华
日志
主题
帖子
1318 

银牌会员

银牌会员, 积分 14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32 积分
4#
发表于 2007/3/11 13:06|只看该作者
健康商场善书免费结缘 玉历宝钞 寿康宝鉴 弟子规 无量寿经 地藏经
测试了一下,可以使用[attach]aid[/attach] 标签将附件显示于帖子内容的指定位置,模拟图文混排效果(论坛下一个版本5.5支持图文混排,到时要能升级就更方便了,可以节省一次编辑工作,因为使用[attach]aid[/attach] 标签我目前只知道要发贴再编辑时才能用)。
-----------好
-----------很好.图文并茂.个人觉得,能在篇幅限制之内,添加一两个关于此药功效的有说服力的小故事或者医案,能增添趣味,加强记忆.

门外汉瞎说,不好意思哈
-----------看了我上面的发言 好象就是建议每日一药写成 "随笔" 的形式,对于普及知识来说,生动活泼,最有效力.当然内行人是不屑看的 呵呵
-----------
原帖由 borna 于 2007/3/13 09:19 发表
看了我上面的发言 好象就是建议每日一药写成 "随笔" 的形式,对于普及知识来说,生动活泼,最有效力.当然内行人是不屑看的 呵呵


.
     如果人手足够,每日一药写成专著也是可能的。民间中医现在有大好的条件,但是缺少积极的响应。是否专业地去做决定了若干时间以后是怎样的面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每日一药不大可能,但积小成多总可以的,有这方面能力的人多做些,这对新学的是大有好处.

愿民间中医网的内容更丰富,做得更好.
-----------好. 建议加入地道药才产地和真伪的辨别,相似药才的区别以及商品药才的等级与鉴定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