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由李应存,史正刚 著 ,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发行。
内容提要
本书分六部分对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进行了释要,其包括写在佛书正面或背面的医书(如P.3481《针灸甲乙经·卷之四病形脉诊》节选本、P.2115《张仲景五脏论》等)、写在儒书正面或背面的医书(如P.3378V《杂疗病药方》等)、写在道书正面或背面的医书(如P.2882V天宝七载张惟澄奏上杂疗病方残卷等)、佛书中本身所包含的医学内容(如S.5598V《毗沙门天王奉宣和尚神妙补心丸方》、P.3230金光明最胜王经中之香药洗浴方等)、道教所利用的医书(P.4038疗病养生延年方、S.5795辟谷长生方等)及佛道所共用的医书(《备急单验药方》)。这一方面反映了佛、儒、道对中医学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敦煌作为佛教圣地是多种文化交流的有力象征,另一方面与佛、儒、道相关的这些医学卷子,具有很大的理论研究潜力与临床应用价值。因此既可供从事佛、儒、道文化研究者及爱好者参考,也可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医药爱好者提供价值极高的医论和秘方。
作者简介
李应存,1966年11月生,甘肃省武山县人。1991年6月毕业于
甘肃中医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2003级博士研究生,第三批全
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委员。主要从事敦煌学、中医学及魏晋南北隋唐史等方面的研究。临床以内、妇、儿科为主。主讲过《实用敦煌医学汇讲》、《中国医学史》、《中医药文化》、《医古文》等多门课程,已在有关报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文章9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主要有《癌症治险录》、《实用敦煌医学汇讲》、《刘一明医书释要》、《
伤寒论思维与辨析》等。
目录
前言
凡例
第一部分 写在佛书正、背面的医书
(一)《针灸甲乙经·卷之四病形脉诊》节选本P.3481(背面为佛典P.3481V)
(二)《张仲景五脏论》P.2115V(正面为佛典P.2115)
(三)用药指南及男、妇两科方S.4433V(正面为佛经S.4433)
第二部分 写在儒书正、背面的医书
(一)《杂疗病药方》P.3378V (正面为《孝经》P.3378)
(二)疗治妇人为主之单验方S.6177V (正面为《孝经》S.6177)
第三部分 写在道书正、背面的医书
(一)天宝七载张惟澄奏上杂疗病方残卷P.2882V (正面为残道经P.2882)
(二)眼病时疾兼杂病方P.3144V (正面为残道经P.3144)
(三)内、外、妇、儿、五官等病全科医方P.3596V (正面为《太玄真一本际经》P.3596)
(四)各科病症之单药验方P.2666V (正面为道教经典P.2666)
第四部分 佛书中本身所包含的医学内容
(一)佛书陀罗尼杂集四天王所说大神咒略抄中之眼、耳、腰病方P.2665V (正面为太上道本通微妙经P.2665)
(二)《毗沙门天王奉宣和尚神妙补心丸方》s.5598V (正面为佛经《大悲启请》等S.5598)
(三)金光明最胜王经中之香药洗浴方P.3230
(四)《救诸众生苦难经》、《新菩萨经》中的十种死病S.3417
(五)《劝善经》中的七种死病P.3036
(六)《佛说
痔病经》中的痔病S.5379
(七)佛书《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中的“治病所须”P.2215
(八)佛家辟谷诸方甲本P.2637
(九)五辛文书中之佛家修身养生方P.3244
(十)《百一物本》中的僧家医用物品S.4636
(十一)上闻大德卑僧讫赐药物s.5901
第五部分 道教所利用的医书
(一)《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卷前有三皇、二十八宿和四神像)
(二)疗病养生延年方P.4038
(三)道家《呼吸静功妙诀》及神仙粥P.3810
(四)《黑帝要略方》P.3960V
(正面为《古贤集》P.3960)
(五)养生医方s.6052
(六)辟谷长生方S.5795
(七)调息服气休粮养生方P.3043
(八)道家为主兼及佛家之辟谷方书S.2438
(九)罗振玉氏家藏疗服石方
(十)《王宗无忌单方》P.2635V (正面为类林残卷P.2635)
(十一)道家陵阳禁方S.6030
(十二)杂方术P.3093V (正面为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经文P.3093)
(十三)阴阳书中十二支日得病与病症、药名的摘录S.1468
第六部分 佛、道所共用的医书——《备急单验药方》
主要参考文献
-----------看到里面的《张仲景五脏论》了
-----------天王补心丸的源头来了