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封志强
市售
半夏多用复制法炮制,实是畏其毒太过。张子和说:“凡药皆有毒也。”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偏也。”只要辨证确当,生半夏可放胆使用。
半夏是化痰要药。仲景对半夏有“洗”的记载,未见言“制”。如《金匮要略·痰饮
咳嗽病脉第十三》说: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半夏一升、生
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伤寒论》中半夏
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旋覆花代赭石汤等方剂中均言:半夏半升洗,未见有“制半夏”。或许后人有时用此药不当,出现不良反应,畏之,于是反复炮制。即把生半夏经过清水反复浸漂,再加
生姜、或
白矾、或
石灰等炮制成“制半夏”。古人初用半夏,不可能做如此复杂的炮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惟药房因其有毒,皆用白矾水煮之,相制太过……愚治此等证,必用微温之水淘洗数次,然后用之。”据现代药理分析,半夏“有毒成分难溶于水,经久加热可被破坏。”可见,温水洗之,去毒也甚微。
药房以生半夏有毒而不售,愚使用的多是自己到野地里采挖。用生半夏须掌握以下几点:⑴多与生姜为伍。⑵用清水洗净外层灰皮,切片晒干备用,外用多用鲜者。只要有湿痰,则可放胆使用生半夏。愚屡屡用之,疗效颇佳。30余年,使用无数,从未发生过不良反应。正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云:“用药治病者,用偏以矫其偏……无好尚,无畏忌,惟病是从。”
-----------版主,去药店买不到生半夏,能牢烦您邮寄给我吗?谢谢您了!
-----------需要购买生半夏的同道可以与我联系.
-----------要生半夏可以和我联系QQ653484756
-----------好帖,其实没有什么毒药和不毒药.关键是如何配置和用量.
-----------临床上一般都开法半夏或清半夏
-----------今天买到了所谓的九制
熟地,是正规药厂出的,虽然我也不能断定这肯定就是炮制了九次,但是色泽鲜亮,味道闻起来有些甜,和市面上普通药店的熟地比起来要好一些,用到药里果然好了很多,哎,如今好多药材要么如熟地,炮制的一般,不到位,要么如半夏,很多即使是清半夏,也炮制的只有矾味,用水洗了后还很浓,真不知这样的半夏如何起到降逆等作用
-----------我来说下小时的一次经历:小孩时(7.8岁),常和小伙伴到野地菜园边挖一种叫
萝卜仔(伏鳩酸)的野菜吃,甜酸味的,很好吃.有一次,我又和小伙伴去挖,不料误挖到半夏,当时用手甲胡乱刮了就塞进嘴里.嚼了几下,就感到一种辛辣味直下咽喉,口舌麻痺,说不出话来.急忙拉着伙伴往家跑.我母亲听了小伙伴的叙说,马上把我带到一个老草药医生叫"毛东"那里,并採了一把我吃的那些草药给他看,他说:"这种草药叫
犁头草(就是半夏),有毒.民间有犁头草,犁断肠的说法."并叫我母亲去买了一碗醋,给我含.含了几口,又吃了一口.不舒服感就慢慢消除了.可见,古人说:半夏生吃,有毒,卓戈喉的说法,还是有根据的.因此,用此药时,还是要仔细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以免出事时不好说话.
-----------半夏又名旱半夏,为常用中草药,多为野生。近年来随着产量减少,价格上涨,某些药厂为降低成本,以
水半夏代替半夏使用,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因为半夏和水半夏为两种不同中药,功能主治不同,我们在使用时应加以区别,切不可相互代用。 半夏 又名三叶半夏,旱半夏,来源于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用于治疗痰湿水饮、胸膈胀满、恶心
呕吐、痰多咳喘等,生用外治
痈肿,用量3g~9g。 药材性状:块茎呈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cm~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色,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水半夏 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水半夏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止痛、行瘀、消肿、解毒之功,用于治疗
头痛、胃痛、
腰痛、跌打损伤、
乳痈、肿毒等,用量0.3g~0.6g。 药材性状: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直径0.5cm~1.5cm,高0.3cm~3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遍体隐约可见点状根痕;上端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色,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此外,半夏与水半夏区别也可根据其
乙醇溶液对紫外光的吸收来区别:取二者粉末各5g,置250ml三角烧瓶中,加70%乙醇溶液50ml,超声波提取30分钟,过滤液,取滤液置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吸收度,半夏在261mm处有最大吸收,而水半夏在269mm处有最大吸收。
-----------所以去痰,应该使用生的旱半夏(似乎比较圆,可以百度搜索),而不要使用水的生半夏(多产自南方,有一头比较尖),
怪不得,我使用了30克每付药,可是,就是见不到去毯的效果.哎.
中医,真是博大精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